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西工大附中第三次適應性訓練
語
第I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xiàn)代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字,完成1—3題。
中國茶道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飲茶。在中國飲茶分為兩類,一類是“混飲”,即根據(jù)個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紅棗等喝;另一類是“清飲”,不加入任何有損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單用開水泡喝!扒屣嫛笨煞炙膫層次:將茶當成飲料大碗解渴,稱為“喝茶”;注重色香味,講究茶具水質(zhì),細細品味,稱為“品茶”;講究環(huán)境氣氛、沖泡技巧及人際關(guān)系,則稱為“茶藝”;通過品茗養(yǎng)性怡情、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則是中國飲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講究表現(xiàn)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內(nèi)涵。
茶道的精神內(nèi)涵是什么呢?“武夷茶癡”林治先生認為“和、靜、怡、真”可作為中國茶道的四諦!昂汀笔侵袊璧勒軐W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不二法門;“怡”是中國茶道修習實踐中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
茶道追求“和”,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萬物皆要陰陽協(xié)調(diào),保全大和之元氣以利萬物。陸羽在《茶經(jīng)》中詳細描述他設(shè)計的風爐:風爐用鐵鑄從“金”,放置在地上從“土”,爐中燒木炭從“木”,木炭燃燒從“火”,風爐上煮茶湯從“水”;煮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可見五行調(diào)和是茶道的哲學基礎(chǔ)。
“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途徑。老子說:“至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鼻f子說:“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老子和莊子所啟示的“虛靜觀復法”是人們明心見性、洞察自然、反觀自我、體悟道德的無上妙法。道家的“虛靜觀復法”在中國的茶道中演化為“茶須靜品”的理論和實踐。
“怡”有和悅愉快之意。中國茶道雅俗共賞,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體現(xiàn)了道家“自恣以適己”的隨意性,同時,不同地位、信仰和化層次的人對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貴族講茶道,意在炫耀權(quán)貴,附庸風雅;人學士講茶道,意在托物寄懷,交朋結(jié)友;佛家講茶道,意在參禪悟道,見性成佛;道家講茶道,意在品茗養(yǎng)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講茶道,意在去腥膩,滌煩渴,享受人生。中國茶道的這種怡悅性,使得它有極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這種怡悅性也正是中國茶道區(qū)別于強調(diào)“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標志之一。
“真”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中國茶道在從事茶事時所講究的“真”,不僅包括茶應是真茶、真香、真味,環(huán)境最好是真真水,掛的字畫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跡,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還包含了對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說話要真誠,心情要真閑。中國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義。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過茶事活動追求對“道”的真切體悟,達到修身養(yǎng)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過品茗述懷,使茶友之間的真情得以交互,達到茶人之間互見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過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無我的境界中去放飛自己的心靈,放牧自己的天性,達到“全性葆真”。
1.下列不能作為“中國茶道”正面定義的證據(jù)的一項是
A.“怡”是中國茶道修習實踐中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
B.通過品茗養(yǎng)性怡情、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C.注重色香味,講究茶具水質(zhì),細細品味;講究環(huán)境氣氛、沖泡技巧及人際關(guān)系。
D.“和”是中國茶道思想的核心和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不二法門。
2.下列理解符合原意思的一項是
A.按照中國茶道的說法,長期飲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寧靜致遠,和悅愉快,返璞歸真,也就是達到中國茶道的“和”“靜”“怡”“真”四字真諦的境界。
B.中國飲茶可分兩類,一類是“混飲”,就是根據(jù)個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混喝;另一類是“清飲”,為了不損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開水泡喝。
C.中國茶道發(fā)于道家的“真”,它有三個具體要求:一是通過茶事活動追求對“道”的真切體悟;二是通過品茗述懷,使茶友之間的真情互見;三是在品茗過程中放松自己,達到“全性葆真”。
D.本借“武夷茶癡”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靜、怡、真”四字闡述中國茶道的精神內(nèi)核,并在此基礎(chǔ)上為人們認識中國茶道和評價中國茶道的水準提供了一個絕對標準。
3.根據(jù)原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茶道與飲茶有一定的相通之處,只是按中國人的觀點,茶道的化品位更高罷了。
B.闡述中國茶道的“和”“靜”“怡”“真”四個特點,實際上也是個人見解,主要是從中國哲學儒、佛、道的角度闡述中國茶道的精神內(nèi)核。
C.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有區(qū)別,一個主要標志就是,日本茶道講究“清寂”,而中國茶道不拘一格,重視獲得生活、精神享受。
D.中國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發(fā)于《周易》的“保合大和”,后經(jīng)過中國“茶圣”陸羽發(fā)展為“五行調(diào)和”,成為茶道哲學的基礎(chǔ)。
二、古代詩閱讀(36分)
(一)言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言,完成4—7題。
于仲,字次武,髫齔就學,耽閱不倦。及長,倜儻有大志,氣調(diào)英拔。起家為趙王屬,尋遷安固太守。高祖為丞相,尉迥作亂,遣將檀讓收河南之地。復使人誘致仲,仲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儀同宇威攻之。仲迎擊,大破威眾,斬首五百余級。以功授開府。迥又遣其將宇胄渡石濟,宇威、鄒紹自白馬,二道俱進,復攻仲。仲自度不能支,棄妻子,將六十余騎,開城西門,潰圍而遁。為賊所追,且戰(zhàn)且行,所從騎戰(zhàn)死者十七八。仲僅而獲免,達于京師。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見之,引入臥內(nèi),為之下泣。進位大將軍,領(lǐng)河南道行軍總管。給以鼓吹,馳傳詣洛陽發(fā)兵,以討檀讓。仲軍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讓擁眾數(shù)萬,仲以羸師挑戰(zhàn)。讓悉眾拒,仲偽北,讓軍頗驕。于是遣精兵左右翼擊之,大敗讓軍。檀讓以余眾屯城武,別將高士儒以萬人屯永昌。仲詐移書州縣曰:“大將軍至,可多積粟!弊屩^仲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知其怠,選精騎襲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將席毗羅,眾十萬,屯于沛縣,將攻徐州。其妻子在金鄉(xiāng)。仲遣人詐為毗羅使者,謂金鄉(xiāng)城主徐善凈曰:“檀讓明日午時到金鄉(xiāng),將宣蜀公令,賞賜將士。”金鄉(xiāng)人謂為信然,皆喜。仲簡精兵,偽建迥旗幟,倍道而進。善凈望見仲軍且至,以為檀讓,乃出迎謁。仲執(zhí)之,遂取金鄉(xiāng)。毗羅恃眾薄官軍,仲背城結(jié)陣,去軍數(shù)里,設(shè)伏于麻田中。兩陣才合,伏兵發(fā),俱曳柴鼓噪,塵埃張?zhí)臁E_軍大潰,仲乘之,賊皆投洙水而死,為之不流。獲檀讓,檻送京師,河南悉平。毗羅匿滎陽人家,執(zhí)斬之,傳首闕下。勒石紀功,樹于泗上。史臣曰:仲博涉書記,以英略自詡,尉迥之亂,遂立功名。?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髫齔就學,耽閱不倦 耽:沉迷?
B.仲軍次蓼堤,去梁郡七里 次:駐扎?
C.讓謂仲未能卒至 卒:突然?
D.毗羅恃眾薄官軍 。狠p視?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英略”的一組是(3分)??
①仲迎擊,大破威眾,斬首五百余級。?②仲僅而獲免,達于京師。?
③讓擁眾數(shù)萬,仲以羸師挑戰(zhàn)。? ④仲詐移書州縣曰:“大將軍至,可多積粟!
⑤仲簡精兵,偽建迥旗幟,倍道而進。⑥仲乘之,賊皆投洙水而死,為之不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6.下列對原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于仲年輕時就胸懷大志,氣度超凡。尉迥發(fā)動叛亂,并派人聯(lián)合于仲,但于仲不為所動,予以拒絕。尉迥對此極為憤怒,派遣宇威攻打。?
B.于仲受到賊兵兩路合擊,被迫率領(lǐng)六十多個騎兵突圍而逃,而賊兵窮追不舍,十七八個騎兵為狙擊賊兵而戰(zhàn)死,最終只有于仲一人死里逃生,到達京師。?
C.《孫子•計》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庇谥倏芍^深諳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賊兵將士一片松散之時,挑選精銳,火速出擊,一舉攻占了城武。?
D.在評定尉迥之亂中,于仲運籌帷幄,歷經(jīng)數(shù)戰(zhàn),最終生擒檀讓,斬殺席毗羅。有鑒于此,朝廷為他刻石紀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濱。從此,于仲功成名就。?
7.把言閱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讓悉眾拒,仲偽北,讓軍頗驕。(5分)
答:
(2)毗羅軍大潰,仲乘之,賊皆投洙水而死,為之不流。(5分)
答: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點絳唇 林逋
金谷①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②去,萋萋無數(shù),南北東西路。
【注】①金谷園,指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的一座奢華別墅。因征西將軍祭酒王詡回長安時,石崇曾在為其餞行,因而此地成為送別、餞行的代稱。②本是古代對貴族公子的尊稱,后代指出門遠游之人。
8.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贊這首詞為“詠春草絕調(diào)”,詞中借詠春草表達怎樣的情感?請結(jié)合上下片簡要賞析。(5分)
答:
9.這首詞運用了豐富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請選擇兩種結(jié)合具體詩句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1)嘈嘈切切錯雜彈, 。 ,幽咽泉流冰下難。(白居易《琵琶行》)
(2)氣日夕佳, 。此中有真意, 。(陶潛《飲酒(其五)》)
(3) ,受上賞; ,受中賞。 (《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從以下三、四兩大題中選定一大題作答,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nèi)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nèi)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記分。
三、學類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字,完成(1)—(4)題。
三月關(guān)東 黃
關(guān)東三月,一個非常的季節(jié)。
盡管冬天即將過去,但春天并未到。這是季候中的一段耐人尋味的空白?床坏锦r花,也聽不到鳥啼,大自然顯得冷清而平淡。平淡得有些空蕩,甚至有些無奈。河面上依然結(jié)著冰,凝脂一般凍著一艘孑然無助的小船;樹丫上光禿禿的,沒有一點綠的動靜。雖說冰雪的生命很短,但三月還是它們的世界。不僅背陰的坡依然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就是路兩旁的堆雪,也在發(fā)著耀眼的白光。陽光照在它們身上,就像照在被褥上,它們只是報以安詳?shù)囊恍,根本不相信自己會在三月的陽光下融化?br>冬睡的,此時大約醒了吧。那是一場太過漫長的濃睡,慵懶的陽光從它們身上拂過,反而讓它們睜不開眼睛,它們似醒非醒的樣子,就像稚童般憨態(tài)可掬。不過,脫去了繁盛的綠裝,反而現(xiàn)出它們真實的面貌。它們裸露的筋骨肌肉,讓人想到關(guān)東漢子敦實的身軀;它們不用修飾的神態(tài),也像關(guān)東漢子般爽朗。
穿過了遼河平原一路向南,便有一列列大迎面馳,這是天脈南行的步伐,雄壯、威嚴?催@一重又一重的脊在邊勾勒出一幅天然的關(guān)行路圖,總不禁讓人想到宋琬的一首《關(guān)道中》:“拔地千盤深黑,插天一線青冥。行旅遠從魚貫入,樵牧深穿虎穴行,高高秋月明。半紫半紅樹,如歌如哭泉聲。六月陰崖殘雪在,千騎宵征畫角清,丹青似李成!痹谏贁(shù)寫北地風情的詩人中,宋琬最見功力。
從車窗望去,連綿起伏,層層疊疊。盡管時屆冬殘,坡上卻看不到樹葉凋零的景象。映入眼簾的則是滿遍野的柞樹,織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它們從都是頂著滿頭黃葉,經(jīng)受著寒冬的考驗,無論厲風凍雨乃至嚴霜重雪,在新芽吐翠之前,決不肯輕易落下。那樹葉的顏色,不是華麗的金黃,也不是燦爛的紅艷,而是土地那樣厚重的赭黃,透著堅忍和從容。于是,它們在關(guān)東漫漫的長冬里,堅持著,等待著。等待也是一種美麗。
孤零零地看一棵棵柞樹,實在不起眼。它既沒有挺拔偉岸的樹干,也沒有婆娑秀逸的枝葉,普通得就像一個個質(zhì)樸的莊稼漢。但千萬棵柞樹相呼應,相映襯,相扶持,隨形起伏,如巨氈延展,形成了一片讓人徜徉不盡的風景。
在冬將闌而雪猶然之際,登鳳凰則別有一番韻味。少了春花秋葉的點綴,色則更顯古樸蒼然;聽不到鳴禽流水的聲響,間倒更覺空曠清幽。一座座深藏在間的寺廟都還披著厚厚的雪裝,瓦楞上是雪。只有紅漆的廊柱在這一片白色中閃耀著鮮艷的光澤,很有年頭的廟宇經(jīng)白雪這么一襯,竟格外精神起。
鋪在鳳凰的這片雪足有半尺多厚。長長的一個冬季,說不清降了多少場雪。雪的品格真讓人崇敬。雪不獨個占著一方地盤,舊雪每每敞開胸懷,迎接天上降臨的新伙伴。于是新雪壓著舊雪,后者總是居上,最下面的雪早凝成了冰,上面的則是粉嫩的新雪,也許到世上不過幾天。這雪白得潔凈,白得讓人心疼。車停下了,人卻遲遲下不了車,因為實在不忍心踩在這樣潔白的雪地上,一踩,那潔白便有了傷痕,有了疼痛,但因此也就有了活生生的氣息。
鳳凰在遼東諸中以險峭聞名。遠遠地看鳳凰,那銳如劍戟的峰,在天際畫出一道急劇起伏的影線,好像眾多的峰在負氣爭高。而當你走到一座座峰面前,才感到鳳凰的可貴和不易。諸多峰攢插在十分有限的土地上,那峰能不陡嗎?由于勢陡峭,表面的淺土被雨水沖刷殆盡,裸露出累累巖石。是板塊說也罷,火說也罷,大凡都是擠壓的結(jié)果?梢哉f,沒有擠壓便沒有峰,擠壓越甚,形越險峭。那布滿全的懸崖峭壁,以及鑲嵌在巖縫間的廟宇和懸掛于絕壁上的鏈梯,似乎都寫著“堅忍”二字。這便是鳳凰給每一個登臨者最好的贈予。
(1)下列對本的理解與分析,不符合意的兩項是(5分)
A.關(guān)東三月的上雖然還殘留著大量的積雪,所有樹的枝丫上都是光禿禿的,沒有一點綠的動靜,但處處都透露出生機和活力。
B.作者在中沒有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而是把濃烈的贊美之情蘊藏在看似不經(jīng)意的景
物描寫中,給人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
C.作者在描寫景物時,調(diào)動了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把景物描寫得十分生動傳神。
D.描寫景物十分細膩,在描寫時大量運用了比喻、擬人、反問等修辭手法,既突出了景物特點,又使得語言更加優(yōu)美生動。
E.開篇點出了關(guān)東三月的特點,重點描寫了關(guān)東三月的景物,結(jié)尾又與開頭呼應,使得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完整。
(2)聯(lián)系全,簡要概括宋琬《關(guān)道中》所寫的關(guān)東脈的特點。(6分)
答:
(3)關(guān)東三月的和樹是本主要的描寫對象,但作者在中用了不少筆墨寫“雪”,請說說作者這樣安排的用意。(6分)
答:
(4)關(guān)于本的主旨,有人認為是“贊美了一種堅忍從容的精神”,有人認為是“表現(xiàn)等待也是一種美麗”,你認為呢?請就此問題進行探究。(8分)
答:
三、實用類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字,完成(1)—(4)題。
瞿秋白:觀念的精英 錒嵴宏
1935年春天,紅軍長征后留在中央蘇區(qū)的瞿秋白被捕,年僅36歲的他在獄中寫下了《多余的話》,之后不久即從容就義。
《多余的話》是20世紀革命獻里罕見的一篇內(nèi)心獨白。瞿秋白不僅曾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還曾一度主持過政治局工作,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最高人。但他自認政治能力薄弱,擔任政治領(lǐng)袖是一個“歷史的誤會”。他自認骨子里是一個舊時代的“人”,而這種“人”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殘余”。他說他實際上是一個“懦怯”的書生,殺一只老鼠都不會和不敢的,而真正的懦怯更在缺乏政治上的自信力,沒有為自己的見解奮斗的勇氣。經(jīng)常覺得對方說的話也有幾分道理,熟諳孔夫子的忠恕之道。當時擔任第三國際人的布哈林曾經(jīng)為此批評過他。瞿秋白說,他自已有許多典型的“弱者的道德”——忍耐,躲避,講和氣,希望大家安靜些,仁慈些。故此,他覺得自己在政治舞臺上只是扮演一定的角色,而這畢竟不是自己的生活,他早已感到疲憊、厭倦。瞿秋白痛感自己是一個政治舞臺上的“多余人”,早該下場了。
歷史上的精英或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觀念的人”,比如思想家、哲學家、藝術(shù)家等;還有一種是“行動的人”,比如政治家、宗教領(lǐng)袖、軍事家等等!坝^念的人”對觀念、思想有一種很強的感悟甚至創(chuàng)造能力,但也常常因此思想復雜,從而影響到行動的果決;有一種道德的潔癖,有的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理念而不肯做出任何妥協(xié)。“行動的人”則往往基本見解一旦形成就堅定不移,敢于斗爭而又善于妥協(xié),不害怕弄臟自己的手,也不害怕流他人的血。因此不論是瞿秋白,還是在他之前及之后擔任過黨領(lǐng)袖的前清秀才陳獨秀和留美學生張聞天,看都還有較多的知識分子脾氣,他們對于政治權(quán)力似沒有很強烈的欲望,這種最高權(quán)力往往像是送上門的,即使得到了它,他們也似乎沒有足夠的牢牢把持住它的強烈意志和欲望。瞿秋白看更是相當?shù)湫偷摹坝^念的人”而非 “行動的人”,且不是一種思想觀念的固執(zhí)者,而是一個深具懷疑精神的人,同時他又具有藝術(shù)家的氣質(zhì),也是古代“讀書種子”的后裔。傳統(tǒng)社會曾經(jīng)是這種讀書人的天堂,而20世紀則成為他們的地獄,新的時代和社會已不再需要這種傳統(tǒng)的士大夫人。
但為什么瞿秋白還是一度進入了政治局這一黨的權(quán)力中樞?這或許是因為他畢竟還是一個認真刻苦做事,包括認真演好自己的角色的人。他屬于很早就到革命后的俄國去實地考察和留學的一批人,他雖然自認讀馬列的書不多,但比其他黨的領(lǐng)導人還是讀的較多。更重要的是,早期的中國共產(chǎn)黨還是以宣傳鼓動為中心而不是以武裝斗爭為中心,“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所以,“觀念的精英”在一個動員時代的早期還是顯示出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他們很快就要被“行動的精英”擠到一旁。具有卓越的組織領(lǐng)導能力、行動果斷、善于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人將占據(jù)上風。除了極少的例外,原先思想啟蒙的“動員者”將被暴風驟雨般的斗爭所運動,原先的“改造者”也將被改造。比較好的一個辦法,也許就是各種人各得其所,就像瞿秋白所說的,“為什么每一個讀書人都要去‘治國平天下’呢?個人找一種學問或是藝研究一下不好嗎?”
魯迅是瞿秋白的摯友,曾手書一集聯(lián)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表示他對瞿秋白的推重和欣賞。瞿秋白的學著譯相當精彩,若有機會專心學,又假以時日,未始不能取得如“郭魯茅巴”之一所取得的學成就。但瞿秋白說,雖然他覺得自己枉費了一生精力在自己所不感興趣的政治上,但“也不覺得后悔”。我們好歹得愛自己的命運。
《多余的話》主要是對自己政治生涯的心靈交代和自我解剖,瞿秋白在臨死前還思考了更深一層的靈魂問題,他在獄中贈給一位醫(yī)生的照片上寫道:如果人有靈魂的話,何必要這個軀殼!
但是,如果沒有的話,這個軀殼又有什么用處?
(1) 下列對傳記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瞿秋白1935年在獄中寫的《多余的話》是20世紀革命獻里罕見的一篇內(nèi)心獨白,是對自己政治生涯的心靈交代和自我解剖。
B.瞿秋白痛感自己是一個政治舞臺上的“多余人”,因此認為早該下場了,表明他對自己枉費了一生精力在自己所不感興趣的政治上有后悔。
C.歷史上的精英或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觀念的人”,一種是“行動的人”。作者贊賞“觀念的人”而貶斥“行動的人”,因為后者善于妥協(xié),不害怕弄臟自己的手,也不害怕流他人的血。
D.瞿秋白、陳獨秀和張聞天有共同的特點:都曾擔任過黨的領(lǐng)袖,有較多的知識分子脾氣,對于政治權(quán)力沒有很強烈的欲望,典型的“觀念的人”而非“行動的人”。
E.瞿秋白的學著譯相當精彩,很受魯迅的推重和欣賞。作者認為,如果有機會讓瞿秋白專心學,可能會取得如“郭魯茅巴”之一所取得的學成就。
(2) 請概括瞿秋白這一人物形象特點。(6分)
答:
(3) 為什么瞿秋白說自己擔任政治領(lǐng)袖是一個“歷史的誤會”?(6分)
答:
(4) 歷史上的精英或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觀念的人”,比如思想家,哲學家,藝術(shù)家等;還有一種是“行動的人”,比如政治家,宗教領(lǐng)袖,軍事家等。結(jié)合,談談你欣賞哪一種,為什么?(8分)
答: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先生的義舉使這件眾望所歸的珍貴物在海外漂流60多年后又回到祖國懷抱。
B.為使我國經(jīng)濟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經(jīng)濟決策者們制定政策要高瞻遠矚,從長計議,要著眼于未的發(fā)展。?
C.朝鮮成功發(fā)射通訊衛(wèi)星的消息如石破天驚,震動了美、日、韓三方政壇,“朝鮮威脅論”又被重新提起。?
D.在生活中,當困難與挫折襲的時候,有的人心灰意冷,頹廢沮喪,放棄追求;有的人則心如止水,勇敢面對,永不言棄。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學者們認為,基于這些真實字基礎(chǔ)上成就的修訂版《曾國藩全集》,不僅生動地反映了曾國藩個人的喜樂與困惑,也真實直接地記錄了晚清時期的歷史。
B.西安地鐵二號線在沿途車站設(shè)置46面人景觀墻,力求充分展示古城的歷史沿革和風貌,讓乘客在感受現(xiàn)代交通快節(jié)奏時也能領(lǐng)略古老歷史化的魅力。
C.“新生代農(nóng)民工”自從被列入政府重點關(guān)注的對象之后,各級政府積極行動,將關(guān)心新生代農(nóng)民工成長作為新一年度工作重點。
D.國家將在“十二五”期間推進供養(yǎng)型、養(yǎng)護型、醫(yī)護型養(yǎng)老,實現(xiàn)每千名老年人
擁有30張養(yǎng)老床位。
15.下面一段字,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①然而,我覺得“界面”代替“紙面”閱讀,損失的可能是時間的縱深和歷史的厚重
②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就我個人的經(jīng)驗而言,閱讀其實是一種有重量的精神運動
③如今,網(wǎng)絡閱讀成為人們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
④人類的閱讀行為也隨之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眼睛在網(wǎng)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漸替代已往細嚼慢咽似的傳統(tǒng)閱讀
⑤新媒介使昔日“紙面”凝聚的諸多藝術(shù)的神性,不斷被“界面”的感覺顛覆和碾軋⑥人在獲得大面積爆炸性信息的同時,也會有某種難言的失重感
A.③④⑤①⑥② B.⑥②④⑤①③ C.⑥②⑤③④① D.③④⑥②①⑤
16.為下列擬一個標題,不超過20字。(6分)
本報訊(記者 陳昌君)11月27日,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在
青白江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為推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都將擬定中小學生
幸福指數(shù)評價體系,同時還將打造心理健康教育數(shù)字化平臺。記者還從會上了解到,
教育部將在年底前出臺減輕義務教育段學生的負擔的意見。
據(jù)成都市教育局有關(guān)負責人告訴記者,“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非常累、非?啵覀
將搜集影響中小學生心理的各種量標,制定中小學生幸福指數(shù)評價體系,減少中小學生的厭學情緒!保2011年11月 28日《成都晚報》)
答: 。
17.根據(jù)中劃線句作相應仿寫。(5分)
人的情趣和性格似乎與游走在他們筆下的物有一種微妙的牽系。屈原筆下的香草,劉禹錫筆下的陋室,① ,② ,③ ,史鐵生筆下的地壇……幾千年尋覓的途中,中國人在那些神性的物體上④ ,但也消磨著自己的悲憤和怨氣。
六、作(60分)
18.閱讀下面一段話,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60分)
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資深會計,一位女大學生去應聘,因為沒有工作經(jīng)歷被拒絕了,可她卻要求參加筆試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經(jīng)理親自復試,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經(jīng)驗只是在學校掌管過學生會財務。經(jīng)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會打電話通知你!迸Ⅻc點頭,掏出兩塊錢雙手遞給經(jīng)理:“不管是否錄用,請都給我打個電話!薄叭绻麤]被錄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請告訴我,哪些方面我沒有達到你們的要求,我好改進。”“那兩塊錢……”女孩微笑道:“給沒有被錄用的人打電話不屬于公司的正常業(yè)務,所以由我付話費。請您一定打!苯(jīng)理笑了:“你把兩塊錢收回。我現(xiàn)在就通知你——你被錄用了!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段內(nèi)容和含意的范圍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西工大附中第三次適應性訓練
語參考答案
1.C(“注重色香味,講究茶具水質(zhì),細細品味”,屬于“品茶”;“講究環(huán)境氣氛、沖泡技巧及人際關(guān)系”,屬于“茶藝”)
2.B(A原講的是中國茶道一直在追求“和、靜、怡、真”的境界,并沒有說“長期飲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寧靜致遠,和悅愉快,返璞歸真,也就是達到中國茶道的‘和’‘靜’‘怡’‘真’四字真諦的境界”。C原說的是中國茶道起點是“ 真”,不是說發(fā)于“真”;原說它有“ 三重含義”不是說“三個具體要求”。D原只是借“武夷茶癡”提出的“和、靜、怡、真”四字闡述中國茶道的精神內(nèi)核,而不是就以此為“評價中國茶道的水準提供了一個絕對標準”)
3.D(陸羽只是借用五行理論闡述自己的茶道觀,而不是“經(jīng)過中國‘茶圣’陸羽的發(fā)展為‘五行調(diào)和’”)
4.D(。浩冉?
5.D(①是交代戰(zhàn)況。②寫于仲死里逃生。⑥寫于仲乘勝追擊,賊兵投水而死的情況)
6.B(“所從騎戰(zhàn)死者十七八”中的“十七八”是分數(shù)“十之七八”)?
7.(1)檀讓全軍出動抵抗,于仲假裝失敗逃跑,檀讓的軍隊很驕傲輕敵。(“悉、偽北、
頗”各1分,句意2分)?
(2)席毗羅的軍隊大敗而逃,于仲乘機追殺,賊兵都投進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
斷流。(“潰、乘、為”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
于仲,字次武,幼年上學,沉迷讀書而不知疲倦。等到長大之后,卓異豪爽,胸懷大志,氣度超凡。從家中被征召出做官,擔任趙王的屬官,不久升遷為安固太守。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時,尉迥發(fā)動叛亂,派遣部將檀讓攻占黃河以南地區(qū)。又派人誘招于仲,于仲拒絕了他。尉迥對他不聽從自己非常憤怒,派遣儀同宇威進攻他。于仲迎戰(zhàn),大破宇威的軍隊,斬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開府。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將宇胄渡過石濟,宇威、鄒紹從白馬出兵,兩路并進,又進攻于仲。于仲估計自己支撐不住,就扔下妻子兒女,率領(lǐng)六十多個騎兵,打開城池西門,沖破重圍而逃。被賊兵追趕,邊戰(zhàn)邊逃,跟隨的騎兵戰(zhàn)死的有十之七八。于仲僅一人死里逃生,到達京師。尉迥于是殺了于仲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高祖見到于仲,把他請到自己的內(nèi)室,替他傷心哭泣。提升他為大將軍,兼任河南道行軍總管。把朝廷的樂隊給他,讓他乘驛車火速到洛陽去發(fā)兵,討伐檀讓。于仲的軍隊駐扎在蓼堤,距離梁郡七里,檀讓擁有數(shù)萬軍隊,于仲用瘦弱的士兵挑戰(zhàn)。檀讓全軍出動抵抗,于仲假裝失敗逃跑,檀讓的軍隊很驕傲輕敵。于是于仲派遣精銳部隊從左右兩側(cè)夾擊賊兵,使檀讓的軍隊大敗。檀讓率領(lǐng)殘余的軍隊駐扎在城武,部將高士儒率領(lǐng)一萬軍隊駐扎在永昌。于仲假意下發(fā)到各州縣說:“大將軍了,應多多聚集糧食!碧醋屵認為于仲不可能馬上就到,正在殺牛犒勞士兵。于仲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選精銳的騎兵襲擊他,一天便趕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尉迥的部將席毗羅,擁有十萬軍隊,駐扎在沛縣,將要攻打徐州。他的妻子兒女在金鄉(xiāng)。于仲派遣人假稱是席毗羅的使者,對金鄉(xiāng)城的守主徐善凈說:“檀讓明天午時到達金鄉(xiāng),將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賞賜將士!苯疣l(xiāng)人認為真的這樣,都很高興。于仲挑選精銳士兵,假豎起尉迥的旗幟,兼程前進。徐善凈望見于仲的軍隊將要到達,還以為是檀讓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謁見。于仲捉拿住他,奪取了金鄉(xiāng)。席毗羅依仗人馬眾多,迫近官軍,于仲背城布陣,在距離軍隊幾里的地方,在麻田中設(shè)下埋伏。兩陣剛剛交鋒,伏兵出動,他們都拖著柴枝擂鼓吶喊,塵埃布滿天空。席毗羅的軍隊大敗而逃,于仲乘機追殺,賊兵都投進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斷流。俘獲了檀讓,用囚車把他送到京師,黃河以南地區(qū)全部平定。席毗羅躲藏在滎陽的一戶人家,被捉出斬首,把他的首級送到京師。朝廷為于仲刻石紀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濱。史臣說:于仲博覽群書,拿出眾的謀略稱許自己,平定尉迥之亂,功成名就。?
8.借詠春草抒發(fā)離愁別緒。(2分)上片寫荒園、暮春、殘花、細雨,無一字寫草,卻令人自然聯(lián)想到草:園既無主,草必與花爭春;花隨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蕪之狀渲染了濃郁的離別氛圍。下片“萋萋無數(shù),南北東西路”一句描繪了草接天涯、蔓連阡陌的情景,表現(xiàn)了綿綿不盡的離愁。(3分)
9.前兩句用典,寫人去園空、草木無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罢l為主”設(shè)問,點明園的荒涼無主,蘊含著詞人對人世滄桑的慨嘆。三、四句渲染烘托,雖寫雨中落花,卻含草盛人稀、無可奈何的惆悵,為寫離別奠定感情基調(diào)!坝质请x歌,一闋長亭暮”句情景交融,詞人抓住特定時刻,刻畫出黯然銷魂的長亭送別畫面。結(jié)尾以景結(jié)情,烘托了無限惆悵和依依惜別的感情,給人留下無窮的想象。(手法答出其中任兩點2分,能分別結(jié)合具體詩句作賞析,各2分。)
10.(1)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 (2)飛鳥相與還 欲辨已忘言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上書諫寡人者
11.(1)AD(答A 給3分,答D給2分,答B(yǎng)給1分;A“所有樹的枝丫上都是光禿禿的”
錯,因為下中詳細地寫到“柞樹的樹葉”。B“沒有抒發(fā)”不嚴謹,應是“沒有過多地抒
發(fā)”。D“大量運用比喻、擬人、反問”錯,因為全只有倒數(shù)第2自然段用了反問的修
辭,且只有一次)
(2)這首詞寫出了雄渾、峭拔、冷峻的北地景,其中的“拔地千盤深黑”寫出了關(guān)東
脈雄渾威嚴的特點,“插天一線青冥”寫出了關(guān)東脈高聳峭拔的特點,“六月陰崖殘
雪在”寫出了關(guān)東脈冷峻的特點。(每點2分)
(3)主要有以下用意:一是因為冰凍積雪是三月關(guān)東的特有景致,寫雪能突出關(guān)東三月寒冷的特點;一是為了反襯出關(guān)東脈和上柞樹的堅忍和從容的特點,從而更好地突出的主旨。(6分,每點3分)
(4)我認為“贊美了一種堅忍從容的精神”和“表現(xiàn)等待也是一種美麗”兩種觀點都不
夠全面。(2 分)的主旨是:通過重點描寫關(guān)東三月獨具特色景物,以及景物給人們帶的心靈震撼,告訴人們,等待是一種美麗,(3 分)且等待也需要堅忍和從容。(3分)(只答一方面給4分)
12.⑴ AD(答A給3分,答D給2分,答B(yǎng)給1分。B“有后悔”不準確。C“作者贊賞‘觀
念的人’而貶斥‘行動的人’”錯。E“魯迅的推重和欣賞”的是人而不是對譯著)
⑵ ①熟諳儒家的忠恕之道,具有傳統(tǒng)人的特點。善良,忍耐,躲避,仁慈,講和氣。
②對政治及權(quán)力缺乏興趣與強烈欲望,是觀念的精英,也是一個思想啟蒙者,同時又具有藝術(shù)家的氣質(zhì)與極高的學造詣。③忠于革命不畏犧牲,并勇于解剖自己,坦然面對命運。(每點2分)
⑶ ①他骨子里是個人,缺乏政治上的自信,沒有為見解奮斗的勇氣。同時對政治權(quán)力沒有很強烈的欲望,沒有足夠的牢牢把持權(quán)力的強烈意志,屬于“觀念的人”。②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早期,他憑著革命理論素養(yǎng)的深厚和思想啟蒙“動員者”優(yōu)勢,被時代推到了政治權(quán)力的中心,而非積極爭。ǚ乔逍训淖灾骶駬瘢蚨f是一個“歷史的誤會”。
(每點3 分)(扣住“歷史”與“誤會”,被動性而非自主性作答。)
⑷ 示例:我欣賞“觀念的精英”。(2 分)
①“觀念的人”對觀念、思想有一種很強的感悟甚至創(chuàng)造能力,深具懷疑精神,不盲從,
深刻冷靜。(2 分)②他們對權(quán)力沒有欲望,有一種道德的潔癖,有時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
理念而不肯做出任何妥協(xié)。(2 分)③他們是思想啟蒙的“動員者”,每個時代發(fā)展進步都離不開思想家的啟蒙,他們?yōu)榱撕葱l(wèi)真理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2分)
我欣賞“行動的精英”。(2 分)
①“行動的人”有政治上的自信力,有為自己的見解奮斗的勇氣。(2 分)②基本見解
往往一旦形成就堅定不移,敢于斗爭而又善于妥協(xié),行動果決,又講究策略。(2分)
③具有卓越的組織領(lǐng)導能力,行動果斷,善于和三教九流打交道。(2分)
13.D(A眾望所歸: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眾的信任。B從長計議:放寬時間慢慢商量,指不急于做決定。C石破天驚:比喻議論新奇驚人。D心如止水:心里平靜得像不動的水一樣,形容固守正道,不為世俗利害所動)
14.B(A“基于這些真實字基礎(chǔ)上”句式雜糅,應為“基于……”或“在……基礎(chǔ)上”。C語序不當,應將“自從”調(diào)至“新生代農(nóng)民工”前。D成分殘缺,“實現(xiàn)每千名老人擁有30張床位”后缺少賓語)
15.A(③中心句;④“隨之”指代的是“網(wǎng)絡閱讀”,應該緊接其后;第①句“然而”可以把第⑤句與其前后聯(lián)系起;第②句是性話語,所以應該放在第⑥句的后面。
16.成都(2分)將擬定(2分)中小學生幸福指數(shù)評價體系(2分)。
17.示例:歐陽修筆下的亭 朱自清筆下的荷塘 老舍筆下的茶館 沈從筆下的古城 冰心筆下的小桔燈 許地筆下的落花生 海子筆下的麥地(任寫三句,每句1分)
寄予著自己心酸的訴求和希望 或:寄予著自己內(nèi)斂的寬容和修為(2分)
18.參考立意:
從女大學生角度:良好的素質(zhì)和人品,有時比資歷和經(jīng)驗更為重要;堅毅的品格;誠信;直面不足的勇氣和敢于承擔責任的精神;公私分明等。
從人事經(jīng)理角度,善當伯樂,善于見微知著,從細節(jié)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的人才。
還有一些觀點:堅持不懈是成功的因素之一;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機會要靠自己創(chuàng)造;執(zhí)著與追求;善于認識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細節(jié)決定成敗等。
范
洗盡鉛華,汲得光芒
珠藏川自媚,玉韞含輝。不一定需要巍峨的高度衡量其價值,同樣地,水不一定要無盡的深度丈度其靈秀!安辉诟,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币磺械耐庠谥徊贿^是虛無縹緲的鉛華,只有如玉般的內(nèi)在才華方能令人吐蘊無盡的光芒。
漫溯在現(xiàn)實的堤岸,我們心中總不禁有幾分悵然:浮華眾人,往往只在意了華麗的陳設(shè)——或是一紙憑,或是幾年經(jīng)驗,或是顯赫之景……紛繁人間,卻難覓一雙睿智的雙眼,用如炬的目光洗盡鉛華,掘出如白玉般的真實內(nèi)在之才。
越過歷史的道道溝渠,讓我們?nèi)ひ捘且淮卮仡V堑幕鹧妗?br>那是王者的火焰,燃盡了浮于表面的鉛華。即使曹劌無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即使曹劌非尊貴的“肉食者”,王上仍能看到其如白玉般的才華。一雙睿智的眼為他洗盡鉛華,一雙有力的手攜他上戰(zhàn)車,一顆靈動的心給予他永恒的信任。
于是,長勺之戰(zhàn),齊師敗績。王上與曹劌擷取了勝利的果實。那一份如蜜的芬芳從
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一直縈繞,緩緩流連于千秋萬代。
他們芳香,因為他們都能洗盡鉛華,吐露玉華般的靈光:王上不為表面所限,不拘于經(jīng)驗,不拘于背景,智慧地選擇了曹劌;曹劌亦能洗盡鉛華,將自己的內(nèi)才蘊于一言一行中,讓自己白玉般的才能得以顯露。
于是,清冽的夜風拂起歷史泛黃的史冊,其中不乏二人偉岸身影,隆隆的勝利鼓聲亦不絕于耳。
將腳步再一次踏上現(xiàn)實的堤岸,我們驚喜地覓得這如炬的眼光:那位經(jīng)理將一位毫無經(jīng)驗卻內(nèi)蘊才華的女生納入自己旗下。他發(fā)現(xiàn)了女生如玉般的內(nèi)在,他知道,女生不是一個小土丘,而是一座藏珠的寶川。
當然,這一切也得益于女生自己,她洗盡了鉛華,不讓經(jīng)驗的框架禁錮了自己的光芒,而是將如玉的光寓于一言一行之中,于是她能遇得伯樂。
展望他們的未,不難發(fā)現(xiàn)萬丈的光芒。
要立足于時代的洪流,共同發(fā)光發(fā)熱,我們便要洗盡鉛華,擷取光芒:伯樂不被浮華所限,勇汲光芒;騏驥不為框條所阻,綻放智慧。我們方可到達一馬平川的境界。
珠藏川自媚,玉韞含輝。洗盡鉛華,不為浮華的條、經(jīng)驗所錮,伯樂才能升華,騏驥方能騰飛,彼此才能在歷史深處回眸淺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41365.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3年高三語文3月月考試卷(山大附中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