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屆高三歷史下冊3月份百題精練檢測試題(有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M
2014年3月份百題精練(1)
歷史試題
一、: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入答題卡。
1.古代中國只有天子才能舉行郊祭(祭天),諸侯只能祭其封國境內的名山大川,然而魯國從僖公開始也舉行郊祭,而季氏也舉行旅祭(祭泰山)。對此類現(xiàn)象,孔子評論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據(jù)此可知,孔子 ( )
A.主張維護禮樂制度
B.哀嘆分封制度的瓦解
C.對宗法制強烈不滿
D.對社會現(xiàn)象表示容忍
2.夏商周三代手工業(yè)發(fā)達,青銅鑄造是其主要成就。此時還出現(xiàn)了最早的( )
A.絲織品 B.瓷器C.陶器 D.玉器
3.關于秦漢一統(tǒng),黃仁宇認為統(tǒng)一的地理基礎也不容忽視。他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專辟一章——“土壤?風向?雨量”,指出黃土、黃河、風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權化大一統(tǒng)的要素。下面與他的觀點相呼應的看法是( )
A.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中國歷史發(fā)展走向
B.戰(zhàn)國諸侯以農立國、相互競爭
C.氣象因素無法解釋民族國家形成
D.古代文明都以大河為中心,推行重農政策
4.漢代儒學又稱經學,漢武帝以后,經學日趨昌盛,經學內部也分化出不同的派別——古文經派和今文經派。這里的“今文”是指( )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隸書
5.1970年陜西何家村出土了22枚銀餅,據(jù)其中幾枚上的文字“懷集縣開(元)十(年)庸調銀拾兩”,專家稱之為“關中懷集縣的庸調銀餅”(右圖)。對此發(fā)現(xiàn),合理的推測是( )
A.銀兩是當時流通的主要貨幣
B.租庸調征收的實物具有多樣性
C.租庸調制度在開元年間已崩潰
D.關中地區(qū)當時以產銀著稱
6.有人這樣描述某個新建王朝的歷史特點:首個庶民皇帝、黃老無為政治、郡國并行制度。這個王朝是( )
A.漢 B.唐C.宋 D.明
7.“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边@段話充分反映了( )
A.察舉制弊端 B.人才大量涌現(xiàn)
C.選官途徑多樣 D.對科舉制不滿
8.兩宋時期商業(yè)經濟空前繁榮。下列關于右圖的表述,有誤的是( )
A.宋代出現(xiàn)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B.宋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C.宋代北方的一些城市超越南方成為最繁榮的大都會
D.宋代南方的漢口鎮(zhèn)、佛山鎮(zhèn)成為著名的商業(yè)名鎮(zhèn)
9.明朝中后期,手工業(yè)發(fā)展增速,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下列說法不準確的是( )
A.出現(xiàn)最早的部門是紡織業(yè)
B.它是西方資本主義影響下的結果
C.出現(xiàn)最早的地區(qū)是江南
D.它反映了明朝商品經濟空前活躍
10.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東羅馬帝國滅亡,這一事件對中國所造成的影響是( )
A.明朝出口貿易急劇下降 B.通往西方的陸地交通受阻
C.明朝東南沿海倭患不絕 D.西學開始大規(guī)模傳入中國
11.與近代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直接相關的是( )
A.“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B.維新派與頑固派論戰(zhàn)
C.革命派與;逝烧搼(zhàn) D.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2.咸豐初年魏源的《道光洋艘征撫記》刊印時,書中夷字,全都改作“洋”字。如夷艘、夷人、夷商,全改為洋艘、洋人、洋商。這種語言上“夷”“洋”之變,明顯反映出近代中國人態(tài)度觀念的變化,這種變化的總趨勢是( )
A.蔑視西方事物 B.自覺抵制西方文化
C.崇尚西方事物 D.被迫接受西方文化
13.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就是巨大的,有順口溜稱:“一五成就不尋常,自產鐵軌出鞍鋼。一汽長春解放牌,飛機南昌又沈陽。武漢大橋跨天塹,克拉瑪依油不羊。鐵路鷹下寶成等,三條公路通西藏!薄耙晃濉庇媱濋_始實施是在( )
A.1950年 B.1952年C.1953年 D.1956年
14.新中國建國初期,在鼓勵農村青年扎根農村、建設新農村的同時,國家還號召城市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導致這一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
A.人口增長太快 B.國家重點扶持農村發(fā)展
C.城市就業(yè)困難 D.國民經濟恢復發(fā)展緩慢
15.近年來一些“養(yǎng)生大師”備受關注。有些“大師”專門弄虛作假以聚斂錢財。從純理論的角度看,下面哪一類書籍更可能成為他們玄妙理論的來源(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儒學
16.下面不屬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成就的是( )
A.珍妮紡紗機 B.電話
C.汽車 D.飛機
17.15~19世紀非洲的精壯勞動力銳減,其主要原因是( )
A.奴隸貿易 B.自然移民C.疾病流行 D.部族仇殺
18.地理大發(fā)現(xiàn)以后,世界面貌發(fā)生很大變化:人種重新分布,物種頻繁交流等。下面原本屬于美洲特產的是( )
A.茶葉、絲綢 B.象牙、瓷器C.玉米、煙草 D.香料、番薯
19.美洲土著居民被稱為“印第安人”并沿用至今。一般認為最早使用這一稱呼的是( )
A.迪亞士 B.達?伽馬C.哥倫布 D.鄭和
20.第一個打破希臘人神造世界的神秘觀念,標志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覺醒”的思想家是
( )
A.泰勒斯 B.普羅泰格拉C.蘇格拉底 D.亞里士多德
21.與蘇格拉底比較,孔子思想的特點是( )
A.重視道德教化 B.推崇賢人政治C.反對強權暴政 D.政治思想保守
22.西方學者評論說,    時期的知識分子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幾乎所有公認的歐洲傳統(tǒng),“他們的目標是推翻舊有結構,重建人類社會、機構和知識,并用所謂的自然秩序為新社會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边@里的空格應該填( )
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啟蒙運動 D.五四運動
23.與文藝復興相比較,歐洲宗教改革的特點是( )
A.宣揚超越民族政治界限的人性 B.推崇自由與寬容
C.有更廣泛的群眾支持 D.更熱愛人和自然
24.恩格斯說:“十八世紀主要是法國人的世紀!边@一說法的主要依據(jù)是( )
A.法國民主共和制度的確立影響深遠
B.法國是歐洲典型的封建專制國家
C.工業(yè)革命促成法國經濟后來居上
D.啟蒙運動的中心是法國
25.下面是關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時間及依據(jù),正確的一項是( )
A.1648年——內戰(zhàn)結束 B.1688年——“光榮革命”發(fā)生
C.1649年——共和國成立 D.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
參考答案
1—5ABBDB 6—10 AACBB 11—15BCCCB 16—20 AACCA 21—25DCCD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55975.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2013年高考文綜歷史試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