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屆高考專題練習(xí):探究題型(一)——學(xué)類本探究
一、下面的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偷 父
劉心武
我到家已臨近午夜,進門后按亮門廳里的燈,立刻感覺不對勁兒,難道……我快步走到各處,一一按亮電燈,各屋的窗戶都好好地關(guān)閉著啊。但是,當(dāng)我到衛(wèi)生間再仔細(xì)檢查時,一仰頭,心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換氣窗被撬開了!再一低頭,浴盆里有明顯的鞋印。有賊!我忙從衣兜掏出手機,準(zhǔn)備撥110報警。這時,又忽然聽見聲響,循聲望去,發(fā)現(xiàn)臥室床下有異常。我把手機倒換到左手,右手操起窗簾叉子,朝床下喊:“出,放下手里的東西,只要你不傷人,咱們好商量!
一個人從床底下爬出了,是一個瘦小的少年,剃著光頭,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看他手里空著,就允許他站立起,用窗簾叉子指向他,作為防備,問他:“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東西掏出!
但他那副“久經(jīng)沙場”、處變不驚的模樣,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用眼角余光檢查了一下我放置錢財?shù)牡胤,似乎還沒有受到侵犯。我保持伸著窗簾叉子的姿勢,倒退著,命令他跟我到門廳里,開始訊問。
“你為什么還不報警?”他問我。
我把手指挪到手機按鍵上,問他:“警察了,你會是怎么個處境?”他嘆了口氣:“唉,慣了,訓(xùn)一頓,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陣唄!彼菬o所謂,甚至還帶些演完戲卸完裝可以大松一口氣的表情,令我驚奇。
他今年14歲,家在離這個城市很遠(yuǎn)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學(xué)三年級就輟學(xué)了,一年前開始流浪,F(xiàn)在就靠結(jié)伙偷竊為生。
我望著燈光下瘦骨嶙峋、滿臉大汗的少年,問他:“餓吧?”他瞇眼看我,仿佛我是個怪物。我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決心放他回去,對他說:“我的話你未必肯聽,但是我還要跟你說,不要再干這種違法的事,你應(yīng)該走正路!彼c頭。
我給他開門時,他居然說:“我還不想走。”
我大吃一驚,問他:“為什么?”
他回答的聲音很小,我聽卻像一聲驚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還有個大活人在我床底下。我慌忙將窗簾叉子拿到手里,準(zhǔn)備撥110。這工夫那少年已經(jīng)轉(zhuǎn)身進了臥室,麻利地爬進床底下。我驚魂未定,他卻又從床底下爬了出,回到門廳。我這才看清,他手里捧著一幅油畫。我正想嚷,他對我說:“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畫,是我臨摹的凡•高的自畫像,這幅自畫像里,人物顯得特別憔悴,眼神飽含憂郁,胡子拉碴的,看上去不像個西方人倒像個東方農(nóng)民。
我細(xì)問他:“你爸現(xiàn)在在哪兒呢?你媽媽呢?”
他執(zhí)拗地告訴我,他沒有媽。他媽在他不記事的時候,嫌他爸窮,跟別人跑了。他記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碴兒,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煙味加酒味……
他們那個村子,不記得在哪一天,忽然說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他爸爸也去挖。去年的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鬧嚷起,跟著有嗚哇嗚哇的汽車警笛聲,他揉著眼睛出了屋……簡單地說,村外的小煤窯出事了,他爸,還有別的許多孩子的爸,給埋在了井底下……
少年說,他負(fù)責(zé)踩點的時候,從我家窗外看見了這幅畫,一看就覺得是他爸。他說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時候,就那么個模樣。今天,他好不容易鉆了進,取下這幅畫,偏巧我回了……
少年說這些事情的時候,眼里沒有一點淚光。我聽這孩子講他爸遇難,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當(dāng)我聽清這孩子今天鉆進我的屋子,為的只是偷這幅他自以為是他父親的畫像時,我的眼淚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我把畫送給了他。他不懂得道謝。我把門打開,他閃了出去。
關(guān)上門以后,我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鐘,我一溜煙兒跑下樓梯,氣喘吁吁地踏出樓門,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經(jīng)像從人間蒸發(fā)了一樣,只有樹影在月光下朦朧地閃動。
我讓自己平靜下。當(dāng)一派寂靜籠罩著我時,我問自己:“你追出,是想跟他說什么?”
是的,我沖出,是想追上他并叮囑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按我的門鈴,從正門進!
(有刪改)
1.小說結(jié)尾說,“我”“想追上他并叮囑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按我的門鈴,從正門進!边@樣寫,有人認(rèn)為合情合理,也有人認(rèn)為有些不合實際。你的看法呢?請結(jié)合全,談?wù)勀愕挠^點和理由。
答: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在探討小說情節(jié)的合理性問題時,一般可以從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情節(jié)的連貫性和主題的表達(dá)等角度思考。無論是答“合情合理”還是答“不合實際”,都能在這幾個方面找到理由。
答案:(1)合情合理。①從人物性格上說,“我”具有強烈的社會責(zé)任感,這樣說,符合“我”的性格特征。②從情節(jié)上說,與前的翻窗入室形成呼應(yīng),產(chǎn)生了耐人尋味的藝術(shù)效果。③從主題上說,這樣結(jié)尾能強化主題,使小說表現(xiàn)出的人關(guān)懷更加清晰。
(2)不合實際。①從人物性格上說,雖然“我”同情他,也想救治他,但他畢竟是個竊賊,“我”對他還有防范之心,不可能希望他經(jīng)常光顧。②從情節(jié)上說,這是在少年消失之后“我”想說的話,并不會起到什么效果,有“馬后炮”之嫌。③從主題上說,“我”對社會的批評和憂慮,對少年的憤恨和同情已經(jīng)在前表現(xiàn)出了,最后這樣結(jié)尾有些畫蛇添足。
二、下面的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駱駝刺•胡楊樹•紅柳木
王祖遠(yuǎn)
汽車窗外那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難覓生命的跡象,只有偶爾出現(xiàn)的一蓬蓬駱駝刺、一株株胡楊樹和一叢叢紅柳木。我心血潮,給它們封了個綽號,叫抗旱防沙的“戈壁三杰”。
九月的南疆,天地間干焦欲灼,或許一根火柴足可以把大自然燒為灰燼。這里年降雨量不足三百毫米,但蒸發(fā)量卻超過三千毫米。在這樣一種人類難以想象的惡劣環(huán)境里,我所敬慕的“戈壁三杰”卻依然頑強地生存著,是它們在我回1200里的行程中,不時地在路邊閃現(xiàn),安慰和鼓勵著我這位自南國入疆的遠(yuǎn)游人。
“戈壁三杰”個個可稱為大西北的英雄好漢,它們給了大西北一身豪氣與陽剛,頑強地表現(xiàn)著高原上的力量和希望,世世代代向人類傳遞著大自然內(nèi)心的激情與信息。
別看那些駱駝刺矮趴趴的,但每枝每葉都堅挺地刺向天空,在飛沙走石的狂風(fēng)之夜也從不低頭屈服。駱駝刺遍布大漠戈壁,若是沒有這些小生命的存在,缺少了這一抹抹綠色的點綴,大西北會增加更多的一片片的和尚頭和招更多傷感的淚水。
汽車在南疆一段死寂寂的沙地上行駛。車行的左方閃過了上千畝的胡楊林,但早已全部死亡而干枯。它們高矮錯落,你幾乎望不透哪里是林子的盡頭。其中一株高挺偉岸,頂尖微微后仰,兩根一樣粗細(xì)的枝丫分別向左右伸出,形成了歷史的定格。它在仰天長嘯,傾吐悲憤與不平。顯而易見,數(shù)千年以前,這里一定進行過一場慘烈而曠日持久的大搏斗,最終,在“適者生存”的歷史進行曲中,這片胡楊悲壯地倒下了,給大自然留下了一片珍貴的遺跡。站著的,仍然那么英武;即便倒下,依舊保留著自己的尊嚴(yán)。人類從這里看到的是“死亦為鬼雄”的豪邁。遙想若干年前,這片胡楊林曾給無邊的沙漠戈壁帶多大一片綠蔭!它們頭上的枝葉呼喚著云霧,腳下的根系滋生出清泉,緊緊傍在古絲綢之路的一側(cè)。西行的駝隊在此歇腳,東進的商旅樹下炊飲,凡是跋涉絲路在此受過蔭護的人怎能忘記那大漠中的綠蔭之夢!
然而,我的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還數(shù)紅柳木。
這些紅柳,有的一叢只有巴掌那么大,零散地趴伏在平坦的沙地上,如鑲嵌在黃褐色古老大漠身上的綠斑,為干焦焦的大地帶一絲生氣。稍大一點的,細(xì)枝底下便有一堆沙。我遠(yuǎn)近細(xì)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哪里有沙堆,那上面必有一叢紅柳,二者之間有著這樣一種不可分割的緣分。在有些區(qū)域,二者的關(guān)系得到了進一步的凝聚與表現(xiàn)。沙向紅柳聚攏,紅柳又依沙堆成長增高。路經(jīng)一片望不到邊際的沙包,個個圓溜溜的,高一二十米,周長三四十米,上面均有一叢挺直腰桿兒、成了氣候的紅柳木,二者都是日積月累、點點滴滴長大成形的。它們這種自然而默契的配合,也正是人類在艱苦的生存條件下掙扎奮斗的寫照。為了生存,地球上還有許許多多令人感嘆的奇妙現(xiàn)象。
紅柳能在沙漠里繁衍生存,當(dāng)然也依靠自己的本能與特性。我特意留神了一下:若朝著西南方向望去,沙海里全是蓬蓬松松的綠堆;倘若再掉頭向東北方向看,那些沙丘全是禿禿的半邊光頭。紅柳避開了沙丘承受烈日的西南面,牢牢地占據(jù)著稍稍背陰的東北側(cè)。向下,拼命地把根扎向深處,這是存活的根本;向上,勇敢地與烈日進行抗?fàn),這是與生俱的品德。日日夜夜,歲歲年年,紅柳就是這樣生活著。即便是在那倒下的千畝胡楊林的身旁,也有一叢叢紅柳木成長起。
紅柳不是花,但每一叢的上半截,均呈紫紅色,遠(yuǎn)望,如一頂頂漂亮的紫紅花冠,點綴著這灼烤人膚的戈壁灘。
輾轉(zhuǎn)大漠一個多月,紅柳作為生物界的奇跡,偶像般地把一種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生命中。人的生命不長,也就是那么一段外出的旅程。如果我們能像紅柳那樣,永不放棄,一定會給自己的人生增添無限風(fēng)光與意義。
(有改動)
2.作者在最后一段說“輾轉(zhuǎn)大漠一個多月,紅柳作為生物界的奇跡,偶像般地把一種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生命中”,“一種巨大的力量”指什么?結(jié)合本,談?wù)勀銓θ松恼J(rèn)識。
答: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從不同的角度發(fā)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精神的能力。解答此題,既要聯(lián)系內(nèi)容,又要適當(dāng)?shù)剡M行拓展,聯(lián)系自己對人生的認(rèn)識進行闡述。
答案:“一種巨大的力量”指紅柳身處絕境,但不絕望,勇于與命運抗?fàn)幍挠職夂途。自然界中不凡、不屈和高貴的生命都能給我們太多的啟示: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事業(yè)、前途、愛情等都可能會不順利,但不必悲觀,不要絕望,只要有勇氣有信念,一切都會好起;生存本身就是一種資本、一種幸運、一種對命運的勇敢的挑戰(zhàn)。因此,我們要像紅柳一樣,身處逆境卻仍然能夠點亮生命,美化世界,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贏得他人的尊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38795.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3年高考語文仿真試題(附答案河南十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