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銅和硝酸反應習題的解后反思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題目:amolCu和含有bmol HNO3的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則被還原的HNO3的物質的量一定是(   )

A.(b -2a)mol   B. b/4 mol   C.2a/3 mol   D.2a mol

解析:此題審題有兩個關鍵:一是Cu和HNO3恰好完全反應,說明反應物沒有剩余;二是被還原的HNO3的物質的量“一定”是多少,而不是可能是多少。由于不知硝酸是濃還是稀,所以Cu和HNO3反應有兩種可能:一是Cu和稀HNO3恰好完全反應,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二是Cu和濃HNO3恰好完全反應,Cu+4HNO3(濃)==Cu(NO3)2 +2NO2↑+2H2O。如果是第一種可能,根據(jù)電子守恒知,a×2=n(NO)×3,n(NO) =被還原的HNO3的物質的量=2a/3 mol。如果是第二種可能,根據(jù)電子守恒知,a×2=n(NO2)×1,n(NO2) =被還原的HNO3 的物質的量=2a mol。但選項C、D均是可能性答案,均不合題意不確切。因此,要從硝酸的作用分析:既顯氧化劑作用(被還原為NO、NO2等),又顯酸性作用生成Cu(NO3)2,而被還原的硝酸應為硝酸總量減去顯酸性作用的硝酸,即(b-2a)mol。選項A為正確答案。

反思:審題要敏銳地覺察題示信號,發(fā)掘題中隱含條件,抓住問題實質迅速地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本題硝酸溶液未說明濃與稀是題設的隱含條件,若按濃硝酸解題,則誤選D,若按稀硝酸解題,則誤選C。題示中的“一定”是個解題信號,可排除濃與稀兩種可能情況片面分析解題的失誤。Cu和HNO3恰好完全反應,可以找到硝酸總量與分量間的關系,采取整體思維方式準確解題。

Cu和HNO3的反應規(guī)律:若是稀HNO3,不論Cu是否過量,還原產(chǎn)物均是NO。若是濃HNO3,Cu少量,還原產(chǎn)物是NO2;Cu過量,要從動態(tài)觀分析產(chǎn)物,開始時還原產(chǎn)物是NO2,隨著反應進行,濃HNO3變稀,還原產(chǎn)物是NO,最后得到NO2和NO混合氣體。

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定量計算可以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即還原劑失去電子的物質的量等于氧化劑得到電子的物質的量,進行快速求解。也可以根據(jù)化學方程式找定量關系列式求解,但配平氧化還原反應的方程式費時多。

變式訓練:1.92 g銅投入一定量濃HNO3中,銅完全溶解,生成氣體顏色越來越淺,共收集到672 mL氣體(標準狀況)。將盛有此氣體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標準狀況下一定體積的O2,恰好使氣體完全溶于水中,則通入O2的體積為(    )

A.504 mL    B.168 mL    C.336 mL     D.224 mL

解析:審題關鍵:生成氣體顏色越來越淺,說明氣體產(chǎn)物含有NO2和NO;通入O2后恰好使氣體完全溶于水中,說明NO2、NO的混合氣體完全反應后又生成硝酸。

題設的反應原理: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4NO2+ 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

解題突破口:反應從硝酸開始,被銅還原為氮的氧化物,而后,氮的氧化物又被氧氣氧化生成硝酸,反應結果最終N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fā)生改變,改變的是Cu和O2中O元素的化合價,根據(jù)電子守恒知,銅失去的電子等于氧氣得到的電子,即n(Cu)×2 =n(O2)×4,因n(Cu) = 0.03mol,故n(O2) = 0.015 mol,標準狀況下O2的體積為336 mL。選C。

反思:此題解題的巧妙之處就是利用了始終態(tài)硝酸不發(fā)生化合價變化,借助于氮的氧化物做個媒介,溝通了Cu和O2得失電子守恒,即搭起了已知與未知的橋梁,促使要解決的問題簡單化,從而快速求解。

此題常規(guī)解法:假設兩種氮的氧化物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mol和Ymol,利用已知的銅的物質的量與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通過電子守恒、聯(lián)立方程可求出兩種氮的氧化物的物質的量,然后,再利用反應4NO2+ O2+2H2O==4HNO3和4NO+3O2+2H2O==4HNO3求出所需氧氣的物質的量,從而求得氧氣的體積。

本題還可以利用NO2和NO混合氣體在水中與O2恰好完全反應的總反應式:

NO2+ NO+ O2+H2O==2HNO3直接求算。請嘗試之。

訓練:將51.2 g銅恰好完全溶于V mL 10 mol?L-1硝酸中,得到硝酸銅溶液,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O2、N2O4)的混合物共17.92 L(標準狀況),這些氣體恰好能被500 mL2.0 mol?L-1NaOH溶液完全吸收,得到500 mL鈉鹽溶液(假設吸收氣體后溶液體積不變)。通過計算回答下列問題:

(1)V=_________。

(2)上述鈉鹽溶液中硝酸鈉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

(3)向上述硝酸銅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入Wg銅粉恰好完全溶解,通常狀況下將收集到的氣體充滿一試管,并將充滿該氣體的試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里,再向試管里充入一定量的氧氣,最終恰好使溶液充滿試管。

①W最大值為__________。

②上述試管里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不考慮溶質向水槽內擴散) _。(已知在通常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為a L?mol-1)

提示:(1)、(2)兩問中,涉及氮的氧化物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反應原理為:2NO2 N2O4;NO2+NO+2NaOH ==2NaNO2+H2O;因為混合氣體被完全吸收,故上述反應不可能有NO剩余,而NO2有剩余,繼續(xù)與NaOH發(fā)生反應:2NO2+2NaOH==NaNO2+NaNO3+H2O。由Na、N元素守恒和電子守恒求出硝酸的物質的量和NaNO2、NaNO3的物質的量,進而解決(1)、(2)兩問。

(3)問中硝酸銅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再加入銅粉完全溶解的反應原理為: 3Cu+8H++2NO3-==3Cu2++2NO↑+4H2O。由離子方程式的定量關系和NO3-的物質的量可求出W值。

答案:(1) 260  (2) 0.40 mol?L-1  (3) ①153.6  ②1/a mol?L-1

思考:(1) 濃硝酸與Cu生成NO2氣體,稀硝酸與Cu生成NO氣體,有人說稀硝酸氧化性更強,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2)將相同質量的Cu分別和過量的濃硝酸、稀硝酸反應,兩者反應速率、生成氣體的物質的量、反應中轉移的電子總數(shù)、消耗硝酸的物質的量、所得溶液的顏色等一定相同嗎?為什么?

(3)變價的金屬(例如Fe)分別與濃、稀硝酸反應,當Fe不足時,反應規(guī)律如何?當Fe過量時,反應規(guī)律又如何?試分析之。

感悟:采取變換訓練的方式,通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可以克服思維定勢的影響,有利于培養(yǎng)獨立思考、靈活多變的解題能力,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達到提高復習效率的目的。采取一題多解的方式,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法解析同一道題,可以有效地訓練多向思維方式,有利于拓寬思路,掌握不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提高解題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74498.html

相關閱讀:金屬與酸反應的習題引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