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2014屆高三統(tǒng)一摸底考試語文試題第Ⅰ卷 閱讀題(共70分)甲 必考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9) 1-3題。(93分) (1) (2) (3) (4)“”的理念蘊藏在中國古老文化之中。中華文化推崇人際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禮記》在描繪“大同社會”時提出:“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論語?子路》記載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和諧”是指一種社會安定平和的狀態(tài)。如《左傳》所言:“八年之中,九和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中國的先秦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設(shè)想了和諧社會的圖景。同時“和諧”也見諸西方先賢的理想。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系統(tǒng)地提出了“和諧說”,和諧包含著對立和統(tǒng)一。同一時期的另一位哲學家赫拉克利特進一步提出“看不見的和諧比看得到的和諧更美好”的主張。而在《理想國》和《法律篇》里,柏拉圖也開始尋求“整個社會將獲得非常和諧的發(fā)展,各個階級將獲得自然賦予他們的那一份幸!钡拿篮脿顟B(tài)。 (6)“和諧城市”模式的探討,從來沒有停止過。從“烏托邦”到18世紀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園都市”的一系列的理論、主張和模型無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間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質(zhì)吐納上的平衡與和諧。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環(huán)境問題和發(fā)展問題的日趨嚴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應運而生。各國政府提出的發(fā)展戰(zhàn)略大多圍繞如何重建人與城市、人與自然的和諧展開,最終達到現(xiàn)在與未來之間的和諧。由此可見,對“和諧生活”和“和諧城市”的追求和實踐貫穿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史,并且越來越彰顯在人們?yōu)槌鞘械拿魈焖枥L的藍圖之中。 (7)建立“和諧城市”,是從根本上立足于人與自然、人與人、精神與物質(zhì)的和諧,在形 1.下列有關(guān)“和諧”與“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 B.信息和人員的大量流動使城市之中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異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 C.越來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認識到,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兼顧歷史和未來的多元文 D.城市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在城市的發(fā)展過程中,軍事、貿(mào)易和遷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人們對“和諧城市”模式的探討,數(shù)百年來從來沒有停止過。從“烏托邦”開始的一系 B.隨著環(huán)境等問題的日趨嚴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應運而生。各國政府提出的發(fā)展戰(zhàn) C.作者強調(diào)了立足于人與自然、人與人、精神 D.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城市經(jīng)濟的和諧發(fā)展、科技時代的和諧生活、社區(qū)細胞的和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和諧”作為一種理念或理想,早就蘊含在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如《禮記》《論語》中; B.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對“和諧城市”的理念進行探討; C.古希臘的另一位哲學家赫拉克利特進一步提出“看不見的和諧比看得到的和諧更 D.在《理想國》和《法律篇》里,柏拉圖開始尋求社會將獲得非常和諧的發(fā)展、各個階級二、古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7題。 房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幼聰敏,博覽經(jīng)史,工草隸,善屬文耳。”隱太子以玄齡、如晦為太宗所親禮,甚惡之,譖之于高祖,由是與如晦并被驅(qū)斥。隱太子將有變也,太宗令長孫無忌召玄齡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潛引入閣計事。及太宗入春宮,擢拜太子右庶子,賜絹五千匹。貞觀元年,代蕭璃為中書令。論功行賞,以玄齡及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為第一,進爵邢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戶。三年,拜太子少師,固讓不受,攝太子詹事,兼禮部尚書。明年,代長孫無忌為尚書左仆射,改封魏國公,監(jiān)修國史。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jié),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隨能收敘,無隔卑賤。論者稱為良相焉。高宗居春宮,加玄齡太子太傅,仍知門下省事,監(jiān)修國史如故。尋以撰《高祖、太宗實錄》成,降璽書褒美,賜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齡丁繼母憂去職,特敕賜以昭陵葬地。未幾,起復本官。太宗親征遼東,命玄齡京城留守,手詔曰:“公當蕭何之任,朕無后顧之憂矣!避娙制餍,戰(zhàn)士糧廩,并委令處分發(fā)遣。玄齡屢上言敵不可輕,尤宜誡慎。尋與中書侍郎褚遂良受詔重撰《晉書》。二十三年,駕幸玉華宮,時玄齡舊疾發(fā),詔令臥總留臺。及漸篤,追赴宮所,乘擔輿入殿,將至御座乃下。太宗對之流涕,玄齡亦感咽不能自勝。敕遣名醫(yī)救療,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減損,太宗即喜見顏色;如聞增劇,便為改容凄愴。后疾增劇,遂鑿苑墻開門,累遣中使候問。上又親臨,握手敘剮,悲不自勝;侍右嗑椭c之訣。尋薨,年七十。廢朝三日。 (選自《舊唐書?房玄齡傳》)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工草隸,善屬文 屬:寫作 B.文約理贍 贍:充足 C.潛引入閣計事 潛:偷偷地,暗中 D.仍知門下省事 知:了解5.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明房玄齡賢德的一組是 ( )(3分) ①朕無后顧之憂矣 ②玄齡獨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③玄齡屢上言敵不可輕,尤宜誡慎 ④拜太子少師,固讓不受 ⑤聞人有善,若已有之 ⑥廢朝三日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房玄齡早慧多才,很有孝心。房玄齡從小就很聰明,博覽經(jīng)史,書法、文章俱佳;父親生病時間很長,他盡心服侍,就連睡覺都顧不上。 B.房玄齡與唐太宗李世民一見如故。房玄齡盡心盡力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延攬人才;如遇到謀士、將才,他就暗中結(jié)交他們,并讓他們甘心為太宗出力。 C.房玄齡深受唐太宗信任、重用。房玄齡一度因為被人中傷,被高祖驅(qū)斥,后又被太宗召回。貞觀元年,進爵邢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戶,拜太子少師。D.房玄齡與唐太宗情深意重。李世民將房玄齡比之于漢高祖的蕭何。房玄齡病重之際,得到了皇帝的厚待。太宗為方便派人探視,鑿開宮墻開門;還親自登門,握著他的手問候。 7.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隨能收敘,無隔卑賤。(5分) (2)若微得減損,太宗即喜見顏色;如聞增劇,便為改容凄愴。(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秋思寄子由黃庭堅黃落山川知晚秋,小蟲催女獻功裘。老松閱世臥云壑,挽著滄江無萬牛。 【注】此詩寫于元豐四年(1081年),詩人任吉州太和縣(令江西泰和)縣令,很不得意。這時蘇子由被貶為筠州(今江西高安)監(jiān)鹽酒稅,兩人相距不遠。 8.全詩雖只短短四句,卻蘊涵著相當豐富的情感。請簡要分析。(5分) 9.詩的后兩句主要運用了什么表達技巧?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困于心,,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雖九死其猶未悔。,終不察夫民心。(屈原《離騷》) (3)風急天高猿嘯哀,。,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乙 選考題 請考生將以下三、四兩大題中選定一大題作答,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nèi)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nèi)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記分。作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的大題號涂黑。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棉花被子衣向東 (1)有些物品被我們珍藏著,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為它們多么稀奇貴重,而是其中融入了我們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鋼筆,一本書,一枚發(fā)卡,等等。馬寧珍藏的是一床棉花被子。 (2)馬寧二十年前跟妻子趙薇結(jié)婚的時候,他的家鄉(xiāng)馬灣鎮(zhèn)還不是風景旅游區(qū),街道狹窄屋舍落敗,一磚一瓦都顯得那么寒酸。有一條水路和一務(wù)旱路通往馬灣鎮(zhèn),水路不寬,旱路崎嶇,把滿眼的青山綠水,封閉在山巒疊嶂的一團寧靜中。南方濕潤的空氣和繚繞的山霧,使得門前青石扳上的苔蘚,一年年滋蔓著。每年入冬之后,日子就陰冷得很了。 (3)趙薇是北京部隊大院出生的女子,對南方陰冷的天氣,難免有些不適應。馬寧說:“你別擔心那邊冷,我早就寫信告訴我媽,讓她縫做一床新棉花被子,冷不著你! (4)趙薇知道這件事情對馬寧的重要性,她就不再說什么了,跟隨他走進南方陰冷而灰暗的小鎮(zhèn)。 (5)馬寧的母親按照兒子來信的要求,選用了上等的新棉花,縫做了一床棉被。白棉布的被里,大紅的緞子被面,密密實實的針腳,看上去非常講究。她怕凍著了北京來的兒媳婦,被子里墊了厚厚的棉花。趙薇擁著被子,就聞到了新棉花的氣息,還有白棉布的香氣。 (6)等到兒子兒媳離去后,母親就很細心地收起棉被,把它保存在厚重的木箱里。南方的屋子潮濕,遇到好天氣,她總要把棉被放在陽光下晾曬,讓棉花保持著蓬松細軟的狀態(tài)。 (7)馬寧結(jié)婚的第二年,家鄉(xiāng)發(fā)了一場洪水,環(huán)繞馬灣鎮(zhèn)的河流水位暴漲,淹沒了屋前的石階。母親屋內(nèi)的水漫過了床鋪。她用塑料布纏裹著那床加厚棉被,抱在懷里,站在客廳的方桌上,整整站了六個小時。馬寧的哥哥試圖幫她接過棉被,她卻不肯松手。 (8)屋前的柿子樹綠了又黃,黃了又綠,一晃五六年過去了,北京的兒媳始終沒有回來。一個夏天的晚上,母親突然主動把電話打到北京,說她想他們了。馬寧說:“這好辦,你到北京來住些日子吧! (9)馬寧就讓哥哥把母親送到了北京,母親住了二十幾天,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吵著要回老家。眼下南方正是梅雨季節(jié),她老是擔心木箱內(nèi)存放的那床棉被潮濕生霉了。母親到家的當天,就把棉被從本箱內(nèi)倒騰出來,果然挨近木箱底部的棉被子,有些潮濕,她急忙把河南省濮陽市2014屆高三統(tǒng)一摸底考試 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4109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