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屆高考語文文言文復習測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4屆高考語文文言文復習測試題
(二○)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梁彥光字修芝,安定烏氏人也。彥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謂所親曰:“此兒有風骨,當興吾宗!蔽捍蠼y(tǒng)末,入太學,略涉經(jīng)史,有規(guī)檢,造次必以禮。及高祖受禪,以為岐州刺史。開皇二年,上幸岐州,悅其能。后數(shù)歲,轉(zhuǎn)相州刺史。彥光前在岐州,其俗頗質(zhì),以靜鎮(zhèn)之,合境大化。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鄴都雜俗,人多變詐,為之作歌,稱其不能理化。上聞而譴之,競坐免。歲余,拜趙州刺史,彥光言于上曰:“請復為相州,改弦易調(diào),庶有以變其風俗,上答隆恩。”上從之,復為相州刺史,豪猾者聞彥光自請而來,莫不嗤笑。彥光下車,發(fā)摘奸隱,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潛竄,合境大駭。初,齊亡后,衣冠士人多遷關(guān)內(nèi),唯技巧、商販及樂戶之家移實州郭。由是人情險?[注],妄起風謠,訴訟官人,萬端千變。彥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東大儒,每鄉(xiāng)立學,非圣哲之書不得教授。于是人皆?勵,風俗大改。有滏陽人焦通,性酗酒,事親禮闕,為從弟所訟。彥光弗之罪,將至州學,令觀于孔子廟。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無自容,彥光訓諭而遣之,后改過勵行,卒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類也。吏人感悅,略無諍訟。
(選自《隋書?列傳第三十八?循吏》)
[注] ?(bǐ):不正,邪僻。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彥光前在岐州,其俗頗質(zhì) 質(zhì):質(zhì)樸。 B.上聞而譴之,竟坐免坐:因為。
C.庶有以變其風俗,上答隆恩 庶:希望。 D.發(fā)摘奸隱,有若神明 摘:揭發(fā)。
(二○)1.B(坐:因犯……罪或錯誤;D.摘:同“糖”,“發(fā)摘奸隱”等于“發(fā)奸趟伏”,“摘”意同“發(fā)”,可依語境推斷)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有規(guī)檢,造次必以禮 B.衣冠士人多遷關(guān)內(nèi)
C.唯技巧、商販及樂戶之家移實州郭 D.非圣哲之書不得教授
2.D(D.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都釋為對學生講解說明教材的內(nèi)容。A.古代漢語意為匆忙,倉促;現(xiàn)代漢語意為魯莽,輕率。B.古代士以上戴冠,衣冠連稱,是古代士以上的服裝,后引申指世族、士紳;現(xiàn)代漢語意為衣服和帽子,指穿戴。C.古代漢語意為技藝,此處用為名詞,指從事各種技藝的人,即工匠;現(xiàn)代漢語意為表現(xiàn)在藝術(shù)、工藝、體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3.B(B.前者為第三人稱代詞,代人,譯為“他”;后者用作副詞,表示期望的語氣。A.均用作助詞,在動詞前,與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屬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C.均表示被動關(guān)系,跟“所”結(jié)合,組成“為……所”句式。D.均用作介詞,表示動作、行為所用的方法,譯為“用”)
4.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梁彥光的為政之道的一組是( )
①略涉經(jīng)史,有規(guī)檢,造次必以禮②發(fā)摘奸隱,有若神明
③每鄉(xiāng)立學,非圣哲之書不得教授 ④彥光弗之罪,將至州學,令觀于孔子廟
⑤彥光訓諭而譴之 ⑥吏人感悅,略無諍訟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4.c(排除①⑥,①為學識修養(yǎng),⑥為為政之道的結(jié)果)
65
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梁彥光品行和學識皆佳。他年輕時就性情純厚,他的父親對他寄予厚望,認為他一定會興盛宗族;他就學于太學時,治學泛覽經(jīng)史,行事嚴守禮法。
B.梁彥光性情執(zhí)著,不因挫折而屈服。相州民風不淳,有些人誹謗他任刺史不善為政,使得他獲罪免官。但他后來重被起用時,卻不懼失敗,主動請求再回相州任職。
C.梁彥光為政始終是懲惡和教化兼施。他一方面嚴厲打擊強橫狡猾、不守法紀之徒,另一方面以圣賢之道教育感化民眾。他的政績深受皇帝賞識。
D.梁彥光的德政使得過去善變狡詐的相州民眾轉(zhuǎn)而向善。酗酒不孝的焦通,經(jīng)過教育感化而幡然悔悟,棄惡從善;相州官吏民眾的好爭執(zhí)的習俗也為之大改。
5.c(任相州刺史是懲惡和教化兼施,而任岐州刺史則是以靜鎮(zhèn)之,并非“始終”;皇帝的賞識也是任職岐州時的事)
6.把文言文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彥光弗之罪,將至州學,令觀于孔子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改過勵行,卒為善士。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 (2)
(二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門,愿傭隙宇而處焉。所職尋引規(guī)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長短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眾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祿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彼,入其室,其床闕足而不能理,曰:“將求他工!庇嗌跣χ^其無能而貪祿嗜貨者。
其后,京兆尹將飾官署,余往過焉。委群材,會眾工;驁(zhí)斧斤,或執(zhí)刀鋸,皆環(huán)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執(zhí)杖,而中處焉,量棟宇之任,視木之能舉,揮其杖曰:“斧!”彼執(zhí)斧者奔而右。顧而指曰:“鋸!”彼執(zhí)鋸者趨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視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斷者。其不勝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慍焉。畫宮于堵,盈尺而曲盡其制,計其毫厘而構(gòu)大廈,無進退焉。既成,書于上棟曰:“某年某月某曰某建。”則其姓字也,凡執(zhí)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視大駭,然后知其術(shù)之工大矣。
繼而嘆曰:“彼將舍其手藝,專其心智,而能知體要者與!”
(唐?柳宗元《梓人傳》)
1.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二一)1.C
A.所職尋引規(guī)矩繩墨 職:職責。 B.貪祿嗜貨者 貨:貨物。
C.畫宮于堵 宮:房屋。 D.曲盡其制 制:制度。
2.句中加點詞語,與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 2.D
A.無進退焉 B.計其毫厘而構(gòu)大廈
C.規(guī)矩繩墨 D.其不勝任者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3.B
A.愿傭隙宇而處焉 風雨興焉
B.則其姓字也 兒之成,則可待乎
C.作于私家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怒而退之 提刀而立
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梓人“專其心智,知體要者”的一組是( ) 4.D
①其床闕足而不能理②將飾官署③圜視大駭④量棟宇之任,視木之能舉⑤盈尺而曲盡其制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5.C
A.作者借梓人的故事說明解決問題要抓要害,做事情要把握住關(guān)鍵。
B.“余甚笑之,謂其無能而貪祿嗜貨者”是欲揚先抑的寫法,且與文末“繼而嘆曰”相照應。
C.由于梓人繪畫水平極高,所以畫完后只在畫上寫他自己的姓字,不寫別人的,別人也沒有意見。
D.“吾善度材”中的“材”含義較多,有棟梁之材,也有群工,還有喻義如治國人才等。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舍我,眾莫能就一宇。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除去我,他們沒有誰能夠建成一座房屋。
(2)然后知其術(shù)之工大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樣以后,我才知道梓人技能的精巧,很大啊。
(3)將求他工。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要尋求其他工匠(來修床)。
66
(二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陽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謙恭簡素,遏人長幼如一。遠近慕其行,來學者跡接于道。閭里有爭訟,不詣官而詣城決之。有盜其樹者,城遇之,慮其恥,退自匿。嘗絕糧,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臥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負以歸。及覺,痛咎謝,城曰:“寒而飲,何責焉?”歲饑,屑榆為粥,講論不輟。或哀其餒,與之食,不納。山東節(jié)度府聞城義者,發(fā)使遺五百縑,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辭,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嘗發(fā)。會里人鄒椒欲葬親,貸于人無得,城知其然,舉縑與之。李泌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諫議大夫。初,城未起,縉紳想見風采。既處諫諍官,士以為且死職,天下益憚之。及受命,它諫官論事苛細紛紛,帝厭苦,而城浸聞得失且熟,猶未肯言。及裴延齡誣逐陸贄等,帝怒甚,無敢言,城聞,曰:“吾諫官,不可令天子殺無罪大臣。”乃上疏極論延齡罪,慷慨引義,申直贄等,累曰不止。聞者寒懼,城愈厲。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遷國子司業(yè),簡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罷。躬講經(jīng)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薛約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謫連州。吏捕跡,堡之城家。城坐吏于門,引約飲食訖,步至都外與別。帝惡城黨有罪,出為道州刺史。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罰罰之,宜賞賞之,不以簿書。[注]介意。月俸取足則已,官收其余。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九?卓行》)
[注] 簿書:官府中的文書簿冊。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及覺,痛咎謝 咎:歸罪、責怪。 B.屑榆為粥,講論不輟 屑:碎末。
C.城固辭,使者委而去 委:丟下。 D.簡孝秀德行升堂上 簡:選拔。
(二二)1.B(屑:磨成碎末)
2.下列各句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相同的一項是( )
A.而城浸聞得失且熟,猶未肯言 B.慷慨引義,申直贄等
C.躬講經(jīng)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D.宜罰罰之,宜賞賞之,不以簿書介意
2.c(C.古代漢語意為拘謹貌,現(xiàn)代漢語意為過分計較瑣細的或無關(guān)緊要的事物。古今意義不同。A.所得所失,利弊。古今意義相同。B.充滿正氣,情緒激昂。古今意義相同。D.在意,用于否定詞后。古今意義相同)
3.下列各組句子,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A(均為連詞,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B.前者為介詞,構(gòu)成介賓短語,引進對象,可譯為“向”;后者為介詞,構(gòu)成介賓短語,引進對象,可譯為“對”“對于”。C.前者為副詞,相當于“將”“將要”;后者為連詞,表示讓步關(guān)系,相當于“尚且”。D.前者為介詞,相當于“跟”“同”;后者為連詞,表示并列,可譯為“和”“跟”“同”)
4.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陽城清慎正直的一組是( )
①城遇之,慮其恥,退自匿
②城固辭,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嘗發(fā)
③乃上疏極論延齡罪,慷慨引義,申直贄等
④躬講經(jīng)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⑤城坐吏于門,引約飲食訖,步至都外
⑥月俸取足則已,官收其余
A.①④⑥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⑤
4.D(排除①④,①表現(xiàn)寬厚,④表現(xiàn)教化及成效)
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陽城的品行深受人們的景仰。遠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來求學的人接連不斷;當?shù)氐娜擞辛藸巿?zhí),就請陽城來裁決。
B.陽城為人寬厚仁慈。對于偷盜他家樹的人,陽城退步避讓,以免對方羞愧;對于擅自以米換酒喝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陽城將他背回了家,并寬慰他,讓他不必自責。
C.陽城忠于職守,直言敢諫。他雖不如其他諫官那樣對政務事必躬親,但在大臣遭陷害,無人敢言時,他卻能不懼觸犯君威,挺身而出,仗義執(zhí)言。
D.陽城教化有道。他擔任國子司業(yè),對于太學諸生,獎掖孝道德行出眾者,斥退酗酒不遵守教化者。在他的教育下,太學諸生都能嚴守法度。
5.c(“他雖不如其他諫官那樣對政務事必躬親”錯,應是其他諫官都只是就繁雜瑣屑的事頻頻進諫,使得皇帝很厭煩)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或哀其餒,與之食,不納。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有人憐憫他饑餓,給他食物,他不肯接受。
(2)吏捕跡,得之城家。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刑吏循蹤追捕,在陽城家中將他抓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7728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