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一中--2012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考試高三學年地理試題本卷共40小題。1~30題每小題1分,31~40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下表為2006~我國某特大城市郊區(qū)年平均人口遷移統(tǒng)計資料,遷入人口以初中學歷的外來人口為主。讀表1完成1~2題。 表1年齡段(歲)遷出人口(人)遷入人口(人)≥6070080045~591600500025~4420003000015~242400275000~1464050001.上表反映的人口遷移對該市的影響是A.促進高新技術產業(yè)的發(fā)展 B.擴大環(huán)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類型的轉變 D.加快人口老齡化進程2.為了社會和諧發(fā)展,該市郊區(qū)最需要增加的職業(yè)人員是A.環(huán)衛(wèi)人員B.中小幼教師 C.工程技術人員 D.建筑設計師12月29日朝鮮萬眾追悼金正日,各方期待朝鮮半島穩(wěn)定。讀圖1和圖2,回答 3~5 題。3.朝鮮半島的面積為20萬Km2,在比例尺1:10000000地地圖上繪制出來,面積為?A.2cm2 B. 20cm2 C. 200cm2 D. 2×10(15次方) cm2?.圖2為朝鮮半島某地的人口密度圖,若將其中圖?A 放大成圖 B,地圖所表達的內容不變,則圖 B 中可能出現(xiàn)的變化有:①比例尺變?yōu)?1:2000000;②每點代表 2000 人;③圖上一厘米代表實際距離 10 千米;④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 50 人。以上說法正確的有 A.一項 B.二項C.三項 D.四項.圖 1 中哪處海岸可能遭受全球變暖的危害最嚴重 A.甲 B.乙 C.丙 D.丁. 在烏拉爾山區(qū)將鋁土提煉成氧化鋁是因為 A. 當?shù)貏趧恿ωS富 B. 原料重,產品輕,運輸量大 C. 當?shù)啬茉簇S富 D. 在提煉時污染物排放量大. 在貝加爾湖區(qū)附近將氧化鋁煉成鋁錠是因為 A. 貝加爾湖區(qū)附近能源豐富B. 貝加爾湖區(qū)附近勞動力豐富 C. 貝加爾湖區(qū)附近工業(yè)技術力量強 D. 在提煉時污水可排放到湖中凈化. 鋁錠運銷至莫斯科工業(yè)區(qū)制成鋁制品是因為 A. 當?shù)貏趧恿ωS富 B. 當?shù)丶夹g力量強 C. 當?shù)啬茉簇S富 D. 當?shù)叵M市場大東部經濟地帶中部經濟地帶西部經濟地帶平均值廣東平均值湖北平均值青海1984年2.335.222.517.624.9610.261997年1.993.852.325.884.178.399.下列國家城市的首位度與青海省情況最接近的是A.德國 B.澳大利亞 C.日本 D.阿根廷1.中西部地區(qū)城市首位度過高主要是因為 A.中西部自然條件差,自然資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B.土地面積大,城市數(shù)量多發(fā)展快 C.區(qū)域經濟落后,城市體系不完善 D.政策優(yōu)惠,集中發(fā)展首位城市1.造成從84年到97年的13年間,廣東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經濟特區(qū)的設立 ②城市化進程的推動 ③逆城市化現(xiàn)象的推動 ④產業(yè)轉移導致大量人口和資產外遷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12.馬達加斯加水稻的主產季為?A.6月至10月? B.12月至次年4月? C.3月至7月? D.5月至9月13.下列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的成因與圖中B處自然帶的成因最接近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西海岸 B.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帶?C.南半球亞寒帶針葉林帶缺失D.巴西高原東側沿海的熱帶雨林帶14.導致A、B處自然帶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海陸位置 D.緯度?某校地理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一個對比實驗:①在兩個底部裝有紗窗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別放置面積相同、厚度相當?shù)膸敛萜汉托∈瘔K(如圖5);②分別在草坪和小石塊上模擬雨點下落,輕輕地灑上500ml的水。15.五分鐘后比較收集到的兩個塑料盆中的水量A.透過草坪的多B.透過小石塊的多?C.兩者一樣多D.沒法比較16.這實驗模擬的是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態(tài)作用 C.溫室效應?D.水循環(huán)的下滲環(huán)節(jié)16、7月間,北京、南京等地連降暴雨引發(fā)積水,城市大范圍被淹,和該實驗有關的是A.人類破壞生態(tài)導致的極端氣候 B.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影響了地表水的下滲C.城市排放的熱量過多帶來的雨島效應 D.城市的綠化面積過多引起了排水不暢18.若此時河下游地區(qū)河水水位高,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帶魚漁汛期? B.開普敦溫和多雨?C.印度半島刮西北風 D.上海的日落時間最晚9.依據(jù)板塊構造學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于板塊運動地中海面積不斷擴大B.澳大利亞大陸的地殼比較穩(wěn)定?C.甲圖正確反映了山脈的形成過程D.海域處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處讀圖7,回答20~22題。20.甲圖所示日期 A.羅馬天氣正值炎熱干燥B.正值我國華北地區(qū)小麥成熟期C.塔里木河處于汛期D.北太平洋等溫線向北彎曲.有關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等溫線①的數(shù)值大于②B.等溫線①的數(shù)值小于②C.圖示區(qū)域為海洋 D.不能確定圖示區(qū)域是海洋還是陸地.甲圖所示日期,乙圖中處于多雨的是 A.M地 B.N地C.P、Q地 D.只有Q地23.若為極晝現(xiàn)象,則T地極晝開始的時間大約在 A.3月21日B.4月22日C.5月23日 D.6月22日.除極晝現(xiàn)象外,還可以表示哪些現(xiàn)象極夜?正午太陽高度小于00?正午太陽高度大于00極光A. B. C. D.讀圖9,回答25~26題。 - blogid=5a18c50f01017s5m&url=2.假如A、B兩地均位于我國,則A.A地位于東部沿海, B地位于西部內陸?B.A地位于東部沿海,B地位于中部地區(qū)C.A地位于西部沿海,B地位于東部內陸D.A地位于中部地區(qū),B地位于西部?陸.圖中最大的山脈走向大致為?A.東北一西南走向 ?B.西北一東南走向 C.東西走向D.南北走向.關于甲乙丙丁四地風向的判斷,正確的是A.甲地吹偏南風 B.乙地吹偏北風 C.丙地吹東北風 D.丁地吹東南風.在該天氣系統(tǒng)影響下:A.甲地處背風坡,氣溫日較差大 B.乙地氣溫較丁地低C.丙地處迎風坡,降水概率較大 D.甲地氣壓較丁地高30.圖中各省區(qū)編號是該省區(qū)201年某項指標在全國的排名,該指標可能是??A.面積 ?B.人口 ?C.城市化水平 ?D.經濟總量.長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A.水流平緩河道曲? ?B.水量豐富流速急 ?C.江水渾濁泥沙多? D.峽谷幽深猿聲啼.與圖中其它省區(qū)相比,甲省區(qū)輸出的最具優(yōu)勢的農產品是?A.柑橘 ?B.稻米 ?C.天然橡膠 ?D.棉花33.圖中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為平坦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關于金邊至K河段水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8月,水量大,自K 流向金邊 B.2月,水量大,自金邊向流K C.2月,水量小,自K流向金邊 ?D.8月,水量小,自金邊流向K35.賀蘭山在海拔24003100米的陰坡分布有云杉天然林帶,其原因是?A.海拔高,日照較強,輻射量大B.氣溫低,蒸發(fā)較少,土壤水分條件較好?C.氣溫較高,且年溫差、日溫差大D.位于濕潤氣流迎風坡,降水較多,水源充足.賀蘭山自然保護區(qū)對我國西北地區(qū)的生態(tài)功效有?A.寧夏平原灌溉農業(yè)的重要水源地B.河西走廊綠洲農業(yè)的重要水源地?C.遏制西部沙漠東擴D.減小溫差、緩解旱情~39.①與所在國的陰影部分自然景觀有很大差異,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氣環(huán)流B.洋流因素C.太陽輻射D.地形因素.①處的主要農業(yè)地域類型是A.商品谷物農業(yè)B.大牧場放牧業(yè) ? C.混合農業(yè) D.水稻種植業(yè).( 分),回答問題。(1)讀圖13該地區(qū)地勢的總體特征并說明判斷依據(jù)。(分)(2)比較MN河段(圖12)與PQ河段(圖13)水文特征的差異。(分)(3)分析A地(圖12)發(fā)展河谷農業(yè)的有利自然條件。(分).( 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讀圖 ,秘魯年降水量分布規(guī)律。(4 分)(2)說出圖 1中洋流流向說明洋流對秘魯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分)(3)分析秘魯修建這些調水工程的主要原因。( 分).,回答。分44.【自然災害與防治】(10分)? ?(1)據(jù)圖說明該區(qū)域什么坡度、土質發(fā)生滑坡可能性最大?(4分)?(2)該區(qū)域滑坡多發(fā),應采取哪些應對措施?(6分).【選修6環(huán)境保護】(10分)(1)根據(jù)材料,杭州、衢州兩市灰霾天氣季節(jié)變化特點,并比較兩市灰霾天氣年際變化的差異。(分)(2)簡述杭州市灰霾天氣頻率增大的原因 。(分)選擇題(10題每題1分,1~40題每題2分,計50分)1)(2)(3)42.(1)(2)(3)43.(1) (2)44.(1)據(jù)圖說明該區(qū)域什么坡度、土質發(fā)生滑坡可能性最大?(4分)(2)該區(qū)域滑坡多發(fā),應采取哪些應對措施?(6分)(1)根據(jù)材料,杭州、衢州兩市灰霾天氣季節(jié)變化特點,并比較兩市灰霾天氣年際變化的差異。(分)(2)簡述杭州市灰霾天氣頻率增大的原因 。(分)(1分)(1分)43.(1分)(1分)()坡度15°左右13°至20°之間任意數(shù)都可以)滑坡發(fā)生的可能性最大(2分);砂質土壤發(fā)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2分)(2)封山育林植樹造林;巖土體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穩(wěn)定變形土體;加強監(jiān)測與預警預報;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防災減災意識等。(6分)(1分)(1)杭州季節(jié)變化小,衢州季節(jié)變化大,集中冬季(冬半年)(2分),年際變化衢州大于杭州(2分)(2)由于人口的增加,工業(yè)化、城市化的發(fā)展,化石黑龍江省牡丹江一中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993836.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沭陽國際學校屆高三上學期期末模擬考試地理試卷(魯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