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物理《6年高考4年模擬》:牛頓運動定律試題(有參考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012版《6年高考4年模擬》
牛頓運動定律部分
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薈萃
2011年高考題
1(安徽第17題).一般的曲線運動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圓周運動的一部分,即把整條曲線用一系列不同半徑的小圓弧代替。如圖(a)所示,曲線上的A點的曲率圓定義為:通過A點和曲線上緊鄰A點兩側的兩點作一圓,在極限情況下,這個圓就叫做A點的曲率圓,其半徑ρ叫做A點的曲率半徑。現將一物體沿與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已速度υ0拋出,如圖(b)所示。則在其軌跡最高點P處的曲率半 徑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物體在其軌跡最高點P處只有水平速度,其水平速度大小為v0cosα,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所以在其軌跡最高點P處的曲率半徑是 ,C正確。
2(新標理綜第21題).如圖,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量為1的足夠長的木板,其上疊放一質量為2的木塊。假定木塊和木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相等。現給木塊施加一隨時間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數),木板和木塊加速度的大小分別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變化的圖線中正確的是(A)
解析:主要考查摩擦力和牛頓第二定律。木塊和木板之間相對靜止時,所受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在達到最大靜摩擦力前,木塊和木板以相同加速度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木塊和木板相對運動時, 恒定不變,
。所以正確答案是A。

3(2011天津第2題).如圖所示,A、B兩物塊疊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對靜止地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運動過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左,大小不變 B.方向向左,逐漸減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變 D.方向向右,逐漸減小
【解析】:考查牛頓運動定律處理連接體問題的基本方法,簡單題。對于多個物體組成的物體系統(tǒng),若系統(tǒng)內各個物體具有相同的運動狀態(tài),應優(yōu)先選取整體法分析,再采用隔離法求解。取A、B系統(tǒng)整體分析有
,a=μg,B與A具有共同的運動狀態(tài),取B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物體B做速度方向向右的勻減速運動,故而加速度方向向左。
【答案】:A
4(2011四川第19題).如圖是“神舟”系列航天飛船返回艙返 回
地面的示意圖,假定其過程可簡化為:
打開降落傘一段時間后,整個裝置勻速下降,為確保安全著陸,需 點燃返回艙的緩沖火箭,在火箭噴氣過程中返回艙做減速直線運動,則
A.火箭開始噴氣瞬間傘繩對返回艙的拉力變小
B.返回艙在噴氣過程中減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氣阻力
C返回艙在噴氣過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
D.返回艙在噴氣過程中處于失重狀態(tài)
【答案】A
【解析】在火箭噴氣過程中返回艙做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方向向上,返回艙處于超重狀態(tài),動能減小,返回艙所受合外力做負功,返回艙在噴氣過程中減速的主要原因是緩沖火箭向下噴氣而獲得向上的反沖力。火箭開始噴氣前勻速下降拉力等于重力減去返回艙受到的空氣阻力,火箭開始噴氣瞬間反沖力直接對返回艙作用因而傘繩對返回艙的拉力變小。
5(2011江蘇第9題).如圖所示,傾角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夠長的輕質綢帶跨過斜面的頂端鋪放在斜面的兩側,綢帶與斜面間無摩擦,F將質量分別為、(>)的小物塊同時輕放在斜面兩側的綢帶上。兩物塊與綢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相等,且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兩物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總是相等
B.兩物塊不可能同時相對綢帶靜止
C.不可能相對綢帶發(fā)生滑動
D.不可能相對斜面向上滑動
6(2011北京第18題).“蹦極”就是跳躍者把一端固定的長彈性繩綁在踝關節(jié)等處,從幾十米高處跳下的一種極限運動。某人做蹦極運動,所受繩子拉力F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將蹦極過程近似為在豎直方向的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據圖可知,此人在蹦極過程中最大加速度約為
A.G B.2g
C.3g D.4g


7(2011上海第19題).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體,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線運動,其 圖線如圖所示,則
(A)在 秒內,外力 大小不斷增大
(B)在 時刻,外力 為零
(C)在 秒內,外力 大小可能不斷減小
(D)在 秒內,外力 大小可能先減小后增大
答案:CD

8(2011上海第26題).(5 分)如圖,為測量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小車的加速度,將寬度均為b的擋光片A、B固定在小車上,測得二者間距為d。
(1)當小車勻加速經過光電門時,測得兩擋光片先后經過的時間 和 ,則小車加速度 。
(2)(多選題)為減小實驗誤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增大兩擋光片寬度 (B)減小兩擋光片寬度
(C)增大兩擋光片間距 (D)減小兩擋光片間距

答案.
(1)
(2)B,C
9(2011天津第19題)(1)某同學用測力計研究在豎直方向運行的電梯運動狀態(tài)。他在地面上用測力計測量砝碼的重力,示數為G。他在電梯中用測力計仍測量同一砝碼的重力,發(fā)現測力計的示數小于G,由此判斷此時電梯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是減速上升或加速下降。
【解析】: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加速度方向向下,故而可能是減速上升或加速下降。
(2)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某金屬絲直徑的結果如圖所示。
該金屬絲的直徑是1.706
【解析】:注意副尺一定要有估讀。讀數為1.5+20.6×0.01=1.706。因為個人情況不同,估讀不一定一致,本題讀數1.704-1.708都算正確。

10.(浙江第21題)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時,已提供了小車,一端附有定滑輪的長木板、紙帶、帶小盤的細線、刻度尺 、天平、導線。為了完成實驗,還須從下圖中選取實驗器材,其名稱是 ① (漏選或全選得零分);并分別寫出所選器材的作用 ② 。
答案:①學生電、電磁打點 計時器、鉤碼、砝碼
或電火花計時器、鉤碼、砝碼
②學生電為電磁打點計時器提供交流電;電磁打點計時器(電火花計時器)記錄小車運動的位置和時間;鉤碼用以改變小車的質量;砝碼用以改變小車受到的拉力的大小,還可以用于測量小車的質量。
解析:電磁打點計時器(電火花計時器)記錄小車運動的位置和時間;鉤碼用以改變小車的質量;砝碼用以改變小車受到的拉力的大小,還可以用于測量小車的質量。如果選電磁打點計時器,則需要學生電,如果選電火花計時器,則不需要學生電。
11(新標理綜第23題).(10分)
利用圖1所示的裝置可測量滑塊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裝有兩個光電門,其中光電門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處,光電門甲的位置可移動,當一帶有遮光片的滑塊自斜面上滑下時,與兩個光電門都相連的計時器可以顯示出遮光片從光電門甲至乙所用的時間t。改變光電門甲的位置進行多次測量,每次都使滑塊從同一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并用米尺測量甲、乙之間的距離s,記下相應的t值;所得數據如下表所示。

s()0.5000.6000.7000.8000.9000.950
t(s)292.9371.5452.3552.8673.8776.4
s/t(/s)1.711.621.551.451.341.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圖:
(1)若滑塊所受摩擦力為一常量,滑塊加速度的大小a、滑塊經過光電門乙時的瞬時速度v1測量值s和t四個物理量之間所滿足的關系式是_______;
(2)根據表中給出的數據,在圖2給出的坐標紙上 畫出 圖線;
(3)由所畫出的 圖線,得出滑塊加速度的大小為a=____________/s2(保留2位有效數字)。
解析:(1)滑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利用 有 解得
(2)
(3)由 可知, 斜率絕對值為 即 ,解得a=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37083.html

相關閱讀:北京2013年高考物理試題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