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重點中學第一學期高三相關地理期中試卷 (完卷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姓名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成績_____________一、單項選擇題(共60分,每小題2分) .下列有關地球內部圈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 ) ①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為界,地球內部由里向外可以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關于巖石圈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B.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位于地面以下,軟流層以上A.石灰?guī)r B.頁巖 C.砂巖 D.大理巖 4. 我國云南、貴州一帶多喀斯特地貌旅游景觀,當?shù)貜V泛分布的是()5.下列選項與右圖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風化作用、外力搬運 B.風化作用、內力塑造C.侵蝕作用、人類活動 D.侵蝕作用、外力搬運右圖為一典型褶曲剖面,讀圖回答第~題。圖示褶曲中,巖層的新老關系為 A.自西向東由老到新 自東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兩側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兩側由新到老.圖示山嶺是A.沿頂部裂隙侵蝕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堅實抗侵蝕而成的向斜山C因頂部堅實抗侵蝕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蝕而成的向斜山.造成“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主要作用是 ( ) A.內力作用 B.變質作用 C.侵蝕作用 D.沉積作用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聯(lián)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導外力作用類型。讀圖,回答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①a表示風力侵蝕作用 ②b表示風力搬運作用 c表示流水溶蝕作用 ④d表 示流水搬運作用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0.在c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地理現(xiàn)象有 ( ) ①沙塵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①② B.②③ C.④② D.③④.在自然條件中,對交通線路分布影響最大的是 ( ) A.地形 B.氣候 C.土壤 D.植被 12.D處有一高大山脈,其形成原因是A.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而形成B.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而形成C.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而形成D.非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而形成C三點同屬于( )A.亞歐板塊 B.印度洋板塊 C.太平洋板塊 D.美洲板塊讀右圖,回答、題。形成該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地殼運動 B.流水侵蝕作用 C流水搬運作用 流水堆積作用下列關于該圖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圖中地貌的名稱是河口三角洲 圖中地貌區(qū)位于南半球 C圖中河口海岸北岸侵蝕,南岸堆積D.圖中地貌分布區(qū)都為聚落密集區(qū)17.下列能準確反映春節(jié)月相的圖是( )在尚未以科學方法系統(tǒng)地探究之前,人們對某些氣象奇觀的產生一直有著錯誤的認識與理解。18.在早期,人們對于極光的成因也存在錯誤的理解,認為極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讀“太陽外部結構示意圖”,到達地球的帶電粒子流來自于圖中的A.甲處B.乙處C.丙處D.丁處A.英國、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關于“嫦娥一號探測器”的重大事件:時 間重 大 事 件2007-10-24(農歷十四)2008-11-12(農歷十五)2009-3-1(農歷初五)52.36°E、1.50°S的月表指定區(qū)域20.A.B.C. D.A.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球的的另一面,是因為月球沒有自轉運動B.C.D..A. B.C. D.“嫦娥一號”升空過程中A.大氣密度越來越大 B.水汽含量越來越豐富 C.氣溫越來越高 D.氣壓越來越低 ①月球質量小,引力小 ②月球沒有大氣層 ③月球表面的外力作用微弱 ④月球自轉速度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A B C D下列四幅圖是紐約、新加坡、悉尼和南京四地天文館中傅科擺的實驗結果。實驗26.四幅圖中,表示南京天文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7.當圖中③城市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大值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正是去北極科考的最佳時節(jié) B、③地太陽從東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C、東北平原正值春小麥收獲季節(jié) D、尼羅河流域正值雨季讀 “冬、夏太陽的方位示意”圖,回答題.房屋一定坐落在A.東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日出方位為A.① B.② C.③ D.④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要在海邊建油港碼頭,應建在B處,原因是(2)現(xiàn)欲從油礦區(qū)向油港鋪設輸油管道,線路如圖中虛線(3)港口計劃在E處或F處利用水力發(fā)電,各有什么有利?(4)C、D兩地高程相等,分別從D兩地登上甲山頂,各?(5)B處在甲山頂?shù)?(填方向)。D、G兩地的相對 (填范圍)。讀圖“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乙是地球內部的兩個不連續(xù)面,其名稱分別是:甲,乙。(2)當A地發(fā)生地震時,B、C、D、E、F五個觀測點都測到了A發(fā)出的地震波,B測得8.3級,E得的地震的震級為級。對B、E兩點所測到的縱波波速 (3)請在圖中用斜線畫出接收不到橫波的區(qū)域。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地貌的名稱,請作出該地貌的一種剖面構造圖。 (2)該地區(qū)風向主要是A還是B (3)該地貌形成(4)它所造成的危害主要 (6)我國治理圖示地貌的重要生物工程是4、在圖九中,AC為赤道,BC為晨昏線的一部分,B點的地方時比A點的早,此時D點的地方時為15時。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在圖九中畫出晨昏線的另一部分,并在圖十上畫出同一時刻的夜半球范圍(用“ ”表示黑夜)。(2)圖中A、B、E三處中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 ;白晝最長的是 ;E點位于B點的___ 方向。(3)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北京時間是 。(4)此時,珠穆朗瑪峰積雪高度 (填上升或下降),北印度洋海區(qū)的洋流呈 方向流動(填順時針或逆時針),南非高原正值 (填雨季或旱季)。5、下圖是某地地盾剖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顳.(1)該地地形是。(2)該地地質構造在形成時受到力作用,其方向是(3)甲地地質構造是;乙地地質構造是。(4)根據(jù)該地地層的形態(tài)和組合關系,說明其成因(5)如果這里修一條東西向的地下隧道,應該選擇甲地還是乙地,并說明理由 (6)若圖中所示地區(qū)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則油井應打在甲、乙兩地中的地,理由是(7)若要在圖中所示地區(qū)尋找地下水資源,則水井應打在甲、乙兩地中下面是關于“內力作用過程和地質構造”的研究性學習過程,請你把缺少的部分補充完整。(1)研究方法:模擬實驗法。目的:把大尺度的時間變化過程“濃縮在幾分鐘內完成,通過模擬實驗感悟地質變化過程。 (3)實驗材料:4cm X30cm的“竹片”(或者是)(4)實驗設計的合理性:內力作用過程,是一個受力的過程;竹片與巖石都真有剛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形變過程與巖石的受力形變過程比較接近。 (5)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在方框內畫上相對應的示意圖)(6)研究結論 ①褶皺、斷層和火山(地震)都是內力作用的結果。、向斜成山的地質作用是。 ③地球上最容易發(fā)生地震和火山活動的部位是材料一 九曲黃河如一條奔騰的巨龍,穿行在黃土高原秦晉大峽谷。流至壺口時,激流翻滾,驚濤怒吼,其聲方圓十里可聞,其形恰如巨壺倒懸,場面極為壯觀,有“全國第二大瀑布”之稱,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之一。材料二 黃河水系圖(圖甲)和壺口瀑布地質剖面示意圖(圖乙)。 (1)圖中A河流的名稱是 ,B地形區(qū)的名稱是 。 (2)依據(jù)材料一,描述黃河壺口瀑布的水文特征、水文特征的季節(jié)變化及原因。 (3)依據(jù)圖中信息,分析黃河壺口瀑布形成的原因。8、讀日、月、地運行示意圈, 圖中實線表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圓形虛線表示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地球以每天約度在軌道上自西向東運行。當?shù)厍駻運行至B時,月球正好自至繞地球轉了一周。根據(jù)天文觀察,月球每24小時在其公轉軌道上運行約這樣,月球完成繞地球一周的周期大約是天。同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向東移動了。月球運行過程中朝向地球的月面幾乎是不變(3)地球運行到圖中位置時。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如果在清晨察天空。從時間先后比較,該月相的出現(xiàn)比太陽升起的時刻。當?shù)厍蛳群筮\行到A與兩個位置時,地球上人們看到的月都是,時間被稱為月。位置運行到位置約需2天多,據(jù)說明原因。●A B C DA B C D●●圖九圖十上海市某重點高中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966075.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寶安中學仲元中學中山一中南海中學潮陽一中普寧二中六校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