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參考答案1.C 2.A 3.D 4.A 5.A 6.D 7.C 8.D 9.C 10.C 11.C 12.A 13.C 14.B 15.B 16.B 17.A 18.C 19.C 20.B21.(1)認識:利民,節(jié)儉,反對鋪張浪費(適度消費)。(1分)不同:鼓勵消費,帶動生產。(1分)背景:諸侯爭霸;小農經濟發(fā)展;百家爭鳴。(3分)(2)社會:落后農業(yè)國,生產力低下;經濟模式:計劃經濟,一五計劃,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重視積累,輕消費;精神境界:提倡奉獻。(6分)(3)認識:崇尚節(jié)儉和合理消費相統(tǒng)一 (儉而有度,合理消費)。(2分)22.(1)原因:既定國策;軍國主義膨脹;經濟危機影響。(3分)(2)變化:由主張反戰(zhàn)裁軍,外交手段解決爭端,變?yōu)橹С謶?zhàn)爭,為侵略辯護。(2分)(3)政府:不抵抗;依賴國聯(lián)解決。(2分) 民眾:積極抗日;組織罷課、罷工;抵制日貨;成立抗日救國聯(lián)合會等。(任三點得3分)后果:國土淪陷;民族危機加深。(2分)(4)增強憂患意識;警惕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和右翼勢力的增長;理性處置爭端,政府應承擔起保土安民責任,對法西斯勢力的退讓和縱容必將自食其果。(言之成理即可賦分)(3分)23.(1)洛克的分權思想;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政體實踐。(2分)(2)由洛克的立法權、行政權和外交權分立,發(fā)展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2分)目的:限制個人獨裁,維護民主政治(2分)(3)依據三權分立的原則,美國制定了1787年憲法。規(guī)定行政權賦予總統(tǒng),立法權賦予國會,司法權賦予最高法院。(4分)(4)將西方人文主義發(fā)展到理性的高度;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到來;為資產階級政治體制的構建描繪了藍圖。(任兩點得2分)24. (1)觀點:認為改革激化社會矛盾,沒有促進農業(yè)發(fā)展。(2分)措施:農民可以通過高額贖買獲取土地。(2分)(2)評價:擴大民主范圍。(1分)措施:中央與地方的政治改革,如建立各級法院等。(列舉其它措施同樣賦分)(2分)(3)視角:材料一:從協(xié)調各階層利益的結果的視角;材料二:從美俄比較的視角,農奴解放和獲得政治權利。(2分)特點:作者立場不同、視角不同、選取材料不同,對同一歷史事物的評價結論也不同。(學生能回答一點即可賦分)(1分)25.(1)標準:德行;學識。(1分)觀點:博學成就美德(或學習提高個人素養(yǎng))。(1分)(2)做法:愛才惜才;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民族平等。(3分)影響:政治清明;經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民族團結。(3分)(3)看法:德才兼?zhèn);以人為本、人盡其才、寬容包容。(2分)徐州市一模(歷史)掃描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993754.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珠海市屆第一學期學生學業(yè)質量檢測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