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動的描述(4)
【課 題】實驗:探究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
【導學目標】
1、了解游標卡尺的原理,并會正確運用和讀數(shù)。
2、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學習利用打上點的紙帶研究物體的運動。
3、學習用打點計時器測定即時速度和加速度。
【知識要點】
一、實驗誤差
1.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的 叫做誤差.
2.系統(tǒng)誤差和偶然誤差
①系統(tǒng)誤差:由于儀器本身不精確、或實驗方法粗略或實驗原理不完善而產(chǎn)生的.
②偶然誤差:由于各種偶然因素對實驗者、測量儀器、被測物理量的影響而產(chǎn)生的.
3.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
①絕對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差(取絕對值)。
②相對誤差:等于絕對誤差與真實值之比(通常用百分數(shù)表示)。
二、有效數(shù)字
1.帶有一位不可靠數(shù)字的近似數(shù)字叫有效數(shù)字。(因為測量總有誤差,測得的數(shù)值只能是近似數(shù)字,如用毫米刻度尺量得某書本長184. 2 mm,最末一位數(shù)字“2"是估計出來的,是不可靠數(shù)字,但仍有意義,一定要寫出來).
2.有效數(shù)字的位數(shù)是從左往右數(shù),從第一個不為零的數(shù)字起,數(shù)到右邊最末一位估讀數(shù)字止。
三、游標卡尺
游標尺精度
(mm)測量結果(游標尺第n條刻度線與主尺上的某條刻度線對齊)
格數(shù)刻度
總長每小格與1mm相差
109mm0.1mm0.1主尺mm數(shù)+0.1n
2019mm0.05mm0.05主尺mm數(shù)+0.05n
5049mm0.02mm0.02主尺mm數(shù)+0.02n
1.結構:游標卡尺的構造如下圖所示,它的左測量爪固定在主尺上并與主尺垂直.右測量爪與左測量爪平行,固定在游標尺上,可以隨同游標卡尺一起沿主尺滑動.
2.原理及讀數(shù)方法:
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主尺上讀數(shù)+標尺上對齊的格數(shù)×精確度;
常見游標卡尺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
四.打點計時器
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它每隔0.02s打一次點(由于電源頻率是50Hz),因此,紙帶上的點就表示了和紙帶相連的運動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研究紙帶上點之間的間隔,就可以了解物體運動的情況。
五.由紙帶判斷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方法
如圖所示,0、1、2……為時間間隔相等的各計數(shù)點,s1、s2、s3、……為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若△s=s2-s1=s3-s2=……=恒量,即若連續(xù)相等的時間間隔內(nèi)的位移之差為恒量,則與紙帶相連的物體的運動為勻變速直線運動。
3.由紙帶求物體運動加速度的方法
(1)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根據(jù)s4-s1=s5-s2=s6-s3=3aT2(T為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求出 、 、 ,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即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2)用v-t圖法:
先根據(jù) ,求出打第n點時紙帶的瞬時速度,后作出v-t圖線,圖線的斜率即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典型剖析】
[例1] 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為12.6mm。若物體的實際長度為12.4mm,則絕對誤差△x= mm,相對誤差η= 。
[例2] 讀出如圖所示游標尺的讀數(shù).
[例3] (啟東08屆高三調研測試)在“利用打點計時器測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接在50Hz的低壓交變電源上。某同學在打出的紙帶上每5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共取了A、B、C、D、E、F六個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四個點未畫出).從每一個計數(shù)點處將紙帶剪開分成五段(分別為a、b、c、d、e段),將這五段紙帶由短到長緊靠但不重疊地粘在xoy坐標系中,如圖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條表示v-t關系的圖線,從而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1)請你在xoy坐標系中用最簡潔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關系的圖線(作答在右圖上),并指出哪個軸相當于v軸?答: ;
(2)從第一個計數(shù)點開始計時,為求出0.15s時刻的瞬時速度,需要測出哪一段紙帶的長度?答: ;
(3)若測得a段紙帶的長度為2.0cm,e段紙帶的長度為10.0cm,則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為 m/s2.
[例4] (鹽城市08屆高三六所名校聯(lián)考)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電頻率為50 Hz。在所選紙帶上取某點為0號計數(shù)點,然后每3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所以測量數(shù)據(jù)及其標記符號如題圖所示。
該同學用兩種方法處理數(shù)據(jù)(T為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
方法A:
由 ……, 取平均值g=8.667 m/s2;
方法B:
由 取平均值g=8.673 m/s2。
(1)從實驗裝置看,該同學所用交流電的電壓為______伏特,操作步驟中釋放紙帶和接通電源的先后順序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對實驗結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選擇方法______(A或B)更合理,這樣可以減少實驗的________(系統(tǒng)或偶然)誤差。
(3)本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舉出兩條)。
【訓練設計】
1、如圖所示為測量一金屬筒時刻度尺示數(shù)的示意圖,該金屬筒長度為 cm.
2、(1)某游標卡尺兩測腳緊靠時如圖甲所示,測物體長度時如圖乙所示,則該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________mm。
(2)新式游標卡尺的刻線看起來很“稀疏”,使得讀數(shù)顯得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正確讀取數(shù)據(jù).通常游標卡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種規(guī)格;新式游標卡尺也有相應的三種,但刻度卻是:19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mm等分成50份,以“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標卡尺為例,如圖所示.
①它的準確度是_ __mm;
②用它測量某物體的厚度,示數(shù)如圖所示,正確的讀數(shù)是_ _cm.
3、如圖為用5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物體長度時的讀數(shù),由于遮擋,只能看見游標的后半部分,這個物體的長度為 mm.
4、如圖為物體運動過程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上兩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
則A點處瞬時速度的大小是 ___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75650.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物理第一輪導學案復習 機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