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復習稱為基礎復習階段,時間大約5個月,約占整個高三復習的一半時間左右。在這個階段,要全面閱讀教材,查漏補缺,掃除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之上,對各種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tǒng)化。這輪復習的主要對象就是基礎知識,主要強調“全面”、“系統(tǒng)”兩點。
一般而言,同學們的復習障礙主要有:概念不清、公式不會運用、計算不準、原理模糊等等。因此,不論平時多么熟悉課本,都不能省略復讀課本這一環(huán)節(jié),要逐章逐節(jié)、逐篇逐段,甚至逐字逐句地復習,做到毫無遺漏。因為:(1)全盤的通讀有助于整體掌握知識,以前的知識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統(tǒng)的。(2)全盤的通讀可以找出一些被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或死角。(3)全盤通讀,有助于深刻領會課本內容。懂的東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帶著疑問去通讀,你的理解會更深。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循序漸進、鞏固基礎,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只有這時候把邊邊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復習到,才能在今后節(jié)余出更多的時間去攻克一些綜合性、高難度的題目。
通過全盤通讀,才能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才能明白每一學科的內在聯(lián)系,才能使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個體系。當然,在復習的同時最好做好學習筆記,這樣的筆記不僅使復雜的知識系統(tǒng)化,而且記憶的效率也提高許多,運用起來也得心應手。記筆記最好不要抄書上的原話,要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如果自己的話與書上的話有出入,再進行修正。這有點兒像記憶中的心理預演或嘗試回憶。
第二輪復習階段為寒假至第一次模擬考試前,時間大約4個月。這個階段是復習工作中最寶貴的時期,堪稱復習的“黃金期”。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個時期復習任務最重,也是最具高效的。因此這個階段也稱為全面復習階段。同學們的任務是把前一個階段中較為零亂、繁雜的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模塊化,找到每科中的宏觀的線索,提綱摯領,全面復習。
第二輪復習要側重解決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以及個人學習上的難點問題,同時還須進行解題訓練,提升實戰(zhàn)能力。什么是重點呢?重點是指使用次數(shù)頻繁、應用價值高、而又屬于基礎知識的那部分內容,它們往往是在考試中每考必考的那部分,是大綱中要求熟練掌握的那部分,也就是知識網(wǎng)絡橫向與縱向的“交叉點”。什么是難點呢?一個是知識自身的難點,這是一般性的難點;另一個是相對于考生個人的難點,這是因人而異的。一般性的難點往往是指概念比較抽象,易與其他概念相混淆。運用時易發(fā)生錯誤,對能力的要求比較高、比較綜合的知識。個體性的難點是由個體思維方法的差異、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個體知識中的缺陷與漏洞決定的。這些難點老師不會仔細講,但它又往往成為同學們在復習過程中的攔路虎,造成很大障礙,容易成為自卑的原因。每個考生要自己把它們找出來,特別予以重視。
這個階段的復習,直接目的就是第一次模擬考試。第一次模擬考試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學習檢驗和閱兵,是你選報志愿的重要依據(jù)。一模成功,可以使自己信心倍增,但不要沾沾自喜;一模受挫,也不要灰心喪氣,妄自菲薄。應該為一模恰當定位,在戰(zhàn)略上藐視它,在戰(zhàn)術上重視它。
第三輪復習從4月底到5月底,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沖刺階段,這段時間的復習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高考的成敗。因此,這輪復習是三輪復習法中最關鍵的一輪。其側重點應放在綜合運用以前掌握的知識、能力來解決新遇到的問題,即本輪復習的目的是提高應用能力。在這個階段中,一般以模擬考試為主,通過模擬來練兵(感覺高考)和試卷中暴露的問題進行查漏補缺,達到強化復習的效果。但對于每個同學來說錯誤是不同的,老師強調的只是同學們錯誤中較典型的部分。這就要求自己對老師所提及的,但自己又常犯的錯誤要加以分析,如有必要,可以針對自己某些知識的欠缺,重新復習一下。
總之,三輪復習各有側重點,但并不意味著這三輪復習是互相獨立的,其實在考生復習的過程中,鞏固基礎、突破難點重點和綜合應用是相互滲透、相互摻雜的。每輪復習都要目標明確,不要簡單重復,低層次操練,要滾動提高。每輪復習都要精選練習題,既注重夯實基礎又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
來源:東北教育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290233.html
相關閱讀:學好高中生物常用記憶方法有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