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三期中試卷下學期一、選擇題(共7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大會,經過12天的激烈討論,參加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大會的2500多名科學家,于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當地時間下午14時舉行閉幕會議,北京時間24日晚上9點20分,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大會投票5號決議,位居太陽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最終以237票贊成、157票反對、17票棄權的表決結果,被逐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據此,回答1--2題:
1.舉行閉幕會表決時,全球新一天的范圍
A.約等于全球四分之一 B.約等于全球八分之一
C.約等于全球十分之一 D.約等于全球十八分之一
2.太陽系各大行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是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日記一則:今日風止天晴,氣溫驟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塵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間,在附近剛剛返青的麥田里,不少農民正在燃燒堆堆的柴草,濃煙遮蓋了田野。據此回答3--5題。
3.從日記里看,這里可能剛剛經歷了
①沙塵暴天氣 ②冷鋒過境 ③臺風過境 ④寒潮侵襲 ⑤氣旋過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4.農民燃燒柴草以產生濃煙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強地面輻射,防霜凍 B.增強大氣逆輻射,防霜凍
C.減弱紫外線對農作物的傷害 D.增加CO2含量,促進小麥生長
5.該地區(qū)最有可能位于我國的
A.華北平原 B.東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
下列四國為世界主要國家,讀圖回答6--7題:
6.有關四國的地理特征,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國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B.乙國是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
C.丙國的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漁場D.丁國位于歐洲大陸上的十字路口
7.有關四國大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是
A.四國的最大港口皆受到暖流的影響B(tài).四國的首都職能均屬單一
C.四國最大城市都是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D.四國的主要城市都分布在東南沿海
讀下列經緯網圖,完成8--9題:
8.若a點比b點的時間早10小時,則
①a點在d的西北方 ②a點在d的東北方
③bd的經度為90W ④bd的經度為30W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在ac經線上,若由c點至a點,各地日出的時刻越來越早,則
A.我國各地晝短夜長 B.天安門廣場的升旗時間早于6點
C.南極地區(qū)有極晝現(xiàn)象出現(xiàn) D.此時是9月23日至次年的3月21日
氣象資源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氣象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變得越來越重要,世界上許多國家十分注重把氣象資源與經濟和軍事活動的決策結合起來。據此回答10--11題。
10.1944年8月1日,日本在其東部海濱的一個秘密軍事基地,利用1萬米高空的穩(wěn)定氣流向美國放飛了氣球炸彈。氣球炸彈越過的大洋應該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1.上題中1萬米高空的氣流的流向應是
A.東風 B.西風 C.南風 D.北風
12.下列四幅示意圖,畫法最接近正確的是
讀下表,完成13--14題。
各緯度的年平均氣溫和年較差緯度01020304050607080北半球氣溫(℃)
年較差(℃)26.20.826.71.125.36.420.312.714.019.15.725.1-1.029.8-10.033.0-16.735.3南半球氣溫(℃)
年較差(℃)26.20.825.32.423.05.418.47.212.06.65.65.4-2.010.8-11.521.4-19.825.0
13.地球最熱的緯度被稱為熱赤道,它位于
A.赤道 B.南緯10度 C.北緯10度 D.南緯20度
14.表中顯示的全球年平均氣溫分布規(guī)律是
A.從南向北遞減 B.從北向南遞減
C.從熱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 D.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
讀最近100年來海平面的變化圖,回答15--16題。
15.從圖中可以看出,近100年來世界氣溫
A.呈直線上升趨勢
B.出現(xiàn)明顯的波動上升現(xiàn)象
C.變化不大
D.總體上有下降趨勢
16.針對圖中現(xiàn)象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會導致全球各地酸雨嚴重
B.解決圖中現(xiàn)象的措施是發(fā)展?jié)崈裘杭夹g,研究煤炭中硫資源的綜合開發(fā)與利用
C.圖中現(xiàn)象只會引起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不會影響到經濟結構
D.加強國際間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是解決圖中現(xiàn)象的主要措施
讀下列人口資料表,據此回答17--18題
發(fā)達國家
發(fā)展中國家
人口自然增長率(%)0.52.4
少年兒童比重(%)21.039.0
老年人口比重(%)12.04.0
17.發(fā)達國家的人口問題主要是
①人口增長緩慢②人口老齡化③人口增長快④年齡結構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8.發(fā)展中國家應該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鼓勵生育B.接納移民C.計劃生育D.控制城鄉(xiāng)人口流動
圖為區(qū)域(流域)量化水資源承載力的系統(tǒng)關系示意,結合此圖回答19題:
19.區(qū)域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大小
A.與人工生態(tài)需水量無關 B.不需考慮水質和境外跨流域調水因素
C.與地下徑流量無關 D.隨水資源開發(fā)階段和條件不同而變化
20.我國的準噶爾盆地與四川盆地相比較共同點是( )
A. 都處在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 B.都屬于外流區(qū)域,都有綠洲農業(yè)
C. 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都是以風力侵蝕作用為主
D. 都是我國重要的產棉區(qū)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全選對者得3分,只選一項且選對者得1分,其余情況均不得分。
廣東是中國風力發(fā)電最早的地區(qū)之一,該省風能資源儲量異常豐富,風速可媲美全球最大風電國德國,發(fā)展風電不僅可為廣東高速的經濟發(fā)展提供能源,還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據此回答21--22題。
21.廣東、德國分居亞歐大陸東西兩側,兩者相比:
A.風速相當,但盛行風向不同 B.風速相當,但風能的利用率有異
C.盛行風向相同,但風速差別很大 D.風能的利用率相同,但盛行風向差異很大
22.除風能外,廣東頗具潛力的新能源還有:
A.地熱 B.水能 C.核能 D.太陽能
23.若地球自轉方向與現(xiàn)在相反,其他條件不變,下列現(xiàn)象可能的是
A.仍然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 B.我國東部沿海全部為沙漠所覆蓋
C.南極洲將終年溫暖如春 D.太陽日時間將比現(xiàn)在要短些
24.右圖為某海岸景觀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A.圖中植被主要作用是涵養(yǎng)水源
B.圖中植被可減少臺風、海嘯破壞
C.該海岸景觀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
D.該海岸景觀在全球沿海均有分布
2005年下半年,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不斷上揚,與千家萬戶關系密切的煤氣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能源問題不僅受各國關注,也成為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話題。此外,綠色電力也逐漸被人們接受;綠色電力是利用特定的發(fā)電設備將可再生的能源轉化為電能,但有環(huán)保效益的綠色電力因為其價格比火電貴而沒能得到充分發(fā)展。據此回答25~26題
25.面對當前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上升的趨勢,我國應采取的積極能源政策有
A.減少石油進口數量,不斷提高煤炭在中國能源消費構成中的比重
B.節(jié)約能源,積極開發(fā)新能源 C.相應提高國內能源產品的價格
D.加快西部油氣資源開發(fā),建設西氣東輸工程
26.下列電能屬于綠色電能的是
A.生物物質沼氣化發(fā)電、小水電 B.風能、生物能燃燒發(fā)電
C.潮汐能、地熱能發(fā)電 D.核能、火電
狹管效應是氣流經過峽谷或海峽時,由于地形的限制,流管截面積突然變小,導致風速突然增大的現(xiàn)象;卮27--28題。
27.海峽中,此效應比較明顯的是
28.下列城市區(qū)域,也能產生類似效應的是
A.高樓林立的街道 B.高層建筑的頂部
C.建筑稀疏的郊區(qū) D.比鄰的高層建筑之間
下圖為我國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和西氣東輸線路示意圖,讀圖回答29--30題。
29.關于圖10中分界線的敘述,正確的一組是:
A.a線與2000米等高線一致
B.b線以東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
C.c線以西地區(qū)為內流區(qū)
D.d線大致是水田與旱田的分界線
30.下列關于西氣東輸線路的說法,正確的是
A.自西向東依次經過我國地勢的二、三級階梯
B.經過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太湖平原等農業(yè)區(qū)
C.自西向東依次經過溫帶荒漠帶、溫帶草原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D.跨越黃河、淮河、長江、京杭大運河
第2卷 綜合題 (共80分)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6小題,滿分80分)
31.讀某城市用地變化示意圖(見下圖),回答問題。(10分)
(1)在階段Ⅰ,商業(yè)用地的布局特點是: ;階段Ⅱ,出現(xiàn)的新變化是: 。(4分)
(2)該城市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一些工廠遷出了舊城區(qū),城市主要向 (方向)不
斷延伸,主要是為了 和 。(6分)
32.讀右圖,陰影部分為海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14分)
(1)油輪運行至A點時恰好日出,此時北京時間為19:00;則A點的晝長大約為 _______________小時。(2分)
(2)圖中山脈走向大體為 ,按板塊構造理論,該山的高度將如何變化?________.請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6分)
⑶限制B地農業(yè)生產的主導因素是 ,(2分) B、C兩地相比,在農業(yè)結構上有何差異?_______________ (4分)
33.讀某區(qū)域圖,AB為晨昏線,甲地常年受西風帶影響,此時甲地剛好看到日落,流經甲
地的河流注人某大洋;卮鹣铝袉栴}。(14分)(1)圖中河流位于北半球還是南半球? 其流向是 ,如果該河流位于西半球,則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 。(6分)
(2)此時北京地區(qū)的晝長與武漢相比,北京地區(qū)的晝長 ;如果甲地時間為當地時間17時,則北京地區(qū)的晝長約為 小時。(4分)
(3)甲地區(qū)的氣候類型是 ,其氣候特點是 。(4分)3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歐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等地一些地區(qū),農業(yè)生產將谷物生產和牧畜飼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種植小麥、玉米等谷物和飼料作物,飼養(yǎng)的主要牲畜是牛、羊等。
材料二 我國廣大農耕區(qū)生產谷物的同時,也飼料豬、羊、兔以及各種家禽。珠江三角洲因地制宜將甘蔗、果樹、桑蠶的生產與養(yǎng)魚有機地結合起來。
材料三 西歐平原廣闊,大部分地區(qū)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很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農場規(guī)模以中小型為主。農場主要歸農民所有,并又農民及其家人經營,種植牧草及飼料作物、戶外放牧、日常擠奶是農民的三項主要工作。
(1)材料一所述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 ,澳大利亞此類農業(yè)分布在國土的 和 的草原地區(qū),農場成為一個良性的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4分)
(2)材料二所述兩地區(qū)的農業(yè)地域類型與材料一是否相同?廣大農耕區(qū): ;
珠江三角洲地區(qū): 。(2分)
(3)材料三所述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 ;該農業(yè)生產的對象主要是 _;農場經營方式是 __,影響該農業(yè)生產的兩個重要因素是 _ 和 (4分)
35.讀下面兩幅兩地氣壓分布圖,分析回答:(14分)
(1)C、D兩地相比, 地風力較大,原因是 。
(2)如果A、B兩地都是冬季,緯度相同且都是高緯度, 地夜晚更寒冷,原因是 。
(3)如果兩幅圖都位于北半球,C地吹 風;D地吹 風。
(4)某日,地球同步衛(wèi)星拍攝到北太平洋上西部呈逆時針方向流動的漩渦狀云圖,A、B兩圖中, 圖符合云圖情況,云圖上反映的天氣系統(tǒng)是 ,該天氣系統(tǒng)強烈發(fā)展的形式就是 ,對我國東南沿海帶來的影響是 。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應采取哪些措施減輕這種天氣帶來的自然災害?
36.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8分)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學家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最年輕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體向北和向東方向移動(據新華社西寧2005年8月15日電)。這種推移變化量很小,屬于毫米級的,不會對中國帶來什么大的變化,但是在幾百萬年的地質年代,這個移動量還是很可觀的。
材料二:2005年10月9日,國家測繪局公布了珠穆朗瑪峰的身高:8844.43米,并宣布停止使用我國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8848.13米。
材料三:青海省氣象局近40年來的氣象資料顯示,青藏高原溫度平均每10年升高0.16℃,而過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氣溫僅上升了0.7℃。
材料四:日前地質部門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區(qū)所有勘探、報告等基礎工作已經全面完成,1000米以內的淺鉆調查工作也已告一段落。......羌塘地區(qū)100億噸石油儲備量相當于兩個大慶油田,其重大意義可想而知!據悉,國家石油部門有望在2-3年內,對羌塘地區(qū)石油儲備進行5000米深鉆探測。幾年后,這塊西部荒原將有望變身為全國石油基地!
材料五:繼東部騰飛、中部崛起、東北振興等一輪經濟熱潮之后,打造青藏高原經濟帶的構想,在今年兩會期間正式提出。如果這一設想成為現(xiàn)實,青藏高原經濟帶將成為我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經濟帶。
(1)從地殼運動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動的重要原因。(2分)
(2)試分析青藏高原移動對本區(qū)可能產生什么影響。(2分)
(3)材料中有關珠穆朗瑪峰身高數據減少3.7米的原因是:( )(2分)
A.珠穆朗瑪峰的地殼下沉了 B.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了3.7米
C.現(xiàn)代測量手段和技術更接近真實高度D.可能與氣候變暖導致巖升雪降有關
(4)青藏高原地區(qū)的溫度變化對該地區(qū)河流水源補給將產生怎樣影響?(2分)
(5) 試分析青藏高原對亞洲局部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產生了哪些影響。
(提示:可從氣候、河流方面分析)(3分)
(6)分析青藏高原氣候資源的優(yōu)勢和劣勢,并提出區(qū)域農業(yè)發(fā)展的策略。(3分)
(7)從石油儲存的角度看,羌塘地區(qū)的地質構造為 。試分析本區(qū)石油資源開發(fā)的意義。(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513671.html
相關閱讀:高三地理抓住四大點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