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詩歌鑒賞(附答案)3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上海卷)(四)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題。(8分)
春江晚景
張九齡
江林皆秀發(fā),云日復(fù)相鮮。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興只自得,佳處莫能傳。
薄暮津亭下,余花滿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廣闊遼遠的樣子。
14.與詩歌題目中“江”字直接照應(yīng)的詞語有“江林”“ ”和“客船”。(1分)
15.對本詩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詩用典與寫實相結(jié)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詩以詠物為題材,脈絡(luò)清晰而且順暢。
C.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工整,符合律詩的要求。
D.全詩的語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樸實之風(fēng)。
16.從情景關(guān)系的角度,賞析本詩前兩聯(lián)是如何表達作者情感的。(4分)
(四)
14.津亭
15.D
16.本詩首聯(lián)描繪了樹木繁茂、落霞與夕陽交相輝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艷麗,含蓄地傳達出作者喜悅的心情。頷聯(lián)則直接抒發(fā)作者在征路上見到美景時喜出望外的心情。兩聯(lián)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四川卷)12.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子 規(guī)【注】
[元]曹伯啟
蜀魄曾為古帝王,千聲萬血送年芳。
貪夫倦聽空低首,遠客初聞已斷腸。
錦水春殘花似雨,楚天夢覺月如霜。
催歸催得誰歸去,唯有東郊農(nóng)事忙。
【注】子規(guī):即杜鵑,又名蜀魄、蜀魂、催歸,相傳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詩第二聯(lián)中的“空”字極富韻味。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賞析(3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煉字,以及鑒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的作用。解答這個字,要立足詩歌,從寫法角度以及表達效果上回答。(1)答案:“空”字既傳神的描繪出貪夫卷聽卻不得不聽的矛盾之態(tài),又形象地表達出了貪夫徒勞無奈、難以排遣的惆悵之情。

(2)本詩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任選能表現(xiàn)這種情感的兩個意象簡要分析。(5分)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過閱讀,理解詩歌內(nèi)容,把握各個意象之間的關(guān)系,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作者所選的意象——子規(guī)、貪夫、遠客、錦水春殘、楚天月光,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表達他的思鄉(xiāng)難歸。
【參考答案】
(2)答案:本詩主要表達了思鄉(xiāng)難歸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規(guī)。子規(guī)啼聲凄切,年復(fù)一年催歸人,令“貪夫”“遠客”無不惆悵、“斷腸”,足見思鄉(xiāng)心切、歸家不易。②貪夫、遠客。意指客居他鄉(xiāng)之人。無論“倦聽”還是“初聞”,都在“催歸”聲里“空低首”、“已斷腸”,表達出了思鄉(xiāng)難歸之情。③錦水春殘。春已殘,花飄零,黯然失色的錦水春景,烘托出思鄉(xiāng)難歸的惆悵。④楚天月光。異鄉(xiāng)夢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圍,表達了思鄉(xiāng)難歸之情。
(天津卷)14. 閱讀下面這首律詩,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dāng)糗糧①, 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②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碧, 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yīng)冷笑東籬族, 猶向陶翁覓寵光。
【注】①糗糧:干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頷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2分)
(2)請自選角度賞析頸聯(lián)。(3分)
(3)尾聯(lián)化用了陶淵明那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3分)
【解析】第(1)題考查對詩歌中形象的把握情況。賞析詩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詩歌內(nèi)容,然后再結(jié)合詩中的字。第(2)題考查詩句的賞析。其實對詩句的賞析,也要體現(xiàn)在對詩句中具體的字賞析。第(3)題是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和內(nèi)容的理解與把握。答案參考:(1)野菊生長于野,花色清淡,香氣清馨。不因無人欣賞而減其香,不為外部環(huán)境而改變內(nèi)心的高潔。
(2)修辭:對偶、借代 煉字:“逢”“忙” 色彩:“碧”“黃” 情感:喜愛之情
(3)采菊東籬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脫俗
(全國新標(biāo)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思遠人 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8.這首詞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紅葉黃花秋意晚”一句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
8.【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方法點撥】解答時要聯(lián)系全詞詞句,聯(lián)系題目、作者的情況,準(zhǔn)確把握。從題目上可以看出(思遠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懷人之作;在寫法上,借秋景、飛云、歸鴻等意象表現(xiàn)這一情感。
【參考答案】這首詞表達了對遠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興,以紅葉黃花染繪出深秋的特殊色調(diào),渲染離別的悲涼氣氛,增添對遠方行人綿綿不盡的思念情懷。
9.“就硯旋研墨”與“臨窗滴”有什么關(guān)系?“紅箋為無色”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答:
9.【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
【方法點撥】通過閱讀,理解詩歌內(nèi)容,把握各個意象之間的關(guān)系,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用什么研墨,用淚水也,以淚水研墨,和淚作書。思念到深處,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參考答案】關(guān)系是:“就硯旋研墨”暗指以臨窗滴下的淚水研墨,和淚作書。
原因是:紅箋被淚水浸濕。由于情到深處,詞中主人公在作書時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浙江卷)(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21—22題。(7分)
未展芭蕉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其一)
(唐)錢? (金)元好問
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shù)點紅。
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fēng)暗拆看。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fēng)。
21.這兩首詩的都是 狀態(tài)的植物,均以 一詞表達詩人的愛憐之情。(2分)
解析:還未展開 芳心
22.簡要分析這兩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5分)
解析:答案示例:第一首巧妙運用比喻,如將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蠟燭、未拆封的書札,又把它比擬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東風(fēng)暗拆”想象芭蕉終于展開,不僅傳神,而且傳達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運用襯托、比擬、對比等手法,不僅表現(xiàn)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賦予海棠一種沉穩(wěn)獨立、自主自愛的品格。
附兩首詩詞的簡要賞析:第一首:首句從未展芭蕉的形狀、色澤設(shè)喻。第二句寫卷成燭狀的芭蕉,最里一層俗稱蕉心,詩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三、四兩句又另外設(shè)喻。古代的書札卷成圓筒形,與未展芭蕉相似,所以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書札。第二首:詩句運用了襯托、對比和比擬的手法寫了深藏于重重新綠之中的、尚未開放而僅僅是“數(shù)點紅”的海棠蓓蕾。詩人忠告它“愛惜芳心”,不要輕易地吐蕾。作者以一首海棠詩暗示、告誡自己的兒女們要穩(wěn)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樣不輕易顯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內(nèi)心的純潔!胺夹摹笔且粋雙關(guān)詞語,一層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層是兒女的愛慕之心。

(重慶卷)1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鷓鴣天預(yù)報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葉稀,霜前關(guān)塞雁南歸。曉云散去腰瘦,宿雨時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機②,沙鷗相對不驚飛③。柳溪父老應(yīng)憐我,荒卻溪南舊釣磯。
[注] ①亭皋:水邊的平地。②忘機:消除機心。機心,巧詐之心。③沙鷗相對不驚飛:白居易詩云“有喜鵲頻語,無機鷗不驚”。
(1)“曉云散去腰瘦,宿雨時水面肥”兩句寫出了水的變化,請分析其巧妙之處。(4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鑒賞詩歌藝術(shù)技巧的能力。內(nèi)容上題干已點明——寫出了水的變化,題干主要是要結(jié)合詩歌分析其表達效果。寫了什么,怎樣寫的?按照這樣的思路答,會更好。
答案示例: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水的變化。寫出了曉云散去后峰的清秀,暗含著曉云彌漫時想象中峰的壯闊;既表現(xiàn)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寬闊,又暗含著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狹。
(2)作者為何說“荒卻溪南舊釣磯”?(2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理解詩歌從詩句開始,然后從整體上思考。
答案示例:因為釣魚是有機心之事,作者已忘機而不在釣魚所以說荒廢了舊釣磯。

高一語暑假精粹作業(yè)天天練17
一、積累與運用(18分)
1. 補寫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
⑴ 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
⑵ 斬木為兵, ,天下云集響應(yīng), 。
(3)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5) ,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6)滄海月明珠有淚,
(7)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 。
(8)過去的評論家說杜甫的《登高》為“杜詩七律第一”,甚至稱它是“曠代之作”。詩中能集中表現(xiàn)作者憂國傷時的一聯(lián)是: , 。
(9)李白《蜀道難》中用夸張的手法劍閣崢嶸而崔嵬的兩句是:
, 。
2.在下面的空格處填上合適的內(nèi)容。(3分)
小說的基本要素是情節(jié)、 、 !独先伺c!匪茉斓墓虐屠蠞O夫桑提亞哥的一句話: ,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下列幾句話中,加點的謙辭和敬辭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3分)
A.我們家家教很嚴(yán),令尊常常告誡我們,到社會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B.犬兒這次在兒童畫展上獲獎,多虧您悉心指導(dǎo),我們?nèi)叶己芨兄x您。
C.別人送給我的東西即使不值錢,我也敝帚自珍,因為禮輕情意重嘛!
D.你放心,你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換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二、內(nèi)閱讀(19分)
4.選出下列對分析不準(zhǔn)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倒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預(yù)備下了,等太太回過了目好送
過”??這是王熙鳳接過王夫人的問話,意在表明自已能干,辦事周到,也充分表現(xiàn)了她
的機變。
B.于是我歡快地沖出了家門,像一匹興高采烈的馬一樣歡快地奔跑了起。??這是人物
的行動描寫,表現(xiàn)了“初出家門時的我”明朗歡快的心情。
C.我在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
空了,只覺得天地圣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蹣跚的預(yù)備給魯鎮(zhèn)的人們以無
限的幸福。??這段祝福景象的描寫,既表現(xiàn)了作者對封建禮教吃人罪惡的憤懣,也表現(xiàn)了
作者對魯鎮(zhèn)的未寄予了希望。
D.“可是一個人并不是生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這是
桑地亞哥的內(nèi)心獨白,也是小說的核心精神。它生動地揭示了桑地亞哥的內(nèi)心世界和人生的
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觀與價值觀的反映。
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和劃線的句子。(6分)
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不必
⑵不愛珍器重寶,以致天下之士 愛
⑶于其身,則恥師焉,惑矣。 惑
⑷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因
⑸積土成,風(fēng)雨興焉 焉
⑹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而
⑺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譯:
6.以下關(guān)于《紅樓夢》和《高老頭》的情節(jié)介紹,錯誤的兩項是( )( )(5分)
  A.賈府為了迎接元春省親,修建了大觀園,里面樓臺廷閣、水花鳥,樣樣都有。元春叫家中的姐妹寡嫂以及在姐妹叢中長大的寶玉,一起住進了園中。賈寶玉住的是怡紅院,黛玉住的是瀟湘館,寶釵住的蘅蕪苑。
  B.當(dāng)拉斯蒂涅向雷斯多伯爵夫人介紹自己是鮑塞昂夫人表弟的時候,雷斯多伯爵的大門馬上就打開了,但當(dāng)他提到高老頭的時候,雷斯多伯爵覺得有損貴族的身份,馬上大門又關(guān)上了。
  C.有個姓王的小官當(dāng)年依附王夫人的娘家,認(rèn)了同宗,后家境敗落,他家的岳母劉姥姥便到賈府求助。劉姥姥費了一些周折,才見到了管家的王熙鳳,王熙鳳抹不開臉面,就送給她二十兩銀子。
  D.王夫人在大觀園中拾到了一個繡春囊,認(rèn)為是傷風(fēng)敗俗,她又羞又氣,命令王熙鳳抄檢大觀園,結(jié)果晴雯等一些丫鬟被攆出榮國府,當(dāng)時晴雯正生病,回到家中不久就病死了。
  E.寶玉將要娶寶釵的事情被黛玉知道了,她精神恍惚,病情加重,氣息奄奄地躺在床上。此時賈府中的人們都在忙寶玉的婚事,沒有一個人看望病中的黛玉。黛玉把過去的詩稿和寶玉送的手帕都付之一炬,帶著滿腔幽怨去世了。
7、簡答。(任選1小題,100字左右)(5分)
(1)《紅樓夢》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提到了賈寶玉的取名和抓周,為《紅樓夢》的這個主要人物情節(jié)的推進定下了基調(diào)。請簡要敘述這兩件事。
(2)“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等句都是選自《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林黛玉所唱的《葬花吟》,請簡述一下林黛玉因何事而唱這樣的詩句。
我選的是第 題
答:

三、外閱讀(43分)
閱讀下面字,完成題目。(6分)
植物睡眠之謎新 標(biāo)第一 網(wǎng)
自然界有許多植物的葉子會運動,比如含羞草、合歡等豆科植物白天張開葉子,晚上會合上葉子“睡眠”;捕蠅草的葉子能閉合起,捕食蒼蠅等昆蟲。像含羞草、合歡等植物的這種“睡眠運動”自古以就受到人們關(guān)注,可是植物為什么會睡眠,卻一直是個不解之謎。
18世紀(jì),法國生物學(xué)家德梅蘭把含羞草放到光線照不到的洞穴里,發(fā)現(xiàn)它的葉子依然以24小時為周期開合。這說明含羞草體內(nèi)存在一種不受外界光線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的“生物鐘”。19世紀(jì),達爾在《植物的運動本領(lǐng)》中說,植物在晚上閉合葉子睡眠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夜晚低溫之害”。20世紀(jì)80年代,德國希爾德奈希特的研究報告指出,葉子的開合是由一種稱為“膨壓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實等人從植物中抽出包含數(shù)千種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離出兩種活性物質(zhì),一種是可使植物葉子閉合的“安眠物質(zhì)”,另一種是可使植物葉子張開的“興奮物質(zhì)”。
植物睡眠之謎之所以長期不得其解,就是因為此前沒有人想到使葉子開合的竟是兩種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質(zhì)。人們進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葉下珠的安眠物質(zhì)是一種含葡萄糖的配糖體,白天配糖體水解,安眠物質(zhì)濃度降低,夜晚配糖體重新合成,興奮物質(zhì)濃度相對降低,而配糖體的合成分解是由葉下珠體內(nèi)的生物鐘控制的。相反,鐵掃帚的興奮物質(zhì)是配糖體,在夜晚配糖體水解,興奮物質(zhì)濃度降低,葉子隨之閉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鐵掃帚體內(nèi)不會水解,反而成為一種睡眠阻斷劑,使鐵掃帚始終不能睡眠,以致兩個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開植物睡眠之謎,將為某種“綠色”農(nóng)藥的誕生鋪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劑還無法只讓田菁等豆科雜草枯萎而不損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員已經(jīng)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斷劑,實驗結(jié)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這種阻斷劑只對田菁起作用,因此不會影響大豆的生長。
8、從原看,以下對“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指植物的葉子為適應(yīng)外界環(huán)境而自動閉合起的現(xiàn)象。
B.指含羞草、合歡等植物晚上把葉子自動閉合起的現(xiàn)象。
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葉子閉合起的現(xiàn)象。
D.指豆科植物和捕蠅草等所具有的葉子閉合起的現(xiàn)象。
9、以下理解符合原意思的一項是(   。
A.葉下珠體內(nèi)的生物鐘控制了其安眠物質(zhì)和興奮物質(zhì)的合成與分解。
B.鐵掃帚安眠物質(zhì)的配糖體在夜晚合成,于是興奮物質(zhì)濃度相對降低。
C.合歡、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長期得不到睡眠的話,就將枯萎而死。
D.目前只讓田菁枯萎而不損害大豆生長的“綠色”農(nóng)藥已經(jīng)研制出。
10、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丹陽送韋參軍   嚴(yán)維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暮春?水送別   韓琮
  綠暗紅稀出鳳城,暮云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①兩首詩從內(nèi)容上看,都屬于 詩。(2分)
②古詩中的一些意象有特定的用法,這兩首詩寫到的共同的意象是什么,請簡要說明其不同的寓意?(4分)
    
    
11.閱讀下列語段,完成后各題。(9分)
辱書云,欲相師。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不敢為人師。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庇晌簳x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未聞有師。有,輒嘩眾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xué),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牽引,拉拉扯扯地紛紛議論),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
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逼屯劊裰希阌晟偃,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南(南,指唐永貞二年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二年冬,幸大雪逾嶺(嶺,五嶺脈,嶺南一般不下雪),被南越中數(shù)州。數(shù)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wù)。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者。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⑴對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犯笑侮 犯:觸,這里是冒著、頂著的意思。
B.因抗顏而為師 抗顏:指態(tài)度嚴(yán)正不屈。
C.被南越中數(shù)州  被:覆蓋
D.余以為過言 過:過失、錯過。
⑵與下列兩句中加點實詞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①群怪聚罵   ②指目牽引
A.①素善留侯張良      B.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②非能水也          ②天下云集響應(yīng)
C.①辱書云,欲相師     D.①不恥相師
②卻匈奴七百余里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⑶對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歌頌韓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輝,并自喻自己的高潔品德。
B.抨擊詆毀韓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輝的行為,并自喻自己的高潔品德。
C.表露作者完全贊同和支持韓愈有關(guān)師道的主張和實踐。
D.說明自己被貶越州的處境,表達對世風(fēng)日下的不滿之情。
12、閱讀下面一段言,將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戴盈之①曰:“什一,去關(guān)市之征,今茲②未能,請輕之,以待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③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年,然后已!缰浞橇x,斯速已矣,何待年?”
——《孟子•滕公下》
【注釋】①戴盈之:人名,宋國大夫。②茲:年。③攘;偷。
  將段中的劃線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字,完成下面各題(17分)
窮  人
(俄)列夫•托爾斯泰
在一間漁家的小屋里,漁婦冉娜在燈前織補一張舊帆。屋外,風(fēng)在呼嘯,轟鳴的海浪沖擊著岸崖,濺起陣陣?yán)嘶āI险鹬L(fēng)暴,外面又黑又冷。但在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暖和而舒適。土鋪的地面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還燃著余燼,擱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閃閃發(fā)光。在掛著白色帆子的床上,五個孩子正在大海風(fēng)暴的呼嘯聲中安靜地睡著。打魚的丈夫一早就駕著船出海了,到現(xiàn)在還沒有回。聽著海浪的轟鳴和風(fēng)的呼嘯,冉娜真感到害怕。
老舊的木鐘嘶啞地敲過了十點,十一點……丈夫仍然沒有回。丈夫是不顧惜自己的,冒著寒冷和風(fēng)暴還去打魚。她自己也是從早到晚地干活?山Y(jié)果呢,不過是勉勉強強地維持生活。孩子們?nèi)耘f沒有鞋穿,無論冬夏都光著腳跑跑去。吃的也不是白面包??黑麥面包夠吃就不錯了,下飯的菜也只有魚!安贿^,感謝上帝,孩子們倒都健康,沒有什么可抱怨的!比侥认胫,又傾聽起風(fēng)暴聲!八F(xiàn)在在哪兒呢?保佑他吧,上帝啊,發(fā)發(fā)慈悲吧!”她一邊說一邊劃著十字。
睡覺還早。冉娜站起,往頭上披了一條厚圍巾,點上提燈就到外面去了,她想看看大海是不是平靜些了,天是不是快亮了,燈塔上的燈還亮著嗎,能看見丈夫的漁船嗎?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見。風(fēng)掀起了她的頭巾,卷著被刮斷的什么東西拍打著鄰居小屋的門。于是冉娜起,打今天傍晚起她就想去看看生病的女鄰居。沒人照顧她。∪侥认,接著便去敲門。聽了聽,沒人回答。
“寡婦的日子多困難。 比侥日驹陂T前想,“雖然孩子不算多,兩個,可是什么事都只有她一個人操心。
何況又病著!唉,寡婦的日子困難!進去看看吧!”
冉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門,還是沒人回答。
“喂,大嫂子!”冉娜喊了一聲,心想,別是出了什么事吧,便推開了房門。
破屋子又潮又冷。冉娜把燈舉起,想看看病人在哪兒。頭一眼就看見一張床,正對著房門,女鄰居靜靜地,一動不動地仰面躺在床上-—只有死了的人才是這個樣子。冉娜把燈舉得更近一些。不錯,就是她。頭往后仰著,那冰冷、發(fā)青的臉上呈現(xiàn)著死亡的安靜。就在離死了的母親不遠的地方,睡著兩個卷發(fā)、胖臉蛋的孩子,他們蓋著一件破衣服,蜷曲著身子,兩個淡黃色的頭緊緊靠在一起。顯然,母親在臨死前,還得及用舊頭巾裹住孩子們的腳,又把自己的衣服給他們蓋上。孩子們睡得又甜又香,呼吸均勻而平靜。
冉娜抱起睡著的孩子們的小搖籃,用頭巾圍上,帶回了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厲害。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樣把孩子帶回家的,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她知道,她不可能不這樣做。
回到家,她把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急忙把帳子撂下。她很激動,臉都變白了,好像做了什么虧心事似的。“丈夫會說什么呢?”她獨自默默地想,“自己五個孩子了,鬧著玩的嗎?……他會揍我一頓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他會這樣?不會!噯,這樣倒更好!……上帝啊,我干嘛做這件事呢?……現(xiàn)在,我怎么當(dāng)面對他說呢?……”冉娜沉思著,久久地默坐在床前。
突然屋門大開,一股清新的海風(fēng)沖進屋里!叭侥,我回了!”一個身材高大,面孔黝黑的漁夫,身后拖著一張濕漉漉的撕破了的漁網(wǎng),邊說邊進了屋。
“啊,是你!”冉娜說了一句話就停住了,不敢抬頭看丈夫。
“瞧這一個晚上,真可怕!”
“是呀,天氣真壞!魚打得怎樣?”
“糟透了,簡直糟透了!什么也沒打著,還把網(wǎng)給撕破了。嗨,真倒霉!告訴你說,像這樣的夜晚我大概從沒有碰到過。還打魚呢?活著回就謝天謝地了!……天氣真夠嗆,可有什么辦法呢!”
夫婦倆都不做聲了。
“你知道嗎,”冉娜說,“女鄰居西蒙死了!
“是嗎?”
“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死的,可能昨天就死了。唉,死得真痛苦。一定放心不下孩子;不知心里多難受!兩個孩子,都還是小不點兒,一個還不會說話,一個剛會爬……”冉娜不做聲了。漁夫皺起了眉頭,神情變得認(rèn)真而憂慮。
“嗯,是個問題!”漁夫說著搔了搔后腦勺!澳憧丛趺崔k?我看抱過吧,要不然孩子醒看到死去的母親會是什么情景?對,就這樣,想個法子抱過!快點去呀!”
可是,冉娜一動也不動。
“你怎么,不愿意嗎?你怎么啦,冉娜?”
“他們已經(jīng)在這兒了!”冉娜說著掀開了帳子。

13.簡要分析小說主人公冉娜的形象。


14.對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在這篇小說中起著怎樣的作用?請作具體分析。



15.結(jié)合你對小說的理解,分析作者以“窮人”作為小說題目的用意。



16.下列對這篇小說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這是大作家的小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短篇佳作,它以生動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鮮明可感的人物形象,打動著讀者的心。
B.小說以女鄰居西蒙的死為中心展開故事情節(jié),既贊頌了人世間美好的品質(zhì)和行為,更控訴了社會的不平和罪惡。
C.小說十分講究情節(jié)構(gòu)思,開頭以平常的生活場景起筆,結(jié)尾則陡起波瀾,出人意料,收到了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
D.小說通過細(xì)膩的心理刻畫,寫女主人公將孩子抱家中后激烈的內(nèi)心活動,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和真實。
E.漁夫也是小說中的一個重要的人物形象,在收養(yǎng)鄰居孩子問題上他跟妻子不謀而合,這一情節(jié)強化了小說的主旨。

四、(70分)
17.讀下面材料,按要求。
常言道:謊話重復(fù)千遍就成了真理。又常言道: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伞都t樓夢》里有句名言“假作真時真亦假”,有個成語馬上附和“以假亂真”。有不少人把堅持“說真話”作為一生的追求,有人挺身揭示真相留給世人諸多感慨,也有人用“真實的謊言”演繹出感天動地的故事……生活中的真真假假啊,其實很難一言以蔽之!
讀了上面字,你有什么感想,請聯(lián)系實際,自定立意,以《真假之辨》為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議論。

參考答案

1、(12分)略
2、(3分)人物、環(huán)境。(2分)可是一個人并不是生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內(nèi)容基本上對就可以給1分。)
3、(3分)B
4、(3分)C,錯在“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魯鎮(zhèn)的未寄予了希望”。
5、(6分)⑴不必:不一定 ⑵愛:吝惜 ⑶糊涂 ⑷因:憑借 ⑸焉:兼詞 “于此”“從這里”或“在這里” ⑹而:表修飾(3分,每小題0.5分)
⑺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后,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3分,異1分,狀語后置1分,語句通順1分)
6、(5分)DE
D(應(yīng)為傻大姐在大觀園中拾到了繡春囊,被邢夫人發(fā)現(xiàn)。)E(李紈和探春曾前去探望。)
7、(5分)(1)賈寶玉一出,嘴里便銜著一塊五彩晶瑩的玉,大家都覺得這孩子歷不小,便取名叫”寶玉”。一年后抓周時,賈政將各種東西擺了,叫寶玉抓,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釵環(huán)抓過。賈政大怒,說將一定是個酒色之徒,因此大不高興。
(2)黛玉葬花:林黛玉夜訪寶玉,丫環(huán)惡言相對,拒不開門,黛玉疑是寶玉故意不見,十分懊惱。次日,見園中落花無主,乃荷鋤葬花,并賦“葬花詞”,以遣愁思。寶玉追尋黛玉到花園中,向黛玉訴說衷腸,表明心跡,二人又言歸于好。
8、 B 【分析】A項中“植物的葉子”所指范圍太大,從原看,并不是所有植物都會發(fā)生睡眠現(xiàn)象,因而A項可以排除。C項中的“所有豆科植物”所指范圍仍然偏大,因為并不是所有的豆科植物都會發(fā)生睡眠現(xiàn)象,仍有以偏概全之嫌。D項的“豆科植物和捕蠅草”也不符合原意思。原只是說“捕蠅草的葉子能閉合起,捕食蒼蠅等昆蟲”,并沒有說捕蠅草有睡眠現(xiàn)象,因而D項也與原意思不符,也可以排除。
9、 C 【分析】A項“葉下珠體內(nèi)的生物鐘控制了其安眠物質(zhì)和興奮物質(zhì)的合成與分解”,與原意思不符。因為原中只是說“葉下珠的安眠物質(zhì)是一種……配糖體”,“配糖體的合成分解是由葉下珠體內(nèi)的生物鐘控制的”,所以A項可以排除。B項“鐵掃帚安眠物質(zhì)的配糖體”與原意思不符,原只提到“鐵掃帚的興奮物質(zhì)是配糖體”,并沒有說它的安眠物質(zhì)也是配糖體,因而B項也可以排除。D項“目前……‘綠色’農(nóng)藥已經(jīng)研制出”與原意思不符,因為原最后一段中提到“將為某種‘綠色’農(nóng)藥的誕生鋪平道路”,說明這種農(nóng)藥還沒有研制出。至于“只讓田菁枯萎而不損害大豆生長”的睡眠阻斷劑還只是處在實驗階段,原中有“實驗結(jié)果”,說明D項不符合原意思,也可以排除。
10、(6分)(1)送別詩(2)水。上一首詩用“水悠悠”象征離別的惆悵和友情的悠長,這與李白的“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下一首借流盡年光的“宮前水”抒發(fā)對人生、歷史以及社會滄桑變化的感慨。
11、(9分)⑴ D (“過”過分、太甚)⑵例①是“以……為怪”,形容詞意動用法;例②“用眼看”,名詞作動詞, D.與例句完全相同。A.①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②名詞活用作動詞;B.①形容詞用作動詞;②名詞作狀語;C.①“相”表示動作偏指一方,單指作者,無活用;;②動詞的使動用法。
⑶ C(A.“自喻”不正確;B.不含“自己”;D.沒有表明處境的意思。)
12、(5分)參考譯:
戴盈之說:“稅率十分抽一,免除關(guān)卡和市場的征稅,今年內(nèi)還辦不到,請讓我們先減輕一些,等到明年再徹底實行,怎么樣?”
孟子說:“現(xiàn)在有一個人每天偷鄰居家的一只雞,有人告誡他說:‘這不是正派人的行為!’他便說:‘請讓我先減少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徹底洗手不干!绻肋@種行為不合于道義,就應(yīng)該趕快停止,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13、(4分)冉娜是一個窮苦的漁婦。她勤勞質(zhì)樸,熱愛家庭,關(guān)心丈夫和孩子;她心地善良,在自家生活已十分艱難的情況下,毅然收養(yǎng)了女鄰居遺留下的兩個孩子,表現(xiàn)出崇高偉大的愛心。
14、(4分)①鋪設(shè)背景,渲染氣氛。故事發(fā)生在一個風(fēng)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②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漁夫打魚遲遲不歸和最后一無所獲,冉娜擔(dān)心外出察看天氣,女鄰居悲慘死去,都與風(fēng)暴有關(guān)。③襯托人物形象。惡劣的天氣加劇了漁民夫婦生活的艱難,卻沒有改變他們善良的心靈,美好的行為。(答對兩點即可)
15、(4分)①小說寫的是發(fā)生在窮人之間的故事,漁民夫婦和女鄰居都是窮人,以“窮人”為題切合人物身份。②與經(jīng)濟上的貧窮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小說主人公精神上十分富有,心地?zé)o比美好,以“窮人”為題突出了人物形象。
16.(5分)B C
17、略
參考譯:
承蒙您信說,想要認(rèn)我做老師。我的道德修養(yǎng)不深,學(xué)識非常淺薄,從各方面審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學(xué)習(xí)的東西。雖然經(jīng)常喜歡發(fā)些議論,寫點,但我自己很不以為都是正確的。沒有想到您從京城到偏遠的永州,竟幸運地被您取法。我自估量本就沒有什么可取的東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別人的老師。做一般人的老師尚且不敢,更何況敢做您的老師呢?
  孟子說,“人們的毛病,在于喜歡充當(dāng)別人的老師!睆奈骸x以,人們更加不尊奉老師。在當(dāng)今的時代,沒聽說還有老師;如果有,人們就會嘩然譏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韓愈奮然不顧時俗,冒著人們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輩學(xué)生,寫作《師說》,就嚴(yán)正不屈地當(dāng)起老師。世人果然都感到驚怪,相聚咒罵,對他指指點點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編造謠言攻擊他。韓愈因此得到了在人的名聲.他住在長安.煮飯都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東奔去。象這樣的隋況有好幾次了。
  屈原的賦里說:“城鎮(zhèn)中的狗或群地亂叫,叫的是它們感到奇怪的東西!蔽疫^去聽說庸、蜀的南邊,經(jīng)常下雨,很少出太陽,太陽一出就會引起狗叫。我以為這是過分夸大的話。六七年前,我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過了五嶺,覆蓋了南越的幾個州;這幾個州的狗,都驚慌地叫著咬著,瘋狂奔跑了好幾天,直到?jīng)]有雪了才靜止下,這以后我才相信過去所聽說的話。如今韓愈已經(jīng)把自己當(dāng)作蜀地的太陽,面您又想使我成為越地的雪,我豈不要因此受到辱罵嗎?不僅我會被辱罵,人們也會因此辱罵您。然而雪和太陽難道有罪過嗎?只不過感到驚怪而狂叫的是狗罷了。試想當(dāng)今天下見到奇異的事情不象狗那樣亂叫的能有幾個人,因而誰又敢在眾人眼前顯出自己與眾不同,招惹人們的喧鬧和惱怒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43029.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3年高考語文仿真試題(附答案河南十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