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屆高考生物第二輪生物的變異、育種與進化專題導學復習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膠南一中高三生物二輪復習導學案
題:生物的變異、育種與進化 編號: 08

【考綱解讀】
(l)基因重組及其意義 Ⅱ (2)基因突變的特征和原因 Ⅱ
(3)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 Ⅰ (4)生物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 Ⅱ
(5)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Ⅱ (6)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Ⅱ
做聽的主人:(知識網絡自主構建)
以變異為中心寫出本專題的知識網絡:變異的類型;育種方法名稱及原理;變異與進化的關系及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熱點考向聚焦】
一、變異的類型
例題1、.將純種小麥播種于生產田,發(fā)現(xiàn)邊際和灌水溝兩側的植株總體上比中間的長得好。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A.基因重組引起性狀分離 B.環(huán)境引起性狀變異
C.隱性基因突變成為顯性基因 D.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發(fā)生了變化
例題2、細胞的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都可能發(fā)生可遺傳的變異,其中僅發(fā)生在減數分裂過程的變異是( )A、染色體不分離或不能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
B、非同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
C、染色體復制時受誘變因素影響,導致基因突變
D、非同染色體某片段移接,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變式訓練1、在一塊高桿(顯性純合體)小麥田中,發(fā)現(xiàn)了一株矮桿小麥。請設計實驗方案探究該性狀出現(xiàn)的可能的原因(簡要寫出所用方法、結果和結論)


變式訓練2、下表是莧菜抗“莠去凈”(一種除草劑)突變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堿基和氨基酸所在的位置。正確的說法是( )
抗性品系CGT丙氨酸GGT脯氨酸AAG苯丙氨酸TTA天冬酰胺
敏感品系CGA丙氨酸AGT絲氨酸AAG苯丙氨酸TTA天冬酰胺
氨基酸位置227228229230
A. 基因中堿基的改變,一定能引起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改變
B. 其抗性的產生是由于基因上的密碼子發(fā)生了改變
C. 其抗性產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鏈上決定228號位氨基酸的有關堿基中的A被G代替
D. 突變品系不能再突變?yōu)槊舾衅废?/p>

二、單倍體
例題3、下列有關單倍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①未經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單倍體②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體,一定不是單倍體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細胞一定都是單倍體 ④含有奇數染色體組的個體一定是單倍體
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體一般是單倍體 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單倍體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考題感悟:

三、生物育種的應用
例題4、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已知高桿(D)對矮稈(d)是顯性,抗。≧)對易感。╮)是顯性,控制上述兩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染色體上,F(xiàn)有純合的水稻品種甲(DDRR)和乙(ddrr)。根據材料分析回答:

(1)在圖A所示雜交過程中,F(xiàn)1植株將會產生基因型為 的花粉,將這些花粉進行離體培養(yǎng),獲得幼苗后再用 處理,所得符合生產要求的個體的基因型是 ,理論上占 ,此育種方法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 。
(2)運用雜交育種的方法培育符合生產要求的新品種時,按照圖A程序得到F2后,應通過 的方式逐代淘汰不符合生產要求的個體。按照現(xiàn)代生物進化論的觀點,這種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 ,導致種群朝著一定的方向進化。
(3)若將圖A中F1與另一水稻品種丙雜交,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圖B所示,由此判斷丙的基因型是
四、基因頻率的計算
例題5、某植物種群中,AA個體占16%,aa個體占36%,該種群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和自交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的變化依次為
A.增大,不變;不變,不變
B.不變,增大;增大,不變
C.不變,不變;增大,不變
D.不變,不變;不變,增大
例6、在一個海島上,一種海龜中有的腳趾是連趾(ww),有的腳趾是分趾(WW、Ww),連趾便于劃水,游泳能力強,分趾則游泳能力較弱。若開始時連趾和分趾的基因頻率各為0.5,當海龜數量增加到島上食物不足時,連趾的海龜容易從海水中獲得食物,分趾的海龜因不易獲得食物而餓死,若千萬年后,基因頻率變化為W為0.2,w為0.8。請問:
(1)該種群中所有海龜所含的基因稱為該種群的 。基因頻率變化后,從理論上計算,海龜種群中連趾占整個種群的比例為 ;分趾的海龜中雜合子占整個種群的比例為 。
(2)導致海龜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
(3)這種基因頻率的改變,是否發(fā)生了生物進化?請講述理由。
。
(4)這種基因頻率的改變,是否產生了新的物種?請講述理由。
。
隨堂練習:
1、一個色盲女人和一個正常男人結婚,生了一個性染色體為XXY的正常兒子,此染色體畸變是發(fā)生在什么之中?如果父親是色盲,母親正常,則此染色體畸變發(fā)生在什么之中?假如父親正常,母親色盲,兒子色盲,則此染色體變異發(fā)生在什么之中?其中正確的是( )
A.精子、卵、不確定B.精子、不確定、卵C.卵、精子、不確定D.卵、不確定、精子
2、現(xiàn)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長毛兔,要育出黑色長毛兔。理論上可采用的技術是
①雜交育種 ②基因工程 ③誘變育種 ④克隆技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同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換也可以發(fā)生在某些生物體的有絲分裂中,這種現(xiàn)象稱為有絲分裂交換。右圖是某高等動物一個表皮細胞發(fā)生有絲分裂交換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交換過程示意圖(左:交換前的染色體;右:交換后的染色體)
A.該細胞在發(fā)生有絲分裂交換后,產生4種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細胞
B.若不考慮該生物在產生配子時發(fā)生的交換,那么該生物產生的配子有2種基因型
C.若上圖是該生物精原細胞在產生精細胞時發(fā)生減數分裂交換后的結果,由它產生的配子類型有4種
D.若細胞在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中都發(fā)生交換,減數分裂對于遺傳多樣性的貢獻更大
4、小麥品種是純合體,生產上用種子繁殖,現(xiàn)要選育矮桿(aa)、抗。˙B)的小麥新品種;馬鈴薯品種是雜合體(有一對基因雜合即可稱為雜合體),生產上通常用塊莖繁殖,現(xiàn)要選育黃肉(Yy)、抗。≧r)的馬鈴薯新品種。請分別設計小麥品種間雜交育種程序,以及馬鈴薯品種間雜交育種程序。要求用遺傳圖解表示并加以簡要說明。(寫出包括親本在內的前三代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36549.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生物考點基因的突變精講精析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