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2009江西卷)閱讀下面的言,完成1—5題。
賣酒者傳
魏禧
萬安縣有賣酒者,以善釀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結(jié),必問:“汝能飲酒否?”或傾跌破瓶缶,輒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歸。由是遠近稱長者。
里中有數(shù)聚飲平事①不得決者,相對咨嗟。賣酒者問曰:“諸君何為數(shù)聚飲相咨嗟也?”聚飲者曰:“吾儕保甲貸乙金,甲逾期不肯償,將訟,訟則破家,事連吾儕,數(shù)姓人不得休矣!”賣酒者曰:“幾何數(shù)?”曰:“子母②四百金!辟u酒者曰:“何憂為?”立出四百金償之,不責券③。
術(shù)者談五行④,決賣酒者已死。將及期,置酒,召所買田宅主畢至,曰:“吾往買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價毋虧乎?”欲贖者視券,價不足者,追償以金。又召諸子貸者曰:“汝貸金若干,于母若干矣!蹦軆斦呔杵湎,貧者立券還之。曰:“毋使我子孫患苦汝也!”及期,賣酒者大會戚友,沐棺更衣待死。賣酒者顏色陽陽如平時,戚友相候視,至夜分,乃散去。其后,賣酒者活更七年。
客有橐重資于途,甚雪,不能行。聞賣酒者長者,趨寄宿。雪連日,賣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贏錢買酒肉相飲??投嘭,私怏怏曰:“賣酒者乃不長者耶?然吾已負,且大飲?,酬吾金也!毖╈V,客償博所負行。賣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錢買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將不肯大飲啖!北M取所償負還之。
魏子曰:吾聞賣酒者好博,無事則與其三子終日博,喧爭無家人禮;騿栔,曰:“兒輩嬉,否則博他人家,敗吾產(chǎn)矣!编岛酰≠u酒者匪唯長者,抑亦智士哉!
(選自《魏叔子集》,有刪節(jié))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諸群何為數(shù)聚飲相咨嗟也 數(shù):多次,屢次
B.事連吾儕 吾儕:我輩
C.能償者捐其息 捐:舍棄
D.貧者立券還之 立:訂立
【答案】D
【解析】A、C兩項的“數(shù)”和“捐”(如“細大不捐”)應(yīng)該較為熟悉。B項中的“儕”可以確定詞性為名詞,把注釋代入進去,完全合理。D項的“立”,如果作為“訂立”講,缺乏語境支持,這里要表達的意思應(yīng)為“立即”。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正確理解常見實詞在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B。如果選項中的實詞教材中出現(xiàn)過,可以運用聯(lián)想推斷法,如果較為生僻,可以用代入法。
2.下列各組各組句子,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何憂為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B.客償博所負 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C.若中心愿之乎 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
D.至夜分,乃散去 良乃人,具告沛公
【答案】D
【解析】A項兩個“為”都是語氣助詞,無實際意義,可譯為“呢”;B項的兩個“所”都是放在動詞前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名詞性短語;C項的兩個“之”都是代詞,代上提到的事;D項兩者都是表順承關(guān)系的連詞,前者可譯為“才”,后者可譯為“于是”。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B。虛詞往往只在句子中起銜接作用,是“軟組織”。 虛詞的數(shù)量少,復(fù)習(xí)備考時應(yīng)有類型意識,不妨進行同義歸類、同用歸類、詞性歸類,以便確定新語境中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同時,要根據(jù)句子結(jié)構(gòu)或語意關(guān)系,判斷出虛詞的詞性,即是介詞,還是連詞,語氣詞,副詞等。
3.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賣酒者樂善好施的一組是( )
①輒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歸。
②吾儕保甲貸乙金。
③立出四百金償之,不責券。
④且大飲啖,酬吾金也。
⑤盡取所償負還之。
⑥置酒,招所買田宅主畢至。
A.①③④ B. ②⑤⑥ C.①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C
【解析】②為聚飲者。④為寄宿之客。⑥不甚明確。排除法即可。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C。對提供的幾個句子,要作以下分析:①主體(多為人物)與原是否一致,有無張冠李戴現(xiàn)象;②與題干的要求是否相符。然后采用排除法,排除不合題意的句子,確定答案。
4.下列對原有關(guān)內(nèi)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賣酒者憑借精湛的釀酒技術(shù)而致富,做生意時誠信厚道、熱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贏得了人們的廣泛尊敬。
B.在酒店聚飲的鄉(xiāng)里數(shù)姓人家,為甲、乙二人的借貸官司所牽連,賣酒者急人所急,為鄉(xiāng)親仗義疏財,慷慨解囊。
C.在術(shù)者斷決的死期將至之時,賣酒者神情自若地處理自己的后事,他盡量讓利于債務(wù)人,使他們將免受債務(wù)困擾,表現(xiàn)了良好的德行風范和心理素質(zhì)。
D.本構(gòu)思新穎,不落俗套,作者沒有著力敘述賣酒者如何經(jīng)營謀生,發(fā)家致富,而是突出寫他為人排憂解難,以表現(xiàn)他慷慨助人,樂善好施的長者風范。
【答案】B
【解析】根據(jù)原信息,B項“將訟,訟則破家,事連吾儕,數(shù)姓人不得休矣!”表明事情還沒有發(fā)生,賣酒者慷慨解囊及時遏制事情像壞的方向發(fā)展。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對整體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層級C。解答此題時,首先要原有一個較正確全面的理解;其次,要讀懂各選項并仔細與原進行對照,看表述是否在原中有依據(jù)。
5.把言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天寒甚,不名博,客將不肯大飲啖。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賣酒者大會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賣酒者匪唯長者,抑亦智士哉!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天氣非常寒冷,所以以博弈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2)賣酒的人聚集眾多親戚朋友,整治棺木更換服裝等待死亡。(3)賣酒的人不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
【解析】⑴句中“甚”是程度副詞“很”“非!钡囊馑迹g應(yīng)注意語序,“寒冷得很”或“非常寒冷”;“不…不…”雙重否定句要翻出;“?”應(yīng)猜出“吃”的意思。⑵句注意“沐”的用法的情境猜測。⑶句注意通假字“匪”的用法,以及“抑”可作連詞,如“抑或”,進而根據(jù)語境猜出“而且”。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正確理解和翻譯言句子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根據(jù)近幾年高考評分標準,言翻譯應(yīng)注意以下事項:①重點實詞的含義;②特殊句式;③譯語句的通順。
附:參考譯
萬安縣有位賣酒的人,憑借擅長釀酒發(fā)家致富。從不欺騙人,有人打發(fā)小童婢女去買酒,他一定會問:“你會喝酒嗎?”有人跌倒摔破裝酒的瓶缶,他就從家里拿酒瓶,又灌上酒,讓他拿著回家。因此遠近的人都稱譽他為性情長厚之人。
鄉(xiāng)里有人多次聚在一起飲酒商議事情卻不能決斷,相對嘆息。賣酒的人問他們說:“諸君為什么多次聚在一起飲酒卻相互嘆息呢?”一起喝酒的人說:“我們這些人為甲做擔保向乙借本金,甲超過期限不肯償還,將要打一場官司,如果打官司就會破產(chǎn),事情必將牽連我輩,幾家人不得安寧矣!”賣酒者說:“數(shù)目有多少?”對方回答:“利息和本金一共四百金!辟u酒人說:“憂慮什么呢?”立即拿出四百金償還,也不求取借據(jù)。
有個外鄉(xiāng)人用袋子裝著很重的財物在路上行走,雪下得很大,不能前行。聽聞賣酒者是個長者,前往寄宿。雪一連下了幾日,賣酒者每天喊外鄉(xiāng)人一起博弈,用贏的錢買酒肉一起吃喝。外鄉(xiāng)人大多是輸,私下里心中不快,說:“賣酒者竟不是個性情長厚的人嗎?既然我已經(jīng)輸了,姑且大吃大喝,抵償我的錢。”雪后天晴,外鄉(xiāng)人兌現(xiàn)了博弈所輸?shù)腻X,要上路了。賣酒者笑著說:“主人竟然會拿客人的錢買酒肉嗎?天氣非常寒冷,如果不以博弈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庇谑前褍斶博弈所輸?shù)腻X全部還給他。
有個懂道術(shù)的人用五行之術(shù)給他測算命運,判定賣酒者的死期將至。將要到了那個限期,他置備了酒宴,召集自己所購買田宅的主人全部到,對他們說:“吾從前買你的田宅,你心中愿意嗎?價格上沒有吃虧吧?”想要贖回者按契據(jù)上同價收回,價錢虧了的人,補償現(xiàn)金。然后又召集各借貸的人說:“你們借入現(xiàn)錢多少,利息和本金加起是多少了。”能夠還上的舍棄利息,貧困的立即把借據(jù)還給他。并且說:“不能讓我的子孫將困擾你們!”等到期限到了,賣酒的人聚集眾多親戚朋友,整治棺木更換服裝等待死亡。賣酒者臉色像平時一樣鮮明紅潤,親戚朋友守候觀察他至半夜,才離散。此后,賣酒者又活了七年。
魏子說:我聽聞賣酒者喜歡博弈,閑著沒事就和三個兒子整天對局,大聲爭吵沒有一家人應(yīng)有的禮節(jié)。有人問他,就說:“兒子們好游戲玩樂,不這樣的話,他們會與他人家博弈,敗我家產(chǎn)啊!卑!賣酒的人不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
七、(2009四川卷)閱讀下面的言,完成1—3題.
天下不可一日而無政教,故學(xué)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黨庠、遂序、國學(xué)之法立乎其中。則士朝夕所見所聞,無非所以治天下國家之道,其服習(xí)必于仁義,而所學(xué)必皆盡其材。一日取以備公卿大夫百執(zhí)事之選,則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備選者,其施設(shè)亦皆素所見聞而已,不待閱習(xí)而后能者也。
后世無井田之法,而學(xué)亦或存或廢。大抵所以治天下國家者,不復(fù)皆出于學(xué)。而學(xué)之士,群居族處,為師弟子之位者,講句、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則四方之學(xué)者廢,而為廟以祀孔子于天下,蓋廟之作出于學(xué)廢,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頗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當此之時,學(xué)稍稍立于天下矣。猶曰:“州之士滿二百人,乃得立學(xué)!庇谑谴认坎坏昧W(xué),而為孔子廟如故。廟又壞不治。令劉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錢,將修而作之,未及為而去。后林君肇至,則曰:“古之所以為學(xué)者,吾不得而見,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雖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無教!奔匆蛎皴X作孔子廟,而治其四旁,為學(xué)舍講堂其中,帥縣之子弟,趙先生杜君醇為之師,而興于學(xué)。
林君固賢令,而慈溪小邑,無珍產(chǎn)淫貨以四方游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無水旱之憂也。無游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雜;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見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隱君子,其學(xué)行宜為人師者也。夫以小邑得賢令,又得宜為人師者為之師,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進美茂易成之材,雖拘于法,限于勢,不得盡如古之所為,吾固信其教化之將行,而風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風俗,雖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勢不能以久也。吾雖喜且幸其將行,而又憂夫者之不吾繼也,于是本其意以告者。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其施設(shè)亦皆素所見聞而已 素:平素
B.講句、字而已 :抄寫
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變
D.故其俗一而不雜 一:純一
【答案】B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1)州之士滿二百人,乃得立學(xué) (2)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
B.(1)未及為而去 (2)人非生而知之者
C.(1)即因民錢作孔子廟 (2)相如因持璧卻立
D.(1)無真產(chǎn)淫貨以四方游販之民(2)問征夫以前路
【答案】B
【解析】A項均為連詞,但分別譯作“才”“卻”。B項均為連詞,都譯作“就”。C項均為介詞,分別譯作“憑借”“趁機”。D項一句為連詞,譯作“以便”,二句為介詞,譯作“拿,把”。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言實詞虛詞在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B級。
3.下列對原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通過學(xué)校學(xué)習(xí)而明白治國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為官吏的后備之選。
B.各地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廟,是后世官辦學(xué)校被廢的原因之一。
C.為了當?shù)厝嗣竦慕袒,慈溪縣令在修孔廟時建學(xué)舍的舉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D.慈溪縣有許多資質(zhì)很好的人,通過學(xué)校的培養(yǎng),他們很容易成為國家可用之才。
【答案】B
【解析】B項“后世官辦學(xué)校被廢”的原因一說有誤。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對全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能力層級為C級。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大抵所以治天下國家者,不復(fù)皆出于學(xué)。(4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雖喜且幸其將行,而又憂夫者之不吾繼也,于是本其意以告者。(6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概用治理天下國家的人,不再都從學(xué)校中產(chǎn)生。(2)我雖然為它即將推行而感到高興并且慶幸,但又擔心那些后的人不能繼承我(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我)推究它的意義告訴后的人。
【解析】⑴句中要注意“大抵”(大概) “所以……者”(用……的人)“不復(fù)”(不再)“出”(產(chǎn)生)(各占1分),譯出大意,語句通順1分;⑵句中應(yīng)注意“且”(將要)“幸”(慶幸)“不吾繼”(不能繼承我)“本”(推究)(4詞各1分),譯出大意,語句通順占2分。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言句子的能力。根據(jù)近幾年高考評分標準,言翻譯應(yīng)注意以下事項:①重點實詞的含義;②特殊句式;③譯語句的通順。
附:參考譯
國家一天都不能沒有刑賞與教化,所以學(xué)校一天都不能不存在于天下。古代在天下的田地中劃定井田,舉辦黨庠、遂序、國學(xué)等各級學(xué)校的法律也在其中建立。那么學(xué)生士子每天的所見所聞無不是用治理天下國家的道理,他們習(xí)熟武藝一定符合仁義的要求,所學(xué)一定都能盡其才能。日后某一天被選取為公卿大夫官員的后備人選,那么他的才能品行都是平素已經(jīng)具有的了。備選的學(xué)生士子他們能施展的才能也都是平時的所見所聞,不需要等待訓(xùn)練演習(xí)之后才能做事。
后的朝代沒有了劃定井田的法律,學(xué)校也就有的還在,有的停辦了。大概用治理天下國家的人,不再都從學(xué)校中產(chǎn)生。而且求學(xué)的士人,或群居,或聚族相處,居老師、弟子之位的人,只講節(jié)、句讀,講授、學(xué)習(xí)一點字罷了。到了國運衰落很久之后,各地的學(xué)校也停辦了,就在天下修建廟宇祭祀孔子。大概廟宇之興盛,是因為學(xué)校之衰敗,這是近世之法造成的。
如今的天子即位多年,大力整治法紀,改變了前幾代在學(xué)校教育方面做得不正確的地方。在這樣的情況下,學(xué)校逐漸在天下建立起。但還是規(guī)定:一個州的學(xué)生士子達到二百人,才能開辦學(xué)校。在這種情況下,慈溪的學(xué)生士子不能有自己的縣學(xué),修建的孔廟還是原的樣子。后孔廟損壞了無法修理,縣令劉報告州官,讓百姓出錢,將要修建孔廟,(后因種種原因)沒有得及修建就離去了。后林肇到任。就說:“過去用興辦學(xué)校的方式我沒能看見,但是一個州的學(xué)生士子達到二百人,才能開辦縣學(xué)的法律我不能不遵循。雖然這樣,我的百姓在這里不能沒有教育啊!瘪R上依靠籌集百姓的錢修建孔子廟,整理孔廟的四周,在其中建起了學(xué)舍講堂,帶領(lǐng)全縣的年輕后生,起用杜醇作老師,開始興辦學(xué)校。
林肇本是一個賢能的縣令,而慈溪這樣的小縣,沒有財寶、奢侈工巧的物品招致各地的經(jīng)商之人。慈溪有很好的農(nóng)業(yè),能夠自給自足,沒有水災(zāi)旱災(zāi)的憂慮。沒有經(jīng)商之民,所以這里的社會風氣統(tǒng)一而不混雜;能夠自給自足,所以官府用刑審慎而容易治理。我所見到的慈溪的學(xué)生士子,也多有雋美博洽的才能,很容易培養(yǎng)成才的。杜醇是越地的隱士,他的學(xué)問品行適宜做老師。因為慈溪這個小縣遇到了一個好的縣令,又得到了一個適宜做老師的人作縣學(xué)的老師,又因為修治純正、易管理的社會風氣,進薦了雋美博洽易于培養(yǎng)的人材,雖然被法律和時勢所限,不能夠全部像古代的學(xué)校那樣做,但我堅定的相信林肇的教化將得到推行、希望的社會風氣得以出現(xiàn)。教化可以使社會風氣更美好,這樣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有好的結(jié)果。但現(xiàn)在在任的官員,不可能在慈溪做很久的官。我雖然為它即將推行而感到高興并且慶幸,但又擔心那些后的人不能繼承我(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我)推究它的意義告訴后的人。
八、(2009重慶卷)閱讀下,完成第1—4題。
人有明珠,莫不貴重,若以彈雀,豈非可惜?況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wǎng),徑即受納,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彈雀,何況性命之重,乃以博財物耶?群若能備盡忠直,益國利人,則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榮,遂妄受財物,贓賄既露,共身亦殞,實為可笑。
貪人不解受財也,至如內(nèi)外官五品以上,祿秩優(yōu)厚,一年所得,其數(shù)自多。若受人財賄,不過數(shù)萬,一朝彰露,祿秩削奪,此豈是解愛財物?規(guī)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儀休性嗜魚,而不受人魚,其魚長存。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对姟吩疲骸按箫L有隧,貪人敗類!惫谭侵囇砸。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徑,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見之,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漢大司農(nóng)田延年贓賄三千萬,事覺自死。如此之流,何可勝記!
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寧,自身常得歡樂。古人云:“賢者多財損其志,愚者多財生其過!贝搜钥蔀樯钫\。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fā)聞中心凱不常懼?恐懼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豈得茍貪財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孫每懷愧恥耶?
古人云:“鳥棲于林,猶恐其不高,復(fù)巢于木末;魚藏于水,猶恐其不深,復(fù)穴于窟下。然而為人所獲者,皆由貪餌故也!苯袢顺际苋,居高位,食厚祿,當須履忠正,蹈公清,則無災(zāi)害,長守富貴矣。故人云:“禍福無門,惟人所召!比幌萜渖碚撸詾樨澝柏斃,與夫魚鳥何以異哉?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貪鄙》)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乃以博財物耶 博:增加
B.祿秩優(yōu)厚 秩:品級
C. 規(guī)小得而大失者也 規(guī):謀求
D. 事覺自死 覺:敗露
【答案】A
【解析】A項中的“博”根據(jù)句意應(yīng)該講為“博取”或“博得”。
【考點定位】此題考查對言常見實詞的正確理解,能力層級為B。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于“貪鄙”的惡果的一組是( )
①遂妄受財物,贓賄既露,其身亦殞。
②一朝彰露,祿秩削奪。
③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
④愚者多財生其過。
⑤使子孫每懷愧恥耶。
⑥禍福無門,惟人所召。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從全體看①中的“其身亦殞”、②中的“祿秩削奪”、 ③中的“蜀國遂亡”、⑤中的“使子孫每懷愧恥”都表現(xiàn)出了“貪鄙”的惡果,而④中的“多財”并非“貪鄙”,⑥并非專談“貪鄙”。
【考點定位】此題考查常篩選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
3.下列對原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明珠彈雀為喻,說明人不能“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wǎng)”,貪圖身外之物,而招殺身之禍。
B.用“公儀休不受人魚”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兩方面的事例,說明不可“規(guī)小得而大失”。
C.為主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僅能使百姓安寧,自身常獲歡樂,還能使子孫后代感到榮耀。
D.最后以鳥貪高、魚貪深而被獲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祿”的官員們做到“履忠正,蹈公清”,這樣才能避免災(zāi)害、長保富貴。
4.用斜線(/)給第三大題言閱讀材料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并把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流語。
(1)用斜線(/)斷句:
若 徇 私 貪 濁 非 止 壞 公 法 損 百 姓 縱 事 未 發(fā) 聞 中 心 豈 不 常 懼
【答案】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fā)聞/中心豈不常懼。
【解析】 “若……非……”為是一個假設(shè)復(fù)句的格式,在其分句間應(yīng)該有所停頓,而“止壞公法”與“損百性”同為“非”的賓語,中間應(yīng)該停頓,“縱……/……”又是一個假設(shè)句,分句間仍需停頓。
【考點定位】此題考查考生能對淺顯言斷句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
(2)翻譯
①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陷其身害,皆為貪冒財利,與夫魚鳥何以異哉?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況且作為國君,如果貪婪,一定會使他的國家滅亡;作為臣,如果貪婪,一定會使他自身喪命。②然而使自身陷于災(zāi)禍的,都是為了貪求財利,和那魚鳥有什么區(qū)別呢?
【解析】①句很簡單,只是不要將其中的“為”不能理解為“為了”,而是動詞“做”;②句也不難,其中的“身”不能理解為“身體”,而是“自身”,“陷”是個使動詞,要理解為“使……陷”,“夫”是選指代詞“那”。
【考點定位】此題考查對言句子的翻譯能力。能力層級為B。
【2012高考押題】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 )
A.常以身翼蔽沛公 B.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C.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D.都門帳飲無緒
解析:C項為名詞的意動用法。A、B、D三項均為名詞作狀語。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 )
A.則群聚而笑之
B.吾得兄事之
C.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D.況吾與子漁樵于江諸之上
解析:A項中的“群”、B項中的“兄”及C項中的“日”都屬名詞作狀語,只有D項中的“漁樵”為名詞活用作一般動詞,可譯為“打魚砍柴”。
答案:D
3.下列各句的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凌萬頃之茫然
A.知不可乎驟得 B.渺渺兮予懷
C.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D.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解析:例句是定語后置句,為倒裝句,B項是主謂倒裝句。A、C、D三項都是正常語序。
答案:B
4.指出以下特殊句式的類型。
①石之鏗然有聲者( )
②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
答案:①定語后置、跔钫Z后置、圪e語前置
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和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會于會稽陰之蘭亭 B.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br />C.臣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D.不能喻之于懷
解析:C項是被動句。A、B、D三項均是介賓短語后置句。
答案:C
6.下列句子沒有介賓短語后置的一項是 ( )
A.忠義暴于朝廷 B.師不必賢于弟子
C.足下何以待之 D.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解析:C項為賓語前置句。
答案:C
7.下列各句中沒有成分省略的一項是 ( )
A.將以二十八日親往頤和園請命西后
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C.遂相與一抱而別
D.所以敢先汝而死
解析:A項,“請命”后省略介詞“于”;C項,省略主語;D項,省略主語。
答案:B
8.用斜線(/)給下面言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6處)
觀 足 下 所 為 百 余 篇 實 先 意 氣 而 后 辭 句 慕 古 而 尚 仁 義者 茍 為 之 不 已 資 以 學(xué) 問 則 古 作 者 不 為 難 到 古 者 其 身 不 遇 于 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兩漢以,富貴者千百,自今觀之,聲勢光明,孰若馬遷、相如、賈誼、劉向、揚雄之徒,斯人也豈求知于當世哉。
(選自杜牧《答莊充書》,有刪節(jié))
解析:解答本題,可借助“茍”“則”的作用先斷開兩處,再依據(jù)結(jié)構(gòu),確定“篇”“辭句”“不已”后,“古者”前應(yīng)斷開。
答案:觀足下所為百余篇/實先意氣而后辭句/慕古而尚仁義者/茍為之不已/資以學(xué)問/則古作者不為難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9.用“/”給下列段斷句。
李 迪 賢 相 也 方 仁 宗 初 立 獻 臨 朝 頗 挾 其 才 將 有 專 制 之患 迪 正 色 危 言 能 使 宦 官 近 習(xí) 不 敢 窺 覦 而 仁 宗 君 德 日 就 獻 亦 全 令 名 古 人 所 謂 社 稷 臣 于 斯 見 之
解析:本題考查斷句能力。斷句時要注意標志詞,如本題當中的“也”“而”。還要從內(nèi)容上加以區(qū)分,相對完整的內(nèi)容可作為斷句的重要依據(jù)。
答案:李迪/賢相也/方仁宗初立/獻臨朝/頗挾其才/將有專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習(xí)/不敢窺覦/而仁宗君德日就/獻亦全令名/古人所謂社稷臣/于斯見之
10.用斜線“/”給下面短畫橫線的部分斷句。
楊 朱 過 于 宋 東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惡 者 貴 美 者 賤 楊 子 問其 故 逆 旅 之 父 答 曰 美 者 自 美 吾 不 知 其 美 也 惡 者 自 惡 吾 不知 其 惡 也 楊 子 謂 弟 子 曰:“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
(取材于《韓非子•說林上》)
解析:斷句時應(yīng)整體理解句意,把握句子結(jié)構(gòu),了解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如句中的“曰”“也”。
答案:楊朱過于宋東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惡者貴/美者賤/楊子問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楊子謂弟子曰
11.用斜線(/)給下面的言斷句。
政 姊 榮 聞 人 有 刺 殺 韓 相 者 賊 不 得 國 不 知 其 名 姓 暴 其尸 而 縣 之 千 金 乃 於 邑 曰 其 是 吾 弟 與 嗟 乎 嚴 仲 子 知 吾 弟 立 起 如 韓 之 市 而 死 者 果 政 也
(《史記•刺客列傳》)
解析:給言小段斷句:第一要悟大意,這是基礎(chǔ);第二要抓標志,有對話要抓“曰”字,有語氣詞的要考慮在它的前后斷開;第三要抓關(guān)聯(lián)詞,如“而死者果政也”的“而”;第四要抓動詞,動詞的主要功能是作謂語。
答案:政姊榮聞人有刺殺韓相者/賊不得/國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縣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與/嗟乎/嚴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韓/之市/而死者果政也
12.用斜線“/”給下面言斷句。
夫 明 六 經(jīng) 之 指 涉 百 家 之 書 縱 不 能 增 益 德 行 敦 厲 風 俗 猶 為一 藝 得 以 自 資 父 兄 不 可 常 依 鄉(xiāng) 國 不 可 常 保 一 旦 流 離 無 人 庇 蔭 當 自 求 諸 身 耳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
解析:正確斷句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作為標志詞的句首,句尾詞,如中的“縱”;二是句式的對仗,如“父兄不可常依,鄉(xiāng)國不可常保”。當然,正確的言斷句,其根本是能弄通意。
答案:夫明六經(jīng)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父兄不可常依/鄉(xiāng)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蔭/當自求諸身耳
13.用斜線“/”給下列短畫直線的部分斷句。
太 宗 謂 太 子 少 師 蕭 ?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數(shù) 自 謂 無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問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則脈 理 皆 邪 弓 雖 勁 而 發(fā) 矢 不 直。朕 始 寤 向 者 辨 之 未 精 也。朕 以弓 矢 定 四 方 , 識 之 猶 未 能 盡,況 天 下 之 務(wù),其 能 遍 知 乎!
(取材于《資治通鑒•唐紀八》)
解析:本段通過唐太宗向太子少師蕭?敘述自己以弓矢定四方,但不完全了解弓的故事,說明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并不能盡識天下之務(wù)的道理。給言小段斷句:第一要悟大意,這是基礎(chǔ)。第二要抓標志,有對話的段要先抓住標志“曰”字,有語氣詞要考慮在它的前后斷開(因為既有句末語氣詞又有句首語氣詞)。第三要抓關(guān)聯(lián)詞,如“則脈理皆邪”。第四要抓動詞,動詞的主要功能是作謂語,句多是圍繞謂語組合而成。如“朕少好弓矢”的“好”!敖允竟ぁ钡摹笆尽薄
答案:太宗謂太子少師蕭?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數(shù)/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fā)矢不直。[說明:雙斜線 (//)處,可斷可不斷。]
14.用斜線“/”給下面言斷句。
(趙圍于秦)齊 人、楚 人 救 趙。趙 人 乏 食,請 粟 于 齊,齊 王 弗 許。周 子 曰:夫 趙 之 于 齊 楚 ? 蔽 也 猶 齒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則 齒 寒 今日 亡 趙 明 日 患 及 齊 楚 矣 且 救 趙 高 義 也 卻 秦 師 顯 名 也 不 務(wù)為 此 而 愛 粟 為 國 計 者 過 矣。
(取材于《資治通鑒•周紀五》)
解析:根據(jù)意和句末虛詞“也”“矣”進行斷句。
答案:夫趙之于齊楚/?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矣/且救趙/高義也/卻秦師/顯名也/不務(wù)為此而愛粟/為國計者/過矣。
15.閱讀下面的言,翻譯畫線的句子。
初,楚子將以商臣為太子,訪諸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齒未也,而又多愛, 黜乃亂也。楚國之舉,恒在少者。且是人也,蜂目而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弗聽。
既,又欲立王子職,而黜太子商臣。商臣聞之而未察,告其師潘崇曰:“若之何 而察之?”潘崇曰:“享江羋而勿敬也!睆闹。江羋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殺汝而立職也!备媾顺缭唬骸靶乓!迸顺缭唬骸澳苁轮T乎?”曰:“不能!薄澳苄泻?”曰:“不能!痹唬骸澳苄写笫潞酰俊痹唬骸澳!
冬十月,以宮甲圍成王。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丁未,王縊。謚之曰“靈”,不瞑;曰“成”,乃瞑。
(選自《左傳》)
(1)且是人也,蜂目而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之何而察之?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題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準確理解重點實詞的含義。如(1)題中的“是”“忍”,(2)題中的“察”。②注意句式上的特點。如(1)題中“忍人也”是判斷句,(2)題中“若之何”是固定句式,可譯為“怎樣才能……呢?”
答案:(1)況且(商臣)這個人,眼睛(突出)像胡蜂,聲音(尖厲)像豺狼,是個殘忍的人,不能立為太子。
(2)怎樣才能詳查證明這事呢?
參考譯:
早年,楚成王準備立商臣為太子,就此事征詢令尹子上的意見。子上說:“君王的年紀還不大,而且有很多內(nèi)寵,(如果立了商臣)一旦再加以廢黜,就是禍亂(之)。楚國立太子的傳統(tǒng)習(xí)慣,通常是挑選年輕的。況且(商臣)這個人,眼睛(突出)像胡蜂,聲音(尖厲)像豺狼,是個殘忍的人,不能立為太子!背赏醪宦爠窀。
立了不久,又想改立王子職,而廢黜太子商臣。商臣聽說這個消息但還不很清楚,告訴他老師潘崇說:“怎樣才能詳查證明這事呢?”潘崇說:“宴請(你姑母)江羋卻故意表示不恭敬!鄙坛疾杉{了這個辦法。江羋很氣憤,說:“呸!賤東西!難怪君王想殺掉你要立職為太子呢!”商臣告訴潘崇說:“事情確實了。”潘崇說:“你能侍奉王子職嗎?”商臣說:“不能!迸顺缯f:“能逃亡他國嗎?”商臣說:“不能。”潘崇說:“你敢采取一項非常行動嗎?”商臣說:“能!
冬季十月,商臣帶領(lǐng)宮中的禁衛(wèi)軍包圍成王。成王要求吃了熊掌以后去死,商臣不答應(yīng)。丁未日,成王懸梁自盡。贈封他謚號為“靈”,他不能瞑目;謚號為“成”,才閉上了眼睛。
16.將下列言語段中的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陳(蕃)仲舉言為士則,行為士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太守,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君情欲府君先入廨。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1)言為士則,行為士范。
譯:
(2)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譯:
解析:關(guān)鍵詞語:“士”,讀書人;“則”“范”,同義詞,榜樣;“式商容之閭”,“式”通“軾”,名詞,指車上的扶手板,“商容”,殷代的賢人,“閭”,里巷的大門,在此指商容住的地方;“席不暇暖”比喻特別忙碌;“禮”,名詞活用為動詞,“禮遇,禮敬”。
答案:(1)言語是讀書人的榜樣,行為是讀書人的模范。
(2)周武王經(jīng)過商容居住的里巷,連席子也不及坐暖。我禮敬賢者,有什么不可以呢?
參考譯:
陳仲舉的言語是讀書人的榜樣,行為是讀書人的模范。他一開始做官,就有革新政治的志向。擔任豫太守,一到任,就詢問徐孺子居住的地方,想先去拜訪他。主簿稟報說:眾人希望太守先進官署。陳仲舉說:“周武王經(jīng)過商容居住的里巷,連席子也不及坐暖。我禮敬賢者,有什么不可以呢?”
17.將下面的言語段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太宗曾罷朝,怒曰:“會殺此田舍漢!”德后問:“誰觸忤陛下?”帝曰:“豈過魏征,每廷爭辱我,使我常不自得!焙笸硕叱⒂谕。帝驚曰:“皇后何為若是?”對曰:“妾聞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備數(shù)后宮,安敢不賀?”
(選自唐•劉觫《隋唐嘉話》)
譯:
答案: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氣地說:“真該殺了這個鄉(xiāng)巴佬!”德皇后問:“誰惹陛下生氣了?”太宗說:“誰能比魏征更讓我生氣?每次朝會上都直言勸諫我,弄得我經(jīng)常不自在!被屎舐犃送讼氯ゴ┥铣驹谕ピ豪。太宗震驚地說:“皇后為什么這樣呢?”皇后回答說:“我聽說君主圣明,臣子們就忠誠,現(xiàn)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夠直言進諫。我因能在您這圣明之君的后宮而感到慶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賀呢?”
18.把言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基①,不如待時!苯駮r則易
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 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時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時者也。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郵②而傳命!碑斀裰畷r,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孟子•公孫丑上》)
[注]、?基:鋤頭。②置郵:驛站。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齊國有俗諺說:“雖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勢;雖然有鋤頭,不如等農(nóng)時!爆F(xiàn)在(要稱王天下)卻是很容易的。夏后、殷、周三朝興盛時,土地方圓沒有超過一千里的,而現(xiàn)在齊國有這么大的地方了;雞鳴狗叫互相聽到,一直傳到四周的國境,齊國已經(jīng)有那么多的百姓了。土地不必再擴大,百姓不必再招聚,施行仁政稱王天下,沒有人能阻擋得了。
參考譯:
齊國有俗諺說:“雖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勢;雖然有鋤頭,不如等農(nóng)時!爆F(xiàn)在(要稱
王天下)卻是很容易的。夏后、殷、周三朝興盛時,土地方圓沒有超過一千里的,而現(xiàn)在齊國有這么大的地方了;雞鳴狗叫互相聽到,一直傳到四周的國境,齊國已經(jīng)有那么多的百姓了。土地不必再擴大,百姓不必再招聚,施行仁政稱王天下,沒有人能阻擋得了。況且,仁德的君王不出現(xiàn)的時間,沒有比現(xiàn)在隔得更長的了;百姓受暴政折磨的痛苦,沒有比現(xiàn)在更厲害的了。饑餓的人什么都吃而不挑揀,干渴的人什么都喝而不挑揀,孔子說:“德政的流行,比驛站傳遞政令還要快!碑斀襁@個時候,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施行仁政,百姓對此感到喜悅,就像在倒懸著時被解救下一樣。所以,事情只要做到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這只有現(xiàn)在這個時候才能辦到。
19.將言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憶余少時嘗在外家,蓋去縣三十里,遙望頹然如積灰,而煙云杳靄,在有無
之間。今公于此日親,高樓曲檻,幾席戶牖常見之。又于屋后構(gòu)小園,作亭其中,取靖節(jié)“悠然見南”之語以為名。靖節(jié)之詩,類非晉、宋雕繪者之所為。而悠然之意,每見于言外,不獨一時之所適。而中無留滯,見天壤間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嘗以為悠然者 實與道俱。謂靖節(jié)不知道,不可也。
公負杰特有為之才,所至官,多著聲績,而為妒?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論人才
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選自明•歸有光《悠然亭記》)
譯: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答案:淀公依憑杰出有為的才能,所做官職,多數(shù)顯有聲名和功績,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納。然而到現(xiàn)在朝廷談?wù)撈鹩杏玫娜瞬,還一定推崇淀公。大概淀公沒有被 世人忘懷,然而他自己卻忘懷到這種地步。
參考譯:
回憶起我小時候常常在外祖父家,大概離縣城三十里,遠遠地遙望馬鞍坍塌如一堆堆積的土灰一樣,云霧繚繞,似有似無,F(xiàn)在淀公對這座一天比一天喜歡,在上建了高大的樓閣,彎曲的欄桿,桌子、坐席、門窗到處都有。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園,在園子中建了一座亭子,取陶淵明詩中的“悠然見南”的詩句作為亭子的名字。陶淵明的詩不像晉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飾字的人所做的一樣。而恬淡自然的韻味,常常體現(xiàn)在言外,不只一時的適意。而看到天地間的萬物,心中無阻塞之處,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常常認為悠然自得的人確實能夠和天道成為一體。說陶淵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
淀公依憑杰出有為的才能,所做官職,多數(shù)顯有聲名和功績,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納。然而到現(xiàn)在朝廷談?wù)撈鹩杏玫娜瞬,還一定推崇淀公。大概淀公沒有被世人忘懷,然而他自己卻忘懷到這種地步。
20.將言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中君饗都士,大夫司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馬子期怒而走于楚,說楚王伐中,中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隨其后者,中君顧謂二人:“子奚為者也?”二人對曰:“臣有父,嘗餓且死,君下壺飧餌之。臣父且死,曰:‘中有事,汝必死之!仕谰!敝芯叭欢鰢@曰:“與不期眾少,其于當厄;怨不期深淺,其于傷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飧得士二人!
(選自《戰(zhàn)國策》)
譯:
答案:給人東西不在于多少,應(yīng)該在他災(zāi)難困苦的時候(給予幫助);怨恨不在于深淺,重要的是不要使人傷心。我因為一杯羊羹亡了國,卻因為一碗飯得到了兩個勇士。
參考譯:
中國的國君宴請都城里的士大夫,大夫司馬子期也在座。 由于羊羹不夠,司馬子期沒能吃上,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國去,并煽動楚王攻打中國,中君逃走。這時,有兩個人提著武器,尾隨在他的后面,中君回過頭問這兩人說:“你們?yōu)槭裁锤?”兩人回答說:“在我們的父親曾經(jīng)快要餓死的時候,(多虧)您給了他飯吃,他才沒有死。父親在臨死的時候叮囑我們說:‘一旦中君有急難,你們倆一定要冒死去保護!裕覀兪潜Wo您,愿為您效死力的!敝芯犃T,仰天長嘆:“給人東西不在于多少,應(yīng)該在他災(zāi)難困苦的時候(給予幫助);怨恨不在于深淺,重要的是不要使人傷心。我因為一杯羊羹亡了國,卻因為一碗飯得到了兩個勇士!
21閱讀下面的言,回答21~25題。
法正字孝直,扶風?人也。建安初,正入蜀依劉璋,不任用,志意不得。益州別駕張松與正相善,忖璋不足與有為,常竊嘆息。松于荊州見曹公還,勸璋絕曹公而自結(jié)先主。璋曰:“誰可使者?”松乃舉正,正辭讓,不得已而往。正既還,為松稱說先主有雄略,密謀協(xié)規(guī),愿共戴奉,而未有緣。后因璋聞曹公欲遣將征張魯之有懼心也,松遂說璋宜迎先主,使之討魯,復(fù)令正銜命。正既宣旨,陰獻策于先主曰:“以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松,州之股肱,以響應(yīng)于內(nèi);然后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yè),猶反掌也!毕戎魅恢,溯江而西,與璋會涪。北至葭萌,南還取璋。
鄭度說璋曰:“左將軍[注]縣軍襲我,兵不滿萬,士眾未附,野谷是資,軍無輜重。其計莫若盡驅(qū)巴西、梓潼民內(nèi)涪水以西,其倉廩野谷,一皆燒除,高壘深溝,靜以待之。彼至,不過百日,必將自走。走而擊之,則必禽耳!毕戎髀劧鴲褐,以問正。正曰:“終不能用,無可憂也。”璋果如正言,黜度,不用其計。
二十二年,正說先主曰:“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屯守。今策淵、?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酥諒V農(nóng)積谷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毕戎魃破洳撸寺手T將進兵漢中,正亦從行。自陽平南渡沔水,緣稍前,于定軍作營。淵將兵爭其地。正曰:“可擊矣!毕戎髅S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淵軍,淵等授首。曹公西征,聞?wù)撸唬骸拔峁手虏晦k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選自《三國志•蜀書•法正傳》,有刪改)
[注] 左將軍:劉備曾被授予左將軍之職。
2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益州別駕張松與正相善 善:良好
B.盡驅(qū)巴西、梓潼民內(nèi)涪水以西 內(nèi):進入
C.今策淵、?才略,不勝國之將帥 勝:擊敗
D.先主命黃忠乘高鼓噪攻之 乘:趁著
解析:A項,交好;C項,超過;D項,登上。
答案:B
2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為松稱說先主有雄略必為人所教也 B.愿共戴奉,而未有緣而留夏侯淵、張?屯守
C.陰獻策于先主以響應(yīng)于內(nèi) D.以將軍之英才此蓋天以與我
解析:B項,“卻”,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A項,“對”,介詞/“被”,介詞,表被動;C項,“向”,介詞/“在”,介詞;D項,“憑借”,介詞/“把”,介詞。
答案:B
23.下列各句括號中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溯江而西,與璋會(于)涪
B.(鄭度)終不能用,無可憂也
C.舉眾往討,則必可克(淵、?)
D.此蓋天以(時)與我,時不可失也
解析:法正判斷“不能用”的主語是劉璋,不是鄭度。
答案:B
24.下列對原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
A.法正與張松覺得自己得不到劉璋的重用,很不得意;在對曹操、劉備進行比較權(quán)衡后,決定投靠劉備,并暗中進行謀劃。
B.法正在初次見到劉備之后,就向劉備獻計說,可以趁著劉牧軟弱無能,與張松里應(yīng)外合,奪取益州,然后圖謀大業(yè)。
C.鄭度認為劉備孤軍深入,兵力單薄,未得民心,錢糧匱乏,不能持久作戰(zhàn),只要劉璋堅壁清野,就能擊退并擒獲劉備。
D.法正判斷夏侯淵、張?的能力不如蜀國的將領(lǐng),認為劉備帶上黃忠出戰(zhàn),就一定能戰(zhàn)勝他們,劉備很認同他的計策。
解析:A項,中只說“正入蜀依劉璋,不任用,志意不得”,并未提及張松不被重用;B項,法正向劉備獻策是在第二次見劉備時;D項,法正并沒有認為“劉備帶上黃忠出戰(zhàn),就一定能戰(zhàn)勝他們”。
答案:C
25.斷句和翻譯。
(1)用“/”為中加波浪線的句子斷句。
克之之日廣農(nóng)積谷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然后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yè),猶反掌也。
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san/39220.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2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fù)習(xí)教案:虛詞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