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模塊考試(歷史)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東營市一中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模塊考試歷史試題 命制時間:2015-12說明:本試卷分第Ⅰ(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荚嚂r間12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選擇題(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其中每小題1分,共48分)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繼位,寵幸褒姒!鞍Σ缓眯,…… 幽王為烽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边@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無道,諸侯聯(lián)合起兵反叛 B.宗法制下,小宗有隨時朝貢大宗的義務C.分封制下,各諸侯王對周王承擔軍事義務 D.西周末年諸侯勢力強大,大國爭霸頻繁 A.沿用秦朝以來的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 B.設立新的中樞權力機構,分割削弱相權C.設立新的中樞權力機構,加強專制皇權 D.通過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強官僚隊伍建設“唐朝(揚州)地當沖要,多富商大賈珠翠珍怪之產……江、淮之間,廣陵(揚州)大鎮(zhèn),富甲天下!辈牧蠜]有反映出的信息是 A.揚州地處交通要道 B.揚州市場受官府控制 C.揚州是繁華的都市 D.揚州出產精美工藝品一位學者認為唐宋時期江南曾經實施稻麥輪種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職蘇州時寫的詩句“去年到郡日,麥穗黃離離;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證明自己的說法。關于這位學者的看法,以下說明較為合理的是A.詩里提到麥作、稻作,足以作為稻麥輪種的佐證B.詩中指出稻麥產于不同季節(jié),足以說明輪種制C.詩中并未指明稻、麥產自同一塊土地,不足為據D.詩歌是虛構的文學作品,不能作為史料來使用錢穆先生認為:“朱子之所謂理,同時即兼包有倫理與科學之兩方面!毕铝兄祆涞挠^點中最有可能體現“理”有“科學”之含義的是A.“仁”是道德價值的終極源泉 B.通過“格物”獲得知識 C.“三綱五常”是道的價值內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曾說:“根據中國人的看法,‘理’是有世以來循著一律性的動規(guī)一直不停地推動著‘天’的唯一之‘因’;……既然如此,我們?yōu)槭裁床徽f‘理’是最高神?”“總而言之,它可以被視作我們的‘造物主’!边@說明A.宋明理學與歐洲理性主義無本質的差別 B.歐洲啟蒙運動吸收了中國文化的營養(yǎng) C. 萊布尼茨根本否定基督教,否定人文主義 D.宋明理學本質上是一封建主義宗教神學古代有關“喪葬傳統(tǒng)”的觀點有:一、“喪禮,君與父母、妻、后子死,三年喪服……或以不喪之間,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倍ⅰ昂裨峋脝,重為棺槨,多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無聞,目無見,此足以喪天下!睋伺袛嘁韵路喜牧系挠^點為A.兩種觀點分別為儒家和法家思想 B.兩種觀點都反映的是下層民眾的立場C.兩種觀點都主張厚葬久葬 D.兩種觀點都著眼于“禮”的社會功能有一部講述我國商幫商人情感世界的黃梅戲,其中有一段歌詞:“我是一只雁,南來北往任遨游;我是一朵云,飛來飛去遍九州……浪跡商海暫分手,我心永遠系徽州!”這段歌詞反映的史實應發(fā)生在 A.秦漢時期 B.隋唐時期 C.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結合下表數據判斷,下列表述中正確的一項是1840年前與1894年中國生絲銷售量總銷售量(萬包)出口量(占總量%)內銷量(占總量%)1840年前6.40.9(14.06%)5.5(85.94%)1894年16.028.23(51.94%)7.7(48.06%)A.生絲成為近代中國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國生絲業(yè)已經普遍使用機器生產C.中國生絲業(yè)對世界市場的依賴逐漸增強 D.蠶絲成為外國人衣料的最主要來源有學者提出,十月革命后“布爾什維克黨準備實施的措施大部分來自巴黎公社的經驗”。巴黎公社與十月革命爆發(fā)的相似背景是 A.都因為國際戰(zhàn)爭而引發(fā) B.無產階級革命勝利的條件都已經成熟 C.均有成熟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 D.都發(fā)生在資本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觀察右圖,根據所列年代與數據推測圖表中曲線表示的是A.英國輸華鴉片總量 B.英國全國煤炭產量C.英國掠奪白銀總量 D.英國輸華棉紗總量《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在解釋“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時引述了毛澤東的一段話:“關于帝國主義對我國的承認問題,不但現在不應急于去解決,就是在全國勝利以后的一個相當長時期內,也不應急于去解決。因為雖然我們愿意按照平等原則同一切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但帝國主義是絕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態(tài)度對待我們的”。結合以上材料,下列關于“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評述正確的是: ①其思想核心是不承認國民黨的舊外交②它反映了新中國取締列強在華特權的強烈愿望③它體現了新中國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建立外交關系④它體現了在“一邊倒”方針指引下,反對與帝國主義國家建交的立場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于寇患及匪禍二者,對前一項,加強防御;對后一項,應準備速剿也! (摘自《蔣介石日記》)據此推斷,這則日記最有可能記錄于A.國民大革命期間 B.土地革命期間 C.抗日戰(zhàn)爭期間 D.解放戰(zhàn)爭期間毛澤東說:“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還未完成的革命事業(yè),在僅僅兩三 年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是兩黨結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結果。”這里的“成就”是 A.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B.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C.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D.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 A.對蘇聯(lián)和對西方貿易額出現交替上升狀態(tài) B.被西方封鎖遏制,外交上實行“一邊倒”C.國民經濟建設國際環(huán)境惡劣,舉步維艱 D.同西方國家經濟技術交流活動陷于停滯 著名歷史學家陳旭麓教授在評論近代某一歷史事件時寫道:“其悲劇意義不僅在于他們失敗的結局,更在于他們借助宗教猛烈沖擊傳統(tǒng)卻不能借助宗教而掙脫傳統(tǒng)的六道輪回,反封建的人沒辦法洗凈自己身上的封建東西!边@一歷史事件是 A.鴉片戰(zhàn)爭 B.辛亥革命 C.洋務運動 D.天平天國運動古代中國、希臘和羅馬都曾締造過輝煌的文明,為后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但三者在政治體制上卻存在較大差異,下列對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理解正確的是A. 經濟發(fā)展的水平直接影響著民主法制水平的高低B.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需要是政治制度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C.自然地理因素對古代政治文明的方向選擇有重要影響D.主流思想取向決定政治文明的方向古羅馬的《民法大全》規(guī)定“寧可漏網一千,不可枉屈一人”,這反映了羅馬法A.調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維護統(tǒng)治 B.具有自然法的精神C.塑造了西方的寬容精神 D.主張重罪輕罰古希臘喜劇《騎士》中,一位將軍試圖勸服一個賣香腸的人去奪取民主派領袖的職位時說:“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煩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適于做人民領袖的不是那些有學問的人,或誠實的人,而是那些無知而卑微的人。你可千萬別錯過這個絕好的機會!边@段話A.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諦 B.體現了古希臘的平等思想 C.表達了對民主制度的不滿 D.成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克里斯提尼在推行民主制的同時,也更為注重公民權的限制,移民要想獲得雅典的公民權更為困難,……只有那些為雅典做出突出貢獻的邁提克(指外邦人),作為一種獎勵,在經公民大會的特別投票通過后才能獲得雅典公民權。”這段材料主要說明了A.外邦人不可能獲得雅典公民權 B.雅典公民的利益得到了維護C.公民大會的權力進一步擴大 D.基本鏟除了舊貴族的世襲權力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羅馬平民的努力下,由貴族編制出的十個法表,被鐫刻在十塊青銅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內容引起平民不滿。公元前450年,又增兩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銅表法》。這一過程說明A.平民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 B.貴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護C.羅馬法學體系的完善和成熟 D.平民取得了羅馬法的制定權明清時期進步思想家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點是反傳統(tǒng)、反教條 反封建專制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反映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A.   B.   C.  D.有學者這樣描寫前蘇聯(lián)一位領導人“他擺弄這個國家,就像家庭主婦擺弄卷心菜一樣。他以為只要把外面的爛葉子剝掉,就會有里邊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剝下去,一直到剝光為止!辈牧厦鑼懙膽 A.斯大林 B.赫魯曉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爾巴喬夫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上臺后曾一再聲稱“我們贏得的勝利把領導世界的持續(xù)重擔放到了美國人民的肩頭”、“全世界應該采取美國制度”、“不管我們喜歡與否,未來的國際經濟格局將取決于我們!”這表明A.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B.“冷戰(zhàn)”局面已經形成C.美國試圖建立全球霸權 D.國際經濟新秩序亟待確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貿總協(xié)定是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的三大支柱,對其歷史地位相同點的概括,最全面的是①美國經濟勢力膨脹的產物 ②美國都占有特殊地位③穩(wěn)定了世界經濟秩序 ④抑制了貿易保護主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2分)注意事項:1.答卷Ⅱ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填在答卷紙試卷密封線內規(guī)定的地方。 2.答卷Ⅱ時用蘭黑色鋼筆或圓珠筆寫在答卷紙上。49、(30分)消費是人類生活的重要內容,消費的內容、方式和觀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山東省材料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明]朱柏廬《朱子家訓》材料二:“(松江)嘉、隆以來,山東省東營一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模塊考試(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648491.html

相關閱讀:2015濟寧市一模(歷史)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