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模塊考試 高三歷史試題(2015.11)第Ⅰ卷(選擇題,共 50分)注意事項:1.第Ⅰ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擇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直接寫在本試卷上?荚嚱Y束后,將答題卡交回。1. 費正清在《中國:傳統(tǒng)與變遷》一書中說:“隋及初唐時……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下面有關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進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A.相權三分,獨立施政 B.中央集權,地方分權C.分工明確,相互牽制 D.完善機構,皇權頂峰2.“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軍事興,始設軍機房,領以親王、大臣,予銀印,印藏內奏事太監(jiān)處,有事請而用之!边@段材料表明軍機處( )①因軍事需要而設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③參與國事決策 ④由皇帝的親信組成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恩格斯指出 “(德意志)帝國憲法具有一個唯一的穩(wěn)固的軸心——個帝國首相(宰相)。聯(lián)邦會議……處于這樣一種地位,這種地位使其他責任行政權成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國首相的責任行政權,因而使帝國責任大臣無法生存!辈牧现小暗蹏紫嗟呢熑涡姓䴔唷北憩F(xiàn)為( )A.憲法賦予首相國家最高權力 B.帝國首相擁有內閣的控制權C.帝國首相只對聯(lián)邦會議負責 D.內閣大臣均由帝國首相任命4.1904年,劉漢公著《太平天國戰(zhàn)史》。孫中山為其寫序稱;“漢公是編,可謂揚皇漢之武功,舉從前穢史一澄清其奸,俾讀者識太平朝之所以異于朱明,漢家謀恢復者不可謂無人!睂Υ嗽捓斫庹_的是( ) A.孫中山客觀地肯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積極作用 B.孫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國運動宣揚反滿革命 C.孫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作用D.孫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局限性5.當代著名歷史學家雷姬在談及民族主義時說:“一個正義的運動,只有情感是不夠的,民族主義也一樣。沒有理性的指導和束縛,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樣的人所利用!毕铝心軌蛘撟C上述觀點的是A.禁煙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太平天國運動 D.文化大革命A.由外國領袖組織發(fā)動 B.是十月革命在中國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國的援助 D.深受當時國際形勢的影響7.《法國政治制度史》寫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勞動群眾通過其政治代表當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直接選舉制 B.義務教育制 C.社會主義政權 D.無產階級專政 8. “列寧幾乎是孤身一人號召立即進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號,半年后聽起來就完全合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口號”指的是 ( )A.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手中 B.推翻沙皇的專制統(tǒng)治C.締結沒有賠款的和約 D.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9.1929年5月4日,國民黨上海特別市宣傳部編輯的《五四特刊》認為,五四運動輸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陳腐便是過火”。其“過火”思想指的是( )A.實業(yè)救國論 B.民主思想 C.科學思想 D.馬克思主義?A.抗戰(zhàn)勝利后,民眾渴望和平民主B.國共重慶談判,確立了和平民主建國的方針C.重慶政協(xié)會議通過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協(xié)決議D.全國規(guī)模的內戰(zhàn)爆發(fā),和平民主的呼聲高漲11.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說:“它(不結盟運動)在重大問題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個只作出消極反應的運動,它太有用了,因此不會消失!边@說明不結盟運動A.改變了超級大國控制世界局面 B.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宗旨C.促進了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發(fā)展 D.積極幫助亞非國家獲得“獨立12.1963年法國拒絕了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歐共體前身)的請求。戴高樂在解釋法國的決定時說,如果讓英國加入,就意味著最終會出現(xiàn)“一個依賴美國并由美國領導的龐大的大西洋共同體”,這是不能接受的。這說明( )A.歐洲一體化進程停滯 B.法國挑戰(zhàn)美國的領導地位C.美國加強對西歐的控制 D.西歐已完全擺脫美國的控制13.右圖為1971年11月8日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來。左上角寫著:“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國人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主要是因為( )A.周恩來出席日內瓦會議B.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C.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D.美國乒乓球隊訪華14.到1970年,歐洲不再是世界棋盤上的一個或兩個卒子,東歐和西歐;中國也已不再是蘇聯(lián)的衛(wèi)星國;美國發(fā)起的把中國排斥在聯(lián)合國外的做法開始失敗”。最適合以上表述的主題是( )A.多極化趨勢出現(xiàn) ? B.歐洲地理政治的變遷?C.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流 D.歐盟增加新成員15.下表是美國、歐共體和日本的國民經濟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例表(單位:億美元)對表中數(shù)據(jù)變化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年份美國歐共體日本195634.88%15.85%4.26%197327.08%27.017%18.023% A.福利政策的實施減緩了美國經濟發(fā)展的步伐 B.世界經濟格局呈現(xiàn)出美、日、歐三足鼎立之勢 C.表中的經濟現(xiàn)象有力地沖擊了兩極格局 D.歐、日經濟的發(fā)展威脅了美國的霸主地位16.唐代詩人王維在《丁寓田家有贈》一詩中寫道:“晨雞鳴鄰里,群動從所務。農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睂ζ浣庾x錯誤的是( )A.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 B.以家庭為生產單位C.男女分工明確 D.田園生活自然悠閑17.下面是我國古代某地區(qū)居民的職業(yè)結構表職業(yè)自耕農和地主佃農工場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這里的“某地區(qū)”應該是( )A.漢代江南地區(qū)B.唐代關中地區(qū)C.宋代太湖地區(qū) D.明代蘇杭地區(qū)18.據(jù)史料記載,16、17世紀時,西屬拉美國家墨西哥和秘魯?shù)陌足y生產量約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數(shù)流入了中國,這主要是因為( )A.中國手工業(yè)高度繁榮 B.東西方的經濟交流空前發(fā)達C.中國的政治制度先進 D.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19.“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給歐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還使新舊大陸的物產得以交換和傳播……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匯合,加速了人類從傳統(tǒng)農耕文明向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轉變的過程!边@一評價體現(xiàn)的史觀有( )①全球史觀 ②革命史觀 ③文明史觀 ④社會史觀 ⑤現(xiàn)代化史觀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20.一位美國歷史學家這樣總結道:在歐洲的海外擴張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而是那些擁有資本的企業(yè)家們。對這一點最恰當?shù)慕忉屖?A.否認了航海家們的貢獻B.企業(yè)家為航;顒犹峁┝宋镔|支持 C.突顯了企業(yè)家的作用D.資本的發(fā)展和需求是海外擴張的根本原因21.有人說:“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發(fā)明將會一起死亡!”這說明瓦特的發(fā)明能夠問世并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資源因素 B.勞動力因素 C.市場因素 D.資金因素22.《長沙市各行業(yè)概況調查》記載“長沙蘇廣業(yè),初營業(yè)范圍甚廣,所經營者多是各種土產。嗣以五口通商,洋貨輸入,洋貨競占于該業(yè)市場。店鋪之稱呼,初為蘇廣雜貨鋪,嗣稱為洋貨鋪!庇刹牧峡梢缘贸觯 )A.我國傳統(tǒng)商業(yè)受到西方的強烈沖擊B.中國自然經濟逐漸走向解體C.中國的商業(yè)發(fā)展呈現(xiàn)出明顯的階段性D.西方商業(yè)經營觀念影響廣泛23.創(chuàng)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報》稱:“因上海地方五方雜處,名商賈者或以言語莫辨,或以音信無聞,以致買賣常有阻滯!背霭鎴蠹垺百F乎信息流通”,“可免經手輾轉宕延,以及架買空盤之誤!笨梢姟渡虾P聢蟆穭(chuàng)辦的目的是( )A.報道國內外大事B.娛樂大眾 C.宣傳政治主張 D.傳播商業(yè)信息24.閱讀下表,近代商辦企業(yè)在第二時期獲得迅速發(fā)展的因素不包括( )年代商辦設廠數(shù)資本(千元)資本所占比重第一時期1892~.6%第二時期1895~19134639081041%A.實業(yè)救國的推動? B.晚清政府經濟政策調整C.辛亥革命的刺激 D.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25.史料是研究歷史和編纂史書所用的資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關于史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對同一個史料,人們可能會做出多種解釋B.史料是得出歷史結論的重要依據(jù)C.在三種史料類型中文字史料的價值最高D.對同一事件的記載,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注意事項:第Ⅱ卷共3道題,26題13分;27題17分;28題20分。第Ⅱ卷所有題目的答案,考生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答題,將答案寫在相應的位置上。26.(13分)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上,人類通過政治制度的確立、改革和不斷完善,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我想中國歷史上有意義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黃帝、堯、舜以來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漢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來貴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們今天所紀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啟超《辛亥革命之意義與十年雙十節(jié)之樂觀》(1)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周朝革命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2分)漢朝時期又是如何打破貴族政治局面的?(2分)? 材料二? 英國通過“光榮革命”克服了專制王權,議會成為最高權威。在君主立憲制的政治框架內,英國又用和平、漸進方式實現(xiàn)政治權力的轉移,從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歷程。 ——程漢大《英山東省濟南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模塊考試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367353.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實驗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