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2015屆高三第六次月考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杭高2013學年高三第六次月考地理測試命題人:高三文綜備課組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綜合題)兩部分2.本試題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300分;2.本試題答案一律做在答題卷上.第I卷(選擇題,共140分)五大連池景區(qū)由多座休眠火山和玄武巖熔巖臺地、熔洞,以及5個相互連通的熔巖堰塞湖(五大連池即由此得名)組成。下圖為我國五大連池景區(qū)圖 ,回答1-2題。1.關于圖示景區(qū)的主要自然旅游景觀,說法可信的是 A.熔巖臺地與熔洞由可溶性巖石經流水侵蝕而成B.地帶性植被以落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為主C.河谷地貌主要由板塊張裂作用而成D.五大連池(湖泊)由火山口積水而成2.近年來,到“五大連池”旅游的俄羅斯人越來越多,其原因是 ①2015年開始中俄互辦“旅游年”活動 ②該景區(qū)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價值 ③該景區(qū)為“世界自然遺產” ④中俄兩國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圖2為某溪流連續(xù)兩天的流量變化曲線示意圖。完成3-4題。3兩晝夜內,該溪流流量特點是 A.變化幅度:第一天小,第二天大 B.最大流量:出現在第一天的午后 C.最小流量:出現在凌晨6點前 D.變化幅度:晝夜差異大,兩日差異小 4.導致溪流的流量發(fā)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海陸位置     B.氣溫影響 C.洋流影響 D.地形影響圖是我國東南局部地區(qū)春雨開始期(實現)和終止線(虛線),圖中“3下”表示3月下旬,“4上”表示4月上旬,其余類推。據此完成5-6題。5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第一句所描述的特點與下列地區(qū)最吻合的是A.巫山地區(qū)B.南嶺地區(qū)C.廣西桂林D.杭州西湖6.春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昆明準靜止峰東移B.多熱帶氣旋活動C.華南準靜止峰影響D.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浙江普陀山的磐陀石有上下兩石相累而成,上下兩塊花崗巖巨石接縫處間隙如線,好似一石空懸于一石之上。每當夕陽西下,石披金裝,燦爛生輝,“盤陀夕照”堪稱普陀山奇觀。據此回答第7題。7.描述磐陀石的形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化B.巖漿活動——地殼抬升——流水侵蝕C.巖漿侵入——地殼抬升——海浪侵蝕D.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蝕8.“流動”行為為人口離開原住地,在目的地做較短時期的停留, “遷移”行為為離開原住地,在目的地長期居住,并完全融入目的地的生產系統(tǒng)和社會網絡。人口的流動和遷移一般會經歷若干個階段:①鄉(xiāng)-城流動 ②城-城流動 ③鄉(xiāng)-城遷移 ④城-城遷移。在人類發(fā)展過程中,上述階段的時間先后順序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所謂“中等收入國家陷阱”是指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tài),既無法在工資方面與低收入國家競爭,又無法在尖端技術研制方面與富裕國家競爭。閱讀材料完成9-10題。9“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實質是 A經濟增長停滯 B勞動力價格提高 C經濟增長過快 D國際競爭力降低10巴西、阿根廷、馬來西亞等國家要走出“中等收入國家陷阱”,最現實有效的方法 A實現產業(yè)升級、調整產業(yè)結構 B大力發(fā)展高科技工業(yè)C繼續(xù)發(fā)展勞動密集型產業(yè) D通過各種方法,保持經濟增長廣州(113°16′E,23°08′N)到青島(120°20′E,36°04′N)的地面劣弧距離是1665千米,2015年6月12日太陽一年中第一次直射廣州。據此回答第11題。11太陽直射廣州時,青島的太陽高度和方位分別是 A77°04′、南偏西 B.77°04′、南偏東C75°、南偏西 D75°、南偏東36.(3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中緬天然氣管線在2015年4月30日完成全線鋪設工作,5月30日天然氣管線達到輸氣運營標準,原油管線預計將在2015年達到投產要求。材料二 “中南半島等高線圖”和“中緬油氣管道分布圖”材料三 大理地處云南省中部偏西,地跨98°52′E—101°03′E,24°41′N—26°42′N之間,海拔2090米,大理屬于“高原型季風氣候”,基本氣候資料見表一(1)判斷緬甸的地形地勢特征。(6分)(2)分析大理的氣候特點及其成因。(12分)(3)從自然條件角度評估中緬油氣管道建設難度,評價該管道的建設對緬甸經濟發(fā)展的意義。(12分)37.(26 分)近年來,呼倫貝爾和通遼等城市承接了山西、遼寧等地煤炭開采與加工的設備制造項目。根據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圖1為內蒙古部分地區(qū)含煤地層分布示意圖圖2為內蒙古自治區(qū)不同經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農作物)覆蓋率的變化圖3為 2009—2015 年內蒙古、山西和全國煤炭產量統(tǒng)計。(1)描述內蒙古地區(qū)含煤地層的空間分布狀況和產量的變化特點。(6 分)?(2)分析說明圖2所示的植被覆蓋率空間變化的主要特點。(6分)(3)指出圖1中甲地的植被狀況,并推測甲地煤炭資源形成時期的地理環(huán)境。(8分)(4)從生產聯(lián)系的角度,分析呼倫貝爾和通遼兩城市重點承接煤炭開采與加工的設備制造項目的主要原因。(6分)?杭高3月4日文綜地理答案選擇題部分1BDBBB 6.CADDA 11.C36.(30分)(1)緬甸的地形較為復雜,以山地和高原為主(2分)地勢北高南低,山脈河流均呈南北走向(2分)東、北、西部均為高山和高原(或中央為南北走向的河谷平原)(2分)(2)大理氣溫特點:四季溫差。ɑ驓鉁啬贻^差小,四季不分明)(2分) 成因:緯度低(或接近北回歸線),太陽高度角較大且變化幅度小;(2分) 海拔高,夏季無酷暑(2分)降水特點:干濕季分明(2分)受西南季風進退的影響,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干季,雨量較少;(2分)夏半年(5-10月)雨季,雨量多(2分)(3)中緬油氣管道建設難度大,途徑濕熱地區(qū)、高山峻嶺,地形起伏大(2分)地震活躍帶(板塊碰撞擠壓處,地殼活動活躍,地震頻繁)(2分)途徑喀斯特地貌區(qū)(2分)跨越多條國際河流(2分)對緬甸經濟發(fā)展的意義(共4分,寫出其中2點即可)可以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2分)推動管道沿線的城市化進程(2分)促進緬甸油氣資源的開采與出口(2分)3(26 分) (1)地區(qū)分布不均(1分)分布范圍廣(1 分)。 內蒙古地區(qū)的煤炭產量大(超過山西)( 2 分); 增長速度快(超過全國和山西的增長速度)( 2 分)。?(2)由于降水量自東向西遞減,(2分)導致植被覆蓋率自東向西逐漸降低(1分); 107° E 附近(河套平原地區(qū)),由于水資源較為豐富,耕地比重大,(2分)導致植被覆蓋率突然升高(1 分)。?( 3)甲地降水量小于200 毫米,地帶性植被為荒漠(半荒漠、荒漠草原)(2 分); 煤炭是地質歷史時期的森林植被經過地質作用演化而成(2 分),說明該地地質成煤時期是氣候濕潤(森林)環(huán)境(2分)及(湖泊沼澤等)地勢較低的沉積環(huán)境(2分)。?( 4)當地采煤業(yè)發(fā)達(或煤炭資源豐富); 引進煤設備制造業(yè),促進煤炭產業(yè)升級(或有利于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延長產業(yè)鏈;加快區(qū)域工業(yè)化進程等(每點 2 分,要求答出其中 3 點)。圖3圖1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2015屆高三第六次月考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89721.html

相關閱讀:浙江省余姚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