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山西忻州一中、康杰中學、臨汾一中、長治二中四校2014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命題:康杰中學 長治二中 臨汾一中 忻州一中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Fe 56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液氨、液氯、液態(tài)二氧化硫等皆為非電解質B.電解、電泳、電離、電化學腐蝕均需在通電條件下才能進行C.紅寶石、水晶、鉆石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D.淀粉、蛋白質、纖維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2. 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數(shù)目為0.1NAB.分別為7.8g的Na2S和Na2O2中含有的陰離子數(shù)分別是0.1NA和0.2NAC.常溫常壓下,22.4LCO2中含有的CO2分子數(shù)小于NA個D.?1L0.1mol/L?的氨水含有0.1NA個NH3?H2O【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A項溶液的體積未知所以錯誤;B項Na2O2中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2所以錯誤;D項NH3?H2O 會發(fā)生部分電離,所以個數(shù)會小于0.1NA,錯誤;C項正確?键c: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分子式為C3H8O的所有同分異構體共3種B.?纖維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條件下都可發(fā)生水解反應C.用乙醇和濃H2SO4制備乙烯時,不可用水浴加熱控制反應的溫度D.迷迭香酸結構如圖: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6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應4.某溶液僅含F(xiàn)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種離子,所含離子的物質的量均為1mol.若向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有氣泡產生,且溶液中陰離子種類不變(不考慮水的電離和離子的水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若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灼燒,最終所得固體的質量為7.2克B.若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產生的氣體遇空氣能變成紅棕色C.若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顯血紅色D.該溶液中所含的離子是:Fe2+、Na+、SO42-、NO3-的量為1mol,所以含Na+,D對;A項根據(jù)元素守恒,結合題意,最終的固體為0.5molFe2O3,質量為80g?键c:離子共存和離子推斷。5.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關說法正確的是族周期IA?01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ⅦA?2???②③④??3⑤?⑥⑦??⑧?A.④、⑤、⑥、⑦、①的原子半徑依次減小B.⑤、⑥、⑧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不能相互反應C.⑦、②、③、④的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依次增強D.②、③的氣態(tài)氫化物均能與它們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6.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pH=5.2的CH3COOH與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 > c(CH3COO-)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鹽酸至溶液恰好無色,則此時溶液的pH=7C.若100mLpH=11的NaOH溶液與10mL鹽酸混合后溶液的pH=7,則鹽酸溶液的pH=2D.某醋酸溶液的pH=3,將此溶液稀釋10倍后溶液的pH=4【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A項據(jù)電荷守恒c(Na+) +c(H+)= c(CH3COO-)+ c(OH-),溶液顯酸性c(H+)>c(OH-),所以c(Na+)c(K+)> C(Cl-)> c(I-)> c(Ag+)B.溶液中先產生的是AgI沉淀C.AgCl的Ksp的數(shù)值為1.69×10-10D.若在AgI懸濁液中滴加KCl溶液,黃色沉淀可能轉變成白色沉淀?【答案】A9.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隨AlCl3加入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離子組在對應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點對應的溶液中:Na+、Fe3+、SO42-、HCO3-B.b點對應的溶液中:Ag+、Ca2+、NO3-、F-C.c點對應的溶液中:Na+、S2-、SO42-、Cl-D.d點對應的溶液中:K+、NH4+、I-、CO32-10.一定條件下,碳鋼腐蝕與溶液pH的關系如下:pH2466.5813514腐蝕快慢較快慢較快主要產物Fe2+Fe3O4Fe2O3FeO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pH<4的溶液中,碳鋼主要發(fā)生析氫腐蝕B.在pH>6的溶液中,碳鋼主要發(fā)生吸氧腐蝕C.在pH>14的溶液中,碳鋼腐蝕的正極反應為O2+4OH-+4e-=2H2OD.在煮沸除氧氣后的堿性溶液中,碳鋼腐蝕速率會減慢【答案】C11.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鹽酸:3Fe2++4H++NO3-===3Fe3++NO↑+2H2O B.三氯化鐵濃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氫氧化鐵膠體Fe3++3H2OFe(OH)3↓+3H+C.碳酸氫銨溶液與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熱:NH4++OH-NH3↑+H2OD.鋁片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H-=AlO2-+H2↑12. 右圖是某條件時N2與H2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曲線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NH3 N2+3H2 ΔH =-92 kJ?mol-1B.正反應的活化能小于逆反應的活化能C.a曲線是加入催化劑時的能量變化曲線D.加入催化劑可增大正反應速率,降低逆反應速率【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由圖像可知A項的熱化學方程式應為2NH3(g) N2(g)+3H2(g) ΔH =+92 kJ?mol-1,錯誤; B項正確;C項b曲線表示加入了催化劑;D項加入催化劑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錯誤。考點: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13.可逆反應aA(g)+bB(g)cC(g)+dD(s);△H=QkJ?mol-1,反應過程中,當其他條件不變時,某物質在混合物中的含量與溫度(T)、反應速率(v)與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據(jù)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T1<T2,Q>0B.增大壓強,B的轉化率減小C.當反應達平衡時,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D.a+b>c+d14. 下列圖中的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BCD實驗方案 將NO2球浸泡在冰水和熱水中實驗目的驗證FeCl3對H2O2分解反應有催化作用比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強弱除去CO2氣體中混有的SO2探究溫度對平衡2NO2N2O4的影響15.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適量氯氣,溶液中各種離子的物質的量變化如下圖所示。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線段BC代表Fe3+物質的量的變化情況B.原混合溶液中n(FeBr2)=3molC.當通入Cl22mol時,溶液中已發(fā)生的離子反應可表示為:2Fe2++2I-+2C12=2Fe3++I2+4Cl-D.原溶液中n(Fe2+):n(I-):n(Br-)=3:1: 216. 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少量液體甲逐滴加入到固體乙中,試管中試劑為丙,則下表中現(xiàn)象與結論均正確的是選項甲乙丙試管中現(xiàn)象結論A稀硫酸亞硫酸鈉溴水橙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B飽和食鹽水電石酸性 KMnO4溶液紫色褪去乙炔可發(fā)生氧化反應C醋酸碳酸鈉BaCl2溶液變渾濁醋酸酸性強于碳酸D濃氨水生石灰AgNO3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NH3與 AgNO3溶液不反應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7. (11)A、B、C、D、E、 F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六種元素,有關性質或結構信息如下表:元素有關性質或結構信息A雷雨天大氣中會有A的一種單質生成BBA離子電子數(shù)相同,且是所CC與B同周期,且是所DD是制造黑火藥的一種成分,也可用于殺菌消毒E E與D同周期,且在該周期中原子半徑最小 FF的氫化物和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生成一種離子化合物(1)A與C以原子個數(shù)比為1:1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將0.6 mol該化合物投入到100 mL 3 mol/L BE3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為 , 。 (2)F的氫化物是由 (極性或非極性)鍵形成的 (極性或非極性)分子,寫出實驗室制備該氫化物的化學方程式 。(3)右圖可用于實驗證明D、E的非金屬性的強弱。 ① 溶液a和b分別為 , (寫化學式)。②溶液a與固體a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③非金屬性D E(填大于或小于),請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解釋原因 。18. (8分)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發(fā)生反應2A2(g)+B2(g)2C(g);△H= -a kJ/mol(a >0),已知P是可自由滑動的活塞。在相同溫度時關閉K,向A, B容器中分別充入2mol A2和1mol B2兩容器分別在500℃時達平衡,A中C的濃度為w1 mol/L,放出熱量 b kJ,B中C的濃度為w2 mol/L,放出熱量 c kJ。請回答下列問題:(1) 此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將溫度升高到700℃,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將_____________(增大、減小或不變)。(2) 比較大。簑1_____ w2(填>、=、<),a、b、c由大到小的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打開K,一段時間后重新達平衡,容器B的體積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若讓A,B體積相等且固定P,在B中改充入4mol A2和2mol B2,在500℃時達平衡后C 的濃度為w3 mol/L,則 w1,w3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說明A中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填序號,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意)。 a、v(C)=2v(B2) b、容器內氣體壓強保持不變 c 、容器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而變化 d、容器內的氣體密度保持不變 (6) 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_____________。 a、及時分離出C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 c、增大B2的濃度 d【解析版】山西忻州一中、康杰中學、臨汾一中、長治二中四校2014屆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試題(化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9350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