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重點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第一學期高三歷史中考試試卷本試卷共14頁,滿分為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學號填寫在答題卡和答卷密封線內相應的位置上,用2B鉛筆將自己的學號填涂在答題卡上。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有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卷紙上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卷紙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的相應位置上,超出指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和平整。一、選擇題:黃宗羲評價某先賢說:“先生之學,……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處困,動心忍性,因念圣人處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痹撓荣t是(  )A.程顥 B.朱熹 C.王陽明 D.李贄 有人參觀了位于南京的太平天國東王府后感嘆道:“太平天國幸好失敗了,不然洪秀全又是一個朱元璋”。此人的觀點(  )A.否認了太平天國的革命性B.具有主觀臆斷性C.站在地主階級立場說話D.客觀地指出了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同盟會要求所有會員都“矢忠矢信”地遵守“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的主張。事實上,光復會只著重“種族革命”,懷疑“民權主義”;同盟會的重要分支共進會把“平均地權”改為“平均人權”;同盟會的重要成員宋教仁也認為“平均地權”理想太高。對上述現(xiàn)象理解錯誤的是(  ) A.辛亥革命缺乏權威的領導核心B.從某方面揭示了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C.反映了同盟會內部實際上存在代表不同利益的階級D.這些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是資產階級具有妥協(xié)性.梁啟超在《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一文中提出,“國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結契約而成立者也,故人民當有無限之權,而政府不可不順從民意。……其為效也,能確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團體之利益。”下列觀點不能從材料中反映出的是(  )A.契約立國 B.人民主權C.以法治國 D.君主立憲歷史學家們認為,歐洲近代早期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精神層面現(xiàn)代化的進程。這四場運動的共同之處是(  )A.徹底摧毀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鎖B.促進人類自立、自主意識的形成C.使宗教寬容主張被人們廣泛接受D.使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逐步建立1700年至1800年間,歐洲人口由1.05億增長到1.8億,19世紀劇增到3.9億。歐洲人口的劇增從本質上反映了(  )A.社會制度重大變革改善了人類的生存狀況B.工業(yè)化的發(fā)展為人類的生存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C.殖民擴張的發(fā)展擴大了歐洲人的生存空間D.歐洲逐漸成為全世界人口流動和遷徙的目的地有學者認為:“十月革命是以馬克思主義的名義、口號和理論體系進行的,與西方現(xiàn)代文明總危機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有直接的牽涉,但其淵源、性質、風格和命運卻深深地植根于俄國歷史土壤之中!毕铝斜硎雠c這一學者觀點不一致的是(  )A.革命的性質完全取決于革命的口號與理論 B.資本主義弊端的暴露促進了十月革命爆發(fā)C.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為十月革命的勝利提供了機遇D.俄國的國情對革命性質、結局影響重大世博會關注人類面臨的共同話題,通過完整展現(xiàn)事物發(fā)展的過程,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據(jù)此判斷,1958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二戰(zhàn)后第一個世博會的主題及用意應是 A.“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揭示人類已進入城市化時代B.“人類自然科技—蓬勃發(fā)展的全新世界”;倡導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再利用理念C.“交通與通訊——人類的發(fā)展和未來”;提醒人類已步入信息時代D.“科學文明人性”;用科學進步促進人類的和諧共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為期184天的世博會在中國上海舉行。從19世紀中葉誕生以來,世博會已經走過了150多年。材料一 1837年,年僅18歲的維多利亞登上英國王位,她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勇于開拓進取,并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感到驕傲和自豪。維多利亞決定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萬國博覽會,通過展示各種新奇產品來祝賀工業(yè)革命的偉大勝利,并炫耀她治下的國度在世界舞臺上的絕對實力與出色風采。……1851年5月1日上午9點,倫敦世博會成功舉辦。材料二 世博會自誕生之日起就在為近現(xiàn)代工業(yè)化服務。19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最偉大的發(fā)明幾乎都在世博會上出現(xiàn)過。如果沒有世博會,愛迪生的發(fā)明也許不能迅速得到普及;如果沒有世博會,電話機與電報機也許不能很快受到青睞;如果沒有世博會,拉鏈、魔方和薩克斯也許不能如此風靡世界。材料三 1915年的美國舊金山巴拿馬世博會(注:全稱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開航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是令中國人難忘的一次盛會,中國共獲取1211枚獎牌。華夏民族醇香的酒文化在這屆博覽會上出類拔萃,茅臺和金獎白蘭地從此聲名遠揚……中國的手工藝瑰寶也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博覽會上取得不菲成績。但幾乎沒有一件獲獎產品屬于現(xiàn)代工業(yè)成果。(注:此外,中國展品還有絲綢、瓷器、茶葉。本次博覽會后,中國出口大幅度增加。)——上述三則材料均選自《世界知識》2009年第17期根據(jù)材料一,說明在工業(yè)革命推動下英國在世界舞臺上的絕對實力與出色風采根據(jù)材料二,闡述世博會對人類社會產生的積極影響。根據(jù)材料三,概括中國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世博會上參展商品的特點。為什么呈現(xiàn)出這樣的特點?這屆博覽會對中國經濟發(fā)展有何影響?第一學期高三級文科綜合期中考試答案一、選擇題(140分) 歷史121314151617181920212223CBCDCBDBBAAD二、非選擇題(160分)gkstk38.(26分)(1)觀點一:地理環(huán)境決定文明程度和文明類型。(2分) 評析:這一觀點是錯誤的,文明程度和文明類型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地理環(huán)境不起決定作用。(1分)地理環(huán)境對政治文明有一定的影響,希臘是海洋國家,海濱交通便利,工商業(yè)經濟繁榮,向往自由的思想有助于民主政治的產生;而中國是大陸國家,幅員遼闊,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客觀上要求專制集權制度與之相適應。(6分,學生從東西方各自的政治環(huán)境、經濟基礎、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也可酌情給分。)觀點二:地理環(huán)境影響文明程度和文明類型。(2分) 評析:這一觀點是正確的。結合古希臘、古代中國地理環(huán)境對各自政治文明影響作答。(7分)(任答其中一種,言之有理即可)(2)制度:議會制度(代議制)、內閣制度、政黨制度等。(3分) 影響:保證了英國社會長期穩(wěn)定;有利于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特別是工業(yè)革命的產生與發(fā)展;對西方乃至整個世界政治文明建設影響深遠。(6分)(3)中國政治民主建設借鑒了英國代議制、內閣制、政黨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如: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均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全國人大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國家政府機關向人大負責,受人大監(jiān)督;實行政黨制度等。(4分)gkstk 認識:應大膽地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但不可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一個國家選擇何種民主制度是由本國國情決定的。(4分,言之有理即可)39.(26分)(1)在工業(yè)革命的推動下,英國的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貿易的中心;工業(yè)革命帶來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擴大了英國在世界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工業(yè)革命推動了英國的議會改革,具有英國特色的資本主義制度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蒸汽機在火車和輪船上的使用,使世界各地區(qū)間的聯(lián)系更為便捷。(2)積極影響:促進科技發(fā)明的傳播與普及;豐富人們的社會娛樂生活;促進人類的交流與信心傳播。()(3)特點:以中國傳統(tǒng)的土特產品和手工藝品為主,品質優(yōu)良,但缺少現(xiàn)代工業(yè)產品。原因:中國近代工業(yè)水平的嚴重落后。影響:有利于促進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和短暫春天的出現(xiàn)。廣東省重點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948555.html

相關閱讀:河南省豫南九校屆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掃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