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點高中2014屆高三十一月聯考地理試題時間:2013年11月16日 上午:9:00-11:30第Ⅰ卷(選擇題 共140分)本卷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下圖為美國阿拉斯加地區(qū)簡圖。圖中南北方向連接油田的線是阿拉斯加輸油管道,這是世界上第一條深入北極圈的輸油管道。有近一半的輸油管道架空修建并采用泡沫塑料保溫,有比較完善的抗地震措施,在平坦地帶也采用“之”字形鋪設。讀圖回答1~2題。.阿拉斯加輸油管道在平坦地帶采用“之”字形鋪設的原因是A.為管道可能發(fā)生的縱向移動和橫向移動預留空間B.增加管道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減輕管線附近單位面積地面的承受壓力C.增加管線長度,減緩輸油速度,防止管道爆裂D.為了避開沼澤和溝谷等地形復雜之處.下列有關阿拉斯加及其附近地區(qū)的說法正確的是:A.從歷史角度看,人口自然增長是其人口增長的主要方式B.阿拉斯加的主要農業(yè)生產以畜牧業(yè)為主C.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影響阿拉斯加環(huán)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D.阿拉斯加對外聯系主要依靠海運和空運傘式洋流發(fā)電是通過“傘”帶動工作索周而復始的運動,進而帶動發(fā)電機運轉發(fā)電。讀“美國本土南部附近海域的傘式洋流發(fā)電站示意圖”完成3~4題。.洋流G的性質和地理位置可能是①暖流 ②寒流 ③大洋東岸 ④大洋西岸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對相鄰陸地環(huán)境而言,洋流G的影響是A.加劇了干、冷狀況 B.增加了濕、熱程度C.減輕了濕、冷狀況 D.降低了干、熱程度下圖中的曲線為我國某山脈某月平均氣溫19℃等溫線的空間分布狀況,N'、M′分別為N、M在坐標系水平面上的投影,A、B的連線與經線垂直,讀圖完成5~6題。.該山脈最有可能是A.小興安嶺B.臺灣山脈C.喜馬拉雅山脈D.秦嶺.據圖4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M地受沿岸暖流增溫作用的影響,等溫線分布高度大于N地B.M處受冬季風影響比N處弱,等溫線分布高度大于N地C.M′處與N'處的氣溫相同,主要是它們的海拔高度相同D.A、B兩處19℃等溫線分布高度不同,是因為A、B兩處受夏季風影響不同讀右圖,回答7~8題。.若該圖為坐標圖,坐標刻度數值均由原點沿箭頭方向遞增(原點不一定是零值),該圖最有可能反映哪一組變量的關系A.橫坐標表示緯度,縱坐標表示氣溫日較差B.橫坐標表示坡度,縱坐標表示坡面流水侵蝕強度C.橫坐標表示北半球冬至到夏至時間段,縱坐標表示?诘臅冮LD.橫坐標表示緯度,縱坐標表示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幅度.忽略圖上坐標軸,若圖中曲線表示南半球某地海平面低壓槽槽線,其西南端氣壓較高,則在槽線附近由東南向西北A.風速逐漸減小B.氣壓逐漸降低C.氣溫逐漸降低D. 降水逐漸增加甲圖表示某國人口自然狀態(tài)下的增長軌跡示意圖,M表示增長初期,N表示末期。乙圖為該國人口增長過程的中期階段,農村人口的年齡結構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特征,讀圖完成第9題。.下列有關該國人口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A.圖甲中代表該國人口自然增長從M到N轉變的軌跡一般是曲線① B.圖乙顯示年齡結構中中青年所占的比重較少,一般是政策因素引起的 C.圖乙階段該國內交通運輸的壓力可能會增加 D.該國人口增長處于圖甲中N階段時勞動力資源豐富右圖中MQ、MN、NQ分別為晨昏線、緯線、經線的一部分, P點的緯度為30°,M與N的經度差為30°,此時M點的地方時為5:00。完成10~11題。.Q點的緯度可能是A.35°S B.0° C.30°S D.20°N 11.有關該日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M點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于P點 B.P點晝長14小時C.N點日出時物體影子朝向西北 D.Q點的晝長等于M點的夜長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共160分。第36題~第41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42題~第48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36.(26分)閱讀材料和地圖,結合有關知識,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下圖中B區(qū)域自16世紀開始歐洲移民大量涌入。目前B區(qū)域是世界大城市帶之一,鋼鐵、造船、汽車、飛機制造等工業(yè)發(fā)達。材料二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國,但需大量進口鐵礦石。巴西鐵礦石資源豐富,是世界重要的鐵礦石出口國。2010年4月13日,中國和巴西簽訂協議,共同出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附近建設一家年產500萬噸鋼材的大型鋼鐵廠,所產鋼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車制造、造船、石油開采等行業(yè),部分輸往中國。(1)說出與N河段相比較,M河段流量季節(jié)變化的差異,并分析原因。(8分)(2)有關數據表明A地雖為溫帶大陸性氣候,但其最冷月均溫高于0℃(約5~6℃),分析該氣溫特征的主要成因。(8分)(3)簡述中巴聯合在巴西興建鋼鐵廠對中國和巴西之利。(10分)37.(20分)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青藏高原,曾經水草豐美,后因高原隆起,氣候變得寒冷干燥,人類被迫遷出。一部分向東進入黃河流域,逐步被同化,形成了統一的漢民族;一部分向南進入“藏彝大走廊”,分化、演變形成了藏、彝、羌、普米、獨龍、珞巴、門巴、哈尼、納西等數十個少數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還較為完整地保留著母系社會形態(tài),納西族仍然保留著迄今為止世界上形態(tài)最原始的“東巴文”象形文字系統…… 材料二:漢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樣;藏地民諺有“漢家飯果腹,藏家茶飽肚”之說。據有關專家研究表明,茶葉中所含的咖啡因、兒茶素等成分,能降低人體血液中膽固醇、三酰甘油的含量,有明顯降低血脂的作用,并能迅速清除或分解已進入血管壁內的脂質,有抗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還能抗血小板聚集和促進脂類化合物排泄的作用,從而改變血液流動特性,抑制血栓的形成,預防心肌梗死、腦血管梗阻等疾病。材料三:下圖是“藏彝大走廊”示意圖。(1)簡要分析藏地不產茶和藏民嗜茶的原因。(10分)(2)簡要分析藏彝走廊地區(qū)少數民族眾多的原因。 (10分)請考生從給出的42、43、44三道地理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做答時必須使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的題號涂黑42.(10分)【旅游地理】閱讀以下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隆冬時節(jié),走進吉林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這就是 “霧凇”。霧凇通稱“樹掛”,是水汽遇冷凝結在枝葉上的冰晶。它是在吉林市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中形成的。材料二:吉林霧凇形成示意圖(1)人們常說 “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說出這句話體現的景觀欣賞要求。并簡述吉林霧凇的形成原因。(8分)(2)2007年底國家將豐滿大壩定為病壩。豐滿大壩若被拆除,下游霧凇景觀或將因此消失。簡要說明原因。(2分)43.(10分)【自然災害與防治】霧是懸浮于近地面大氣層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千米的現象。圖a和圖b分別是1986—2007年四川省樂山和峨眉山霧日的月際變化圖。根據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簡述樂山與峨眉山霧日的差異。(4分)(2)霧是一種自然現象,又被稱為“霧害”,談談你對霧被稱為“霧害”的理解。(6分) 44.(10分)【環(huán)境保護】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隨著規(guī);笄蒺B(yǎng)殖的迅速發(fā)展,畜禽糞便污染越來越嚴重。 2007年我國畜禽糞便排放量超過40億噸,是工業(yè)有機污染物的4.1倍,且大多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對環(huán)境帶來極大威脅。材料二 我國某地區(qū)畜禽糞尿生態(tài)工程處理模式圖。(1)指出畜禽糞便污染對環(huán)境造成的主要危害。(4分)(2)簡述畜禽糞尿生態(tài)工程處理模式的主要優(yōu)點。(6分)1——11 ADBBB DCACA D 36.(26分)(1)差異:M河段流量季節(jié)變化較小(2分)。理由:M河段以上流域:受海洋影響較大,降水季節(jié)變化較。恢脖桓采w率較高;濕地面積較廣;建有大型水庫,對河流徑流調蓄作用明顯(6 分,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2)緯度較較低(2分),陸地狹。2分)且距海近,受海洋影響大(2分),冬季氣溫高;地處盛行西風的背風坡,氣流下沉增溫(或焚風效應)(2分)。(3)對中國:直接利用巴西鐵礦石(避開國際鐵礦石企業(yè)對原料的壟斷);拓展(國際)市場。(4分)對巴西:有利于將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產業(yè)優(yōu)勢(提高鐵礦石的附加值);減少鋼材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提高鋼材的自給率;提高工業(yè)化水平。(6分)37.(20分)(1)茶樹適宜生長在溫暖濕潤、多云霧的氣候環(huán)境中(2分);西藏地處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qū)氣候高寒,降水少,空氣干燥,不適合茶樹生長(2分)。藏民以種植青稞、飼養(yǎng)牲畜為主要農業(yè)活動(2分);以糌粑、酥油、牛羊肉為主食,缺乏蔬菜,(2分)。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而茶葉能夠分解脂肪,故藏民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了喝酥油茶的生活習慣(2分)。(2)①橫斷山區(qū)地形復雜,自然地理單元相對獨立(2分);生活在各自然單元的人們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風俗(2分)。②?橫斷山區(qū)山河相間,山高水急(2分),區(qū)內各族群之間聯系、溝通不便,難以融合(2分)。③橫斷山區(qū)對外交通艱難,其他文化不易進入,其文化難被同化(2分)。42.(10分)【旅游地理】(1)注意把握觀賞時機(2分)形成過程:冬季,松花湖流出的江水水溫較高,水汽大量蒸發(fā)(2分);地處山谷,風力較弱,水汽不易消除(2分);氣溫低于—20°C,水汽遇寒冷的空氣及樹枝而凝結。(2分)(2)河流封凍,水汽不足。(2分)43題(10分)【自然災害與防治】 (1)樂山冬季霧日多(11月—次年1月霧日多),峨眉山各月霧日差別不大;(2分)峨眉山年均霧日比樂山多。(2分)(2)霧發(fā)生時能見度差,影響人們出行,甚至造成交通事故;霧會降低空氣質量,危害人體健康;有害霧滴直接危害農作物生長;多霧的地區(qū),日光照射時間不足,影響(或減低)農產品的質湖北省部分重點高中2014屆高三十一月聯考文綜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8829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