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三歷史上冊一模試題(有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非)兩部分。
第I卷 選擇題
(本卷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
1、在中國古代“家國一體”的社會中, 忠孝觀念遠流長,其頭是(  )。
A.宗法制 B.郡縣制 C.君主專制 D.中央集權制
2: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笨たh制為“公天下”之開端,主要體現(xiàn)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屬 B.更有利于皇帝集權
C. 制度法令的統(tǒng)一 D.依據才干政績任免官吏
3: 柳宗元認為,秦末農民起義“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漢七國之亂“有叛國而無叛 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種說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
A.郡縣制與秦末農民戰(zhàn)爭沒有關系
B.七國之亂因漢初分封而爆發(fā)
C.郡縣制有利于中央集權統(tǒng)治
D.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是歷史的必然
4: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時說:“氏 于國,則齊魯秦吳……氏于字,則孟孫叔孫;氏于居,則東門北郭!庇纱送普,司馬、司徒等姓氏應自(  )。
A.官名 B.爵位 C.謚號 D.行業(yè)
5:在《清高宗實錄》、“景之治”、“永樂大典”三個專有名詞中的“高宗”“景”“永樂”分別是:(  )。
A.謚號、年號、年號 B.廟號、謚號、年號
C.年號、尊號、廟號 D.尊號、謚號、廟號
6:中央集權制度形成法國著名學者雷奈•格魯塞在《東方的明》中寫道:“秦代在歷史上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周時已有的中國的力量,由它一個最有生氣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提高到權 力的頂峰!狈仙鲜鲇^點的是(  )。
A:中央集權制度
B.實現(xiàn)了國家統(tǒng)一
C.君主專制制度進一步加強
D.創(chuàng)立三公九卿制
7:有人在評述秦朝的政治變革時說:“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和最駭人聽聞的政治結構,沒有封國封爵,沒有公侯伯子男。當時沒有一個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兒子們竟會跟平民一樣,竟沒有擁有土地,更沒有奴隸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學派的學者,面對著這么大的巨變,大惑不解!比寮覍W派的學者“大惑不解”是因為“巨變”(  )。
A.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B.缺乏應有的理論基礎
C.加劇了地主階級內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8:2011年中國郵政4月5日發(fā)行的《清明節(jié)》特種郵票一套3枚,分別為“祭祖”“踏青”和“插柳”,它采用了工筆重彩的表現(xiàn)方式,背景為藍天、白云,具有濃厚的傳統(tǒng)化氣。其中“祭祖”與中國古代的某種政治制度相聯(lián)系,這種政治制度最大的特 點是(  )。
A.嫡長子繼承制 B.世襲制
C.任免制 D.強調孝廉
9:位于無錫梅村的鴻聲錢氏家族,因誕生了“國學大師”錢穆、“力學之父”錢偉長、環(huán)保專家錢易、經濟學家錢俊瑞、物理學家錢臨照和工程力學家錢令希等六位院士而蜚聲海內外,鴻聲錢氏家族也引以為榮。家族觀念自中國古代就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其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影響B(tài).商品經濟的影響C分封制的影響 D.弘揚儒學的需要 10:2011年5月4日, 匯報《中國震撼》一認為:“西周
的‘列土封建’是采用宗族殖民方式建立的家天下制度”,周王與諸侯之間是“授權”與“盡忠”關系,此制度指(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王位世襲制 D.禪讓制
11:下列四圖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屬行政區(qū)劃的沿革狀況,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12:下圖為中國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體制示意圖,該朝代是(  )。

A.秦朝 B. 漢朝 C.唐朝 D.宋朝
13: 請根據下述圖片判斷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映皇權和相權之爭貫穿于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之中
B.反映的趨勢是皇權逐漸加強,相權逐漸削弱,最終被廢止
C.反映的發(fā)展趨勢易形成暴政,壓抑民主政治
D.反映了中央權力的進一步集中
14: 錢穆在評論中國古代某制度時說,它“可以培植全國人民對政治之興味……可以團結全國各地域于一個中央。這一制度是(  )。
A.郡縣制 B.察舉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之統(tǒng)治”
15: 隋唐時期,形成了一整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各項政務的實施涉及眾多機構,按制度規(guī)定其運作程序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這說明唐朝中央職能部門
(  )。
A.既分工明確又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
B.中國古代中央君主專制制度的完善和加強
C.唐朝中央制度中民主原則的體現(xiàn)
D.唐朝通過三省六部制廢除了宰相的權力
16: 每到高考臨近,社會上總會出現(xiàn)一些拿高考類比科舉的聲音,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河認為,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與古代的科舉制確實有某些形式上的相似之處。這里的“形式上的相似之處”主要指的是(  )。
A.以儒家經典為核心內容
B.以考試為選拔方式,追求公平、公正
C.作為選拔官吏的依據
D.側重于對考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17: 馬克思說:“哪里君主制的原則是天經地義的,哪里就根本沒有人了。……專制制度必然具有獸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睂υ撜撌稣_的理解是
(  )。
①君主專制是最典型的“人治”、诰鲗V凭哂袣埍┬浴、劬鲗V茦O大地壓制“人性” ④君主專制弊大于利
A.② 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 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克里斯提尼“領著人民參與政治”?死锼固崮岣母镏蟹线@一評述的是
①按財產多寡劃分社會等級 ②用10個地域部落取代原4個血緣部落 ③設立五百人會議 ④向公民發(fā)放“觀劇津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 “法律條沒有作出規(guī)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隸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 申明:根據某某法律我認為此奴隸應歸我所有。法官確認后才能受理!边@一描述主要說明羅馬法
A.重視法律程序 B.保留習慣舊俗 C.強調法官至上 D.體現(xiàn)人人平等
20:羅馬法規(guī)定:當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訴訟,法庭即不予受理;一個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則即是無罪之人; 一個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為自己辯護;法官審判應重證據等。這些規(guī)定后成為現(xiàn)代法治的重要原則。下列各項中,符合上述規(guī)定的是
• A.法庭立案與否皆取決于案情
• B.被告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無罪
• C.被告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 D.證據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據

21有人稱俾斯麥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發(fā)起人,恩格斯則稱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歐洲力量的均衡 B.結束長期的政治分裂
•C.改變德意志落后狀態(tài) D.調整德國與法國關系


22: 17世紀英國革命期間產生了一個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個人的專制開始,卻造成了另一個人的獨裁。這里的“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分別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倫威爾       
•B.查理一世、克倫威爾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23: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英國是近代代議制民主的先驅。這是因為英國“光榮革命”后產生了對后世影響巨大的
A.第一部成憲法 B.多黨制的議會
C.總統(tǒng)制 D.君主立憲政體

24: 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帝國議會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選舉產生!贝艘(guī)定表明帝國議會
A.代表人民監(jiān)督政府
B.是帝國的最高權力機構
C .依照直接民主原則產生
D.其產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25: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審判法庭上說:“國王是世襲的,已經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訴我究竟是什么權威傳我的……我愿擁護下議院的公平的權利,不敢后于在場的任何人……必須有貴族,才能構成議會,但是貴族在哪里呢?”這反映了當時英國:
A 貴族地位開始沒落 B 傳統(tǒng)議會制度瓦解
C 議會擁有絕對權力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6:觀察反映中西政治體制的圖示,下列選項對其異同分析最為準確的是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體,不同的是首腦稱號
B.相同的是都體現(xiàn)了分權,不同的是權力的歸屬
C.相同的是都體現(xiàn)了集權,不同的是權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體現(xiàn)了專制,不同的是元首的權力
27古代雅典民主制實行抽簽選舉、輪番而治,這一做法(  )
①有利于全體雅典人參與國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參與政治的均等機會
③確保了公民大會決策的公正無私
④忽視了參與政治者的能力與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8:直接民主是古希臘時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 特色之一。與這一特色形成有關的是 (  )
A.雅典是小國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長會議辯論
C.斯巴達的民主傳統(tǒng) D.蘇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29:下邊兩幅圖片反映的分別是雅典的陶片放
逐法和民主法庭上限制發(fā)言時間的水時計。它們的共同作
用是 (  )

A.打擊民主敵人 B.維護民主程序 C.保障公民權利D.維護民主制度
30:為了統(tǒng)治疆域遼闊的帝國,羅馬帝國的皇帝們采取的措施 和中國歷代皇帝采取的措施相比最有特色的是 (  )
A.不斷削弱地方權力 B.不斷強化皇權
C.重視思想控制 D.重視法律的制定
31:亞里士多德曾說:“城邦之外,非神即獸!睔v史學家修昔底德也曾經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中寫下“男人就是城邦”的名句。下列對這兩句話的理解錯誤的是(  )
A.積極投身于城邦的公共生活是古希臘民主時代的風尚
B.希臘所有成年男性必須參加軍隊、抵御侵略
C.成年男性公民是古希臘城邦生存和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
D.城邦是全體公民的聯(lián)合體,公民享有權利,又必須擔負責任
32:《海國圖志》中記載:“(某國)都城有公會所,內分兩所,一曰爵房,一曰鄉(xiāng)紳房。爵房者,有爵位貴人及耶穌教師處之;鄉(xiāng)紳房者,由庶民推擇有才識學術者處之。國有大事,王諭相,相告之爵房,聚眾公議,參以條例,決其可否,輾轉告鄉(xiāng)紳房,必鄉(xiāng)紳大眾允諾而后行,否則寢其事勿論!边@段字描述的制度是 。ǎ
A.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B.法國的民主共和制
C.美國的三權分立制 D.德國的立憲君主制
33: 英國人普遍認為沃爾波爾是一個大惡棍,但是,他卻成了內閣大臣,還常常主持內閣會議,這一歷史現(xiàn)象最能說明英國政治發(fā)展的哪一特點 (  )
A.英國君主立憲制下的政治十分腐敗
B.實際上是國王指定他做上了樞密大臣
C.國王不再參加內閣會議成為慣例
D.多數黨領袖擔任首相并組建內閣
34 它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所提倡的“天賦人權”和“主權在民”的原則,徹底否定了君主制。這種以“民主”對抗“專制”、“民權”對抗“君權”、“人權”對抗“神權”、“法治”對抗“人治”的體制,有利于喚起人民群眾的覺醒,鼓舞人民群眾的斗志,加速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中的“它”是指
(  )
A.1787年憲法 B.《大憲章》
C.《權利法案》 D.《德意志帝國憲法》

35:美國獨立戰(zhàn)爭勝利后建立了邦聯(lián)制度,華盛頓曾戲稱當時美國是“用沙子扭成的繩子”。華盛頓主要是針對 (  )
A.各邦聯(lián)之間不團結,經常內訌
B.獨立后的美國形成了南北兩種經濟類型
C. 中央權力極小,對各州缺乏控制
D.美國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
主觀題(36 37 38 三道題共25分)
36題:美國獨立后成功地進行了制度創(chuàng)新,其憲法在中央政府的權力構建中體現(xiàn)了三權分立的原則。材料,回答問題。
• 材料一 眾議院……有彈劾(違法失職的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和高級官)的全權。……參議院有審訊一切彈劾案的全權。……凡必須經參議院及眾議院一致同意的命令、決議……應經總統(tǒng)批準……。經參議院的協(xié)議及同意,并得該院出席議員三分之二贊成時,總統(tǒng)有權締結條約;總統(tǒng)提出大使、公使、領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眾國政府其他官吏,經參議院的協(xié)議及同意時任命之……
——摘自《美利堅合眾國憲法
•材料二 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本是國聯(lián)的發(fā)起人和積極的鼓吹者,但是……參議院拒不批準《凡爾賽和約》。結果,美國沒有加入國聯(lián)。
——《普通高中程標準實驗教科書•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

• 材料三 國會授權羅斯福進行大規(guī)模的干預及調節(jié)……,但在羅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與行政間則展開激烈的爭吵。法官們……先后宣布新政的幾個主要法令違憲,予以廢止。
——據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等改編
•(1)指出美國憲法三權分立制的理論思想主張出自哪本著作,并請概括該理論思想的主要內容。(5分)

•(2)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述美國“三權”在實踐中是如何被限制的。(2分)

•(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美國三權分立的制度設計。(5分)

37題:觀察下面一幅圖片: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東漢時期的民謠說:“舉秀才,不識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爸(耿直)如弦,死道邊,曲(投機取巧)如鉤,反封侯”。

材料二 在漫長的科舉考試中,曾產生出700多名狀元、近11萬名進士、數百萬名舉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計其數了)。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這一制度中官員產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4分)
(2)根據材料一中的圖片,分析圖片反映的是一種什么制度?這一制度流行于中國古代的哪一時期?(2分)
(3)材料二以后反映的實行的是一種什么制度?開始于什么時候?這一制度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
38題:從先秦時代的周王朝到秦帝國的天下統(tǒng)一局面的產生,最為標志性的意義就是中央集權體制取代了封建世襲貴族制。秦始皇為了有效地控制大一統(tǒng)的新局面,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 權國家機器。

請回答:
(1)簡述中央集權體制的核心內容。(4分)
(2)下面四幅圖畫反映了秦始皇為鞏固政權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以外,他還采取了哪些措施鞏固中央集權體制?(4分)

___-學年第一學期
高三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答案
37題:
答案 (1)察舉制度。推薦。
(2)九品中正制度。魏晉南北朝時期。
(3)科舉制。隋唐。積極影響: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情形;保證了專制政府行政人員的,為行政效率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條件;有利于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消極影響:科舉考試的科目及內容,特別是明清八股取士不利于培養(yǎng)人的進取精神。
38:
答案 (1)皇帝制、中央官制、郡縣制。
(2)圖一反映秦始皇獨攬國家軍政大權,軍隊調動以虎符為憑,虎符由皇帝控制、發(fā)給(或統(tǒng)一字);反映秦始皇統(tǒng)一貨幣;圖三、反映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建馳道與直道、建長城、焚書坑儒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50723.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2013年高考文綜歷史試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