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屆高考歷史必修單元復習檢測試題(附答案和解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山東省岳麓版歷史高三單元測試
必修三第五單元:近現(xiàn)代中國的先進思想(17-2)
一.單項選擇題(共計25小題,每小題2分,合計50分)
1.近年來,有學者認為,1840年以來中國錯綜復雜的歷史,是中國現(xiàn)代化的歷史,即從傳統(tǒng)
農業(yè)社會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轉變,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按這一思路,推動了中國現(xiàn)代化的主要歷史事件是
①新思想的萌發(fā) ②洋務運動 ③戊戌變法 ④義和團運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對“師夷長技以制夷”評價正確的是
①近代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世界地理志②成為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口號③是對幾千年傳統(tǒng)心態(tài)的一次挑戰(zhàn)④邁出了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李鴻章《至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函》:“日本君臣發(fā)奮為雄,選宗室大臣子弟之聰秀者,往兩國(英、法)制器廠師習各藝,又購制器之器,在本國制習,……去年英人虛聲恫嚇,以兵臨之,然英人所視為攻戰(zhàn)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長,而英人因無如之何也!边@表明李鴻章
A.已找到強國御侮之道 B.未找到中國落后的根源
C.決意嚴守祖制不動搖 D.主張效法日本全盤西化
4. “天演”、“物競”、“淘汰”、“天擇”等術語,漸成報紙文章的熟語和愛國志士的口頭禪。許多人用這些名詞做自己或女兒的名字。原名胡洪?的胡適,也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中取“適”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筆名。這反映了
A.“開眼看世界”成為一股社會思潮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文化主流
C. 實行制度變革的意識開始萌發(fā) D. 崇洋媚外漸成社會風尚
5.下列思潮在中國社會產生較大影響,其產生的先后次序是
①民主與科學 ② 民主共和 ③君主立憲 ④馬克思主義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6.一位現(xiàn)代學者在評論一部歷史文獻時說:“在這里,孔子已經換上了西裝。”這一評論指的是
A.董仲舒筆下的孔子 B.李贄筆下的孔子
C.維新變法時期康有為筆下的孔子 D.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筆下的孔子
7.近代中國仁人志士從學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斷探求強國
之路,與之同時近代西學地位不斷提高,而以儒學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中學地位不斷下降。
造成“西學”與“中學”地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伴隨著西方列強的侵略,“西學”涌入中國
B.中國社會的巨變和社會逐步轉型的需要
C.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決定“中學”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D.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認識水平不斷提高
8.康有為曾上書光緒帝:“臣讀各國史,至法國革命之際,君民爭禍之劇,未嘗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國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萬,變革三次,君主再復,而綿禍八十年!边@說明康有為對革命的態(tài)度是
A.贊成革命,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贊成革命,法國的革命道路是正確的
C.反對革命,革命會造成悲慘的后果 D.反對革命,革命不利于實行民主共和
9.洋務思潮.維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興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歷史主流,下列關于中國近代前
期歷史主流的表述,最為確切的是
A.推翻清朝統(tǒng)治,發(fā)展資本主義 B.爭取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國侵略勢力 D.爭取民族獨立,實現(xiàn)中國社會近代化
10.據(jù)19世紀晚期出版的《瀛儒雜志》記載“近來風俗日趨華靡,衣服潛移,上下無別,而滬上尤甚。洋涇浜負販之子,猝有厚獲,即御狐貉,炫耀過市,真所謂‘彼其之子,不稱其服’也!边@些社會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包括 ①平等思想的傳播 ②通商口岸的開設 ③民主政權的建立 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11.陳獨秀在《吾人最后之覺悟》中說:“自西洋文明輸入吾國,最初促吾人之覺悟者為學術.相形見絀,舉國所知矣;其次為政治,歷年來政象所證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殘之勢。繼今以往,國人所懷疑莫決者,當為倫理問題!睂Υ死斫庹_的是
A.國人最先引進的是西方學術思想 B.國人覺醒的主要障礙是傳統(tǒng)倫理
C.國人引進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國人最后覺悟要引進馬克思主義
12.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戰(zhàn)國時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康有為把孔子裝扮成改制的先師;新文化運動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當今孔子學院在全球開花。說明儒家思想的揚棄歸根結底取決于
A.統(tǒng)治者個人喜好 B.當時的經濟狀況
C.文人學者的喜好 D.現(xiàn)實政治的需要
13.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們認為,封建“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控制人們
思想的枷鎖,這就造成人們政治上的不平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這一觀點與文藝復興
運動的思想主張相比較,兩者都特別強調
A.提倡解放人性 B.關注政治上的平等 C.注重社會民主 D.關注家庭生活的平等
14.“在新文化潮流的沖擊下,……有的女生已經開始覺悟,抵制學校開設的‘烈女傳’……
(他們)以實際行動反抗舊禮教,爭取女性婚姻自由。”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說明新文化運動
A.動搖了傳統(tǒng)禮教思想統(tǒng)治地位  B.促進了科學文化的普及和繁榮
C.樹立了積極.進取的科學精神  D.出現(xiàn)了比較偏激的社會思潮
15.某學者認為:“五四運動的內涵,無論是政治方面的,還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滿著多元性
與矛盾性。這里的“多元性”指五四運動是一場
①反帝愛國運動 ②傳播民主和科學的新文化運動 ③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④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中國進步思潮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與中國近代化的進程密不可分。一戰(zhàn)期間,以孫中山.張謇.陳
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先進分子的主流思想及各自的主要實踐活動極大的促進中國近代化
的發(fā)展,下列思想與以上人物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A.民主共和——實業(yè)救國——民主與科學——社會主義
B.民主法治——君主立憲——民主與科學——社會主義
C.民主共和——君主立憲——社會主義——民主與科學
D.君主立憲——實業(yè)救國——民主與科學——馬克思主義
17.1923年《晨報》公布了一次社會調查.,在其中兩個問項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下:“你歡迎資本主義嗎?”“歡迎者占27%,不歡迎者占73%:“你贊成社會主義么?”贊成者占76%,不贊成者占24%,這一數(shù)據(jù)反映出被調查人群的多數(shù)
A.歡迎國民革命軍北伐 B.主張選擇資產階級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會制度 D.贊同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
18.以下對三民主義的評述,正確的是
①民族主義反映了中國人民實現(xiàn)民族獨立的愿望;②民權主義是要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③民生主義是要變地主土地所有為農民土地所有;④三民主義是西方政治思想與中國民主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關于民生問題的新探索包括
①人民享有一切自由和權利 ②節(jié)制資本 ③實行“耕者有其田” ④核定地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其原因不包括:
A.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成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線
B.“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是其斗爭目標
C.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
D.它發(fā)生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后,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21.毛澤東曾說:“我們……是先生教出來的學生,應當高明些,后來者居上嘛!”中共“高
明些”的表現(xiàn)有
①工農武裝割據(jù) ②一國兩制 ③大躍進運動 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以下是毛澤東在不同時期的著作或,請按時間順序排列
①《新民主主義論》 ②《湖南農民運動考察》 ③《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④《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23.毛澤東的詩詞,形象地再現(xiàn)了中國革命各個發(fā)展階段的歷史畫面。下列毛澤東詩詞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②“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 ③“百萬工農齊踴躍,席卷江西直搗湘和鄂”④“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②①③
24.1908年,劉師培在《(共產黨宣言)序》一文中指出:“欲明歐洲資本制之發(fā)達,不可不研究斯編(注:指《共產黨宣言》);復以古今社會變更均由階級之相競,則對于史學發(fā)明之功甚巨;討論史編,亦不得不奉為圭臬(注:準則)。”他在這里強調歷史研究要運用
A.文明史觀 B.現(xiàn)代化史觀 C.全球史觀 D.階級斗爭史觀
25.有學者認為,能夠有效推動中國現(xiàn)代化的政治體制,應該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具有有效的
權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當?shù)氖袌鰧蛐;三是具有制度?chuàng)新的能力。下列關于中國近
現(xiàn)代史上四種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晚清(百日維新)模式——缺乏轉化為開明權威體制的制度創(chuàng)新能力
B.孫中山模式(議會民主)——既具有市場導向性又具有權威整合能力
C.毛澤東模式——國家全面控制社會但基本上排斥市場導向
D.鄧小平模式——既有權威整合的強大能力又有市場導向性
二.題(共3小題,26題22分,27題14分,28題14分,合計50分)
26.(22分)史學界認為:“任何文化都由外在物質、中間理論與制度、內部心態(tài)三個層次構成的有機體。當兩種文化接觸時,首先容易相互發(fā)現(xiàn)的,是外在的物質層面;習之既久,漸可認識中間的理論和制度;最后方能體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態(tài)層面!苯捌谥袊藢ξ鞣降恼J識正式走過了這樣的歷程。
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
(1)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物質層面、制度層面與心態(tài)層面”各指什么歷史事件?(6分)
(2)分析從“物質層面”過渡到“制度層面”的原因。(12分)
(3)“心態(tài)層面”的主要內容后來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
26.(1)物質層面:洋務運動;制度層面: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心態(tài)層面:新文化運(每點2分,總分不能超過6分 )
(2)原因:甲午戰(zhàn)爭中國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說明了洋務運動僅學技術進行器物變革不能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
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資產階級隊伍壯大,并且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加深;先進中國人繼續(xù)探索新的救國道路,維新變法思想與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先后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每點4分,總分不能超過12分)
(3)影響:由宣傳民主與科學到宣傳馬克思主義(2分);為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2分)
27(14分).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兩岸都舉行了各種活動慶祝。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再次引起世人關注。因為孫中山先生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杰出代表。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
請回答:
(1)有人說:孫中山是中國的伏爾泰,大東亞地區(qū)的杰斐遜。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孫中山在中國近代思想發(fā)展方面的主要貢獻是什么?(4分)你認為孫中山對中國歷史發(fā)展還作出了哪些歷史性的貢獻?(6分)
(2)與時俱進,理論創(chuàng)新,是每一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點,這在孫中山先生的身上有著鮮明的體現(xiàn)。辛亥革命后,孫中山先生在理論認識方面,對三民主義進行了哪些改造和發(fā)展?(4分)
27.(1)思想貢獻:孫中山首先提出了“三民主義”(2分)后來,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張,把舊三民主義又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2分)
斗爭貢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召開國民黨一大,改組國民黨;實現(xiàn)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大革命的到來。(6分)
(2) 明確提出反帝要求;民權為一般平民所有;提出了扶助農工.實行耕者有其田.(或說事實上確立了三大政策也可)(4分)
28.(14分)人們認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一個擁有偉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擁有不斷前進的動力。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康有為在受光緒皇帝召見時稱:“泰西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則蒸蒸日上,富強可駕萬國!
——(摘自《戊戌變法》)
材料二: 關于中國共產黨誕辰二十八周年的紀念郵票
材料三 我們的現(xiàn)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開幕詞》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康有為希望“變法三年可以自立”的歷史背景。(4分)
(2)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時期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和理論建設的主要貢獻(4分)
(3)中共十二大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什么重要理論?十年后,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
(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19世紀中期以來中國重大理論成果的共同特點。(2分)
28.(1)歷史背景:西方和日本變革取得成功;甲午戰(zhàn)敗,中國民族危機加深;(4分)
(2)革命: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2分)。
理論: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2分)。
(3)理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分)核心: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2分)
(4)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必修三第五單元檢測二參考答案:xcz
1-10 ADBCC CBCDD 11-20 BDAAA ACBCD 21-25 BBADB
26(22分)
(1)物質層面:洋務運動;制度層面: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心態(tài)層面:新文化運(每點2分,總分不能超過6分 )
(2)原因:甲午戰(zhàn)爭中國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說明了洋務運動僅學技術進行器物變革不能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
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資產階級隊伍壯大,并且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加深;先進中國人繼續(xù)探索新的救國道路,維新變法思想與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先后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每點4分,總分不能超過12分)
(3)影響:由宣傳民主與科學到宣傳馬克思主義(2分);為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2分)
27.(1)思想貢獻:孫中山首先提出了“三民主義”(2分)后來,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張,把舊三民主義又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2分)
斗爭貢獻: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召開國民黨一大,改組國民黨;實現(xiàn)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大革命的到來。(6分)
(2) 明確提出反帝要求;民權為一般平民所有;提出了扶助農工.實行耕者有其田.(或說事實上確立了三大政策也可)(4分)
28.(1)歷史背景:西方和日本變革取得成功;甲午戰(zhàn)敗,中國民族危機加深;(4分)
(2)革命: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2分)。
理論: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2分)。
(3)理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分)核心: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san/65915.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合肥八中屆高三聯(lián)考歷史試題(五)掃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