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味”高考題,把握“關鍵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學生拿到高考題通常不知從何處下手,不知題目所問,就不知所答。那么,復習時輔導教師應關注近年高考試題,辯別試題考向。思考學生面對高考題是否能命中題意?學生有沒有這種解答能力?我通過“嚼味”高考題,把握“關鍵詞”來實施這一復習目標,達到良好效果。

 

一、“嚼味”高考題

 

高考復習時,講練一些有“嚼頭”的高考題題目,因為這些題目源于書本,又不超大綱,有利于提高學生復習效益。只有對高考題的“嚼”,才會領悟高考的味道,達到做好高考題的目的。例如:(全國文科綜合能力測試一)

 

36.(36分)閱讀圖文資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圖5中我國境內某些區(qū)域建立了許多國營農場,引種優(yōu)質長絨棉。目前,這些區(qū)域的棉區(qū)是我國最大的上品棉生產基地,種植規(guī)模大,機械化水平高。近年來,每至棉花收獲季節(jié),數十萬外地民工前來這里采摘棉花。

 

(1)推斷并說明(行為動詞)這些國營農場(行為條件)的分布規(guī)律(行為對象),分析(行為動詞)這些地區(qū)種植優(yōu)質長絨棉(行為條件)的有利條件(行為對象)。(2)距消費市場較遠卻并未影響該區(qū)域上品棉銷售(行為條件),請解釋(行為動詞)原因(行為對象)。(3)說明(行為動詞)該區(qū)域商品棉生產(行為條件)的現實性(行為對象)。(4)分析(行為動詞)該區(qū)域過度擴大棉花種植面積對區(qū)域環(huán)境(行為條件)的影響(行為對象)。

 

判斷我國境內圖示區(qū)域在哪里,可能有多種方法。要求學生頭腦要有清晰的空間概念,我國各地形區(qū)的經緯度數。只能先從經度緯度,判定大概區(qū)域。此題雖無法從海陸位置認定,四周未臨海,可推理大概在內陸地區(qū),還要結合地形地勢河流才能認定為塔里木盆地。從地形入手。須知,我國地形區(qū)中,四周高中間低的地勢只有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位置最西,跨經度73°E以東,73°E以西。40°N從中部穿過,當然,對新疆政區(qū)圖要熟悉。國省界線,區(qū)域基本特征:如三山夾兩盆的地形,沙漠廣布,河流流向從四周流向中心,河流少,多季節(jié)性時令河等基礎知識熟習,判斷起來就容易得多。學生學習時須具備靈活的基礎知識,較好的分析習慣和冷靜沉著的思考能力。

 

回答(1)題可以地處內陸干旱地區(qū),水源是農業(yè)發(fā)展的限制性因素,國營農場的分布應沿河流(湖泊)綠洲或地下水源豐富的山麓地帶。該地區(qū)種植優(yōu)質長絨棉應主要分析其有利自然條件,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光照充足,溫度高,光合作用強,質量好,單產高。綠洲有灌溉水源,保證棉花生長。

 

回答(2)題應主要分析其有利社會經濟條件,這里是我國最大長絨棉基地,品質優(yōu)良,需求大,市場廣闊,而棉花易儲存,易運輸,距消費市場較遠,交通成本高,價格經濟因素不是主要因素,而隨著交通條件改善,棉區(qū)生產擺脫市場地域限制。

 

回答(3 )題生產的現實性。問的問題是是否可行?存在問題應是地廣人稀,勞動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其突出,氣候干旱,水資源有限。

 

回答(4)題,從整體性的原理來分析,大規(guī)模種植,過度消耗水資源,將導致河流下游水量減少,水資源短缺,將會導致荒漠化、綠洲消失,生態(tài)惡化,過量使用灌溉用水,會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引發(fā)土地次生鹽堿化。

 

為什么不少學生不能答好這道題呢?自然是學生這個內因。但作為教師來說,不也值得思考嗎? 第一,地圖知識是基礎,是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源泉,其核心是空間概念。如:東西經度的判別,等高線等的識圖和判別。這是學生必備的地理規(guī)律的起碼知識,沒有它,就無法學好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和高中地理。學生要庫存這些知識,全靠教師教好“舉一”的思維方法,學生才能學到“反三”的本領。第二,利用學生的“雙基”充分擴展知識領域。學習區(qū)域地理時,讓學生編寫區(qū)域概況表,知識結構表等,讓學生去學以致用,觸類旁通。第三,努力提高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這主要靠做好課本閱讀指導和地理用圖指導的教學工作?磿亲寣W生找到知識的重點,通曉難點。書是溝通“已知”和“未知”的“第三者”,老師作為“第三者”是“臨時的”,書本才是學生的終生朋友。地理教師還要認定這條真理──學生會看地圖,教師才“解放”了;不然就會被纏住手腳,你就無法提高教學效果。學生既會看書又會看地圖了,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必然會提高的。復習時行為主體(學生)要注意區(qū)位的落實,地理特征等基礎知識的整體把握,根據有關圖表和材料行為條件,往往限制答題范圍,行為動詞,把握答題的層次要求,行為對象,往往是答題的目標性內容。

 

二、把握“關鍵詞”

 

1.分析題意要把握“關鍵詞”

 

學生解答地理試題的錯誤,往往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或文不對題答非所問,或似事而非模棱兩可。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沒有弄清題意是一個重要因素,誤解題意不僅影響思考理解難度,還直接關系到對試題做題答題方向和得分。準確把握試題中的關鍵詞,是順利解題的保證。地理試題中的關鍵詞分為三類:中心詞(地理概念)、中心詞的限定詞、答題方式的指令詞。試以下列試題為例分析。

 

例一  (全國文科綜合能力測試一)

 

39.閱讀圖文資料(指令答題方式),完成下列各題。(題略)

 

(3)從軍事角度(指令答題方式)秦開鑿靈渠(指定位置)的主要目的(中心詞),說明(指令答題方式)原因(中心詞))

 

(4)說明(指令答題方式)靈渠的開鑿(指定位置)對當時(指定時間)區(qū)域間聯(lián)系的意義(中心詞)。

 

解析:靈渠的功能供水和運輸,從軍事角度主要是運輸,運什么?糧、物資、兵力等等。說明原因,從交通聯(lián)系地區(qū)來說明,存在陸路交通不便的問題;原因要從影響交通因素(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河流、植被);社會經濟條件:從時間來看,秦朝時交通狀況,經濟狀況,技術條件等。靈渠屬于交通線作用聯(lián)系了哪些地區(qū)?溝通了哪些水系?取得什么效益?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和發(fā)展。

 

參考答案:(3)主要目的是運輸糧食等物資,保障軍隊后勤供給。原因是對秦政權而言,嶺南地區(qū)位置偏遠,遠途勞軍以至長期統(tǒng)治,保障后勤供給尤其重要。)嶺南地區(qū)地形崎嶇(丘陵廣布),植被茂密,陸路交通不暢,在當時大量物資運輸以水路為主,南嶺阻擋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交通聯(lián)系。

 

(4)南嶺為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靈渠聯(lián)結了湘江和漓江,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擴大了水路運輸的范圍,促進了嶺南地區(qū)與長江流域以及北方地區(qū)的經濟、貿易、文化交流,有利于嶺南地區(qū)文化的發(fā)展。

 

例二  (全國文科綜合能力測試一)

 

36.(36分)閱讀圖文資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題略)

 

(1)推斷并說明(指令答題方式)這些國營農場的分布規(guī)律(中心詞),分析(指令答題方式)這些地區(qū)(指定位置)種植優(yōu)質長絨棉(指定事物)的有利(限定方向)條件(中心詞)。

 

(2)距消費市場較遠(指定位置)卻并未影響該區(qū)域(指定位置)上品棉(指定事物)銷售(中心詞),請解釋(指令答題方式)原因(中心詞)。

 

(3)說明(指令答題方式)該區(qū)域(指定位置)上品棉生產(指定事物)的現實性(中心詞)。

 

(4)分析(指令答題方式)該區(qū)域過度擴大棉花種植面積(限定方向)對區(qū)域環(huán)境(指定事物)的影響(中心詞)。

 

(參考答案:略)

 

2.文科答案編寫注意“關鍵詞”

 

例如(全國文科綜合能力測試一)36.(1)推斷并說明這些國營農場的分布規(guī)律,分析這些地區(qū)種植優(yōu)質長絨棉的有利條件?忌沁@樣回答的:

 

“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光照充足,溫差大,溫差大,白天溫度高,光合作用強,晚上沒有光合,只有呼吸作用,溫度低不利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少,因而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質量好,單產高。綠洲有灌溉水源保證棉花生長。沙質土壤疏松肥沃,有鐵路線,交通便利,棉花基地,有政府大力支持!

 

而參考答案是:“光照充足、熱量充足,有水源灌溉條件。”幾個關鍵詞句。作為高三文科綜合指導教師常對學生說,“內容相近不等于答對!”造成文科考生估分“水分”過高的主要原因,是考生的答案與標準答案只是“相近”或“都答上了”。不少考生的答案只是與標準答案很像,但主要得分點——關鍵詞,仍可能漏掉,文科由于考的東西過多地涉及到文字,涉及到這些文字的書面表達,因此閱卷是非常嚴謹的,意思接近或答上大體意思,在大多的時候是很難得分的,而更多的時候則是答上一大片,這些答案看上去與題干材料相關,考生也是照著這些材料展開論述的,但這一大片的答案往往會掩蓋得分點,結果得分還不如幾個關鍵詞語的得分高。因此考生在估算自己分數的時候,要非!氨J亍钡夭檎易约旱牡梅贮c,不能自己寬容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san/827807.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東莞市厚街中學、東莞四中、東莞十中、濟川中學屆高12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