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江西省新余市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化學試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考試時間:90分鐘 總分:100分(本試卷分I卷和Ⅱ卷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 H—1 C—12 N—14 O—16 S—32 K—39 I—127第Ⅰ卷 選擇題 (滿分48分)一.選擇題 (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1.下列反應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又是吸熱反應的是A.灼熱的碳與CO2的反應 B.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C.鋁片與稀鹽酸的反應 D.甲烷在氧氣中的燃燒反應 2.化學與生活、生產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煤、石油、天然氣屬于化石能源,太陽能、氫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屬于新能源B.測試和調控溶液的pH對工農業(yè)生產、科學研究及日常生活和醫(yī)療保健都有重要意義C.利用鹽類的水解反應可以制備膠體對飲用水進行凈化,也可以獲得納米材料D.通常條件下能夠自發(fā)進行的反應必須具備△H和△S均小于零3.把0.05 mol NaOH固體分別加入到100 mL下列液體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最小的是 A.自來水 B.0.5 mol?L-1鹽酸C.0.5 mol?L-1 CH3COOH溶液 D.0.5 mol?L-1 KCl溶液4.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Zn(s) + O2(g) = ZnO(s) △H1; Hg(l) + O2(g) =HgO(s) △H2;則 Zn(s)+ HgO(s) =Hg(l)+ ZnO(s),△H值為A. △H2-△H1 B.△H2+△H1 C. △H1-△H2 D.-△H1-△H25.對于某一可逆反應,改變下列條件,一定能使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的是A.增加某反應物的質量 B.使用催化劑C.降低反應體系的壓強 D.升高溫度6.對可逆反應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達到化學平衡時,4v正(O2)=5v逆(NO)B.若單位時間內生成x mol NO的同時,消耗x mol NH3,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增加容器體積,則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正向移動D.化學反應速率關系是:2v正(NH3)= 3v正(H2O)7.0.1 mol/L K2CO3溶液中,若要使c(CO32-)更接近0.1 mol/L,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少量鹽酸 B.加KOH固體 C.加水 D.加熱8.在密閉容器中充入4 mol SO2和3 mol O2,一定條件下建立如下平衡:2SO2(g)+O2(g)2SO3(g) ΔH=-Q kJ/mol,測得SO2的轉化率為90%,則在此條件下反應放出的熱量為A.2Q kJ B.Q kJ C.1.8Q kJ D.0.9Q kJ【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設反應放出的熱量為x,由2SO2(g)+O2(g)?2SO3(g)△H=-Q KJ/mol 2 QkJ 4mol×90% x 2/ (4mol×90%)=QkJ/x解得x=1.8QkJ, 故選C考點: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9.某pH=1的Zn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含有FeCl3雜質,通過水解除去雜質,需將溶液調至pH=4,在調節(jié)溶液pH時,應選用的試劑是A.NaOH B.ZnO C.Na2CO3 D.Fe2O311.20 ℃時H2S飽和溶液1 L,其濃度為0.1 mol?L-1,已知其電離方程式為H2SH++HS-,HS-H++S2-,若要使該溶液H+及S2-濃度都減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A.通入適量的HCl B.加入適量的NaOH固體C.通入適量的SO2 D.加入適量的CuSO4固體【答案】C:A、溶液已經飽和,再通入氯化氫氣體抑制氫硫酸的電離,但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得到強酸,所以氫離子濃度增大,硫離子濃度減小,所以不符合,故A錯誤 B、氫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化鈉和水,反應方程式為:H2S+2NaOH=Na2S+H2O,所以加入氫氧化鈉后促進氫硫酸的電離,使硫離子濃度增大,氫離子濃度減小,所以B不符合,故B錯誤C、通入適量的SO2抑制水的電離,但導致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和硫離子濃度都減小,所以符合,故C正確D、氫硫酸和硫酸銅的反應方程式為:H2S+CuSO4=CuS↓+H2SO4,弱酸變成強酸溶液,溶液的PH值減小,硫離子和銅離子生成硫化銅沉淀導致硫離子濃度降低,所以D不符合,故D不正確.考點:弱電解質電離的影響因素12.下列各組離子在相應的條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CO32-、Ba2+、Cl-、Na+B.在c(OH-)/c(H+)=1×1012的溶液中:AlO2-、CO32-、Na+、K+C.由水電離產生的c(OH-)=1×10-10 mol/L的溶液中:NO3-、Mg2+、SO42-、Fe2+D.無色透明溶液中:Al3+、HCO3-、Cl-、K+14.一種由甲醇和氧氣以及強堿做電解質溶液的新型手機電池, 2CH3OH + 3O2 + 4OH- 2CO32- + 6H2O,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構成該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必須是兩種活性不同的金屬B.充電時有CH3OH生成的電極為陽極C.放電時溶液中的OH- 移向正極D.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為:CH3OH-6e-+8OH- = CO32- + 6H2O16.鑒別CH3OCH3和CH3CH2OH可采用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下列方法不能對二者進行鑒別的是A.利用金屬鈉或金屬鉀         B.利用質譜法C.利用紅外光譜法           D.利用核子共振氫譜第II卷 非選擇題( 共52分)17.(10分)北京時間2013年12月2日凌晨1時30分,我國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發(fā)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的火箭推進器中裝有還原劑肼(N2H4)和氧化劑N2O4,當它們混合時,即產生大量的氮氣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的熱。已知0.4 mol氣態(tài)肼和足量N2O4氣體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時放出219.3 kJ的熱量。(1)寫出肼和N2O4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2)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1,則16 g氣態(tài)肼與足量N2O4氣體反應生成氮氣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是 ;(3)肼除應用于火箭燃料外,還可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由肼和空氣構成的堿性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式為: ,正極反應式為: ;(4)向次氯酸鈉溶液中通入一定物質的量的氨氣可生成肼,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 !敬鸢浮浚1)2N2H4(g)+N2O4(g) = 3N2(g)+4H2O(g) ΔH=-1096.5kJ?mol-1 (熱化學方程式和反應熱各1分)(2)318.1 kJ(未寫單位不得分) (3)N2H4-4e-+4OH- = N2+4H2O O2+4e-+2H2O = 4OH-(4)2NH3+ClO-= N2H4+Cl-+H2O【解析】試題分析:(1)已知0.4 mol氣態(tài)肼和足量N2O4氣體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時放出219.3 kJ的熱量。則2mol液態(tài)肼放出的熱量為219.3 kJ×5=1096.5 kJ18.(12分)(1)按系統(tǒng)命名法為下列有機物命名① ,② ;(2)根據(jù)名稱寫出有機物結構簡式2,5-二甲基-4-乙基庚烷 ;(3)戊烷(C5H12)的某種同分異構體只有一種一氯代物,試書寫戊烷此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4)有兩種有機物都含有碳92.3%,含有氫7.7%,第一種有機物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13,第二種有機物的蒸氣密度為3.49 g/L(已折算成標準狀況下的值), 則第一種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 ,第二種有機物的分子式為 。=26×7.7%=2,分子式C2H2,結構簡式 CH≡CH;第二種有機物的蒸氣密度為3.49 g/L(已折算成標準狀況下的值),分子量=3.49×22.4=78,C原子個數(shù)=78×92.3%/12=6; H原子個數(shù)=78×7.7%=6,分子式C6H6;考點:有機物的命名,分子式的確定19.(6分)加碘食鹽中加入的碘酸鉀是一種白色結晶粉末,其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很大,且隨溫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大,常溫下很穩(wěn)定,在酸性條件下碘酸鉀是一種較強的氧化劑,可與碘化物等還原性物質發(fā)生反應。(1)為檢驗某食鹽中是否含有KIO3,某同學取食鹽樣品完全溶解于水中,然后加入用鹽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結果溶液呈藍色,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KIO3也可用電解的方法制得,其原理是以石墨為陽極,以不銹鋼為陰極,在一定溫度和電流下電解KI溶液?偡磻匠淌綖镵I+3H2O=KIO3+3H2↑,則兩極的電極反應式分別為:陰極 ,陽極 。20.(8分)用0.1320 mol/L的HCl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實驗編號待測NaOH溶液的體積/mLHCl溶液的體積/mL125.0024.41225.0024.39325.0022.60回答下列問題:(1)右圖中甲為 滴定管,乙為 滴定管(填“酸式”或“堿式 ”);(2)取待測液NaOH溶液25.00 mL 于錐形瓶中,使用 做指示劑,滴定終點的判斷依據(jù)是 ;(3)若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將使所測結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變”,下同),若讀酸式滴定管讀數(shù)時,滴定前仰視讀數(shù),滴定后正確讀數(shù),則所測結果 ; (4) 該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 (保留小數(shù)點后四位有效數(shù)字)。21.(6分) 根據(jù)可逆反應:+2I-+2H++I2+H2O,設計如下圖所示實驗裝置。B燒杯中裝有Na3AsO4和Na3AsO3溶液,A燒杯中裝有I2和KI溶液。兩燒杯中用一倒置的裝有飽和KI溶液的U型管相連,該裝置稱為鹽橋,其作用是避免兩燒杯中的溶液相混合,又能使兩燒杯中的溶液因相連通而導電。C1、C2棒為惰性電極。進行如下操作: ①向A溶液中逐滴加入濃HCl,發(fā)現(xiàn)電流計指針發(fā)生偏轉;②若改向B溶液中滴加40%的 NaOH溶液,發(fā)現(xiàn)電流計指針向相反方向偏轉。試回答以下問題:【解析版】江西省新余市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化學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48451.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四川省綿陽市2014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診斷性考試化學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