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屆高考語文文言虛詞精練即學即練復習試題(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二節(jié)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板塊一 基礎(chǔ)訓練
考點一 而、何、乎、乃、其、且
1. 對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  )
A.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表順承,那么)
B.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表遞進,而且)
C.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表并列,并且)
D.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表轉(zhuǎn)折,可是)
解析:“而”主要可用作代詞、連詞,常常考查對用作連詞時對各個義項的理解。本題C項為表示遞進關(guān)系的連詞,譯為“而且”。
答案:C
2.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與例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A.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B. 鄰國之民不加多,何也
C. 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
D. 今日之事何如
解析:“何”主要可用作副詞、代詞,常?疾閷τ米鞲痹~、代詞時的各個義項的理解。 例句的“何”作副詞,放在形容詞之前,加強程度,“多么”,C項與它的意義和用法相同。A項是代詞,“什么”;B項是疑問代詞,“為什么”;D項是復音虛詞,“怎么樣”。
答案:C
3.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與例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幽獨處乎山中
A. 噫吁?,危乎高哉
B.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C. 相與枕藉乎舟中
D.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解析:“乎”主要可用作介詞、助詞,常常考查對用作介詞時各個義項的理解。例句的“乎”作介詞,“于”,C項的“乎”與它的意義和用法相同。A項的“乎”是語氣助詞,表感嘆,“啊”;B項的“乎”是副詞,用于形容詞或副詞之后,譯為“……的樣子”;D項的“乎”是介詞,“比”。
答案:C
4.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與例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今君乃亡趙走燕
A.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B.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
C. 臣乃敢上璧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解析:“乃”常?疾閷τ米鞲痹~時的各個義項的理解。例句的“乃”為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副詞,“卻、竟然、反而”,D項與它的意義和用法相同。A項是判斷詞,“就是、是”;B項是表示承接關(guān)系的副詞,“于是、就”;C項是表限制性的副詞,“才”。
答案:D
5.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A. 其皆出于此乎
B. 盡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C. 依新已五歲,轉(zhuǎn)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
D. 失其所與,不知。吾其還也
解析:“其”主要可用作代詞、副詞、連詞、助詞,常?疾閷τ米鞲痹~、連詞時各個義項的理解。例句的“其”為表示反問語氣的副詞,義為“難道”,B項與它的意義和用法相同。A項是表推測語氣的副詞,義為“大概”;C項為表示祈使語氣的副詞,義為“可要”;D項為表示婉商語氣的副詞,義為“還是”。
答案:B
6.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與例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若屬皆且為所虜
A.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B.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C. 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D. 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
解析:“且”主要可用作副詞、連詞。例句的“且”作副詞,“將要、將”,C項與它的意義和用法相同。A項是連詞,“并且”;B項是副詞,“尚且”;D項是連詞,“那么”。
答案:C
考點二 若、所、為、焉、也、以
7.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與例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若入前為壽
A. 崤函之固,自若也
B. 天涯若比鄰
C.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D.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解析:“若”主要可用作動詞、代詞、連詞,常?疾閷τ米鞔~時的各個義項的理解。例句的“若”作代詞,“你”,C項與它的意義和用法相同。A項是指示代詞,“那樣”;B項是動詞,“好像、像”;D項是連詞,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如果、假若”。
答案:C
8.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與例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人必有所不為,而后能有所為
A. 某所,而母立于茲
B. 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也
C. 為仲卿母所遣
D. 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解析:“所”主要可用作名詞、助詞。例句的“所”作助詞,與后面的動詞組成名詞性詞組,譯為“……的事(東西、人、地方)”,B項與它的意義和用法相同。A項是名詞,“處所”;C項是助詞,與“為”組合表示被動,不譯;D項是助詞,幫助賓語提前,無義。
答案:B
9.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與例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A.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B.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C. 冰,水為之
D. 若屬皆且為所虜
解析:“為”主要可用作動詞、介詞、語氣助詞。例句的“為”作表示反問的語氣助詞,“呢”,A項與它的意義和用法相同。B項是動詞,“創(chuàng)作、寫”;C項是動詞,“變?yōu)椤⒊蔀椤;D項是表被動的介詞,“被”。
答案:A
10. 下列各句中“焉”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A. 盤盤焉,??焉
B. 永之人爭奔走焉
C. 姜氏欲之,焉辟害
D.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解析:“焉”主要可用作代詞、兼詞、助詞,常常考查對用作助詞、兼詞時的各個義項的理解。例句的“焉”作兼詞,相當于“于之”,可譯為“在這里、在那里”,B項與它的意義和用法相同。A項是助詞,用于形容詞之后作詞尾,義為“……的樣子”;C項為疑問代詞,義為“怎么”;D項為語氣詞,用于句末表陳述語氣,可不譯。
答案:B
11. 選出與“谷不可勝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項(  )
A. 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B.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解析:A項中“也”表句中提頓;B項中“也”表疑問;D項表判斷;C項和題干中的“也”均表肯定。
答案:C
12.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深林杳以冥冥兮
A. 險以遠,則至者少
B. 作《師說》以貽之
C. 木欣欣以向榮
D.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解析:“以”主要可用作動詞、介詞、連詞。例句的“以”為表并列關(guān)系的連詞,“又、且”,A項與它的意義和用法相同。B項是表目的的連詞,“用來、來”;C項是表修飾關(guān)系的連詞,“而”或不譯;D項是介詞,“往”。
答案:A
考點三 因、于、與、則、者、之
13.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因擊沛公于坐
A.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B.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C. 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D. 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
解析:“因”常常考查對用作介詞、連詞時的各個義項的理解。例句的“因”作介詞,“趁著、趁機”,B項與它的意義和用法相同。A項是連詞,“于是、就”;C項是介詞,“依靠、憑借”;D項是動詞,“沿襲”。
答案:B
14. 對下面句中“于”字的用法和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恥學于師②不拘于時③學于余④師不必賢于弟子⑤其皆出于此乎⑥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A. ①和③相同,②與④相同,⑤與⑥不相同
B. ①和③不同,②與④不同,⑤與⑥相同
C. ①和③相同,其余皆各不相同
D. ①和③不同,其余全部相同
解析:①③向,介詞;②表被動;④比,介詞;⑤從,介詞;⑥對于,介詞。
答案:C
15.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去時里正與裹頭
A. 是誰之過與     B. 蜩與學鳩笑之
C.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D. 乃與平原君計
解析:“與”主要可用作動詞、介詞、連詞。例句的“與”作介詞,“替”,D項與它的意義和用法相同。A項是語氣助詞,通“歟”,譯為“呢”;B項是連詞,譯為“和、跟”;C項是動詞,譯為“結(jié)交”。
答案:D
16. 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
①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表承接, “就、便”的意思)
②無苗時采,則實而沉(表示承接假設(shè)的結(jié)果, “那么、那就”)
③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表因果, “所以”的意思)
④于其身也,則恥師焉(表轉(zhuǎn)折, “可是、卻”的意思)
⑤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表條件, “才是”的意思)
⑥口耳之間則四寸耳(用在主謂之間,限制修飾謂語, “只、才”的意思)
⑦愿依彭咸之遺則(名詞, “側(cè)面”的意思)
⑧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與“已”連用, “而已、罷了”的意思)
A. ②③④⑧ B. ①④⑤⑦
C. ①②④⑥⑧ D. ③⑤⑥⑦
解析:③應該是“就、那么”的意思;⑤應該是表強調(diào)和確認,“就、就是”的意思;⑦應該是名詞, “準則”的意思。
答案:C
17. 選出與例句虛詞用法意義相同的一句(  )
例句: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A.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B. 頃之,煙炎張?zhí),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C. 今者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
D.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解析:A判斷句的標志;B……的人;C附在時間詞后面,不譯;D代事或物。
答案:B
18.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的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谑枪讶酥^也、坂徶,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來、菥病、薹驎x,何厭之有、咭蛉酥Χ种、嚓I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 ①③④⑤/②⑨/⑥/⑦⑧
B. ①②③/④⑥/⑤⑨/⑦⑧
C. ①③⑤/②⑨/④⑥/⑦⑧
D. ①④⑤/③⑨/②⑥/⑦⑧
解析:①③④⑤句中的“之”是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②⑨句中的“之”作助詞,的;⑥句中的“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⑦⑧句中的“之”作代詞。
答案:A
板塊二 能力提升
一、 (2014?泉州七中質(zhì)檢)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書幽芳亭記
黃庭堅
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貴之也。蘭蓋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叢薄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蕭艾不殊,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是所謂含章以時發(fā)者也。
然蘭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別之。 予放浪江湖之日,乃久盡知其族性。蓋蘭似君子,蕙似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蘭也!峨x騷》曰:“予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以是知楚人賤蕙而貴蘭久矣。蘭蕙叢生,初不殊也,至其發(fā)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蘭,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雖不若蘭,其視椒則遠矣。世論以為國香矣,乃曰“當門不得不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1.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貴之也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B. 楚人賤蕙而貴蘭久矣
擇其善者而從之
C. 世論以為國香矣
沖冠一怒為紅顏
D. 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蕭艾不殊
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
解析:A項“之”分別為代詞、助詞;B項兩個“而”均為連詞,但分別表并列、承接;C項兩個“為”分別為動詞、介詞;D項兩個“雖”均為連詞,“雖然”。
答案:D
2.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其視椒則遠矣    則:卻
B. 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耶:語氣詞
C. 雪霜凌厲而見殺 而:連詞,表轉(zhuǎn)折
D. 是所謂含章以時發(fā)者也 者:……的情況
解析:C項“而”應是表承接關(guān)系的連詞。
答案:C
【參考譯文】
如果一個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過國內(nèi)其他的士人,那么就稱為國士;如果一個女人的美色超過國內(nèi)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稱之為國色;如果蘭花的香味勝過其他所有的蘭花,那么就稱之為國香。自古人們就以蘭花為貴,并不是等到屈原贊蘭花之后,人們才以它為貴的。蘭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長在深山和貧瘠的叢林里,不因為沒有人知道就不發(fā)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殘酷的摧殘后,來年也不改變自己的本性。這就是所說的避世而內(nèi)心無憂,不被任用而內(nèi)心無煩悶的人。蘭花雖然含著香味形狀美好,但平時與蕭艾沒有什么兩樣。一陣清風吹來,它的香氣芬芳,在室則充滿室,在堂則充滿堂,這就是所說的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
然而蘭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來的。我放任自己長期流浪四方,于是完全知道蘭和蕙的區(qū)別。大概蘭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蘭!峨x騷》中說: “我已經(jīng)培植蘭花九畹,又種下蕙百畝!币虼酥莱艘赞橘v以蘭為貴很久了。蘭和蕙到處都能生長,剛開始沒有什么區(qū)別,等到它們開花,一枝干上就一朵花而香氣撲鼻的是蘭花,一枝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氣不足的就是蕙。雖然蕙比不上蘭花,但是與椒相比卻遠在椒之上,椒居然被當世之人稱為“國香”。于是說當權(quán)者必須除掉,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隱士紛紛遠離當局而不返回的原因。
二、(2014?福州市質(zhì)檢)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問題。
孫泰,山陽人,少師皇甫穎,操守頗有古賢之風。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為托,曰:“其長損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币套,泰娶其姊;蛟懼,泰曰:“其人有廢疾,非泰不可適。”眾皆伏泰之義。嘗于都市遇鐵燈臺,市之,而命洗刷,卻銀也,泰亟往還之。中和中,將家于義興,置一別墅,用緡錢二百千。即半授之矣,泰游吳興郡,約回日當詣所止。居兩月,泰回,停舟徒步,復以余資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時,睹一老嫗,長慟數(shù)聲,泰驚悸,召詰之。嫗曰:“老婦嘗逮事翁姑于此,子孫不肖,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憮然久之,因紿曰:“吾適得京書,已別除官,固不可駐此也,所居且命爾子掌之!毖杂櫍饩S而逝,不復返矣。(選自王定保《唐摭言?節(jié)操》)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 市之,而命洗刷
買五人之?而函之,卒與尸合
B. 泰憮然久之
頃之,煙炎張?zhí)?br />C. 所居且命爾子掌之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D. 將家于義興
乃設(shè)九賓禮于廷
解析:C項中的“且 ”,前為副詞,“暫且”;后為連詞,“尚且”。A項中的“而”均為連詞,表順承關(guān)系。B項中“之”均為音節(jié)助詞,可不譯。D項中“于”均為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的處所,“在”。
答案:C
【參考譯文】
孫泰是山陽人,年輕時師從皇甫穎,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賢人的風范。 孫泰娶的妻子是他姨母的女兒。之前,姨母年紀大了,把兩個女兒托付給孫泰,說:“姐妹倆中,姐姐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妹妹。”姨母去世后,孫泰娶了姨母的長女。有人不解,問起這件事,孫泰說:“她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給我就嫁不出去了!北娙硕寂宸䦟O泰的義氣。 孫泰曾經(jīng)在都市遇見一座鐵燈臺,把它買了下來,叫人洗刷,原來是銀制品。孫泰趕忙去還給賣主。 唐僖宗中和年間,孫泰計劃在義興安家,買了一座別墅,得用兩百貫錢。付了一半錢后,孫泰就前往吳興郡游覽,約定回來后就到新買的別墅去。過了兩個月,孫泰回來,停船步行,又把其余的購房款交給房主,讓他搬遷到別處。在這個時候,孫泰看到一個老婦人痛哭了好幾聲。孫泰聽了心里驚悸,就把她叫過來問話。老婦人說:“我曾經(jīng)在這里侍奉過公婆,子孫不成材,別墅成了別人的了,所以我才傷心。”孫泰悵然失意了很久,就哄她說:“我剛好收到中央政府的公文,已經(jīng)給我另外任命了官職,不能住在這里了,這個地方先讓你的兒子掌管吧。”說完,孫泰就解開船繩坐船離去,不再回來了。
三、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問題。
楚王謂田鳩曰:“墨子者,顯學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而不辯,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晉公子,令晉為之飾裝,從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晉,晉人愛其妾而賤公女。此可謂善嫁妾而未可謂善嫁女也。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櫝,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故其言多不辯!(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1.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 其言多而不辯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B. 昔秦伯嫁其女于晉公子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C. 晉人愛其妾而賤公女
而未可謂善嫁女也
D. 為木蘭之櫝,薰以桂椒
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
解析:A項中的兩個“其”都是第三人稱代詞,可譯為“他的”。B項中兩個“于”都作介詞,但意義不同,前者引出動作涉及的對象,可譯為“給”,后者引出處所,應譯為“到”。C項中的兩個“而”都作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譯為“卻”。D項中的兩個“以”都是介詞,表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可譯為“拿、用”。
答案:B
2. 下列各句中的“為”與“令晉為之飾裝”中的“為”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B. 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
C. 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
D. 為肥甘不足于口與
解析:C項中的“為”同文句中的“為”都是介詞,可譯為“替、給”。A項中的“為”是介詞,“為了”。B項中的“為”是介詞,表被動。D項中的“為”是連詞,引出表原因的分句,可譯為“因為”。
答案:C
【參考譯文】
楚王對田鳩說:“墨子,是聲名顯赫的學者。他親身實踐還可以,他講的話很多,但不動聽,這是為什么呢?”田鳩回答說:“從前秦伯把他的女兒嫁給晉國的公子,叫晉國給她準備好首飾服裝,跟著陪嫁去的穿著華麗衣服的婢女有七十人。來到晉國,晉國人喜歡陪嫁的婢女,而看不起秦伯的女兒。這可以叫做善于嫁婢女,而不能說善于嫁女兒。楚國人中有一個在鄭國賣珍珠的,做了一個木蘭的匣子,這匣子用肉桂花椒熏過,用珠子和寶玉點綴著,用紅色的美玉裝飾著,用綠色的翡翠環(huán)繞著。鄭國人買了他的匣子而把珍珠還給他。這可以說是善于賣匣子了,不能說是善于賣珍珠啊,F(xiàn)在社會上的言論,都說一些巧辯華麗的話,君主只看重那些華美的言辭,卻忘了它們是否有用。墨子的學說,傳揚先王的道理,論述圣人的話,來向眾人宣傳;如果修飾他的言辭,就怕人們流連于它的文采,忘了它的價值,為了言辭而損害了實用。這和那個楚國人賣珍珠,秦伯嫁女兒完全一樣,所以墨子的言論大多不好聽!
四、閱讀下列文言語段,完成后面問題。
時鄴銅爵臺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太祖征孫權(quán),使植留守鄴,戒之曰:“吾昔為頓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與!”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楊修等為之羽翼。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shù)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jié)。文帝御之以術(shù),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誅修。植益內(nèi)不自安。(建安)二十四年,曹仁為關(guān)羽所圍。太祖以植為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罷之。
(《三國志?魏書十九?陳思王植傳》節(jié)選)
1. 下面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 可不勉與
求,無乃爾是過與?
B. 丁儀、丁?、楊修等為之羽翼
既來之,則安之
C. 曹仁為關(guān)羽所圍
余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
D. 以楊修頗有才策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解析:此題考查了四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其中四句來自教材。A項中都作助詞用,相當于“嗎”;B項“之”都作代詞; C項第一個所與“為”一起表被動。第二個表“所……的事物”;D項的“以”都作連詞用,表原因。
答案:C
2. 分別比較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于是以罪誅修
②于是悔而罷之  
③文帝御之以術(shù)
④宮人左右,并為之說
A. 兩個“于是”字意思相同,兩個“之”字指代對象相同
B. 兩個“于是”字意思不同,兩個“之”字指代對象不同
C. 兩個“于是”字意思不同,兩個“之”字指代對象相同
D. 兩個“于是”字意思相同,兩個“之”字指代對象不同
解析:此題考查了雙音節(jié)虛詞“于是”的意思及代詞“之”指代對象異同的比較。①②兩個“于是”意義和用法相同,都作承接關(guān)系的連詞;③“之”作代詞,代曹植,④“之”是代詞,代曹丕。
答案:C
【參考譯文】
當時恰逢鄴城銅雀臺剛剛建成,曹操把兒子們都帶上臺去,讓他們各自作一篇賦。曹植落筆如飛,轉(zhuǎn)眼寫成,而且寫得值得欣賞。太祖很驚奇。每次進見曹操,(曹操)用很難的問題詰難他,他都能應聲而對,因此,特別受曹操寵愛。曹操帶兵去攻打?qū)O權(quán),讓曹植留守鄴城,告誡他說:“我先前當頓邱令時,只有二十三歲,想想當時的所作所為,至今我也不后悔。現(xiàn)今你也二十三歲了,可以不努力嗎!”曹植一方面憑借自己出眾的才華被認為與眾不同,另一方面還有丁儀、丁?、楊修等人作為輔佐。曹操猶豫不決,幾次想把他立為太子。然而曹植處事任性,從不掩飾自己,飲酒不知節(jié)制。文帝曹丕卻暗用權(quán)術(shù)對付他,刻意掩飾自己,宮女和曹操身邊的人都替曹丕講好話,因此曹丕就被立為太子。曹植曾經(jīng)乘車在專供皇帝行車的御街上行駛,徑直從司馬門出宮。曹操知道后非常惱怒,管理守衛(wèi)宮門的官員被判死罪。從此就加強了對諸侯的法規(guī)禁令,而曹植也日漸失寵。曹操害怕自己死后出現(xiàn)混亂,又因為楊修很有才華,足智多謀,又是袁紹、袁術(shù)的外甥,于是就捏造罪名殺了楊修。曹植內(nèi)心感到更加不安。建安二十四年,曹仁被關(guān)羽圍困,曹操任命曹植為南中郎將,擔任征虜將軍,想派他帶兵去解救曹仁,出兵前曹操呼曹植前來,要告誡他應注意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64516.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9年高考語文試卷(江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