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科 綜 合2014.3 本試卷分第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l2頁,滿分300分,考試用時l50分鐘?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填涂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地方。第卷(必做題,共107分)注意事項: 1.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以后,再涂寫其他答案標號。只答在試卷上不得分。 2.第卷共20道小題,l—13題每小題5分,l4—20題每小題6分,共107分。二、選擇題(本題包括7道小題.共42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4.許多科學家在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下列敘述中符合史實的是 A.伽利略研究了天體的運動,并提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定律 B.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并通過扭秤實驗測出了引力常量 C.庫侖發(fā)現(xiàn)了點電荷間的作用規(guī)律,并提出了電場的概念 D.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并制造了世界第一臺發(fā)電機法拉第圓盤發(fā)電機15.如圖所示,兩相同小球、b用輕彈簧A、連接并懸掛在天花板上保持靜止,水平力F作用在a上并緩慢拉,當與豎直方向夾角為60時,A、B伸長量剛好相同.若A、的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k、k,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 B. C.撤去F的瞬間,a球的加速度為零 D.撤去F的瞬間,b球處于失重狀態(tài)16.如圖所示,人造衛(wèi)星A、在同一平面內(nèi)繞地心做勻速圓周運動.已知A、B連線與A、連線間的夾角最大為,則衛(wèi)星A、B的角速度之比等于 A. B. C. 17.如圖所示,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T.單匝矩形線圈面積S=l m2,電阻不計,繞垂直于磁場的軸勻速轉(zhuǎn)動.線圈通過電刷與一理想變壓器原線圈相接,為交流電流表.調(diào)整副線圈的滑動觸頭P,當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shù)比為1:2時,副線圈電路中標有36V,36W的燈泡正常發(fā)光.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lA B.矩形線圈產(chǎn)生電動勢的有效值為18V C從矩形線圈轉(zhuǎn)到中性面開始計時,矩形線圈電動勢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 D.若矩形線圈轉(zhuǎn)速增大,為使燈泡仍能正常發(fā)光,應將P適當下移18.如圖所示,在坐標系中,軸上關于軸對稱的A、C兩點固定等量異種點電荷+Q、,B、D兩點分別位于第二、四象限,ABCD為平行四邊形,邊BC、AD分別與軸交于E、F,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E、F兩點電勢相等 B.B、D兩點電場強度相同 C.試探電荷+q從曰點移到D點,電勢能增加 D.試探電荷+q從曰點移到E點和從F點移到D點,電場力對+q做功相同19.如圖所示,三條平行虛線位于紙面內(nèi),中間虛線兩側(cè)有方向垂直于紙面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等大反向.菱形閉合導線框ABCD位于紙面內(nèi)且對角線AC與虛線垂直,磁場寬度與對角線AC長均為正現(xiàn)使線框沿AC方向勻速穿過一磁場,以逆時針方向為感應電流的正方向,則從C點進入磁場到A點離開磁場的過程中,線框中電流i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以下可能正確的是20.如圖所示,足夠長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塊通過平行于斜面的輕繩跨過光滑輕滑輪與物塊b相連,b的質(zhì)量為m.開始時,、b均靜止且剛好不受斜面摩擦力作用.現(xiàn)對b施加豎直向下的恒力F,使、b做加速運動,則在下降高度過程中 A.的加速度為 B.的重力勢能增加mgh C.繩的拉力對做的功等于a機械能的增加 D.對b做的功與摩擦力對做的功之和等于、b動能的增加第Ⅱ卷(必做l57分+選做36分,共193分)注意事項: 1.第Ⅱ卷共l8道題,其中2-30題為必做部分,31題未命題,3題為選做部分,考生必須從中選擇1道化學,l道生物和l道物理題作答。不按規(guī)定選 做者,閱卷時將根據(jù)所選科目題號的先后順序只判前面的l道化學,l道生物和1道物理題,其他作答的題目答案無效。 2.第Ⅱ卷所有題目的答案考生須用黑色簽字筆答在答題紙上,在試卷上答題無效!颈刈霾糠帧 21.(18分) (1)(8分)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木塊在木板上滑動至停止的過程中,摩擦力做的功與木塊滑上木板時初速度的關系.實驗步驟如下: A.將彈簧左端固定在平臺上,右端自然伸長到平臺右側(cè)點木板緊靠平臺,其上表面與P、在同一水平面上.使木塊壓縮彈簧自由端至P點后由靜止釋放,木塊最終停在木板上的點,記下P點并測出間的距離 B.去掉木板再使木塊將彈簧壓縮至P點并由靜止釋放,測出木塊做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 C.改變由靜止釋放木塊的位置,以獲取多組L、數(shù)據(jù). D.用作圖象的辦法,探求L關系,得出結論. ①A、兩步中,均使彈簧壓縮到同一點P的目的是 ②本實驗中,是否必須測出圖中h的具體數(shù)值?(填是或否).③實驗小組根據(jù)測得數(shù)據(jù),作出L圖象如右圖所示,據(jù)此,實驗小組便得出結論:摩擦力對木塊做的功形與木塊滑上木板時的初速度平方成正比.請寫出其推理過程: (2)(10分)某科研小組要用伏安法測量磁流體發(fā)電機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所用器材如圖所示,其中,長方體表示磁流體發(fā)電機的發(fā)電導管,其前后兩個側(cè)面是絕緣體,上下兩表面是電阻不計的導體薄片,薄片上分別焊接一個接線柱.勻強磁場垂直于前后兩個側(cè)面,含有正、負離子的高速流體在發(fā)電導管內(nèi)向右勻速流動,兩個接線柱間形成穩(wěn)定的電勢差. ①發(fā)電導管的接線柱電勢高.(選填上或下)②在圖中用筆連線代替導線,把電路元件連接起來以達實驗目的. ③連接好電路后,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記錄多組電流表示數(shù)和對應的電壓表示數(shù)U的數(shù)據(jù),在U坐標系中描點如圖所示.根據(jù)描出的點作出U圖線,并由圖線求出磁流體發(fā)電機的電動勢E=V;內(nèi)阻r=. ④該小組利用求出的內(nèi)阻r來研究流體的導電特性,首先測量了長方體發(fā)電導管的各邊長度分別為dd2、d3,如上圖所示,然后根據(jù)電阻定律r=求流體的電阻率,則公式中的電阻長度= ,S=(用d、、d3表示) 22.(18分)如圖所示,光滑半圓軌道AB豎直固定,半徑R0.4m,與水平光滑軌道相切于A.水平軌道上平鋪一半徑r=0.1m的圓形桌布,桌布中心有一質(zhì)量m=kg的小鐵塊保持靜止.現(xiàn)以恒定的加速度將桌布從鐵塊下水平向右抽出后,鐵塊沿水平軌道經(jīng)A點進入半圓軌道,到達半圓軌道最高點時對軌道剛好無壓力,已知鐵塊與桌布間動摩擦因數(shù)=0.5,取=10m/s2,求: (1)鐵塊離開點后在地面上的落點到A的距離; (2)鐵塊到A點時對圓軌道的壓力;(3)抽桌布過程中桌布的加速度. 23.(20分)如圖所示,在平面內(nèi)存在著垂直于菇何平面的磁場和平行于軸的電場,磁場和電場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甲、乙所示.以垂直于平面向里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正,以沿軸正方向電場的電場強度為正.t=0時,帶負電粒子從原點以初速度沿軸正方向運動,t=5t0時,粒子回到點,0、t0、B已知,粒子的比荷,不計粒子重力. (1)求粒子在勻強磁場中做圓周運動的周期; (2)求電場強度磊的值;(3)保持磁場仍如圖甲所示,將圖乙所示的電場換成圖丙所示的電場.t=0時刻,前述帶負電粒子仍由點以初速度沿軸正方向運動,求粒子在9t0時的位置坐標.【選做部分】 共7道題,考生從中選擇1道化學、l道生物和l道物理題作答。 36.l2分)【物理3—3】 (1)(4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布朗運動就是液體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B.單晶體和多晶體都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 C.熱量不可能自發(fā)地從低溫物體傳遞給高溫物體 D.當兩分子間距離增大時,分子引力增大,分子斥力減小 (2)(8分)如圖所示,ABC為粗細均勻的L”型細玻璃管,A端封閉,C端開口開始時AB豎直,BC水平,BC內(nèi)緊靠端有一段長=30cm的水銀柱,AB內(nèi)理想氣體長度2=20cm.現(xiàn)將玻璃管以點為軸在豎直面內(nèi)逆時針緩慢旋轉(zhuǎn)90,使AB水平環(huán)境溫度不變,大氣壓強P=75cmHg,求: ①旋轉(zhuǎn)后水銀柱進入AB管的長度; ②玻璃管旋轉(zhuǎn)過程中,外界對封閉氣體做正功還是做負功?氣體吸熱還是放熱? 37.(12分)【物理3—4】 (1)(6分)如圖甲所示,點為振源,=0時刻開始振動,產(chǎn)生的簡諧橫波沿直線OP傳播,P=12m.P點的振動圖象如圖乙所示 ①求該簡諧波的波長; ②寫出點振源做簡諧運動的表達式 (2)(6分)半徑為R的玻璃半圓柱體,橫截面如圖所示,圓心為,底邊水平一束單色光豎直向下射向圓柱面,入射點為P,入射角為60,經(jīng)折射后射向底邊的Q點(圖中未畫出)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求: ①PQ間的距離; ②光線PQ能否在Q點發(fā)生全反射? 38. l2分)【物理3—5】 (1)(6分)氫原子能級及各能級值如圖所示.當大量氫原子從第4能級向第2能級躍遷時,可以釋放出中不同頻率的光子,所釋放的光子最小頻率為(用普朗克常量h和圖中給出的能級值字母表示). (2)(6分)人站在小車上一起以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運動.將小球以速度水平向左拋給車上的人,人接住后再將小球以同樣大小的速度移水平向右拋出,拋出過程中人和車始終保持相對靜止重復上述過程,當車上的人將小球向右拋出次后,人和車速度剛好變?yōu)?.已知人和車的總質(zhì)量為,求小球的質(zhì)量!第1頁 共16頁學優(yōu)高考網(wǎng)!山東省濰坊市2014屆高三3月模擬考試 理綜物理 (不同于單科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49229.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山東省淄博市臨淄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