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屆高考政治《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jiān)督》復習題(有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012屆高考政治《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jiān)督》復習題(有答案)
(必修2)
一、
一:政府依法行政的含義和意義
1.政府網站應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載體,但有的政府網站很少能成為老百姓瀏覽并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的政府要(  )
A.公正司法、嚴格執(zhí)法
B.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C.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
D.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獲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的能力。要解決材料中的問題,需要政府增強服務意識,真抓實干,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即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B最符合題意;公正司法、嚴格執(zhí)法的主體是司法機關,而政府是行政機關,A不選;政府不是立法的主體,C不選;D與題意不符,應排除。
答案:B
2.(2011•濰坊模擬)解決右邊漫畫《城管執(zhí)法》中反映的矛盾,需要(  )

①加強立法工作,嚴格規(guī)范行政執(zhí)法行為、谕茝V明執(zhí)法,倡導人性化管理、劢洜I者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守法經營
④依法嚴厲打擊小商小販,凈化城市市場環(huán)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解析:審讀漫畫標題、內容,可判斷出漫畫諷刺了城管人員沒有合理行政。④不正確,排除,應打擊不法小商小販。
答案:A
3.(2011•鎮(zhèn)江模擬)由于快速、便捷、即時等特性,網絡成為中國民眾參政、問政的重要渠道。各地政府官員也在“試水”網絡,問計于網民!熬W絡問政”表明(  )
①網絡是民眾實現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的最佳途徑、谧杂X接受網民的監(jiān)督是有權威政府的標志 ③權力只有在陽光下運行,才能得到有效監(jiān)督 ④政府接受監(jiān)督是堅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證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網絡可以實現民眾的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但不是最佳途徑,不選①。有權威的政府必須被人民自覺地認可和接受,不選②。網絡問政,有利于政府接受群眾監(jiān)督和依法行政,故選③④。
答案:C
4.(2011•蘇州模擬)近日,我國第一例環(huán)境公益行政訴訟案——“中華環(huán)保聯合會訴貴州某市國土資局行政不作為”案在法院開庭。被告當庭表示將撤回某項目土地使用權的決定,因為該項目對環(huán)境有潛在危險。這說明(  )
①政府接受監(jiān)督是堅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證、谡畱婪ㄐ姓瑢徤餍惺箼嗔Α、坌姓䴔C關行使行政職權受人民法院監(jiān)督、苡行е萍s和監(jiān)督政府權力的關鍵在于司法監(jiān)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公益行政訴訟案警示行政機關要切實履行職能,依法行政,審慎用權。有效制約和監(jiān)督政府權力的關鍵在于民主和法制。排除④。
答案:A
二: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jiān)督的意義、我國行政監(jiān)督體系
5.(2011•濟南模擬)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創(chuàng)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jiān)督政府”。這啟示政府(  )
①實施信息公開,方便公眾監(jiān)督、趫猿忠婪ㄐ姓,科學民主決 策 ③完善參與機 制,讓公眾廣泛參與政治、芎侠韯澐种醒肱c地方的職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材料體現的是人民和政府的關系,政府主動接受人民監(jiān)督。④與題意不符,應排除。
答案:A
6.2010年12月7日,東首個省級大型網絡問政平臺——齊魯民聲正式開通。該網站由省政府糾風辦和大眾網聯合主辦,網友可以通過此平臺咨詢政策、 提出意見、 反映問題,相關部門將定向解答、限時回復解決。材料包含的監(jiān)督形式有(  )
①中國共產黨的監(jiān)督、谌嗣裾䥇f的監(jiān)督、凵鐣浾摫O(jiān)督、苄姓到y內部的監(jiān)督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省政府糾風辦和大眾網聯合舉辦,體現了政府系統內部的監(jiān)督和社會輿論監(jiān)督。
答案:D
7.結合上題材料說明重視網絡媒體搞好監(jiān)督有利于(  )
①提高政府 工作的透明度 、趯崿F公民權利與義務的統一
③拓展公民政治參與的渠道  ④公民平等地享有政治權利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本題考查輿論監(jiān)督政府的意義。②④項都與題意 不符。
答案:D
8. 2011年1月11日閉幕的中紀委十七屆六次全會指出:著力維護人民群眾權益,著力查處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著力加強基層干部隊伍作風建設,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下列名言與該要求不符的是(  )
A.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道德經》)
B.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
C.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
D.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南宋《官箴》)
解析:本題考查廉政建設問題,A項沒有涉及到廉政問題,應選A。
答案:A
9.(2011•哈爾濱模擬)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軍備),民信之矣!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笨鬃拥幕卮鹪忈屃藰淞⒄畽嗤膬r值,這對我國政府工作的啟示有(  )
①加強立法工作,保障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
②政府工作人員要重品行、作表率,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自覺接受監(jiān)督,公正司法、嚴格執(zhí)法
④有令必行,有禁則止,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A.①② B.② 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①錯誤,在我國立法權屬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 會;③錯誤,政府不是司法機關,不 能行使司法權。
答案:D
10.(2011•南京模擬)2010年2月2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了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與普通網友零距離的直面在線交流長達兩個多小時,所涉及的內容可以說是家事、國事、天下事,這種以網絡為媒介的“政府——民間”互動模式已成為我國政治明的重要元素。“政府——民間”互動模式(  )
①保障了人民群眾對政府的質詢權、谕貙捔斯駞⑴c民主監(jiān)督的渠道、塾欣谵D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 ④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匯集民智,促進決策 科學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①錯誤,人大代表具有質詢權。
答案:D
三:政府的權威及其體現、我國政府權威的和樹立
11.(2011•溫州模擬)近,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取得了良好效果,顯示了政府根治網絡低俗之風的決心。在這場凈化網絡環(huán)境的斗爭中,政府的威望和公信力得到人民的認同。此舉表明我國政府的權威體現在(  )
①依法行政,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诖砣嗣裥惺箛覚嗔,決定全國和各級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務、壑v信譽,有令必行,有禁則止,得到人民的自覺認可和擁護、芤婪▓(zhí)政,體現審時度勢的憂患意識和執(zhí)政為民的責任意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政府的性質、職能、原則等知識。②混淆了政府和權力機關的權限,表述錯誤;依法執(zhí)政是中國共產黨的要求,④不合題意。
答案:C
12.(2011•合肥三模)右邊漫畫《網絡問政》中政府官員主動借助網絡征詢民意(  )

①有利于促進公民政治權利的不斷擴大
②拓寬了公民行使知情權、監(jiān)督權的渠道
③增加了政治溝通的渠道,有利于強化國家的政治管理
④有利于促進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①項錯誤,公民政治權利沒有擴大。③項強化國家的政治管理的觀點不符合題意。
答案:D
二、非
13.材料1:2010年11月8日, 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國務院發(fā)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意見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zhí)行力,為保障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1) 運用《政治生活》相關知識,說明政府應如何提高公信力?
材料2:2010年,從方舟子被襲到提問廣州亞運,從曝光常德搶尸、“腐敗書記日記門”到“我爸是李剛”,在一件又一件熱點議題中,微博都顯示出強大的網絡信息放大功能。網絡輿論對推動公共事件逐步解決,對推動中國的法治進程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也要注意網絡輿論對社會的影響具有利弊兩重性。
(2)請運用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分析,如何認識和利用網絡輿論?
解析:第(1)問考查政府的公信力,涉及到政府要依法行政、要主動接受監(jiān)督等。第(2)問考查矛盾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要把知識和材料有機結合起回答。
答案:(1)政府必須堅持依法行政,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即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政府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廉潔、高效、令行禁止,有錯必糾。政府要自覺接受社會、人民群眾、司法機關等各方面的監(jiān)督。
(2 )①矛盾主 次方面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網絡輿論對社會的影響有利有弊;網絡使百姓擁有了話語權,使政府通過網絡輿論了解民意,對國家發(fā)展起促進作用;同時也要注意有些網絡輿論有虛假性、誤導性,會帶一定的負面影響。
②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矛盾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 對待網絡輿論應該興利除弊,運用法律和道德加以規(guī)范,使“利”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促進社會的進步。
③作為公民要正確分析網絡輿論,利用網絡輿論促進社會進步,做明有素養(yǎng)的網民。 總之,對于網絡輿論的認識和利用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4.(2011•濟南模擬)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近年,我們的黨和 政府堅持發(fā)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內在統一,促進社會和諧進步。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圖1 2005~2009年我國GDP、國家財政收入、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增速對比

圖2 2005~2009年我國勞動報酬和企業(yè)盈余占GDP比重

注:基尼系數是反映居民之間收入差異程度的指標。0.2~0.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目前我國的基尼系數已接近0.48。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溫家寶總理在線與網友交流時指出:“要讓老百姓活得更有尊嚴”。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
(1)揭示材料1中圖1和圖2(含注)分別反映的經濟信息。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應如何解決圖中反映的問題?
(2)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政府“讓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的依據。
解析:第(1)問考查如何解決社會分配不公問題,結合學過的知識可聯系到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兩個“比重”、協調三個轉變等回答。第(2)問考查政府讓人們生活得更有尊嚴的依據,要緊密結合政府的有關知識回答。可聯系到政府的職能、宗旨和原則、堅持依法行政、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等。
答案:(1)①圖1反映了2005年以我國政府財政收入增速高于 GDP增速,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城鎮(zhèn)居民收入增速高于農村居民收入增速。
圖2表明2005年以,在初次分配中,勞動者報酬比重下降;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個人收入分配存在不公平現象。
②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顧效率與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 度保證。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深化壟斷行業(y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y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合理運用財政、稅收、社會保障等手段。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縮小收入差距,防止兩極分化。
(2)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權,確保人民當家作主。
②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須全面履行好管理和服務的職能,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
③我國政府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政府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堅持依法行政,科學民主決策。
④政府用權必須接受監(jiān)督。這既是防止權力濫用的有效手段,也是人民主人翁地位的體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42260.html

相關閱讀:包頭蒙中高三政治期中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