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歸納
1.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1)內(nèi)容: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
(2)表達式:E=NΔΦ/Δt.
2.對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理解
(1)E=NΔΦ/Δt中,N為線圈匝數(shù),本式是確定感應電動勢的普遍規(guī)律,回路可以不閉合.
(2)E=NΔΦ/Δt中,ΔΦ總是取絕對值,E的大小是由線圈匝數(shù)及磁通量的變化率決定的,與Φ或ΔΦ的大小無必然聯(lián)系.
(3)E=NΔΦ/Δt一般用以求Δt時間內(nèi)感應電動勢的平均值,依I=E/R及q=IΔt可進一步求平均電流及Δt時間內(nèi)通過回路某橫截面積的電荷量,但一般不能依平均電流計算電路中電流所做的功以及電路中產(chǎn)生的電熱.
(4)ΔΦ/Δt的常見幾種計算式:ΔΦ/Δt= BΔS/Δt=SΔB/Δt .
3.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時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
(1)E=BLv
(2)E=BLvsin θ
4.對E=BLv的理解
(1)上式只適用于導體各點以相同速度在勻強磁場中切割磁感線的情況,且L、v與B兩兩垂直.
(2)當L垂直B、L垂直v,而v與B成θ角時,導體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大小為E=BLvsinθ.
(3)若導線是曲折的,或L與v不垂直時,則L應為導線的有效切割長度,即導線兩端點v、B所決定平面的垂線上的投影長度,如右圖所示,三種情況下感應電動勢大小相同.
(4)公式E=BLv中,若v為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則E為平均感應電動勢,若v為某時刻的切割速度,則E為瞬時感應電動勢.
(5)導體轉(zhuǎn)動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當導體在垂直于磁場的平面內(nèi),繞一端以角速度ω勻速轉(zhuǎn)動切割磁感線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時,E=BLv平=12BL2ω.
重點難點突破
一、兩種求電動勢的方法E=NΔΦ/Δt和E=BLvsin θ有什么不同
1.研究對象不同:前者是一個回路(不一定閉合),后者是一段直導線(或能等效為直導線).
2.適用范圍不同:E=NΔΦ/Δt具有普遍性,BLvsin θ只適用于導體切割磁感線的情況.前者計算的是在Δt時間內(nèi)的平均電動勢,只有當Δt→0或磁通量的變化率是恒定不變時,它算出的才是瞬時電動勢;E=Blvsin θ中的v若為瞬時速度,則算出的就是瞬時電動勢,若v為平均速度,算出的就是平均電動勢.
二、什么是動生電動勢和感生電動勢
1.由于導體運動而產(chǎn)生動生電動勢時,運動部分的導體相當于電源;由于磁場變化產(chǎn)生感生電動勢時,磁場穿過的線圈部分相當于電源.
2.動生電動勢和感生電動勢具有相對性
動生電動勢和感生電動勢的劃分,在某些情況下只有相對意義.將條形磁鐵插入線圈中,如果在相對于磁鐵靜止的參考系內(nèi)觀察,磁鐵不動,空間各點的磁場也沒有發(fā)生變化,而線圈在運動,線圈中的電動勢是動生的;但是,如果在相對于線圈靜止的參考系內(nèi)觀察,則看到磁鐵在運動,引起空間磁場發(fā)生變化,因而,線圈中的電動勢又是感生的.在這種情況下,究竟把電動勢看做是動生的還是感生的,決定于觀察者所在的參考系.然而,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通過轉(zhuǎn)換參考系把一種電動勢歸結為另一種電動勢.不管是對哪一種電動勢,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都成立.
三、怎樣求解導體棒轉(zhuǎn)動切割磁感線的電動勢
方法一:利用公式E=NΔΦ/Δt
設導體棒長為L,繞O點轉(zhuǎn)動角速度為ω,則在t時間內(nèi),其掃過一扇形面積S=12ωtL2
則由公式得E= = BωL2
方法二:利用公式E=BLv
上圖中O點速度v0=0,A點速度vA=ωL
則由公式E=BLv,其中v取平均速度,得
E=BL?12ωL=12BωL2
典例精析
1.感生電動勢的求解
【例1】如圖甲所示,在周期性變化的勻強磁場區(qū)域內(nèi)有一垂直于磁場、半徑為r=1 m、電阻為R=3.14 Ω的金屬單匝圓型線圈,若規(guī)定逆時針方向的電流為正方向,B垂直于紙面向里為正,當磁場按圖乙所示的規(guī)律變化時,線圈中產(chǎn)生的感應電流圖象正確的是( )
【解析】首先由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在0~1 s內(nèi),磁通量正向增大,感應磁場垂直紙面向外,電流為逆時針,為正向電流,又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n ?S得E=2πr2,I=ER得I=2 A,在1 s~3 s內(nèi),磁場正向減小,感應電流為負,故答案選B.
【答案】B
【思維提升】線圈面積不變時,磁場均勻變化會產(chǎn)生一恒定電流,還應注意電流方向隨時間變化.
【拓展1】兩個用相同制成的粗細相同的圓環(huán)如圖所示連接,其半徑之比rA∶rB=2∶1.先單獨將A環(huán)置于均勻變化的磁場中,測得P、Q兩點間電壓為U1,再單獨將B環(huán)置于同一均勻變化的磁場中,測得P、Q兩點間的電壓為U2,則U1∶U2= 2∶1 (連接處電阻不計).
【解析】當單獨將A環(huán)置于磁場中時,A環(huán)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E= ?SA,U1=ERA+RB?RB= πr2A?RBRA+RB
RB∶RA=rB∶rA=1∶2
當單獨讓B環(huán)置于磁場中時,B環(huán)相當于電源,此時P、Q兩點間的電壓為A環(huán)電阻上的分電壓,有
U2= πr
故
2.動生電動勢的求解
【例2】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屬導軌,相距L=0.50 m,左端接一電阻R=0.20 Ω,磁感應強度B=0.40 T,方向垂直于導軌平面的勻強磁場,導體棒ab垂直放在導軌上,并能無摩擦地沿導軌滑動,導軌和導體棒的電阻均可忽略不計,當ab以v=4.0 m/s的速度水平向右勻速滑動時,求:(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ab棒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并指出a、b哪端電勢高;
(2)回路中感應電流的大。
(3)維持ab棒做勻速運動的水平外力F的大小.
【解析】(1)根據(j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ab棒中的感應電動勢為E=BLv=0.40×0.50×4.0 V=0.80 V
根據(jù)右手定則可判定感應電流的方向為由b→a,所以a端電勢高.
(2)感應電流大小為I=ER=0.800.20 A=4.0 A
(3)由于ab棒受安培力,故外力
F=ILB=4.0×0.50×0.40 N=0.80 N
故外力的大小為0.80 N
【思維提升】把產(chǎn)生動生電動勢部分當做電源,電源正極就是電勢較高的點.ab棒受力平衡是因為外力與安培力等大反向,可用二力平衡求出外力.
【拓展2】若將例2中右圖改為如圖所示,其他條件不變,試探究分析:
(1)ab棒中感應電動勢的大;
(2)回路中感應電流的大;
(3)維持ab棒做勻速運動的外力F的大小和方向.比較一下,兩種情況相同嗎?
【解析】(1)能夠引起感應電流的電動勢是ab間產(chǎn)生的電動勢,有效切割長度不是L,而是 =2L
根據(j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得
E=2BLv=2×0.40×0.50×4.0 V=1.6 V
(2)感應電流大小I=ER=0.160.20 A=8.0 A
(3)外力F=I?2L?B=3.2 N,外力F的方向與v相同.通過計算可以發(fā)現(xiàn),兩種情況下,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均增加了1倍,外力F增加到4倍,外力方向也發(fā)生了改變.
3.平均電動勢、瞬時電動勢及電動勢有效值
【例3】如圖所示,邊長為a,總電阻為R的閉合正方形單匝線框,放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磁感線與線框平面垂直.當線框由圖示位置以ω的角速度轉(zhuǎn)過180°角的過程中,
(1)磁通量變化量為多大?
(2)線框中的平均電動勢多大?平均電流多大?
(3)流過線框?qū)Ь橫截面的電荷量是多少?
(4)線框中產(chǎn)生多少熱量?
【解析】(1)ΔΦ=BS-(-BS)=2Ba2
(2)E-= =
I-=E-R=
(3)q=I-Δt= =
(4)Q= ?Δt,注意,此時E必須用有效值,故
Q=( )2?Δt/R= =
【思維提升】流過橫截面的電荷量可以用平均電流求解,但線框發(fā)熱量不能用平均電流,而要用有效值求解.
【拓展3】如圖所示,邊長為a的正方形閉合線框ABCD在勻強磁場中繞AB邊勻速轉(zhuǎn)動,磁感應強度為B,初始時刻線框所在平面與磁感線垂直,經(jīng)過t時間后轉(zhuǎn)過120°角,求:
(1)線框內(nèi)感應電動勢在t時間內(nèi)的平均值;
(2)轉(zhuǎn)過120°角時感應電動勢的瞬時值.
【解析】(1)因為Φ1=Ba2,Φ2=-12Ba2
所以ΔΦ=32Ba2
則E-= =
(2)線框轉(zhuǎn)過120°這一時刻,CD邊的線速度v= ,速度方向與磁場方向的夾角θ=60°,所以E瞬=BLvsin θ=
易錯門診
4.電磁感應中電勢高低的判斷
【例4】如圖所示,圓形線圈中串聯(lián)了一個平行板電容器,線圈內(nèi)有磁場,磁通量Φ隨時間按正弦規(guī)律變化.以垂直紙面向里的磁場為正,從t=0時刻開始,在平行板電容器中點釋放一個電子,若電子在運動中不會碰到板,關于電子在一個周期內(nèi)的加速度的判斷正確的是( )
A.第二個T/4內(nèi),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越來越小
B.第二個T/4內(nèi),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越來越大
C.第三個T/4內(nèi),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越來越大
D.第三個T/4內(nèi),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越來越小
【錯解】第二個T/4內(nèi),磁通量正向減小,感應磁場與原方向相同,感應電動勢為順時針,故上板電勢高,帶正電,電子加速度向上,磁通量減小,電子加速度越來越小,A對,第三個T/4內(nèi),磁通量垂直向外增大,電動勢也為順時針,加速度仍然向上,故C、D均錯,B對.
【錯因】把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的部分回路當成外電路處理.
【正解】第二個1/4周期內(nèi),磁感應強度向里減小(磁通量減小),若有感應電流,其磁場方向應向里,感應電流方向為順時針方向,則電容器下極板帶正電,電子的加速度方向向下,由于B的變化越來越快,感應電動勢越來越大,板間的電場強度越來越大,電子的加速度也越來越大,故A、B均錯.第三個1/4周期內(nèi),磁通量向外增加,感應電流的磁場仍向里,電子的加速度方向向下,由于Φ變化越來越慢,則電動勢越來越小,加速度也越來越小,故C錯,D對.
【答案】D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54018.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物理第一輪電場導學案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