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省茌平縣第二中學高三下學期周末仿真模擬七
歷史試題
(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馬克思說:“推動了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國運動)的毫無疑問是英國的大炮!毕铝袑Υ死斫庹_的是( )
A.鴉片戰(zhàn)爭激化了中國的社會矛盾,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
B.太平天國運動反對鴉片戰(zhàn)爭中清政府的賣國行為
C.太平天國運動以反對外國侵略為主旨
D.鴉片戰(zhàn)爭是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根
【解析】太平天國運動是國內階級矛盾激化的結果。列強的侵略和民族矛盾的激化進一步加劇了國內階級矛盾,推動了運動的爆發(fā)。因此正確答案應為A項。
【答案】A
2.“爭天下,打天下,窮爺們天不怕地不怕;殺到天津衛(wèi),朝廷快讓位;殺到楊柳青,天子嚇得發(fā)了懵。”以上歌謠反映的近代史實應該是( )
A.太平天國運動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D.北伐戰(zhàn)爭
【解析】義和團主張“扶清滅洋”,由“爭天下,打天下”可以排除義和團運動;由“天津衛(wèi)”“楊柳青”可以排除辛亥革命;由“天子”可以排除北伐戰(zhàn)爭。
【答案】A
3.太平天國龍鳳殿有一副對聯(lián):“虎賁三千,直掃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堯舜之天!贝寺(lián)充分說明( )
①太平天國的政治理想是統(tǒng)一中國,實現(xiàn)民主 ②太平天國領袖存在封建意識 ③太平天國希望推翻清朝統(tǒng)治,建立太平盛世 ④太平天國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質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4.(浙江寧波市2011屆高三期中)近人《世載堂雜憶》記載:“一日,殿上議事,北王問東王曰:‘聞兄有不臣之心,自稱萬歲!瘱|王聞言,積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東王之腹!睂τ诖耸乱恍┩瑢W展開討論,你認為下列哪種觀點最接近該現(xiàn)象所揭示的本質( )
A.甲:太平天國內部充斥爭權奪利的斗爭,完全抹殺了這場運動的時代意義
B.乙:個體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分散性、封閉性決定了農(nóng)民戰(zhàn)爭缺乏堅強的核心和理想追求
C.丙:這一事件主要是由于洪秀全不理朝政導致了內部的分崩離析
D.。哼@一事件嚴重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力量,直接導致了運動的失敗
【解析】敘述的是天京變亂的重要組成部分,天京變亂這一事件揭示和反映的本質問題是農(nóng)民階級作為小生產(chǎn)者所具有的階級和時代局限性。
【答案】B
5.洪仁?在《資政新篇》中說:“興銀行,倘有百萬家財者……或三、四富民共請立,或一人請立,均無不可!薄皽矢徽哒埞凸,不得買奴,貽笑外邦”;“(礦藏開采)小則準鄉(xiāng),大則準縣,尤大者省及省外之人采!边@表明他( )
①提倡發(fā)展資本主義工商業(yè) ②贊成資本主義雇傭勞動制 ③主張采取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方式④維護平均主義分配原則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6.洪仁?在太平天國失敗后的“供詞”中說:“我朝禍害之,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軍兩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軍確受巨大損失,但如洋人不助敵軍,則吾人斷可長久支持!毕铝袑@段話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
A.譴責外國列強干涉中國內政
B.表彰陳玉成、石達開的功績
C.正確分析了失敗的主觀原因
D.正確了失敗的客觀原因
【解析】洪仁?認為運動失敗與洋人參與鎮(zhèn)壓有關系,正確地看到了失敗的客觀原因,即自外部力量的鎮(zhèn)壓。
【答案】D
7.(安慶2011屆高三檢測)以下圖片資料所反映的歷史信息最能說明“太平天國是中國民主化進程中偏離軌道的插曲”這一觀點的是( )
【解析】注意關鍵詞是“偏離軌道”。
【答案】D
8.右圖是某研究小組收集到的近代中國某個政黨的黨員證,該實物應該可以作為下列哪一研究的直接史料( )
A.資產(chǎn)階級革命黨及興中會的宗旨
B.資產(chǎn)階級革命黨及同盟會的宗旨
C.國民黨及其排滿反帝思想
D.中華革命黨及其反帝反封建指導思想
【解析】由圖片中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可作判斷。這一宗旨是1905年同盟會(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成立時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的革命綱領,后在機關報《民報》發(fā)刊詞中發(fā)展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即三民主義。
【答案】B
9.《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指出:“一個民族的覺醒,通常要有兩個條件:第一,這個民族面對著或者經(jīng)歷了以往沒有遇到過的嚴重危機,甚至整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xù)保持下去。第二,還要這個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燒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奮起救亡,勇于變革,就可以改變目前的艱難處境!毕铝心軌蚍从20世紀中國“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xù)保持下去”和“奮起救亡,勇于變革”的史實是( )
A.《馬關條約》和公車上書
B.瓜分狂潮和義和團運動
C.《辛丑條約》和戊戌變法
D.《辛丑條約》和辛亥革命
【答案】D
10.2005年3月29日,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在拜謁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祭詞中說:“……辛亥春雷,義起粵中,碧血飛濺,寡不敵眾,忽焉殞命。出師未捷,千古遺恨。義聲揚振,五月而后,武昌繼之,遂覆清室。民國以立,共和新造。壯哉先烈,死以為國,身毀名榮,英風義烈,永為世率。黃花忠魂,以勵茲……”下列對這段祭詞理解正確的是( )
①表達了江丙坤對革命烈士的緬懷之情 ②較為準確地評價了黃花崗起義的歷史作用 ③黃花崗起義使清朝的統(tǒng)治基礎更加動搖 ④黃花崗起義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fā)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解析】從“身毀名榮,英風義烈,永為世率”可以說明①正確。以“義聲揚振,五月而后,武昌繼之,遂覆清室”評價黃花崗起義,說明其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革命發(fā)展進程的歷史作用,故②③④也正確。
【答案】C
11.一位漢語言學專業(yè)的大學生為紀念“辛亥革命九十九周年”創(chuàng)作了一段小品,送給歷史系學生修改:“1911年10月10日,是個不同尋常的日子。這天正在漢口飯館吃飯的工人聽說①武昌那邊出事了,接著又聽說②中華民國成立了。③武昌出事是因革命黨人制造炸彈,不慎爆炸,起義消息泄露。又聽說④中華民國以五色旗為國旗。”歷史系學生應該修改( )
A.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中華民國的成立則是1912年1月1日,武昌起義勝利后當時的旗幟是十八星旗,而五色旗則是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后。
【答案】C
12.(浙江省蒼南中學2011屆高三期中)中華民國成立后,列寧高度評價了孫中及其革命的卓越貢獻,并認為孫中的這場革命“正在破壞歐洲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列寧的這一看法肯定了( )
A.革命派從此登上中國政治舞臺
B.孫中防止了社會的貧富分化
C.孫中為救國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擊了列強在華勢力
【解析】辛亥革命雖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但它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即清政府的專制統(tǒng)治,客觀上起到了“正在破壞歐洲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的作用。
【答案】D
13.南京臨時政府的法令和措施中,對經(jīng)濟方面規(guī)定:“獎勵和保護工商業(yè),鼓勵人民興辦實業(yè),鼓勵華僑在國內投資,設立實業(yè)部,各省成立實業(yè)公司,廢除清朝的苛捐雜稅!边@反映出資產(chǎn)階級領導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推翻清政府 B.平均地權
C.建立民主共和國 D.為資本主義發(fā)展開辟道路
【解析】從中可以看出資產(chǎn)階級政權規(guī)定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措施,由此看出資產(chǎn)階級領導革命的目的所在。
【答案】D
14.孫中分析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時說到:“曾幾何時,己為情勢所迫,不得已而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謀妥協(xié)。此種妥協(xié),實質間接與帝國主義相調和。遂為革命第一次失敗之根!毕铝袑Υ朔治鲥e誤的是( )
A.孫中認識到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是革命失敗的重要原因
B.孫中為探索革命道路孜孜以求,體現(xiàn)出他是真正的愛國民主革命家
C.“此種妥協(xié)”并非孫中個人的悲劇,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局限性所決定的
D.說明孫中已經(jīng)找到了正確的民主革命勝利道路
【解析】正確的革命道路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斗爭實踐中找到的,而非資產(chǎn)階級的代表人物孫中找到的。
【答案】D
15.民國二年,某地農(nóng)村百姓家的春聯(lián)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該春聯(lián)反映的歷史本質是( )
A.辛亥革命脫離農(nóng)民階級,反封建不徹底
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農(nóng)民懷念清王朝
C.袁世凱稱帝,資產(chǎn)階級反對,農(nóng)民卻擁護
D.信息閉塞,中華民國成立的消息未達到農(nóng)村
【答案】A
二、非選擇題(16小題18分,17小題22分,共40分)
1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初至江寧(南京),楊逆日朝洪逆,近則洪楊諸賊深居不出……如楊逆有事要見,亦必請偽旨擬定時日……屆時楊逆率各偽官畢集,輿馬填塞衙市,偽天朝門洞開,大門外偽引攢官(禮儀官)傳呼各官進,唯楊、韋、石、秦各賊所見,雖寵信如偽天侯,亦不見得望見顏色。
——張德堅《賊情匯纂》
材料二 洪秀全又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取外宗教,雜糅本土化,創(chuàng)拜上帝會,裝神顯靈,不西不中;斷辮蓄發(fā),非儒刪經(jīng),圣庫均田,男女別營,廣封王侯……種種想法與作為,大筆揮灑,出人意表。在太平天國……有君有民,有神有妖,有昏君有忠臣有奸佞,有英雄有美人,有正義有邪惡,有陰謀、內奸、逼宮、內訌……高潮迭起,曲折多姿,往往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外,但在現(xiàn)實之中,這是一個可以從不同角度反復閱讀的奇特本。
——熊月之談太平天國
材料三 士不能頌孔子之經(jīng),而又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shù)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辟以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凡讀書識字者,又豈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曾國藩《討粵匪檄》
(1)對材料一中“偽”“逆”“賊”的表述,你是怎樣看待的?(2分)
(2)根據(jù)材料二,從兩個完全相反的角度用一兩句話對太平天國進行評說。(4分)
(3)材料三反映的曾國藩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理由是什么?其根本出發(fā)點是什么?(6分)
(4)結合所給材料,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主觀原因。(6分)
(1)該詩中反映了哪些重大歷史事件?(8分)
1912年2月13日,孫中認為“帝制從此不存留于中國之內,民國的目的亦已達到”,遂向參議院請辭臨時大總統(tǒng),并推薦說:“清帝退位,南北統(tǒng)一,袁君之力實多!
(2)他這樣做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孫中的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8分)
每逢“五一”和“十一”這樣的重大節(jié)日,孫中先生的巨幅畫像總會擺在天安門廣場,與天安門城樓正中的毛澤東主席巨幅畫像遙相面對。
(3)請你結合辛亥革命的史實說出孫中先生具有如此崇高地位的主要理由。(6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38660.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2013年高考文綜歷史試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