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高三語文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第一課時
【考綱內容】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能力層級:B級(表達運用)
【考綱闡釋】明確標點符號的各種作用,正確使用各種點號和標號。點號主要表示語言中種種停頓,標號主要標明詞語或句子的性質和作的。
【考點分布】(1)點號七種,頓號、逗號、分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
(2)標號九種,引號、括號、書名號、省略號、破折號、間隔號、著重號、連接號、專名號。
【真題解析】
1.(2009年山東)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郝明義認為“沒有越界不成閱讀,”提出閱讀者應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隨便走幾步、在網(wǎng)絡與書籍之間跨步。
B.從這些關于祖先的事跡中,孩子們在精神上與祖先建立了聯(lián)系,找到了族群上的歸屬感,完成了“我是誰?”“我從哪里來?”的原初確認。
C.“陸資入臺”可以使兩岸在更廣泛的領域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互利雙贏,特別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下,更需要兩岸攜手、共渡難關。
D.德國聯(lián)邦司法部長表示:“連接德國和中國的不僅是經(jīng)濟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們也在不斷靠近。‘德中法制對話’活動有助于達到這一目的。”
【答案】D(A.“沒有越界不成閱讀,”逗號應放到后引號外;B項有問題,按原來的標點規(guī)則,這種用法是正確的; C“兩岸攜手、共渡難關”之間用逗號,這是兩個短句子。)
點評:此題出的很差,因為有知識性錯誤,B項的用法是對的,“完成了‘我是誰?’‘我從哪里來?’的原初確認”一句用法正確,標點符號用法細則中明確說明,引文中為了保留原來的特殊語氣,可以保留原來的標點。本題把這種用法視為錯誤,估計是命題人的個人觀點,但是個人的學術觀點怎能挑戰(zhàn)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呢?其直接后果是造成考試的不公正。希望考試院承認錯誤,評卷時BD兩項都算對,以免部分學生吃虧。

2.(2009年湖北) 下列各項中,標點符號的使用合乎規(guī)范的一項是
A.我想養(yǎng)只鴿子,讓它生鴿蛋給小孩兒玩?墒悄壳皣乐氐膯栴}是,有沒有壁虎,假定有了,會不會偷鴿蛋?
B.上海電影譯制片廠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樂之聲》、《王子復仇記》等等,為什么令人百看不厭?這首先還是歸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語云:“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復興必須具備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
D.紅絲帶??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標志,象征著我們對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關心,象征著我們對生命的熱愛,象征著我們要用“心”來參與預防艾滋病的工作。
【答案】D
【考點】考查標點符號的使用。
【解析】A.是陳述句,所以句末應該用句號;B.冒號表示列舉的時候應該是完全列舉,后面也就不能跟“等等”,所以“如”后冒號應該刪去;C.括號應在引號外,括號內容只是注釋引用語的出處而非引用語,所以不能在引號內。
【思路分析】標點的使用要從句意、句間(詞間)關系、句子語氣三者結合起來分析。常見的命題者設置的失誤有:①非疑問句用問號(如A項),②倒裝句中間號③前置分句之間用頓號④聯(lián)合詞組不同層次的詞語之間用頓號⑤連詞前面用頓號⑥概數(shù)用頓號⑦集合詞語用頓號⑧句中沒有逗號徑直用分號⑨句中已用句號再用分號⑩冒號后面揭示范圍不清⑾句中短暫停頓用冒號⑿同一句中用兩個冒號⒀引語中 “某某說,”后用冒號⒁引語中(或括號中)句末點號誤置(如C項),⒂不是書名用書名號、⒃冒號、省略號與“等等”重復(如B項)。

【考題趨勢】
自2004年開始,標點符號的使用又重新作為考察內容,近幾年高考試題中,標點試題較少,有被淡化的趨勢。從題型上看,過去常見的題型有兩種,一是選擇題,即要求選出標點運用正確或錯誤的一項,二是與語病題結合考,讓考生找出一段話中有語法或標點運用有誤的幾處,并加以改正。廣東高考實際上已放到文言文里面考斷句能力。
【考點透析】
(一)問號
1.選擇問句,問號用在句末,中間用逗號。
如:你是參加電子計算機培訓班呢,還是美容美發(fā)培訓班呢?
2.倒裝問句,問號用句末。
如:你知道她來干什么嗎,老王?
3.有疑問詞,但非疑問句,表陳述語氣,句中用逗號,句末用句號。
如:魯迅先生為什么寫《自嘲》這首詩,當時的社會背景是什么,是值得我們探討的。
4.反問句感情強烈,句末改用嘆號。
如:這樣的人都不法辦,難道還有天理嗎!
5.選擇問句為了表示強調,具有相對獨立性,每項后面可用問號。
如:是站在他們的前頭領導他們呢?還是站在他們的后頭指手畫腳地批評他們呢?還是站在他們的對面反對他們呢?
6.連續(xù)問句,各句前后語意連貫,各句后用問號。
如:市長每天都去掏煙囪?他不處理日常政務?市里難道沒有比掏煙囪更重要的事?我心里納悶。
7.肯定和否定連用的正反問句式如不表示疑問語氣時,句末不用問號,而用逗號或句號。
如:概括地說就是“尊重知識,尊重人生”這八個字,事情成敗的關鍵就是能不能發(fā)現(xiàn)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8.表疑問的獨詞句后用問號。
如:“!地獄?”我很吃驚,只是支吾著,“地獄???論理,就該也有!
(二)冒號
1.用在“說、想、是、證明、宣布、指出、透露、如下、例如”等詞語后邊,表示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驚訝地說:“啊,原來是你!”
2.總括性話語前的停頓,用冒號,以總結上文。
如: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在化學系學習;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讀機械制造專業(yè);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3、“××說”,如果只管下面便用冒號,只管上面便用句號,既管上又管下,一般用逗號。
如:①岳軍小聲解釋說:“見識見識嘛,不會起化學反應的!保ㄖ还芟拢
②“見識見識嘛,”岳軍小聲解釋說,“不會起化學反應的。”(既管上又管下)
③“見識見識嘛,不會起化學反應的!痹儡娦÷暯忉屨f。(只管上)
4.非提示性話語后邊不能用冒號。
如:省教育廳在給孫家村的紀念碑上刻著:“辦學偉績 永垂青史”八個大字。(該句“刻著”沒有提示性作用,后面的冒號要刪掉。)
5.間接引用的“說”后面不用冒號。
如:今天早上剛一碰面,她就高興地對我們說,她的病好了,可以參加今天晚上的演出了,希望我們都能早點到場。
6、句子中分說部分去掉后,其內容與形式仍然是完整的,不能用冒號,只能用破折號。
如:我國的四大發(fā)明??火藥、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對世界歷史的發(fā)展有重大貢獻。
7.冒號的提示范圍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間。
如:大量事實證明: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要經(jīng)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由于冒號管到句末,應把冒號改為逗號。)
(三)頓號、逗號
1.不是并列關系的詞語,中間不應用頓號。
如:我校地址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堿泉街。(“新疆”和“烏魯木齊”“堿泉街”不是并列關系,而是領屬關系。)
2.相鄰數(shù)字連用,如果表示確數(shù),中間要用頓號。如果表示概數(shù),中間不能用頓號。
如:①那時候,他們還都只是一些七八歲的小孩子,天真爛漫,無拘無束。(概數(shù))
②日本有的大學二、三年級都開有語法課,但每學年只有25學時。(確數(shù))
3.數(shù)字之間如果省略詞語,就要用頓號。
如:我們第一、二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貼緊教材講授與復習。
4.如果并列詞語中還有并列詞語,大的并列詞語之間用逗號,小的并列詞語之間用頓號。
如:原子彈、氫彈的爆炸成功,人造衛(wèi)星的發(fā)射、回收,標志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達到了新的水平。
5.并列的各項比較簡單,應用頓號隔開,如果并列的各項都帶有語氣詞“啊”“呀”“啦”等,停頓比較大,就用逗號。
如:①這里的山、水、樹、草,都是我從小非常熟悉的。
②這里的山啊,水啊,樹啊,草啊,都是我從小就非常熟悉的。
6.較長的并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應該用逗號。
如:①政治的黑暗,階級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里都充分反映出來。
②刀子,叉子,玻璃酒杯,大大小小的花瓷盤子,都放出耀眼的光。
7、反復的詞語之間不用頓號而用逗號。
如:水,水,我要喝水。
8.并列成分作謂語,作補語,盡管這些并列短語比較短,其中間也不用頓號,而用逗號。
如:①一群人在唱歌,跳舞。
②這篇文章寫得生動,感人。
(四)分號
1.分號表示復句內部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
如: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
2.非并列關系(如轉折關系、因果關系)的多重復句,第一層的前后兩部分之間,也用分號。
如:龍王也贊賞魯班的好手藝,答應把龍宮借給他三天;但,限期到得歸還,一個時辰也不得拖延。
3.并列分句之間如果沒有逗號,則可以不用分號;若有逗號,則用分號。
如:打好這一仗的關鍵是:一要發(fā)動群眾,二是要找準目標,三是要速戰(zhàn)速決。
(五)引號
引號與點號連用時,點號是放在引號內,還是放在引號外,這要看引文是完整地照錄別人的話,還是作為引用者文句的一部分而定。有以下四種情況:
1.引文本身是照錄別人的話,引來后仍作獨立的句子使用,引文末尾仍用原文的點號,放在引號內。
如:我要給爺爺理發(fā),爺爺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2.引文不完整或把引文作為自己話的一部分,句末點號放在引號外。
如:現(xiàn)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人所說的那樣,“神形兼?zhèn)洌錆M生機”。
3.引用的話末尾的標點是問號或嘆號,則應保留。
如:①他把“醉臥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兩句反復吟誦了好幾遍。
②那天晚上,我剛剛走到胡同口,就聽見“啊呀!”一聲。
4.以地名來命名的路、站、工程等均不能使用引號。
如:我國第一座自主設計、自行建造的國產(chǎn)化商業(yè)核電站“秦山第二核電站”的2號機組核反應堆首次臨界試驗獲得成功,將于年內并網(wǎng)發(fā)電。(句中的“秦山第二核電站”所用引號要去掉。)
(六)括號
1.句內括號和點號連用。
括號里的話是注釋句子里的詞語或分句的,句內括號應處在句子里的詞語或分句后。如果被注釋的分句后邊有點號,應放在括號后面。句內括號里的語句可以使用各種標點,但句末不能使用標點(問號、嘆號除外)。
2.句外括號和點號連用。
括號里的話是注釋整個句子(一個或幾個)的,句外括號要放在全句句末標點之后,括號里邊的語句末尾可以使用各種標點。
如:他栽培了許多鮮花,喂養(yǎng)和訓練了許多小動物。(他后來還曾照顧動物園里一只沒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七)破折號的
1.破折號在句中可以表示解釋說明,表示話題轉換,意思的遞進,說話的斷斷續(xù)續(xù),聲音的延長,分項列舉,插說和夾注等。
2.破折號前面的詞句原來有點號,用了破折號后,一般不必再保留那個標點。
如: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藝術品??小屋。
3.如果破折號前后表示跳躍或轉折,破折號前的點號不一定省去。
如:“好香的干菜,??聽到了風聲了么?”趙七爺站在七斤嫂的對面說。
4.兩個破折號連用,前一個表示插入,后一個表示承接,兩個破折號相當于一個括號。
如:“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xiàn)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柜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孔乙己》)
5.破折號和括號都表示注釋,不同之處是:破折號汪釋的文字在閱讀時應該讀出,括號內的注釋文字不能朗讀出來。
(八)省略號
1.省略號常見的用法有兩種:一種是引文省略,一種是列舉省略。
如: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
2.省略號所表示的不必盡舉的同類事物的省略,一般要在列出三項以后再用。
3.省略號前如果有逗號、頓號,可以不用,只要不妨礙語意的表達。
4.省略號相當于“等”“等等”,所以用了省略號,就不必再用“等”“等等”。
5.省略號和破折號都可以表示語言的中斷,不同之處是:省略號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破折號表示戛然而止。
(九)書名號
1.書名號的幾種特殊用法:
近兩年高考中頻頻出現(xiàn)對書名號的考查,要格外重視書名號的用法辨析。書名號主要用于表示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但還有幾種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同時還要注意幾種容易誤用的情況。
(1)書名、篇名一起出現(xiàn)。
如果篇從屬于書,書名在前,篇名在后。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如果篇名里還有書名,就要使用兩個書名號,外為雙書名號,內為單書名號。如:李教授撰寫的《談曹植的〈白馬篇〉的愛國情結》一文獲得了好評。
(2)電影、歌曲、舞蹈、小品、相聲等文化產(chǎn)品的名稱可用書名號。如:
①片尾曲《我心永恒》是《泰坦尼克號》影片的經(jīng)典絕唱。
②相聲表演藝術家馬三立的單口相聲《逗你玩》雅俗共賞,堪稱相聲中的精品。
(3)電視臺、電臺的節(jié)目可用書名號。如:
19歲的女大學生在《幸運52》節(jié)目中連續(xù)七次奪魁,引起了媒體的好奇。
(4)法律、條例的名稱也用書名號。如: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正式確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由各級政府負責治理”的原則。
(5)教科書名稱用書名號,而課程名不用書名號。如:
這學期開設微積分課,需要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會版的《微積分》。
(6)叢書名與部分書名的使用。
如果叢書和部分書一起出現(xiàn),就存在包含和被包含關系,叢書名不用書名號,部分書用書名號。如:我托他買“青年自學叢書”??《環(huán)境保護》和《人體衛(wèi)生》,他一口答應了。如果只出現(xiàn)叢書名,那叢書名就要用書名號。如:中國青年出版社會出版的《青年自學叢書》深受廣大青年讀者的喜愛。
2.書名號的幾種誤用情況:
(1)商品名不能用書名號。如:
《海爾牌》空調已經(jīng)遠銷海外。(書名號應去掉)
(2)身份證不用書名號。如:
公安機關負責向公民頒發(fā)《身份證》。(書名號應去掉)
(3)欄目名不用書名號,要用引號。節(jié)目可用書名號。如:
近日,《重慶日報》、重慶電視臺和重慶電臺共同推出的“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教育”欄目??《不朽的紅巖》,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2005年重慶卷)
(4)主題、會議、標語等都不用書名號,可用引號。如:
以《團結、友誼、交融、發(fā)展》為主題的第48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今天在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廣場隆重開幕。(2005年山東卷)(書名號改為引號)
(5)考試、比賽等活動不用書名號。如:
對于《雅思IELTS考試》,人們已經(jīng)耳熟能詳,如今一個全新的同樣來自英國的職業(yè)外語水平測試??《博思BULATS考試》,也已由國家人事部考試中心推出。(2004年全卷IV)(句中兩個書名號應改為引號)
(十)其他注意事項:有表義作用的標點與語詞不能重復使用
1.省略號和“等”“等等”重復
例 湖南卷第二代無繩電話用了數(shù)字技術,主要有泛歐數(shù)字無繩電話、個人接入通信系統(tǒng)……等。
【分析】省略號表示列舉省略,“等”也表示內容的省略,顯然二者在使用上重復,應該去掉其中一個。
2.冒號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復
例1.文章分析了中國科學發(fā)展的歷史和現(xiàn)狀,認為中國立國近50年之所以未能取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一是我國“重術輕學”的傳統(tǒng),對我國的科技政策的制定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二是對基礎研究投入過低,造成發(fā)展上缺乏后勁。
例2.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歷來為紛繁蕪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這就是因為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
例3.在這所學校,我與李老師最熟:因為在我上五六年級的時候,她就一直教我們語文和算術,并當班主任。
例4.做,要靠想來指導;想,要靠做來證明:總之,想和做是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分析】例1中“之所以”一詞明顯是在挖掘事情的根源,故下文應該直接指出根源所在;但是,例1卻使用一個同樣表示解釋原因的冒號,因而造成了標點符號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復。例2冒號已經(jīng)是在表示解釋原因了,但后文又使用了“這是因為”,因而造成了表意上的重復。例3中冒號表示解釋說明,即冒號后面的內容是對前文的解釋,但在冒號后面又用了表示解釋原因的“因為”,因此造成重復,故應該刪除“因為”一詞。例4中冒號用在總括語之前,但這里又使用了“總之”一詞,造成了表意同標點符號重復。
3.起解釋說明作用的破折號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復
例1.生長在人際罕至的雪線以上的靈花異草,據(jù)說是稀世之寶??即一種很難求得的婦科良藥。
【分析】此處的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同“即”“就是”等意思相同,只能保留其一。
4.頓號同連詞“和”“及”“與”“或”“或者”等重復
例1.參加這次龍舟賽的有永順花船、晨溪紅船、以及沅陵黃船。
例2.暢銷海外的名貴藥材三七、天麻、紅花、和雪蓮等,已被搶購一空。
例3.觀眾長時間地等待,只為一睹她的風采、或簽上一個名。
【分析】并列詞語中如果有連詞“和”“與”“及”“或”“或者”等,就不能使用頓號,因為這些連詞已經(jīng)表示并列關系,頓號也表示并列關系!昂汀币活惖倪B詞,一般用于只有兩項的并列詞語之間或多項并列詞語的最后兩項之間。
5.著重號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復
例:創(chuàng)新精神,尤其廣大青少年的創(chuàng)新精神,對一個民族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分析】例句中的“至關重要”已經(jīng)加了著重號,表示特別強調,但是又用了“尤其”一詞,因此造成了標點符號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55642.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總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