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 40 Cu64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1.已知R2+有b個中子,核外有a個電子,表示R原子符號正確的是 ()
A.baR B. a+b-2 a-2R C. a+b+2 a+2R D.a-2a+bR
2.設NA為阿佛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3g鈉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失去電子數(shù)為0.5NA
B.1L 2 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Al3+數(shù)為2NA
C.標準狀況下,11.2L的SO3所含分子數(shù)為0.5NA
D.室溫下,8g甲烷含有共價鍵數(shù)為2NA
3.氫化鈣可以作為生氫劑(其中CaH2中氫元素為-1價),反應方程式如下:CaH2+2H2O = Ca(OH)2 + 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
A.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 B.是氧化劑
C.是還原劑 D.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4.下列實驗設計及其對應的離子方程式均正確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蝕銅線路板:Cu+Fe3+=Cu2++Fe2+
B.Na2O2與H2O反應制備O2:Na2O2+H2O=2Na++2OH-+O2
C.NH4HSO3溶液與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熱:
NH4++HSO3-+2OH- NH3+SO32-+2H2O
D.將氯氣溶于水制備次氯酸:Cl2+H2O=2H++Cl-+ClO-
5.某溶液含有①NO3,②HCO3,③SO32,④CO32,⑤SO42等五種陰離子。向其中加入少量Na2O2固體后,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基本保持不變的是(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 )
A.① B.①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6.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船舶的外殼裝上銅塊可防止其發(fā)生電化學腐蝕
B.MnO2、FeCl3和CuSO4都可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C.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加熱蒸干、灼燒都得到Fe2O3
D.用惰性電極分別電解CuCl2溶液和MgCl2溶液分別得到單質(zhì)Cu和Mg
7.鐵鎳蓄電池又稱愛迪生電池,放電時的總反應為: Fe+Ni2O3+3 H2O = Fe(OH)2+2Ni(OH)2
下列有關該電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電池的電解液為堿性溶液,正極為Ni2O3、負極為Fe
B.電池放電時,負極反應為Fe+2OH- - 2e- = Fe(OH)2
C.電池充電過程中,陰極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電池充電時,陽極反應為2Ni(OH)2+2OH- - 2e= Ni2O3+3H2O
8.關于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用裝置①精煉銅,則a極為粗銅,電解質(zhì)溶液為CuSO4溶液
B.裝置②的總反應是:Cu+2Fe3+=Cu2++2Fe2+
C.裝置③中鋼閘門應與外接電源的負極相連
D.裝置④中的鐵釘幾乎沒被腐蝕
9.已知在pH為4~5的溶液中,Cu2+幾乎不水解,而Fe3+幾乎完全水解。某學生擬用電解CuSO4溶液的方法測定銅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該同學向pH=3.8酸化的、含有Fe2(SO4)3雜質(zhì)的CuSO4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黑色粉末X,充分攪拌后將濾液用圖所示裝置電解,其中某電極增重a g,另一電極上產(chǎn)生標準狀況下的氣體Vm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黑色粉末X是鐵粉
B.銅電極連接電源正極
C.石墨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是4OH--4e-=O2+2H2O
D.銅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計算式是
10.X、Y、Z、W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 有兩種為金屬;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次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X與W、Y與Z這兩對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均為9。單質(zhì)Y和W都可與濃的NaOH溶液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YW
B.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為W
C.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兩性
D.XW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電子均達到8電子結構
11.甲、乙兩燒杯中各盛有100mL 3molL-1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向兩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zhì)量的鋁粉,反應結束后,測得生成氣體的體積比為1∶2,求所加入的鋁粉質(zhì)量為( )
A.5.4g B.3.6g C.2.7g D.1.8g
12.三硫化磷(P4S3)是黃綠色針狀晶體,易燃、有毒,分子結構之一如下圖所示,已知其燃燒熱△H = -3677kJ/mol(磷元素被氧化為P4O10),下列有關P4S3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分子中每個原子最外層均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
B.P4S3中磷元素為+3價
C.熱化學方程式為P4S3( s)+8O2(g)=P4O10(s )+3 SO2(g);△H =-3677kJ/mol
D.分子中存在極性鍵與非極性鍵
13.有下列兩個反應,當溫度降低時,反應a平衡右移,反應b平衡左移。
a、C2H2(g)+H2(g) C2H4(g) b、2CH4(g) C2H4(g)+2H2(g)根據(jù)上述變化,判斷以下幾個熱化學方程式:
C(s)+2H2(g) CH4(g) △H= -Q1 kJ /mol
2C(s)+H2(g) C2H2(g) △H= -Q2 kJ /mol
2C(s)+2H2(g) C2H4(g) △H= -Q3 kJ /mol
其中2Q1、Q2、Q3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
A.2Q1Q2 B.Q3Q2 C.Q2 2Q1 D.Q3Q2
14.F2是氧化性最強的非金屬單質(zhì),在加熱條件下,物質(zhì)的量相等的F2和燒堿完全反應,生成Na F、H2O和另一種氣體,該氣體是下列中的( )
A.H2 B.HF C.O2 D.OF2
15.在100 mL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分別為0.4mol/L和0.1 mol/L,向該混合液中加入1.92g銅,加熱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濃度是()
A.0.15mol/L B.0.225 mol/L C.0.35mol/L D.0.45mol/L
16.對于反應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硫酸銅作氧化劑 B.SO42-既不是氧化產(chǎn)物又不是還原產(chǎn)物
C.被氧化的硫與被還原的硫的質(zhì)量比為3∶7 D.1 mol硫酸銅可以氧化 mol的硫
17.鐵和氧化鐵的混合物共a mol,加鹽酸后固體全部溶解,共收集到b mol氫氣,且向反
應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顯紅色,則原混合物中鐵的物質(zhì)的量為( )
A. (a+b) mol B.(a-b) mol C. (a-b)mol D.(a+b) mol
18.可逆反應aA(g)+bB(g) cC(g)+dD(g) ;△H = Q同時符合下列兩圖中各曲線的規(guī)律是( )
A.a+bc+d T1 Q B.a+bc+d T1
C.a+bT2O D.a+bc+d T1 Q
19.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H =-1 025 KJ/mol,該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若反應物起始物質(zhì)的量相同,下列關于該反應的示意圖不正確的是( )
20. 在一定溫度下,反應 H2(g)+ X2(g) HX(g)的平衡常數(shù)為10。若將1.0 mol的HX(g)通入體積為1.0 L的密閉容器中,在該溫度時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A.5% B.17% C.25% D.33%
21.向盛有50 mL 1.00 molL-1 HCl溶液的絕熱容器中加入NaOH溶液,NaOH溶液的體積(V)與所得混合溶液的最高測量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以轉(zhuǎn)化為熱能
B.NaOH溶液的濃度大于1.00 mol/L
C.V=50 mL時,混合液的pH D.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22.下列溶液中有關物質(zhì)的量濃度關系和計算不正確的是
A.pH相等的NaOH、CH3COONa和NaHCO3三種溶液,則有
c(NaOH) c(NaHCO3) c(CH3COONa)
B.已知25℃時Ksp(AgCl)=1.810-10,則在0.1mol/LA1C13溶液中,Ag+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最大可達到6.010-10mol/L
C.25℃時,0.1mol/LNa2CO3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OH-濃度大于0.1mol/L NaOH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OH-濃度
D.室溫下,0.1mol/LNaHA溶液的pH=4,則有c(HA-)c(H+)c(H2A)c(A2-)
23.常溫下,將amol/L的MOH(可溶性弱堿)與bmol/L的鹽酸等體積混合,已知相同條件下MOH的電離程度大于M+的水解程度,則下列有關推論不正確的是( )
A.若混合后溶液的pH=7,則c(M+)=c(C1-)
B.若a=2b,則c (M+) c(C1-) c (MOH) c(OH-) c(H+)
C.若b=2a,則c(C1-) c(M+) c(H+) c(OH-)
D.若混合后溶液滿足c(H+)=c(OH-)+c(MOH),則可推出a=b
24.某同學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A、B為常見金屬,它們的硫酸鹽可溶于水。當K閉合時,在交換膜處SO42-從右向左移動,系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溶液中(A2+)濃度減小
B.B的電極反應為:B-2e-=B2-
C.y電極上有氫氣產(chǎn)生,發(fā)生還原反應
D.反應初期x電極周圍出現(xiàn)白色膠狀沉淀,不久沉淀溶解
25.右圖是制備和收集氣體的實驗裝置,該裝置可用于( )
A.濃硝酸與銅反應制取二氧化氮
B. 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反應制取氧氣
C. 濃氨水和生石灰反應制取氨氣
D. 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反應制取氯氣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0分)A、B、C、D、E、F六種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和部分產(chǎn)物未標出)。
(1)若A為短周期金屬單質(zhì),D為短周期非金屬單質(zhì),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D是A的2倍,F(xiàn)的濃溶液與A、D反應都有紅棕色氣體生成,則C的電子式為 ,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常見的變價金屬的單質(zhì),D、F是氣態(tài)單質(zhì),且反應①在水溶液中進行。請寫出在水溶液中進行的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 ;
已知光照條件下D與F反應生成B,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屬元素單質(zhì),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則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
27.(10分)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過量炭粉與氧化鐵(Fe2O3)反應的氣體產(chǎn)物成分進行研究。
(1)提出假設
①氣體產(chǎn)物是CO2。 ②氣體產(chǎn)物是CO。 ③氣體產(chǎn)物是 。
(2)設計方案
如圖所示,將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與過量炭粉完全反應,測定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
(3)查閱資料
氮氣不與碳、氧化鐵發(fā)生反應。實驗室可以用氯化銨飽和溶液和亞硝酸鈉(NaNO2)飽和溶液混合加熱反應制得氮氣,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4)實驗步驟
①按上圖連接裝置,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稱取3.20g氧化鐵、2.00g碳粉混合均勻,放入48.48g的硬質(zhì)玻璃管中;
②加熱前,先通一段時間純凈干燥的氮氣;
③停止通入N2后,夾緊彈簧夾,加熱一段時間,澄清石灰水(足量)變渾濁;
④待反應結束,再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冷卻至室溫,稱得硬質(zhì)玻璃管和固體總質(zhì)量為52.24g;
⑤過濾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滌、烘干后稱得質(zhì)量為2.00g。
步驟②、④中都分別通入N2,其作用分別為 。
(5)數(shù)據(jù)處理
試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判斷,前面的假設_________(填①、②、③)是正確的。寫出該實驗中氧化鐵與碳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8.(10分)銅是重要金屬,Cu的化合物在科學研究和工業(yè)生產(chǎn)中具有許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電解液、電鍍液等。請回答以下問題:
(1)用惰性電極電解硫酸銅溶液時,若某電解質(zhì)量增加16g,則另一電極的電極方程式為___________;該電極可收集到標況下氣體____________L。
(2) 的立體構型是________,其中S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_______;
(3))元素金(Au)處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與Cu同族,Au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______;一種銅合金晶體具有立方最密堆積的結構,在晶胞中Cu原子處于面心,Au原子處于頂點位置,則該合金中Cu原子與Au原子數(shù)量之比為_______。
29.(10分).A、B、C、D、E五種溶液分別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種。常溫下進行下列實驗:
①B、D均能與pH=3的A溶液反應,當它們以等物質(zhì)的量混合時均能恰好反應,反應后得到的溶液前者呈酸性,后者呈中性;
②濃度均為0.1molL-1C與D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呈酸性。
回答下列問題:
(1)D是 ,E是
(2)用水稀釋0.1 molL-1B時,溶液中隨著水量的增加而減小的是 (填寫序號)
a. b. c.c(H+)c(OH-) d.n(OH-)
(3)pH相同的等體積的兩份溶液A和E,分別與鋅粉反應,若最后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鋅粉,且放出氫氣的質(zhì)量相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寫序號)
a.反應所需要的時間E b.開始反應時的速率AE
c.參加反應的鋅粉物質(zhì)的量A=E d.E溶液里有鋅粉剩余
(4)室溫下,向0.01molL-1 C溶液中滴加0.01molL-1 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Q、W、X、Y、Z是5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逐漸增大,Q與W組成的化合物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W與Y、X與Y組成的化合物是機動車排出的大氣污染物,Y和Z能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為1?1和l?2的兩種離子化合物。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 族。
(2) 工業(yè)合成XQ3是放熱反應。下列措施中,既能加快反應速率,又能提高原料利用率是 。(填寫序號)
A. 升高溫度 B. 加入催化劑 C. 將XQ3及時分離出去 D. 增大反應體系的壓強
(3)2.24 L(標準狀況)XQ3被200 mL l mol/L QXY3溶液吸收后,所得溶液中離子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離子符號表示)
(4)WQ4Y與Y2的反應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其工作原理如右圖所示,a極的電極反應是 。
(5)已知:W(s)+Y2(g)=WY2(g); H=-393.5kJ/mol
WY(g)+ Y2(g)=WY2(g); H=-238.0kJ/mol。 則 24g W與一定量的Y2反應,放出熱量362.5 kJ,所得產(chǎn)物成分及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6)X和Z組成的一種離子化合物,能與水反應生成兩種堿,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化學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DBCABCBCDABA
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DBCACCBDDCDB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0分) (1) 略 C+4HNO3(濃)=====△CO2+4NO2+2H2O
(2) 2Fe2++Cl2 === 2Fe3++2Cl- H2+Cl2=====光照2HCl
(3) 2C+SiO2 =====高溫 Si+2CO
27.(10分) ⑴CO2、CO的混合物 ⑶ NH4++NO2 N2+2H2O
⑷步驟②中是為了排盡空氣(1分)步驟④是為了趕出所有的CO2,確保完全吸收
⑸ ③;2C+Fe2O3 2Fe+CO+CO2
28.(10分)
(1)4OH-- - 4e- ==2H2O + O2 ; 2.8L。 (2)正四面體,sp3;
(3))5d106s1; 3:1
29.(10分)
(1)NaOH ;CH3COOH ; (2)a (3)c
(4) c(Na+) c(SO42-)c(NH4+)c(OH-)=c(H+)
30.(10分)
(1)第二周期、第ⅣA族。 (2)D (3)NO3-NH4+ OH-。
(4)CH4 8e- + 10OH- = CO32- + 7H2O (5)CO、 CO2 1:8.24
(6)Na3N + 4H2O = 3NaOH + NH3.H2O
高三下冊第3次月考化學試題就分享到這里了,更多高考信息請關注化學網(wǎng)高考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360153.html
相關閱讀:2016屆天津南開中學高三化學模擬試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