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聯(lián)考
語文試卷答案
一、(9分)
二、(33分)
三、(24分)
表達了作者對梭羅的思想精神在后世漸漸消失的憂慮和痛心;(2分)體現(xiàn)了作者對現(xiàn)代社會人們精神世界一種深沉的反思和批判。(2分)
四、(24分)
病句序號 |
修 |
① |
在“發(fā)行”后加“計劃” |
② |
把“其中就有黃梅戲特種郵票”改為“黃梅戲特種郵票位列其中”,或在“計劃”前加“黃梅戲特種郵票” |
④ |
把“發(fā)行過”調到“京劇和昆曲”前 |
⑤ |
在“內容”后加“的單調” |
⑥ |
把“圍繞”改為“以” |
五、(60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太元七年……冬天的十月,秦王苻堅在太極殿會見群臣,苻堅提議說:“自從我繼承了大業(yè),至今將近三十年,四方大體上安定,只有東南方的那一塊地方,還沒有蒙受君王的教化,F(xiàn)在約略計算我的士兵,能夠達到九十七萬人,我想親自率兵去征討他們,怎么樣?”秘書監(jiān)朱肜說:“陛下奉行天意懲罰東晉,一定能不戰(zhàn)而勝,如果東晉的國君不口銜璧玉到軍門(投降稱臣),就一定會逃跑客死他鄉(xiāng)。陛下使(逃難到南方去的)中原士民回到他們的家鄉(xiāng),然后調轉車駕東巡,在泰山祭告天地慶祝大功告成,這是一千年才有的一個時機啊。”苻堅高興地說:“這就是我的愿望啊。”
尚書左仆射權翼說:“過去商紂王無道,但微子、箕子、比干三位仁人在朝,周武王尚且因此而撤兵。如今東晉雖然衰微弱小,但沒有大的罪惡,謝安、桓沖又都是江南一帶才識卓越的人,他們君臣和睦,內外同心,以我來看,不可圖謀!”苻堅沉默了很長時間,說:“諸君各自說說自己的意見。”
眾大臣都出去了,只留下了陽平公苻融。苻堅對他說:“自古決定大事的,只不過一兩個大臣而已。現(xiàn)在眾說紛紜,白白地擾亂人心。我應當與你一同決定此事。”苻融回答說:“現(xiàn)在攻打晉國有三個不利因素:天理不順,這是其一;晉國自身沒有罪過,這是其二;我軍征戰(zhàn)頻繁,士兵疲憊不堪,百姓也產生了畏敵之心,這是其三。群臣當中說晉國不可攻打的人,都是忠臣,希望陛下能夠聽從他們的意見。”苻堅變了臉色說:“你也像這樣,我還指望誰呢!我有百萬強兵,財物兵器堆積如山;我雖然不是什么賢明的國君,但也并非昏庸之人。乘著捷報頻傳的勢頭,去攻打垂死掙扎的國家,為何還要擔心不能攻克呢?怎能再留下這些殘敵,讓他們長久地成為國家的憂患呢!”苻融哭泣著說:“晉國不可以消滅,這是很顯然的事情。如今使軍隊勞頓,大舉出兵,恐怕不會取得萬無一失的成功。況且我所擔憂的,還不止這些。陛下寵信厚養(yǎng)鮮卑人、羌人、羯人,使們遍布京城地區(qū),這些人是我們深深仇恨的大敵。如果只留下太子和幾萬弱兵守衛(wèi)京師,我擔心在京師會有不能預料的嚴重變故發(fā)生,到那時后悔就來不及了。(如果)我見解愚拙,果真不值得采納;(那么)王景略是當代杰出的人士,陛下時常把他比作諸葛亮,難道您不記他的臨終遺言嗎!”苻堅仍然不聽。在這種情況下朝臣紛紛向苻堅進諫,苻堅說:“憑借我們的實力攻打晉朝,比較雙方的強弱之勢,(前秦攻打東晉)猶如疾風掃秋葉一樣輕松,然而朝廷內外卻都說不能攻打,這確實是我所不理解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80522.html
相關閱讀:2014年安慶二模作文評分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