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原子質量:O-16 Cu-64第I卷 選擇題(共42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物質轉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xiàn)的是( )Al2O3NaAlO2(aq) Al(OH)3②SSO3H2SO4③飽和NaCl(aq)NaHCO3Na2CO3④Fe2O3FeCl3(aq)無水FeCl3⑤MgCl2(aq)Mg(OH)2MgO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④⑤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久置于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加足量鹽酸時有氣體產生若R的含氧酸的酸性大于Q的含氧酸的酸性,則非金屬性R大于Q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與強堿溶液反應,但不能與任何酸反應玻璃、水泥、水晶項鏈都是硅酸鹽制品液態(tài)氟化氫中存在氫鍵,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氫更穩(wěn)定氫氧化鐵膠體與氯化鐵溶液分別蒸干灼燒得相同的物質A. B. C. D.3.下列示意圖與對應的反應情況符合的是( )A.向含0.01mol KOH和0.01mol Ca(OH)2的混合溶液中緩慢通入CO2至過量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過量C.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過量D.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至過量4.下列圖中的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BCD實驗方案將NO2球浸泡在冰水和熱水中實驗目的驗證FeCl3對H2O2分解反應有催化作用探究溫度對平衡2NO2N2O4的影響除去CO2氣體中混有的SO2比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強弱5.T1℃時,將9 mol CO2和12 mol H2充入3 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 ΔHT1C.T1℃, 5 mol CO2、5 mol H2、5 mol CH3OH(g)和 5 mol H2O(g), v(正)>v(逆)D.T1℃,4.5 molCO2、6mol H2 ,平衡時容器內壓強p=【答案】D【解析】6.室溫下,將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體積變化),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編號起始濃度/(mol?L-1)反應后溶液的pHc(HA)c(KOH)0.10.19②x0.27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〢.實驗反應后的溶液中:c(K+) > c(A—) > c(OH—) > c(H+)B.實驗反應后的溶液中:c(OH—) = c(K+) — c(A—) == mol/LC.實驗反應后的溶液中:c(A—) + c(HA) > 0.1 mol/LD.實驗反應后的溶液中:c(K+) = c(A—) > c(OH—) === c(H+)c(HA)>0.2 mol?L-1,由原子守恒可知反應后溶液中c(A—) + c(HA) > 0.1mol?L-1,C項正確;反應的pHc(OH—) = c(H+),由電荷守恒可知c(K+) = c(A—) > c(OH—) === c(H+)考點:7.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氣體V L(標準狀況),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加入足量NaOH,產生藍色沉淀,過濾,洗滌,灼燒,得到CuO 12.0 g,若上述氣體為NO和NO2的混合物,且體積比為1:1,則可能為( 。〢.8.4 L B.13.5 L C.10.7 L D.16.8 L第II卷 非選擇題(共58分)8.A、B、C、D、E五種溶液分別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種。常溫下進行下列實驗:將1 L pH=3的A溶液分別與0.001mol?L(1 xL B溶液、0.001mol?L(1 yL D溶液充分反應至中性,x、y大小關系為:y<x;濃度均為0.1mol?L(1A和E溶液,pH:A<E;濃度均為0.1mol?L(1C與D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呈酸性。回答下列問題:(1)D是 溶液,判斷理由是 。(2)用水稀釋0.1 mol?L(1B時,溶液中隨著水量的增加而減小的是 (填寫序號)。 ② ③c(H+)和c(OH()的乘積 OH(的物質的量(3)OH(濃度相同的等體積的兩份溶液A和E,分別與鋅粉反應,若最后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鋅粉,且放出氫氣的質量相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寫序號)。 反應所需要的時間E>A 開始反應時的速率A>E參加反應的鋅粉物質的量A=E 反應過程的平均速率E>AA溶液里有鋅粉剩余 E溶液里有鋅粉剩余(4)將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B和C混合后溶液,升高溫度(溶質不會分解)溶液pH隨溫度變化如右圖中的_________曲線(填寫序號) 。(5)室溫下,向0.01mol?L(1 C溶液中滴加0.01mol?L(1 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9.某配位化合物為深藍色晶體,由原子序數(shù)由小到大的A、B、C、D、E五種元素構成,其原子個數(shù)比為14:4:5:1:1。其中C、D元素同主族且原子序數(shù)D為C的二倍,E元素的外圍電子排布為(n-l)dn+6nsl,回答下列問題。(1)該配位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元素B、C、D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用元素符號表示)。(2)D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圖為 ,DC42-的立體構型為 。(3)A元素與E元素可形成一種紅色化合物,其晶體結構單元如圖。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該化合物可在氯氣中燃燒,生成一種棕黃色固體和一種氣體,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0.一種含鋁、鋰、鈷的新型電子材料,生產中產生的廢料數(shù)量可觀,廢料中的鋁以金屬鋁箔的形式存在;鈷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鋁箔的單面或雙面;鋰混雜于其中。從廢料中回收氧化鈷(CoO)的工藝流程如下:(1)過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廢料中的Al,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過程II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鈷。則浸出鈷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產物中只有一種酸根) 。在實驗室模擬工業(yè)生產時,也可用鹽酸浸出鈷,但實際工業(yè)生產中不用鹽酸,請從反應原理分析不用鹽酸浸出鈷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3)過程得到鋰鋁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鈉溶液在產生Al(OH)3時起重要作用,請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碳酸鈉溶液在過程III和IV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請寫出在過程IV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種粒子,下列各粒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A.c(Na+) = 2c(CO32-) B.c(Na+) > c(CO32-) > c(HCO3-)C.c(OH-) > c(HCO3-) > c(H+) D.c(OH-) - c(H+)=c(HCO3-) + 2c(H2CO3)11. 某;瘜W興趣小組為了探究粗鐵粒(含有少量金屬銅雜質)與某濃度硝酸反應,設計了如下探究活動:探究一 (1)將粗鐵粒投入某濃度硝酸中,某同學觀察該實驗現(xiàn)象時發(fā)現(xiàn),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反應開始逐漸加快。請分析反應逐漸加快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2)另稱取粗鐵粒10 g放入某濃度硝酸中,充分反應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氣體Y。為了探究溶液X中鐵元素的價態(tài),甲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有藥品和儀器:0.1mol/L KSCN溶液、0.1mol/L KI溶液、0.2mol/L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氯水等,試管和滴管。請你設計簡單實驗,探究上述猜想是否正確,填寫下列實驗報告:實驗步驟現(xiàn)象結論離子方程式第一步取2~3 mL溶液裝于試管,向試管中加入幾滴KSCN溶液。第二步若溶液紫色褪去,則溶液含有Fe2+;若無明顯變化,則不含F(xiàn)e3+。探究二為了探究氣體Y的成分,同學乙設計了如下裝置(不考慮NO2轉化為N2O4)(3)裝置乙的作用: 。(4)裝置丙收集滿氣體后,通過氣泡鼓入空氣后,有紅棕色氣體生成,能否確定氣體Y中含NO?說明理由__________ __。(5)同學丁為了探究氣體Y的組成,在標準狀況下將224mL氣體Y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氣體被完全吸收,所得溶液再用0.1500mol/L酸性KMnO4溶液滴定,消耗20.00mLKMnO4溶液。則氣體Y中NO、NO2的體積比為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和NO2+NO+2NaOH=2NaNO2+H2O)(2)可以選擇硫氰酸鉀來檢驗三價鐵離子,存在三價鐵離子時,溶液變紅色,亞鐵離子具有還原性,可以被高錳酸鉀氧化為三價鐵離子,導致高錳酸鉀褪色,故答案為:步驟操作現(xiàn)象與結論可能的離子方程式第1步若溶液變紅色,則溶液含有Fe3+;若無現(xiàn)象,則不含F(xiàn)e3+Fe3++3SCN-=Fe(SCN)3第2步另取少量溶液裝于試管,向試管里滴加幾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5Fe2++MnO4-+8H+=5Fe3++Mn2++4H2O(3)裝置乙中NO2與Na2S溶液反應,可看作是先生成硝酸,硝酸在與Na2S溶液反應生成S沉淀,故可驗證NO2的存在并除去NO2,故答案為:驗證NO2的存在并除去NO2;(4)由于NO2與水反應也能生成NO,故不能確定氣體Y中含NO,可以在乙和丙裝置間加一個檢驗NO2是否除盡裝置,故答案為:不能確定,由于NO2與水反應也能生成NO,故不能確定氣體Y中含NO;(5)由5NO2-~2?MnO4-,故2n(NO2-)=7.5×10-3?mol,設NO、NO2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mol,則有:x+y=10×10-3?mol,2x+(y-x)=7.5×10-3,解得:x=2.5×10-3 mol,y=7.5×10-3 mol,氣體Y中NO、NO2的體積比為1:3,故答案為:1:3?键c:四川成都樹德中學屆高三第三次理綜測試化學試題 Word版含解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932375.html
相關閱讀:山西省山西大學附屬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 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