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高三化學(xué)第二次月考模擬試題(含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高考復(fù)習(xí)已經(jīng)開始了,為此化學(xué)網(wǎng)整理了高三化學(xué)第二次月考模擬試題,請考生及時練習(xí)。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

1.某實驗小組只領(lǐng)取下列儀器(或用品):鐵架臺(帶鐵夾、鐵圈)、三腳架、石棉網(wǎng)、燒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燈、玻璃棒、量筒、蒸發(fā)皿、圓底燒瓶、火柴、濾紙。只應(yīng)用上述儀器用品,不能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

A.蒸發(fā) B.萃取 C.過濾 D.蒸餾

2.(2016桂林模擬)現(xiàn)有一瓶物質(zhì)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質(zhì)如表所示:

物質(zhì) 熔點

(℃) 沸點

(℃) 密度

(gcm-3) 水中的

溶解性 甲 -98 57.5 0.93 可溶 乙 -84 97 0.90 可溶 據(jù)此,將甲和乙分離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法

B.升華法

C.蒸餾法

D.分液法

3.下列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正確的是 ()

物質(zhì)(雜質(zhì)) 除雜方法 A Cl2(HCl) 將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 B CO2(HCl) 將氣體通過盛有飽和Na2CO3溶液的洗氣瓶 C 氫氧化鐵膠體

(FeCl3) 將混合物直接過濾 D SiO2(CaCO3) 加入鹽酸后過濾 4.下列實驗設(shè)計能夠達到目的的是 ()

A.檢驗亞硫酸鈉試樣是否變質(zhì):

試樣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說明試樣已變質(zhì)

B.除去粗鹽中含有的硫酸鈣雜質(zhì)

粗鹽精鹽

C.檢驗?zāi)橙芤褐惺欠窈蠪e2+

試樣溶液顏色無變化溶液變紅色溶液中含有Fe2+

D.證明酸性條件H2O2的氧化性比I2強:

NaI溶液溶液變藍色氧化性:H2O2I2

5.以下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的推斷,正確的是 ()

A.在潮濕的空氣中能形成白霧的氣態(tài)氫化物,一定是氯化氫

B.溶于水能形成無色溶液的紅棕色氣體,一定是二氧化氮

C.某物質(zhì)燃燒后的產(chǎn)物既能使白色硫酸銅粉末變藍,又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該物質(zhì)一定是碳?xì)浠衔?/p>

D.灼燒某織物纖維,可聞到燒焦羽毛氣味,說明該織物是棉織物

6.(2016無錫模擬)下列所采用的分離方法正確的是 ()

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將碘水中的碘萃取出來

B.水的沸點是100℃,酒精的沸點是78.5℃,所以可用直接加熱蒸餾法使含水酒精變?yōu)闊o水酒精

C.可用冷卻熱的飽和氯化鉀和氯化鈉溶液的方法得到純凈的氯化鈉晶體

D.由于膠體微粒的直徑比離子大,所以碘化鉀混入淀粉中可用滲析法分離

7.(2016大連模擬)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僅用水及物質(zhì)間相互反應(yīng)不能一一區(qū)別的一組是 ()

A.Na2O2、Al2(SO4)3、MgCl2、K2CO3

B.BaCl2、Na2SO4、(NH4)2SO4、KOH

C.AgNO3、NaCl、KCl、CuCl2

D.Fe2(SO4)3、K2CO3、KHSO4、NH4Cl

8.(2016杭州模擬)將空氣緩慢通過如圖所示裝置后,在試管中收集到少量稀有氣體。空氣在通過a~d裝置時,依次除去的氣體是 ()

A.O2、N2、H2O、CO2 B.CO2、H2O、O2、N2

C.H2O、CO2、N2、O2 D.N2、O2、CO2、H2O

9.(2016襄陽模擬)有一澄清透明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H+、Fe3+、Fe2+、Al3+、Al、C、N七種離子中的幾種,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 molL-1的NaOH溶液的過程中,開始沒有沉淀,而后有沉淀,沉淀達最大量后繼續(xù)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消失。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一定不含F(xiàn)e3+和Fe2+

B.一定含有Al3+,Fe3+、Fe2+至少含有一種或兩種皆有

C.溶液中不一定含有N

D.一定含有Fe3+,但一定不含F(xiàn)e2+

10.(能力挑戰(zhàn)題)某無色溶液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⑥S中的若干種,依次進行下列實驗,且每步所加試劑均過量,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下:

步驟 操 作 現(xiàn) 象 (1) 用pH試紙檢驗 溶液的pH大于7 (2)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蕩,靜置 CCl4層呈橙色 (3)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4) 過濾,向濾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肯定含有的離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沒有的離子是②⑥

C.不能確定的離子是①

D.不能確定的離子是③⑤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40分)

11.(12分)松花蛋于明朝初年問世,其腌制配方有多種,但主要配料為生石灰(CaO)、純堿(Na2CO3)和食鹽(NaCl)。將一定比例的配料用水和黏土調(diào)制成糊狀,敷于蛋上,密封保存,數(shù)日后即可食用。

(1)腌制松花蛋的配料用水調(diào)制時,發(fā)生的主要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有(不考慮黏土中物質(zhì)可能參與的反應(yī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花蛋外的糊狀物經(jīng)水溶解、過濾后,濾液中肯定大量含有的溶質(zhì)為______

(3)某同學(xué)設(shè)計如下表所示的實驗方案,探究(2)所得濾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質(zhì)是否存在,請你幫他完善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jié) 論 ①取少量濾液,滴加適量K2CO3溶液 若出現(xiàn)白色沉淀 濾液中含Ca(OH)2 若無白色沉淀 濾液中無Ca(OH)2 ②取少量濾液,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出現(xiàn)______

____________ 濾液中含Na2CO3 問題討論: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不必做實驗②就可以得出結(jié)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4分)(2016威海模擬)下面是提純大理石(主要雜質(zhì)是氧化鐵)的流程圖:

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將塊狀大理石磨成粉末,并在反應(yīng)池中安裝攪拌機。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Ⅱ中A物質(zhì)最好應(yīng)選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該過程中要隨時測定pH,在實驗室中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的操作是 ____

(3)檢驗Fe3+已完全生成Fe(OH)3沉淀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濾液B得到晶體B,操作過程包括

13.(14分)(能力挑戰(zhàn)題)現(xiàn)有A、B、C、D、E、F六種物質(zhì),已知它們的陽離子有:H+、K+、N、Na+、Ba2+、Al3+,陰離子有:OH-、Cl-、ClO-、N、C、S。將上述六種物質(zhì)溶于水均配成0.1 molL-1的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①僅A、C、D三種溶液顯酸性,且酸性強弱順序為AC。

②D與E反應(yīng)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過量的E沉淀量減少但不消失。

③向F中加入A有無色氣體生成。

④B的濃溶液與A的濃溶液混合產(chǎn)生有色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1)根據(jù)以上信息,填寫下列溶液中溶質(zhì)的化學(xué)式。

C

(2)D與過量的E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④中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100 mL A溶液中慢慢滴加入75 mL F溶液和向75 mL F溶液中慢慢滴加入100 mL A溶液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 答案解析

1.【解析】選D。三腳架、酒精燈、玻璃棒、蒸發(fā)皿用于蒸發(fā);鐵架臺(帶鐵夾、鐵圈)、分液漏斗、燒杯用于萃取;鐵架臺(帶鐵夾、鐵圈)、漏斗、玻璃棒、燒杯、濾紙用于過濾;蒸餾缺少蒸餾燒瓶,故不能進行的實驗操作是蒸餾。

2.【解析】選C。甲、乙熔沸點不同,密度相差無幾,且溶解性相似,能夠混溶,只能用蒸餾法將其分離。

3.【解析】選D。氯氣和氯化氫都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選項A錯誤;CO2能與飽和Na2CO3溶液反應(yīng),選項B錯誤;膠體和溶液都能透過濾紙,氫氧化鐵膠體中含有FeCl3應(yīng)用半透膜除去,選項C錯誤;D正確。

4.【解析】選C。A項若不變質(zhì)生成S,S也會因硝酸氧化生成S,故該項不正確;B項沒有除去過量的鋇離子,故該項不正確;D項中I-有可能是被硝酸氧化的,故該項不正確。

5.【解析】選B。A項中凡是容易溶解在水中的氣體都能形成白霧,比如氨氣;C項中只能說明該物質(zhì)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項中聞到燒焦羽毛氣味說明含有蛋白質(zhì),該織物不是棉織物。

6.【解析】選D。A項,酒精與水混溶不能用來萃取碘水中的碘;B項,要完全除去酒精中的水分,應(yīng)加生石灰,使水參與其反應(yīng)生成Ca(OH)2,然后加熱蒸餾得無水酒精;C項,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不能用冷卻結(jié)晶法。故只有D正確。

【誤區(qū)警示】(1)選用萃取劑時要注意滿足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即被萃取物質(zhì)在萃取劑里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劑中的溶解度大,萃取劑與原溶劑不混溶,萃取劑不與被萃取物質(zhì)反應(yīng)。

(2)不是所有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都能用重結(jié)晶法分離的,兩成分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差距要很大方可。

7.【解析】選C。A選項可按下列順序區(qū)別:Na2O2(淡黃色)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解的為MgCl2,生成白色沉淀又溶解的為Al2(SO4)3,最后剩余K2CO3;B選項可用兩兩相混的方法來區(qū)別;D選項的檢出順序為Fe2(SO4)3K2CO3KHSO4C選項不能區(qū)別,故正確答案為C項。

【方法技巧】物質(zhì)鑒別的技巧

(1)若被鑒別的物質(zhì)酸堿性不同,可選用適當(dāng)?shù)闹甘緞?如鑒別三種溶液:硫酸鈉、硫酸銨、碳酸鉀。

(2)若幾種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陽離子,可選用強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鉀)與之反應(yīng),如鑒別六種溶液:硫酸鉀、硫酸銨、硫酸鐵、硫酸鋁、硫酸鎂、硫酸銅。

(3)若幾種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陰離子,可選用強酸(鹽酸、硫酸)與之反應(yīng),如鑒別五種溶液:氯化鈉、硫化鈉、亞硫酸鈉、碳酸鈉、硅酸鈉。

(4)若有金屬及不同的金屬氧化物,如鑒別三種黑色粉末:二氧化錳、氧化銅、氧化亞鐵,可選用濃鹽酸。

8.【解析】選B。氫氧化鈉顯堿性,吸收二氧化碳,帶出水蒸氣,濃硫酸吸收水分,銅粉除去氧氣,鎂粉除去氮氣。

9.【解題指南】解答本題需注意以下兩點:

(1)為維持溶液電中性,必須同時存在陰離子和陽離子。

(2)在酸性條件下,N具有強氧化性。

【解析】選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開始沒有沉淀,而后有沉淀,沉淀達最大量后繼續(xù)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消失,說明溶液中含有大量氫離子、鋁離子,以及另外一種陽離子,由于H+、Al3+的存在,不可能有Al和C,陰離子只能是N,另外一種陽離子只能是Fe3+。 10.【解題指南】解答本題應(yīng)注意兩點:

(1)前面的試劑可能對后面的檢驗產(chǎn)生干擾。

(2)有些離子的存在與否可根據(jù)與已知離子是否共存確定。

【解析】選A。由實驗步驟(1)該溶液的pH大于7,說明含有強堿弱酸鹽,一定有①⑤,無②Ba2+;由(2)可知一定有④Br-,(3)說明生成硫酸鋇沉淀,⑤S也可被氧化成硫酸根,無法判斷;因(2)加入氯水,故(4)無法證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③Cl-。

11.【解析】(1)生石灰(CaO)與水反應(yīng)生成氫氧化鈣,純堿(Na2CO3)進一步與氫氧化鈣反應(yīng)生成碳酸鈣。

(2)溶液中肯定有的是反應(yīng)生成的NaOH和未參加反應(yīng)的NaCl。

(3)檢驗濾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可通過檢驗濾液中是否含有C來實現(xiàn);檢驗C是否存在可加入鹽酸看是否產(chǎn)生氣泡,也可加入可溶性鋇鹽[或Ba(OH)2]或鈣鹽看是否產(chǎn)生白色沉淀;由于Ca2+與C易形成白色沉淀,所以當(dāng)實驗①中檢驗出有Ca(OH)2時,則溶液中肯定無Na2CO3。

答案:(1)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2)NaOH NaCl

(3)滴入適量鹽酸 氣泡[或滴入Ba(OH)2、BaCl2、CaCl2等溶液 白色沉淀] 若實驗①檢驗出有Ca(OH)2,則肯定沒有Na2CO3存在

12.【解析】(1)攪拌可以加速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

(2)為中和過量的硝酸,使Fe3+轉(zhuǎn)化為Fe(OH)3沉淀,并獲得副產(chǎn)品硝酸銨,故此處最好通入適量的氨氣或加適量的氨水。

(3)可利用Fe3+能與SCN-反應(yīng)生成紅色溶液的特征性質(zhì)加以鑒別。

(4)分離可溶性固體溶質(zhì)和溶劑的方法一般采用蒸發(fā)結(jié)晶。

答案:(1)使固體快速溶解

(2)NH3(或NH3H2O) 取一小塊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點在pH試紙中部,變色后和標(biāo)準(zhǔn)比色卡對比,讀出pH

(3)取上層清液(或濾液),滴加幾滴KSCN溶液,如果溶液顏色不變,則說明Fe3+沉淀完全,如果變紅,則說明沒有沉淀完全

(4)蒸發(fā)濃縮

13.【解題指南】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

(1)尋找解題突破口B與A的濃溶液混合產(chǎn)生有色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然后順藤摸瓜各個擊破;

(2)明確各離子的特性,對號入座。

【解析】以上物質(zhì)之間相互反應(yīng)能生成有色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最有可能是氯氣,A為鹽酸,B為次氯酸鹽,向F中加入A有無色氣體生成,說明F為碳酸鹽,由②知E為Ba(OH)2,D為硫酸鋁,另一種酸性物質(zhì)C是NH4NO3,進一步確定B為次氯酸鈉(或次氯酸鉀),F為碳酸鉀(或碳酸鈉)。向100 mL 0.1 molL-1鹽酸中慢慢滴加入75 mL 0.1 molL-1的K2CO3(或Na2CO3)溶液,生成的CO2由鹽酸決定,為0.1 L0.1 molL-12=0.005 mol;向75 mL 0.1 molL-1的K2CO3(或Na2CO3)溶液加入100 mL 0.1 molL-1鹽酸,生成CO2的物質(zhì)的量為0.002 5 mol,二者之比為2∶1。

答案:(1)NH4NO3 Ba(OH)2

(2)2Al3++3S+8OH-+3Ba2+====2Al+3BaSO4+4H2O

(3)Cl-+ClO-+2H+====Cl2+ H2O

(4)2∶1

高三化學(xué)第二次月考模擬試題及答案的所有內(nèi)容就分享到這里,希望對考生復(fù)習(xí)有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521718.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6高三化學(xué)上冊第一次月考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