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四校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歷史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2013—2014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期末考試歷史試卷本試卷分第卷(選擇題)和第卷(非選擇題)兩部分,120分?荚嚂r100分鐘。第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歷史三峽論”,將四千多年來中國政治形態(tài)變遷分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階段。其中“封建”階段我國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是A.政權和族權互為表里 B.專制王權披上神權外衣C.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 D.思想統(tǒng)一促進政治統(tǒng)一著名法學家西塞認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種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適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與自然即事物的本質相適應的法,其本質為正確的理性。法律必須體現(xiàn)正義和公正.急穿芒履去登臨A.人性本善 B.C.D.成奸偽之業(yè)。.A.社會經濟繁榮,通俗文學符合一般城鎮(zhèn)民眾的口味B.活字印刷術發(fā)明,使得書籍的印制與流通更為方便C.通俗文學地位上升,已列入科舉考試的范圍D.政治風氣開明,通俗文學的創(chuàng)作不再列為禁書8.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后的幾年中,西方大規(guī)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國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脅,結果,愈來愈多的中國領導人被迫得出這樣的結論:重大的變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這種變革不能僅局限于軍事和經濟方面!蔽闹惺÷缘舻摹啊睉 :A.鴉片戰(zhàn)爭 B.甲午中日戰(zhàn)爭 C.戊戌變法 D.八國聯(lián)軍侵華9.據(jù)統(tǒng)計,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壓迫的所謂“民變”多達1300多次,發(fā)生地區(qū)遍布直隸、東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全國各省份。材料充分說明當時中國A.民族危機的空前嚴重 B.清王朝滅亡的內在原因C.武昌起義的重要作用 D.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10.1925年初到1925年底,毛澤東對中國革命的基本觀點是:工業(yè)無產階級是革命的“主力軍”……1927年初毛澤東則大聲疾呼:“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擁護這個變動,否則他就是反革命!边@一變化的背景是 A.北伐戰(zhàn)爭勝利進軍 B.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武裝斗爭 C.“八七”會議的召開 D.“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的基本形成11.據(jù)臺灣新聞網報道,總會長郭山輝31日率領30多位臺商會長,一起對外喊話,希望臺灣立法機構能盡速讓延宕多時的服貿協(xié)議過關。他呼吁立法院能放下爭議,為了兩岸和平、臺灣的經濟與未來,朝野雙方應共同攜手,盡速通過服貿協(xié)議。.15.1932年,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紐芬蘭、印度、南非等英聯(lián)邦國家在渥太華召開帝國經濟會議,簽訂了11個雙邊協(xié)定,制定了帝國特惠制。其主要內容是:對成員國間的進口商品,相互降低稅率或免稅;對成員國以外的進口商品,則征收高額關稅。這表明英國A.加強了政府對經濟的全面干預 B.一定程度上放棄了自由貿易政策以度過經濟危機C.希望通過經濟手段增強英聯(lián)邦的政治向心力D.認識到了只有放棄貿易保護、加強國際合作才能實現(xiàn)經濟的發(fā)展歷史學家尤?葉梅利亞諾夫撰文寫道對斯大林作用的評價不應該脫離當時的時代。那時候主要注重實際成就,不太注重為了促進經濟增長付出了多大代價這樣的問題。那些指責斯大林的人卻用其雙手毀滅了這個超級大國!17.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不得不承認西歐的伙伴地位,表示“決心用一種新的彬彬有禮的態(tài)度來很好地傾聽北約伙伴的意見”。1974年,出任歐共體執(zhí)行主席的聯(lián)邦德國外長謝爾說:“在‘九國’商談有關政治行動、組織結構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個談判桌上,我們不能保證都有美國的座位!盇.西歐力圖擺脫雅爾塔體制的束縛 B.美國喪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美歐同盟關系趨于解體 D.多極化趨勢已經出現(xiàn)A.新舊民主革命的艱難歷程 B.中共對民主革命的探索C.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 D.國共關系的發(fā)展變化19.A.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B.達爾文的進化論C.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D.普朗克的量子論喬泊?桑對巴爾扎克說:“你既有能力而且也愿意描繪人類如你所眼見的”下列作品的創(chuàng)作風格與喬泊?桑A.《》B.《巴黎圣母院》C.《》D.《》第卷(非選擇題共60分)二、非選擇題:21.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末世,但社會生活中也出現(xiàn)了新氣象。閱讀下列材料:——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明)謝肇?《五雜俎》卷四《地部二》 明清是中國歷史上社會秩序穩(wěn)定的一個偉大時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間歐洲卻經歷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不過這并不表明明清兩代便是歷史的倒退,此間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認。如果能更好地了 ——費正清《中國:傳統(tǒng)與變革》(1)結合點。(2分)(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時期經濟生活中出現(xiàn)了什么新現(xiàn)象?據(jù)材料二分析其特點。(分)(3)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在思想領域“革新與發(fā)展”的表現(xiàn)是什么?這一表現(xiàn)與材料一、二之間有何內在聯(lián)系?(4分)制度創(chuàng)新的核心內容是社會政治、經濟和管理等制度的革薪,其直接結果是激發(fā)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促使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知識和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及社會財富源源不斷的涌現(xiàn),最終推動社會的進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英國“光榮革命”大概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設計。它在一個有長期專制傳統(tǒng)的國家找到了一個擺脫革命與專制的循環(huán),能有數(shù)地控制“控制者”的辦法……這大概是改造專制制度以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擺脫專制的革命循環(huán)、走向長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楊小凱《中國政治隨想錄》 材料二? 第一條第一款:本憲法所制定的立法權,均屬合眾國國會,國會由一個參議院和一個眾議院組成。第二款:眾議員人數(shù)及直接稅,應按聯(lián)邦所轄各州的人口數(shù)目比例分配,此項人口數(shù)目的計算法,應在全體自由人民——包括訂有契約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課稅的印第安人——數(shù)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 第二條第一款:行政權力賦予美利堅合眾國總統(tǒng)?偨y(tǒng)任期四年…… 第三條第一款:合眾國的司法權屬于一個最高法院以及由國會隨時下令設立的低級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級法院的法官,如果盡忠職守,應繼續(xù)任職…… ——摘自《1787年憲法》材料三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國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確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材料四? 1945年,在延安窯洞里,毛澤東與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有過一次有歷史意義的談話。黃炎培說:中國歷史有一個從興旺到滅亡的周期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歷史上,周期律是跳不出的,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個周期律的支配。”毛澤東欣然答道:?“我們已經找到一條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個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起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這就是著名的“窯洞對話”。——摘自鳳凰博報 (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以光榮革命至19世紀中期的具體事例說明英國是怎樣進行政治制度創(chuàng)新的?(分)(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制度創(chuàng)新的角度分析1787年美國憲法的進步之處。(4分) (3)依據(jù)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與1787年美國憲法相比是機械模仿還是超越?說明你的理由。(分)(4)依據(jù)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制度建設層面概括建國初期中共是如何“跳出歷史周期律”的?(3分)材料二 從1901年到1907年,張謇先后創(chuàng)辦了19個企業(yè)單位,初步形成了一個頗具規(guī)模的大生資本集團。發(fā)展民族近代工業(yè)需要科學技術,這又促使張謇熱衷于興辦新式學堂(創(chuàng)辦了南通大學),在外地還先后參與或協(xié)辦了復旦學院、吳淞中國公學、南京高等師范、河海工程學校等大專院校。張謇對社會教育也比較重視,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國內第一所博物苑(館),還陸續(xù)創(chuàng)辦了圖書館、更俗劇場、伶工學社、盲啞學校等。更俗劇場是新式建筑,舞臺上除演員別無閑雜人員出現(xiàn),臺下禁止吐瓜子殼和亂扔果皮,確實起移風易俗作用。 ——《中國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冊材料三 就今日而言,建設工業(yè),實為要圖,即以紡織一業(yè)而論,吾國人口四萬萬,只有紗綻(應為“錠”)二百萬枚,較諸歐美各國人口與紗綻之比例,我國現(xiàn)有之紗綻,實不能供國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國在吾國設廠,以遂其經濟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紡織業(yè)受重大之打擊。紗布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給他人,痛心之事,無逾于此。 ——榮宗敬《振興實業(yè)發(fā)展經濟以惠民生計劃》材料四 歸根到底,在近代中國決定和承擔近代化任務的主要載體都是中國的資產階級。 ——林家有《孫中山的革命觀——兼論辛亥革命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請回答:(1)材料一圖1和圖2反映了南通的什么變化? (1分)結合材料二分析南通籍狀元張謇與此變化有何關系?(3分)(2)據(jù)材料三,指出榮氏兄弟投資實業(yè)的基本出發(fā)點,這反映了中國當時流行的什么思潮?(3分)(3)運用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論證材料四的觀點。(8分)(要求:觀點理解準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24.【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19世紀中后期,變革舊制度,發(fā)展資本主義,已經成為世界潮流。閱讀下列材料:材料 1854年,當他(美國海軍準將馬修?佩里)再次來到日本時……日本人被迫讓步,于3月31日簽訂了《神奈川條約》……并于1856年簽訂了《通商條約》……這一系列條約在西方世界并沒有引起極大的關注。但對日江蘇省如東縣四校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8889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