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試卷說明:

廈門一中2015-2016學(xué)年高三中考試語 文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有五大題,總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wù)必在答題卡、作文卷、答題卷規(guī)定的地方填寫自己的準考證號、班級、姓名、號數(shù)。 3.考試結(jié)束后,考生必須將答題卡、作文卷、答題卷交回。一、古代詩文閱讀(46分)(一)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⑴地崩山摧壯士死, 。⑵人生如夢, 。⑶ ,四弦一聲如裂帛。⑷可堪回首,佛貍祠下, 、善D難苦恨繁霜鬢, 。⑹此情可待成追憶, 。⑺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⑻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 。(二)語基及課內(nèi)文言文選擇題(18分)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虞常果引張勝         B.愛其子,擇帥而教之相如引車避匿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C.見犯乃死。 D.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烧\恐見欺于王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活用現(xiàn)象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猿猱欲度愁攀援      B.等死,死國可乎?C.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D.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4.下列句式不屬于定語后置的一項是A.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B.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C.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D.玉斗一雙,欲與亞父5.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鄰國之民不加少(更) 河內(nèi)兇(荒年) 王無罪歲(歸罪) 會論虞常(共同)B.日參省乎己(檢查) 用心一也(專一) 以手撫膺坐長嘆(坐下) 而絕江河(橫渡)C.如聽仙樂耳暫明(暫時) 伏尸百萬(倒下) 贏糧景從(擔(dān)著) 山東豪。ㄡ派揭詵|)D.余嘉其能行古道(贊許) 皆通習(xí)之(普遍) 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dāng)死(應(yīng)當(dāng)) 官盛則近諛(大、高) 6.下列句中加點的字均有活用現(xiàn)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① 左右欲刃相如 ②相如奉璧西入秦 ③ 趙王鼓瑟 ④ 且庸人尚羞之 ⑤ 大王必欲急臣 ⑥ 臣乃敢上璧A(chǔ) .①③/②⑥/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⑥/②/⑤/④ D. ①②③⑥/④/⑤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與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項是①完璧歸趙 ②秦王恐其破璧 ③寧許以負秦曲 ④以先國家而后私仇也 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 ⑥宜皆降之 ⑦單于壯其節(jié) ⑧大將軍鄧騭奇其才 ⑨盡歸漢使路充國等 ⑩畢禮而歸之A.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⑨ C. ④⑥⑦⑩ D. ②⑦⑨⑩8.選出“以”字意義和用法與例句都不相同的一組例: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①?張勝聞之,恐前語發(fā),以狀語武。②?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③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⑥?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⑦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⑧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9.下列句子都不屬于被動句的一項是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②君幸于趙王 ③效死于前 ④皆為陛下所成就 ⑤舉孝廉不行 ⑥以勇氣聞于諸侯 ⑦為降虜于蠻夷 ⑧幸蒙大恩 ⑨終不能加勝于趙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⑦⑨ C .②③④⑥⑧ D.③⑥⑦⑧⑨(三)課外文言文閱讀(14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題。傳是樓記〔清〕汪琬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樓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間命工木為櫥,貯書若干萬卷,區(qū)為經(jīng)史子集四種,經(jīng)則傳注義疏之書附焉,史則日錄家乘山經(jīng)野史之書附焉,子則附以卜筮醫(yī)藥之書,集則附以樂府詩余之書,凡為櫥者七十有二,部居類匯,各以其次,素標緗帙①,啟鑰燦然。于是先生召諸子登斯樓而詔之曰:“吾何以傳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舊矣。蓋嘗慨夫為人之父祖者,每欲傳其土田貨財,而子孫未必能世富也;欲傳其金玉珍玩、鼎彝尊?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寶也;欲傳其園池臺榭、舞歌輿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娛樂也。吾方以此為鑒。然則吾何以傳女曹哉?”因指書而欣然笑曰:“所傳者惟是矣!”遂名其樓為“傳是”,而問記于琬。琬衰病不及為,則先生屢書督之,最后復(fù)于先生曰:甚矣,書之多厄也!由漢氏以來,人主往往重官賞以購之,其下名公貴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親操翰墨,及分命筆吏以繕錄之。然且裒聚未幾,而輒至于散佚,以是知藏書之難也。琬顧謂藏之之難不若守之之難,守之之難不若讀之之難,尤不若躬體而心得之之難。是故藏而勿守,猶勿藏也;守而弗讀,猶勿守也。夫既已讀之矣,而或口與躬違,心與跡忤,采其華而忘其實,是則呻?③記誦之學(xué)所為嘩眾而竊名者也,與弗讀奚以異哉!古之善讀書者,始乎博,終乎約,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約之而非保殘安陋也。善讀書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極于事功:沿流以溯源,無不探也;明體以適用,無不達也。尊所聞,行所知,非善讀書者而能如是乎!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書者,上為天子之所器重,次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潤色大業(yè),對揚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訓(xùn)敕其子姓,俾后先躋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當(dāng)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為讀書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雖傳諸子孫世世,何不可之有?若琬則無以與于此矣。居平質(zhì)駑才下,患于有書而不能讀。延及暮年,則又?伏窮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舊學(xué)消亡,蓋本不足以記斯樓。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為一言復(fù)之,先生亦恕其老悖否耶?【注】①緗帙(zhì):淺黃色的書套。②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jiǎ):古代盛酒的器具。③ 呻?(zhān):誦讀。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部居類匯,各以其次 次:順序B.吾耳目濡染舊矣。 舊:通“久”C.而又未必能世寶也 寶:珍寶D.琬顧謂藏之之難不若守之之難 顧:不過,卻11.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屬于作者對于讀書的見解的一組是 ①部居類匯,各以其次 ②藏而勿守,猶勿藏也 ③始乎博,終乎約 ④沿流以溯源,無不探也 ⑤尊所聞,行所知 ⑥患于有書而不能讀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12.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首先簡要的介紹了藏書樓的情況,并通過描述徐健庵言行,交代了“傳是樓”的來歷。 B.樓主人本來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之類的寶貴文物傳給子孫,但又認為將書傳給子孫更有價值,因此將其樓命名為“傳是樓”。 C.作者認為守書比藏書難,讀書又比守書難,最難的是能夠從書中取立身處世之道,并身體力行。 D.作者贊揚樓主能運用從書中得到的知識來行事處事,所以上得天子敬重,次為朝中官員敬重。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5分) (1)吾方以此為鑒。然則吾何以傳女曹哉?(2)循是道也,雖傳諸子孫世世,何不可之有?(四)古代詩歌鑒賞(6分)14.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6分)千秋歲①秦 觀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憶昔西池會,?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咀ⅰ竣偾餁q:詞牌名。此詞作于詞人被貶處州時。②西池:汴京(今開封)金明池。③?鷺:兩種鳥,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⑴請從情與景結(jié)合的角度分析詞的上片四句在全詞中中的作用。(3分) ⑵ 請結(jié)合全詞內(nèi)容對賞析“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一句的藝術(shù)手法。(3分)二、文學(xué)名著、文化經(jīng)典閱讀(23分)(一)文學(xué)名著閱讀 (13分) 15.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情節(jié)的表述,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A.孫堅私藏玉璽離開,袁紹大怒,派人送信給荊州刺史劉表,讓他半路上截擊孫堅。劉表派兵截擊孫堅,孫堅在眾將保護下,殺出重圍,回到江東,從此孫堅與劉表結(jié)怨。后來孫堅起兵攻打荊州,結(jié)果中計,死于劉表軍士亂石、飛箭之下。B. 曹丕見袁熙的妻子貌美絕倫,便娶做自己的妻子。袁譚投降曹操后,一直有謀反之心。曹操平定冀州后,立即起兵討伐袁譚。袁譚死后,曹操聽從郭嘉的建議,遠涉沙漠,進軍烏桓,乘勝追擊袁尚和袁熙。C.為了除掉董卓,司徒王允巧使連環(huán)計,讓董卓和呂布為爭奪歌伎貂蟬而發(fā)生沖突:他把歌伎貂蟬納為義女,將董卓請到家中,把貂蟬作為歌伎獻給董卓;幾天后,他請呂布到家,把貂蟬許給呂布為妾。之后,他就把貂蟬送到董卓府中。D.火燒博望坡之后,曹操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未知是計,造飯安歇。夜里狂風(fēng)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里射火箭。軍士飛報火起,曹仁還言是造飯不慎所致。E. ?謀士徐庶曾經(jīng)輔佐劉備大勝曹操。后來,曹操捉得其母,徐母被迫寫信給徐庶,將徐庶騙去許昌。徐母得徐庶為盡孝而離開劉備后,痛斥徐庶,并上吊身亡以絕徐庶盡孝之念。16.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不正確的兩項是A. ?赤壁之戰(zhàn)前夜,龐統(tǒng)向周瑜獻連環(huán)計,瑜預(yù)設(shè)使蔣干邀龐統(tǒng)到曹營。操與統(tǒng)同觀營寨,又共論兵法。統(tǒng)巧舌如簧使操愛護。統(tǒng)乘機提出可將巨細船配搭,首尾用鐵環(huán)連鎖,鋪闊板以便行走。B.蔡夫人聽到劉備反對劉表立幼子劉琮為繼承時,就對劉備起了殺心。劉備自知失言,連夜離開荊州回新野。蔡夫人與弟蔡瑁密謀,以劉表名義在襄陽設(shè)下鴻門宴,請劉備赴會,欲謀陷害。在宴會上,劉備察覺他們的意圖,借如廁之際,福建省廈門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57782.html

相關(guān)閱讀:陜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學(xué)2015屆高三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