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山東省濰坊市區(qū)縣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普通高中模塊監(jiān)測高一地理注意事項:1.本試題由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綜合題兩部分組成,共8頁。2.請把第Ⅰ卷的答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上。請把第Ⅱ卷的答案用藍黑色鋼筆或圓珠筆直接寫在試卷上。3.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讀右圖,回答1~2題1. 圖中的M天體可能是A.水星或地球 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地球2. 與地球相比,M天體沒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①沒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和液態(tài)水②沒有堅硬的巖石③距日較近,表面溫度太高④沒有衛(wèi)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B 2、C【解析】試題分析:讀太陽黑子與溫帶喬木年輪相關性曲線圖,回答3~4題。 3. 圖中年輪寬度與太陽黑子相對數(shù)之間的關系是 A.正相關 B.負相關C.成反比 D.沒有相關性4.此圖所反映的是 A.太陽活動發(fā)射的電磁波能擾動地球的電離層B.太陽活動能影響地球氣候C.太陽活動時,拋出的帶電粒子流擾動地球磁場,產(chǎn)生“磁暴”現(xiàn)象D.太陽風使兩極地區(qū)出現(xiàn)極光,從而影響中、高緯度地區(qū)樹木的生長讀太陽直射點一年中移動的緯度變化示意圖,回答5~6題。5. 2013年月日,太陽直射點位于 ? A.AB之間 B.BC之間 C.CD之間 D.DA之間 .,地理現(xiàn)象 ?A.地球公轉速度 B.晝長 ?C.正午太陽高度角 D.南極附近的極夜范圍北京時間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神舟十號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并于6月13日13時18分實現(xiàn)了與“天宮一號”的順利對接。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7~9題。 7.神舟十號發(fā)射升空時收看的時間是 A.10日5時22分 B.10日9時52分 C.11日9時38分 D.12日1時38分.神舟十號升空時,地球大體位于公轉軌道上的 A. B.C. D.下列太陽光照側視圖(陰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中,能正確表示晝夜狀況的是讀右圖,回答10~11題。10.右圖所示說法正確的是 A. 圖中角α是黃赤交角B. 目前的黃赤交角度數(shù)是23°26′C. 地軸與黃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黃赤交角D. 黃赤交角度數(shù)即是南北極圈的度數(shù)11.若黃赤交角變?yōu)?°,則不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A. 太陽終年直射赤道 B. 全球全年無四季變化C. 全球無冷暖差異   D. 全球全年都是晝夜平分讀太陽光照圖(陰影部分為黑夜),回答12~13題。12. 關于該圖敘述正確的是?A. 圖示為半球?B. 此時地球公轉速度最? C. 此時達一年中最大值?D. 此時正是南極考察的最佳時期13.A點的晝長是A.9小時 B.8小時 C.10小時 D.8小時30分讀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回答14~15題。 14.關于圖中各圈層的敘述正確是 A. 地球外部圈層由A、B、C三部分組成,其中C為生物圈 ? B. 地球內(nèi)部圈層由E、F、G三部分組成,其中G為地核 ? ? C. E、F合為巖石圈D. 外部各圈層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形成自然環(huán)境 .一般認為,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是 A.軟流層 B.下地幔 C.圖中D層 D.圖中G層讀大氣熱力狀況示意圖,回答16~17題。 16. 近地面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  A. B. ? C. D.17.與①作用有關的地理現(xiàn)象是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溫暖 B.十霧九晴 C.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會太高 D.高處不勝寒 讀某地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a、b表示等壓面),回答18~19題。18.圖中四點氣壓高低的比較正確的是 A.③>④>①>② B.③>②>①>④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19.關于該熱力環(huán)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A.引起該環(huán)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熱不均 B.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最復雜的形式 C.近地面風由③地吹向②地 D.③地多晴朗天氣右圖為局部三圈環(huán)流示意圖,讀圖回答20~21題。 20.關于說法,的是 A.?B.C.D.?21.22.圖中地吹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南風 D.西北風.正確的是A.地風力比地B.? C.D.圖示季節(jié)我國南北地區(qū)普遍高溫讀右圖,回答24~25題。24.圖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斷的氣壓帶是A.副熱帶高氣壓帶 B. 副極地低氣壓帶 C.極地高氣壓帶 D.赤道低氣壓帶25.此時亞洲東部盛行A.西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東北風【答案】24、A 25、B【解析】試題分析:24、圖中亞歐大陸上形成熱低壓,該低壓切斷了副熱帶高氣壓帶。(可根據(jù)圖中低壓的分布位置來推斷,該低壓形成于北回歸線附近,該位置附近的氣壓帶應為副熱帶高氣壓帶。25、此時為北半球夏季,亞洲東部盛行東南風?键c:該題考查氣壓帶和風帶。第Ⅱ卷(綜合題,4個小題,共50分)26.讀某日的“太陽光照圖”(陰影表示黑夜,非陰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問題。(13分)(1) 在圖上畫出太陽照射光線,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經(jīng)緯度是 。(2分)(2) 圖中EF線為____ (晨線、昏線) ,長度約是 km。(2分)(3) 該日A、B、C、D四點中,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晝時間最長的是_____;(分)(4) 圖中 A、B、C、D、E五點中,地球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 ,在一年中晝夜長短變化最大的是 。(2分)(5) 此時,A點的地方時是___________,C點的地方時是___________,這一天D點的日出時間是_______, B點的晝長是______ 。(4分).讀回答下列問題。(分)(1)當處于點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為?;當處于D點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角隨緯度變化的規(guī)律是當處于點時(分)(2)圖中→乙期間太陽直射點在半球,并且正在向移動,此期間白晝在不斷變。(3分)(3)地球運行到圖中的其公轉速度。(2分) (4)若整個東半球剛好全部在黑夜之中,則晨昏線與經(jīng)線圈重合,太陽直射點應該在赤道上,圖中B在東半球的中央經(jīng)線上,為0時,E在西半球的中央經(jīng)線上,為12時,故太陽直射點在E點時,整個東半球剛好全部在黑夜之中。地球在近日點時為1月初,應該為圖2中乙之后?键c:該題考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28.讀下面“我國東部沿海某地熱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壓面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1分)(1)(2)簡要描述上圖A、B、C、D四地之間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4分)(3)圖為A、B兩地的氣溫日變化曲線圖,其中日較差較小的是 ,試分析原因。(3分)(4)如果A地是陸地,B地是海洋,則此時應該是____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時A地與B地間吹__________風(風向)。(2分)29.問題。(1分)(1)圖1中數(shù)字表示的氣壓帶或風帶的名稱① ② ,并在圖中畫出風帶③表示的風向。(3分)(2)該氣候類型的是。)? (4分)(4)【解析版】山東省濰坊市區(qū)縣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試題 Word版解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8335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