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黃河中游地區(qū)常見的自然災害有(。
A.凌汛 B.地上河決口 C.水土流失 D.洪災
解析:黃河而言,中游最主要的問題是水土流失,這是初、高中課本上都強調的問題。答案:C
讀圖2—5—1,判斷69~71題。
69.河流ab段的流向為(。
A.自西北向東南 B.自東南向西北 C.自東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東北
解析:根據(jù)等高線判斷地勢,以及根據(jù)指向標確定方向。首先根據(jù)50等高線可以判斷出河流是由a流向b,再在a處畫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地理坐標,就可以得出正確答案。答案:B
70.斷崖頂部的E點海拔可能為(。
A.59 B.99 C.199 D.259
解析:題目明確指出“E”點位于,又從圖中可以看出250斷崖的頂部位于在100~250之間的4條等高線匯集處,但是250并不是其最高處,因為斷崖處250等高線以上還有300等高線,因此斷崖頂部的E點海拔就是在250到小于300之間。答案:D
71.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較不合適的是( )
A.甲坡修水平梯田種水稻 B.丙坡種植果樹 C.乙坡植樹種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種水
解析:第71題,能夠從地形上看出甲坡是最陡的,同時讀題的時候應該注意到要求選擇的是“不合適”的,因而可以輕而易舉地判斷出應該選擇的是A項。答案:A
讀華北某地地形圖(圖2—5—2),據(jù)圖判斷72~74題:
72.①②③④四條坡面線的坡度比較( )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解析:該組題目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緊密結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據(jù)地形圖的大小尺度,判讀地形及氣候狀況的能力,同時也檢查考生對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本題是通過等高線判斷地面坡度。在等高線圖上,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因此,四地坡度的陡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①、②、④、③。答案:C
73.實際調查發(fā)現(xiàn)乙坡植物生長好于甲坡,其原因為乙坡的(。
A.日照較強,輻射收入多 B.蒸發(fā)較高,土壤水分條件較好
C.氣溫較高,且日變化大 D.降水較多,水源充足
解析: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主要有氣候和地形,而本題問題主要圍繞著氣候方面來問。題目所給的條件中已經(jīng)交代是華北地區(qū),因此,根據(jù)指向標,可以知道甲坡為南坡,乙坡是北坡,北坡是陰坡,光照條件差,南坡是陽坡,光照條件好,所以北坡日照不如南坡,蒸發(fā)也沒有南坡高,氣溫也不會比南坡高,因此A、B、C項錯。題目中如果把B答案的“蒸發(fā)較高”,改為“蒸發(fā)較小,土壤水分條件較好”,就最適合華北由于干旱、北坡是陰坡因而蒸發(fā)較小、土壤水分條件好等條件。答案:D
74.若乙坡植被受破壞成為荒坡,則對其合理的開發(fā)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 B.種植喜陽的經(jīng)濟林木 C.修梯田,種植水稻 D.營造混交林
解析:該組題目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緊密結合在一起,考查從圖中判讀地形及氣候狀況的能力。高一下冊五單元中的有關知識考查得最多。若乙坡植被受破壞成為荒坡,則放牧山羊就難以恢復植被,乙坡是陰坡,種植喜陽的經(jīng)濟林木肯定不適應,華北降水少,修梯田、種植水稻也不對。答案:D
讀中心點為地球北極的示意圖(圖2—5—3),若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斷75~76題:
75.甲地的時間為( 。
A.8時 B.9時 C.15時 D.16時
解析:凡是這種在圖上表示一部分是白天,另一部分是黑夜的,圖上的白天和黑夜的交界線就是晨昏線,凡是從白天轉入黑夜的那條線就是昏線,由黑夜轉入白天的線就是晨線,本圖由于是北半球,為逆時針旋轉,所以AB段為晨線,BC段為昏線。本圖中晨昏線通過極點,不是春分就是秋分,所以,晨線上是6點,昏線上是18點。故甲處就為9點。答案:B
76.下列說法,可能的是( 。
A.華北平原正值小麥播種季節(jié) B.華北平原正值小麥收獲季節(jié)
C.長江中下游進入梅雨時期 D.羅馬氣候干熱
解析:從晨昏線通過極點,不是春分就是秋分,就只有A符合。答案:A
讀中心點為地球北極的示意圖(圖2—5—3),若陰影部分為7月6日,非陰影部分為7月7日,判斷77~78題:
77.甲地的時間為(。
A.15時 B.9時 C.3時 D.12時
解析:在地球上,使時間發(fā)生變化的地方有兩處:國際日期變更線,即180°經(jīng)線附近和今天昨天分界線,即0時所在線。陰影和非陰影的界線定有一條是180°經(jīng)線(BC段),另一條是0時所在線AB段。凡是這種在圖上表示一部分是今天,另一部分是明天,大日期(如本題中的7日)的東邊線(圖BC段)都是180°經(jīng)線,西邊線(圖中的AB段)都是0時所在線。答案:C
78.北京為( 。
A.6日8時 B.7日8時 C.6日20時 D.7日20時
解析:考生應該清楚陰影和非陰影的界線BC段是180°經(jīng)線,另一條AB段是是0時線,圖中0時線和0°經(jīng)線相重合,即0時區(qū)為7月7日0時,所以北京時間或東八區(qū)所在時間即為7日8時。答案:B
79.南非開普敦與我國南京的氣候相比較,一年中( )
A.兩地雨熱同期
B.開普敦氣溫較高的月份,南京的氣溫也較高
C.開普敦降水較多的月份,南京降水也較多
D.開普敦受高壓控制的季節(jié),南京盛行偏南風
解析:本題主要是考查南半球和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地中海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這些也是正確判斷的關鍵。如果能掌握好望角和南京的位置及當?shù)氐臍夂蝾愋、特點和成因,就能正確判斷。開普敦是地中海氣候,南京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是冬季低溫多雨,亞熱帶季風氣候是夏季高溫多雨,南京是北半球,開普敦是南半球,季節(jié)相反,南京夏季高溫多時,開普敦是低溫多雨。答案:C
80.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現(xiàn)代冰川(。
A.集中分布在南極洲 B.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亞 C.在低緯地區(qū)沒有分布 D.在巴西高原沒有分布
解析:要正確判斷選項,應當了解南極洲主要是大陸冰川,而不是山岳冰川;澳大利亞山地不多且高度也不很大,沒有山岳冰川分布;低緯地區(qū)雖然氣溫較高,但有個別山峰很高,有山岳冰川存在;巴西高原位處低緯地區(qū),但高度不高,沒有高聳的山峰。答案:D
81.一年中太陽兩次直射的地區(qū),不會有(。
A.熱帶沙漠氣候分布 B.寒流流過 C.冷鋒活動 D.從南極地區(qū)漂來的浮冰
解析:該題主要考查熱帶地區(qū)(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地區(qū))可能出現(xiàn)的地理現(xiàn)象:氣候類型、寒流、鋒面等的分布。題干沒有明確說明熱帶地區(qū),但是“一年中太陽兩次直射的地區(qū)”就是熱帶地區(qū)。A項要求考生了解雖然熱帶地區(qū)地處理想的熱帶低壓帶,但實際上在非地帶性因素的作用下,仍然可能有一些地區(qū)常年處于副熱帶的影響下,形成熱帶沙漠氣候。B項要求考生了解,寒流是一種“相對性”的概念,在熱帶地區(qū)不一定不會出現(xiàn)寒流。C項與A項類似,要求考生了解熱帶地區(qū)是可能出現(xiàn)冷鋒天氣過程的。D項要求考生了解南極地區(qū)距離熱帶地區(qū)相當遙遠,且在西風帶和相關洋流的影響下,熱帶地區(qū)不可能出現(xiàn)南極地區(qū)漂來的浮冰。或者說即使有冰漂浮至此,也要因高溫而融化。答案:D
近年,浮塵、揚沙和沙塵暴天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據(jù)報道,2002年4月中旬,在世界四大沙塵暴中心之一暴發(fā)的一場強沙塵暴揚起的沙塵,隨高空氣流運行,導致瑞士山地的一場“泥雨”,將雪白的山峰染成了咖啡色。回答82~84題。
82.這次沙塵暴的源地是(。
A.中亞和中國西北部 B.北美中南部 C.撒哈拉大沙漠南部 D.澳大利亞中部
解析:該組題以一次沙塵暴的實例為切入點,考核學生對相關的氣象知識掌握和理解的程度。該題檢測學生從給出的情境材料進行簡單推理判斷的能力。推理判斷的過程,必須以對世界地理基礎知識的內(nèi)容和空間位置的把握為基礎。試題中提到的北美中南部、澳大利亞中部離瑞士太遠,可以排除。這里盛行西風控制,東邊的中亞和中國西北部的揚沙很難向西移動,故也可排除。因此只能選擇C.撒哈拉大沙漠南部,這里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空氣由這里吹向副極地低壓帶,形成西風,可能帶來沙塵。82題檢測考生從給出的資料進行簡單推理判斷的能力。答案:C
83.導致在瑞士降泥雨的主要原因是(。
A.自東向西的海洋氣流與含有沙塵的氣流在山地相遇
B.含有沙塵的北上氣流與冷空氣在山地相遇
C.由東向西的含沙氣流在迎風坡被抬升
D.含沙氣流在阿爾卑斯山的背風坡下沉
解析:考核考生對大氣環(huán)流背景下,不同區(qū)域降雨過程形成的理解程度。依據(jù)瑞士的地理位置(東側是高山,不是大海)和大氣環(huán)流的背景,也能夠排除A項。瑞士在西風帶內(nèi),不可能有由東向西的含沙氣流,即C項不可選。也可以由前一題的沙源地確定A、C兩個答案可以排除。同時,從降雨形成的條件看,下沉氣流不會形成降水,故D項所說的氣流“下沉”也不正確。答案:B
84.中國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區(qū),春季頻發(fā)揚沙天氣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壓脊過境,下沉氣流“沖擊”地表,造成就地揚沙
B.裸地面積擴大,急行冷鋒經(jīng)過,導致近程揚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風產(chǎn)生遠程揚沙
D.熱島效應導致強烈的對流,使高空的沙塵降落
解析:在考核相關知識的同時,又加入了我國北方大城市沙塵天氣。只要對基礎的氣象知識和原理有所掌握和理解,即可以排除A、D選項。盛行風風速一般不是很大,所以不能把沙塵吹很遠,C項錯。我國北方的沙塵天氣與快行冷鋒活動有關,因為快行冷鋒活動速度快、風力大。答案:B
圖2—5—4是我國四個地方(①-④)的年內(nèi)各月氣溫與降水量圖。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東部雨帶的影響。讀圖回答85~89題。
85.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
A.海洋濕熱氣團受迫抬升 B.地形的影響 C.熱帶氣旋過境 D.地面強烈增溫
解析:本組題考查中國東部季風區(qū)氣候的相關知識。由于題干資料中明確了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東部雨帶的影響,故四地都位于中國東部的季風區(qū)。所以夏季降雨均來自海洋,因此只A答案正確。答案:A
86.6月中、下旬我國東部雨帶一般位于( )
A.北京到南昌一帶 B.錢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帶 C.青島到西安一帶 D.上海到重慶一帶
解析:主要是考查中國降水帶推移圖的回憶,多數(shù)學生應該清楚,6月中、下旬我國東部雨帶一般位于長江流域一帶,只是看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表述能力。上海到重慶一帶剛好是長江流域。答案:D
87.一般情況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國東部雨帶所處地區(qū)內(nèi)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題和86題考查的內(nèi)容有點相同,只是本題修改了問法,要求學生判斷出圖中的地點后,再確定是哪個地方位于長江流域內(nèi),所以,題目中又巧妙設計了氣候判斷以及各個地帶內(nèi)的氣候類型得考察,長江流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通過對所給的四幅氣候數(shù)據(jù)圖的分析,圖①、圖②最冷月氣溫低于0℃,是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不符合亞熱帶氣候的氣溫數(shù)值范圍,圖④降水量偏高,最冷月氣溫偏高,是熱帶季風氣候,不符合題目要求。所以就只有③地最冷月在0-15度之間,屬于亞熱帶,符合題目要求。答案:C
88.圖中,①地可能位于( )
A.松嫩平原 B.華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河套平原
解析:標題考查的內(nèi)容和87相同。①地屬于溫帶季風,可能是位于“松嫩平原”或者是“華北平原”但是,從其降水量數(shù)據(jù)集中在7、8兩個月,最冷月氣溫比②高,所以四地分別是位于中國的華北平原、松嫩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答案:B
89.位于適宜種植小麥、甜菜地區(qū)內(nèi)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不同地區(qū)的農(nóng)作物分布情況。適于種植小麥、甜菜的地區(qū)是東北地區(qū),故符合要求的地區(qū)是圖②。答案:B
一架在北半球飛行的飛機,飛越晨昏線上空時,當?shù)貫?日19時;卮穑90~92題。
90.在圖2—5—5所示的4個地區(qū)中,它飛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題涉及到晨昏線以及它與經(jīng)線的關系,是地球自轉方向、晝夜交替,以及晝夜長短變化的反映。在北半球飛行的飛機,于19時飛臨晨昏線上空,就表明北半球是夏季,所以北極地區(qū)一定是極晝,這樣越往北,晝長越長,致使晨昏線向東方傾斜。這樣符合條件的是B、C。又從“飛機飛越晨昏線上空時,當?shù)貫?日19時”說明是飛越昏線,所以圖中的西半部一定是白晝,東半部是黑夜,從而得出②正確。答案:B
91.6小時后該飛機到達西6區(qū)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區(qū)時是( )
A.8日14時 B.9日2時 C.9日20時 D.8日8時
解析:典型的傳統(tǒng)時間計算題,考核判斷和運算能力,但是,要用到90題的結果,做不出90題就沒有辦法完成本題。從90題的正確答案是B得出,該飛機飛越的是東11區(qū),飛越的時間19時,過6個小時后是為9日1時,這樣就可以算出西6區(qū)的芝加哥的區(qū)時是8日8時。答案:D
92.該季節(jié)能夠看到的景色是( )
A.長江流域寒梅綻放 B.巴黎盆地小麥黃熟 C.南極中山站終日斜陽 D.贊比西河流域草木蔥蘢
解析:本題還是要用到第90題的的結果,是飛越北半球,時間是夏季,另一方面涉及,世界區(qū)域地理的世界主要區(qū)域的地理現(xiàn)象。長江流域寒梅綻放是在北半球的冬季,南極中山站終日斜陽是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贊比西河流域位于南半球,其草木蔥蘢時正值當?shù)氐南募,此時北半球是冬季,三項都是錯誤的,只有巴黎盆地小麥黃熟是北半球的夏季符合條件。答案:B
2002年1月1曰,作為歐洲聯(lián)盟統(tǒng)一貨幣的歐元正式流通,這將對世界金融的整體格局產(chǎn)生重要影響;卮93~96題:
93.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沒有用歐元替代本國貨幣的歐盟國家是( )
A.瑞典 B.德國 C.丹麥 D.波蘭
解析:此題是03年的高考題,是在我國加入了WTO之后,也是東歐發(fā)生劇變之后,對國際金融和政治、經(jīng)濟實體給予更多關注的表現(xiàn)。該題立意就是從現(xiàn)實的歐元啟動為切入點,讓學生熟練地使用地圖,而且是“無圖考圖”,它再次強調了地理教學中使用地圖的重要性。本題主要是考查不是歐洲聯(lián)盟的國家。答案:C
94.歐盟中央銀行所在地法蘭克福是德國( )
A.人口最多的城市 B.最大的港口城市 C.最大的航空樞紐城市 D.最大的高新技術工業(yè)中心
解析:題中強調歐盟中央銀行的所在地德國的法蘭克福。德國是世界地理中最為重要的國家,只要是認真學習的學生是不難的。答案:C
95.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場均在當?shù)貢r間上午9時開市,下午5時閉市。如果某投資者上午9時在法蘭克福(東經(jīng)8.5°)市場買進歐元,12小時后歐元上漲,投資者想盡快賣出歐元,選擇的金融市場應位于( )
A.東京(東經(jīng)139.5°) B.香港(東經(jīng)114°) C.倫敦 D.紐約(西經(jīng)74°)
解析:本題是傳統(tǒng)的根據(jù)時區(qū)進行區(qū)時換算的題目,“某投資者上午9時在法蘭克福市場買進歐元,12小時后歐元上漲,投資者想盡快賣出歐元”是問題的核心,“各金融市場均在當?shù)貢r間上午9時開市,下午5時閉市”是限定條件。解此題的方法有二:一是根據(jù)法蘭克福開市(東經(jīng)8.5°,上午9時)后12小時(即當?shù)貢r間21時),算出世界上屬于上午9時到下午5時的經(jīng)度范圍(西經(jīng)171.5°-西經(jīng)51.5°),直接得出選擇紐約(西經(jīng)74°在西經(jīng)171.5°-西經(jīng)51.5°之間)市場賣出。二是依據(jù)法蘭克福開市后12小時(即東經(jīng)8.5°所在時區(qū)的區(qū)時為21時),逐一計算出四大金融中心的區(qū)時(東京為次日5時,香港為次日4時,倫敦為同日20時,紐約為同日15時),最后選定紐約。答案:D
96.在上述假定的營業(yè)時間內(nèi)(上午9時開市、下午5時閉市),下列各組金融中心能保證24小時營業(yè)的是( )
A.法蘭克福、新加坡(東經(jīng)104°)、倫敦 B.倫敦、香港、舊金山(西經(jīng)122.5°)
C.倫敦、東京、紐約 D.東京、洛杉磯、紐約
解析:第96題以地理教學中時間換算為基礎“語言”,著重考核考生的能力。無需計算,就可以知道:全世界范圍內(nèi)8小時營業(yè)金融中心,要保證24小時連續(xù)營業(yè),它們之間的時差必然都是8小時。
推理的核心是“各組金融中心能保證24小時作業(yè)”,即24小時的每時每刻三個金融中心總有一個在營業(yè)。要符合上述條件,這三個金融中心之間的經(jīng)度應該依次相差120°左右,如0°—120°E—120°W—0°。據(jù)題中的選項分析,A選項法蘭克福(東經(jīng)8.5°)、新加坡(東經(jīng)104°)、倫敦(0°經(jīng)度)不符合題意,C選項倫敦(0°經(jīng)度)、東京(東經(jīng)139.5°)、紐約(西經(jīng)74°)也不符合題意,D選項東京(東經(jīng)139.5°)、洛杉磯(西經(jīng)118°)、紐約(西經(jīng)74°)還不符合題意,只有B選項倫敦(0°經(jīng)度)、香港(東經(jīng)114°)、舊金山(西經(jīng)122.5°)最接近題目的要求。也可以把上述地點寫在時區(qū)計算的直線上,一眼就能夠看出。答案:B
讀圖2—5—7,一艘由太平洋駛向大西洋的船經(jīng)過P地(圖中左上角)時,一名中國船員拍攝到海上落日景觀,洗印出的照片上顯示拍照時間為9時0分0秒(北京時間)。據(jù)此判斷97~100題。
97.該船員拍攝照片時,P地的地方時(北京時間)為(。
A.22時B。14時 C.20時 D.16時
解析:本題主要是時間的基本換算。只需根據(jù)已知的北京所在東八區(qū)是9時,可以算出P點所在的75°W所在時區(qū)西5區(qū)是幾點。答案:C
98.拍攝照片的當天,漠河的夜長約為(。
A.16小時 B.14小時 C.10小時 D.12小時
解析:要知道漠河的夜長,除了要清楚漠河的緯度位置外,還必須分析判斷出船舶所在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根據(jù)此地所在半球來確定漠河的晝夜長短情況。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和海岸輪廓一般就能較快地確認該圖是南半球的圖,船舶所在的位置是南緯50多度。從第97題的答案中又已經(jīng)知道了當?shù)氐穆淙諘r間是20時,就可以得出,P地晝長是16個小時。中國漠河的緯度是北緯54度和P地所在的南半球的緯度數(shù)相差不大,就是所在半球相反,從而得出漠河夜長應該為16時。(南北半球緯度度數(shù)一樣的地方,晝夜長短正好相對應,北半球的晝長剛好是南半球的夜長)
另一種確定南北半球的途徑是,如果對第98題把握不太大,就應把注意力轉向下一題99題。在第99題中,知道巴拿馬運河位于熱帶地區(qū),直布羅陀海峽位于地中海出海口處,都不可能是船舶即將進入的海區(qū)。結果就是該圖一定是南半球的圖。即南半球地區(qū)這天的晝長,正好與北半球同緯度地區(qū)的夜長一樣。答案:A
99.該船即將進入(。
A.巴拿馬運河 B.麥哲倫海峽 C.德雷克海峽 D.直布羅陀海峽
解析:巴拿馬運河位于熱帶地區(qū),直布羅陀海峽位于地中海出?谔,都不可能是船舶即將進入的海區(qū),只可能是B、C項,而德雷克海峽在南極洲附近,多數(shù)學生應該是比較清楚的,所以只可能是麥哲倫海峽。還可以把“圖示位于中高緯地區(qū)和西半球”與教材知識整合:北緯54°位于加拿大東部拉布拉多地區(qū),此處不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分界處,由此判定船只所經(jīng)海峽只能是南半球麥哲倫海峽。答案:B
100.此時世界各地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A.美國中部小麥黃熟 B.中國江淮流域干熱 C.地中海北岸連日陰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解析:在分析解決了第98小題的問題的基礎上,就不再存在什么難點了。因為北緯54度夜長為16小時,可以知道此時北半球是夜長、晝短,應該是北半球的冬天。所以地中海北岸在冬天就應該是連日陰雨。答案:C
注:“歷屆高考試題及解析100題”是從網(wǎng)上查找到的,這套題題目選擇得比較好,但是不適合我們的學生,所以我根據(jù)自己學生的特點,作了重新解答,這樣更適合水平稍微低些的學生用。
“歷屆高考試題及解析100題”選擇得比較好,不清楚是誰選取的,所以,不好把選題人的名字寫上去,實在抱歉!
(云南省華寧一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8063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