唐山一中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三年級物理試卷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共4頁,第Ⅱ卷共4頁。共110分?荚嚂r間11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注意事項:1.答卷Ⅰ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2.答卷Ⅰ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考試結(jié)束,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至少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1.在物理學發(fā)展的過程中,許多物理學家的科學研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在對以下幾位物理學家所作科學貢獻的敘述中,正確的說法是( ) A.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用實驗的方法測出萬有引力常量GB.第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說的觀點,并根據(jù)開普勒對行星運動觀察記錄的數(shù)據(jù),應(yīng)用嚴密的數(shù)學運算和橢圓軌道假說,得出了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C.亞里士多德認為兩個從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體,重物體與輕物體下落一樣快D.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體力學的基礎(chǔ)【考點】物理學史的問題【gkstk解析】卡文迪許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G;開普勒得出了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觀點延續(xù)了兩千多年。2、發(fā)射地球同步衛(wèi)星時,先將衛(wèi)星發(fā)射至近地圓形軌道1,然后經(jīng)點火使其沿橢圓軌道2運行,最后再次點火將衛(wèi)星送入同步軌道3。軌道1、2相切于A點,軌道2、3相切于B點,如圖所示,則當衛(wèi)星分別在1、2、3軌道上正常運行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衛(wèi)星在軌道1上的運行速率大于軌道3上的速率B.衛(wèi)星在軌道1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軌道3上的角速度C.衛(wèi)星在橢圓軌道2上經(jīng)過A點時的速度大于7.9 km/sD.衛(wèi)星在橢圓軌道2上經(jīng)過B點時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軌道3上經(jīng)過B點時的加速度【答案】ACD【考點】人造衛(wèi)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軌道的關(guān)系;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yīng)用.A、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設(shè)衛(wèi)星的質(zhì)量為m、軌道半徑為r、地球質(zhì)量為M,有解得:軌道3半徑比軌道1半徑大,衛(wèi)星在軌道1上線速度較大,故A;C、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得:所以衛(wèi)星在軌道2上經(jīng)過點的加速度等于在軌道上經(jīng)過點的加速度故D正確..四個小球在離地面不同高度同時從靜止釋放,不計空氣阻力,從開始運動時刻起每隔相等的時間間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下列各圖中,能反映出剛開始運動時各小球相對地面的【考點】自由落體運動每隔相等的時間間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可以知道第一個球經(jīng)過T時間落地,第二球落地的時間為2T,依次3T、4T.逆過來看,相當于一個小球每經(jīng)過相等時間所到達的位置.可以知道相等時間間隔內(nèi)的位移越來越大,所以從下而上,相鄰兩個小球之間的豎直位移越來越大.故C正確,A、B、D錯誤.、兩小球沿水平面相向運動. 當小球間距小于或等于時,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相互排斥恒力作用,小球間距大于時,相互間的排斥力為零,小球在相互作用區(qū)間運動時始終未接觸,兩小球運動時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圖象如圖所示, 由圖可知 ( )A. 球質(zhì)量大于球質(zhì)量B. 在時刻兩小球間距最小C. 在時間內(nèi)兩小球間距逐漸減小D. 在時間內(nèi)球所受排斥力方向始終與運動方面相反【答案】AC【考點】牛頓第二定律;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解:A、從速度時間圖象可以看出b小球速度時間圖象的斜率絕對值較大,所以b小球的加速度較大,兩小球之間的排斥力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根據(jù)知,加速度大的質(zhì)量小,所以b小球質(zhì)量較小,故A正確;B、二者做相向運動,所以當速度相等時距離最近,即t2時刻兩小球最近,之后距離又開始逐漸變大,所以B錯誤C正確;D、b球0-t時間內(nèi)勻減速,所以0-t時間內(nèi)排斥力與運動方向相反,D錯誤.【考點】牛頓第二定律;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解:A、若傳送帶不動,工件的加速度由得故A正確.B、若傳送帶以速度V=4m/s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工件的受力情況不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知,工件的加速度仍為,工件的運動情況跟傳送帶不動時的一樣,則.故B正確.C、D若傳送帶以速度V=2m/s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工件滑上傳送帶時所受的滑動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做勻減速運動,工件的加速度仍為,工件的運動情況跟傳送帶不動時的一樣,則.故C正確.D錯誤..如圖所示,一根輕繩跨過定滑輪,兩端分別系著質(zhì)量為m1、m2的小物塊,m1放在地面上,m2離地面有一定高度。當m2的質(zhì)量發(fā)生變化時,m1上升的加速度a的大小也將隨之變化。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圖中能正確反映a與m2關(guān)系的是( ) 【考點】牛頓第二定律;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解:當時,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沒有加速度.當時,有向上的加速度,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對: 對: 聯(lián)立得:根據(jù)數(shù)學知識得知,當時,.所以D圖正確..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體,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線運動,其v-t圖線如圖所示,則( )A.在0~t1秒內(nèi),外力F大小不斷增大B.在t1時刻,外力F為零C.在t1~t2秒內(nèi),外力F大小可能不斷減小D.在t1~t2秒內(nèi),外力F大小可能先減小后增大【考點】牛頓第二定律【gkstk解析】v-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0~t1秒內(nèi),物體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得:,所以外力F大小不斷減小,選項A錯誤;在t1時刻,加速度為零,外力F大小等于摩擦力f的大小,選項B錯誤;在t1~t2秒內(nèi),物體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得:,所以外力F可能不斷減小,選項C正確;若物體靜止前,外力F已減至零,則此后,外力F必再反向增大,選項D正確。8.質(zhì)量m=1 kg的物體在光滑平面上運動,初速度大小為2 m/s。在物體運動的直線上施以一個水平恒力,經(jīng)過t=1 s,速度大小變?yōu)? m/s,則這個力的大小可能是( )A.2 NB.4 NC.6 N D.8 N【考點】牛頓第二定律【gkstk解析】物體的加速度可能是2 m/s2,也可能是6 m/s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這個力的大小可能是2 N,也可能是6 N,所以答案是A、C。9.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nèi)放一直角桿MON,桿的水平部分粗糙,動摩擦因數(shù)μ=0.2,桿的豎直部分光滑。兩部分各套有質(zhì)量均為1 kg的小球A和B,A、B球間用細繩相連。初始A、B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OA=3 m,OB=4 m,若A球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向右緩慢地移動1 m(取g=10 m/s2),那么該過程中拉力F做功為( ) A.14 J B.10 JC.6 J D.4 J【考點】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功的計算解:對AB整體受力分析,受拉力F、重力G、支持力N、向左的摩擦力f和向右的彈力N1,如圖 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有豎直方向 水平方向: 其中:解得 對整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運用動能定理列式,得到 根據(jù)幾何關(guān)系,可知求B上升距離故 1、2、3.圖中曲線為蘋果在空中運行的軌跡.若不計空氣阻力的影響,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蘋果通過第1個窗戶所用的時間最長B.蘋果通過第3個窗戶的豎直方向平均速度最大C.蘋果通過第1個窗戶重力做的功最大D.蘋果通過第3個窗戶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小【答案】D【考點】運動的合成和分解;功的計算;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解:A、蘋果在豎直方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速度越來越小,1、2、3個窗戶的高度一樣,蘋果通過三個窗戶所用的時間越來越長,那么蘋果通過第1個窗戶所用的時間最短,因此,A選項.B、設(shè)通過窗戶的位移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窗戶高h,水平速度vx,則通過窗戶的位移為通過窗戶的水平位移為,通過窗戶的平均速度為:,由1到3窗戶變小,變大,不變,平均速度變小,B選項錯誤.C、蘋果通過三個窗戶時的豎直位移一樣,由功的公式知通過三個窗戶重力做功一樣多,選項C錯誤.D、蘋果通過三個窗戶時重力做功一樣多,第三個窗戶通過的時間長,由平均功率公式知蘋果通過第3個窗戶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小,D選項正確.11、一吊籃懸掛在繩索的下端放在地面上,某人站在高處將吊籃由靜止開始豎直向上提起, 運動過程中,吊籃的機械能與位移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其中段圖像為直線,段圖像為曲線,段圖像為水平直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過程中,吊籃所受的拉力均勻增大 B、在過程中,吊籃的動能不斷增大 C、吊籃在處的動能可能小于處的動能 D、在過程中,吊籃受到的拉力等于重力【答案】BC【考點】動能定理的應(yīng)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牛頓第二定律.解:吊籃的重力勢能EP=mgx,由動能定理可得,吊籃的動能EK=Fx,吊籃的械能;?A、在0~x1過程中,圖象為直線,動能E與x成正比,說明mg+F不變,吊籃所受拉力F保持不變,故A錯誤;B、在0~x1過程中,吊籃的動能,力F恒定不變,x不斷增大,吊籃動能不斷增大,故B正確;C、在x2~x3過程中,吊籃的機械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則吊籃的動能減小,吊籃在x2處的動能可能小于x1處的動能,故C;D、在x2~x3過程中,吊籃機械能不變,x增大,則減小,mg不變,F(xiàn)減小,拉力與重力不相等,故D;如圖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塊,沿傾角為30°的粗糙斜面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受一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這時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在物塊向上運動過程中,正確的說法是A.物塊的機械能一定增加B.物塊的機械能一定減小C.物塊的機械能可能不變D.物塊的機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小【考點】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重力勢能;功能關(guān)系.設(shè)拉力與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為.由于,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知,物體所受的合力大小為,而,所以沿斜面向上,大小為.當沿斜面向上時,拉力與摩擦力的合力做正功,物體的機械能增加.由于不等于零,拉力與摩擦力的合力做功不等于零,物體的機械能不可能不變.故A正確,BCD錯誤.如圖甲所示,斜面體固定在水平面上,傾角為θ=30°,質(zhì)量為m的物塊從斜面體上由靜止釋放,以加速度a=開始下滑,取出發(fā)點為參考點,則圖乙中能正確描述物塊的速率v、動能Ek、勢能E P、機械能E、時間t、位移x關(guān)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物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3194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