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荚嚂r間9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選擇題(每小題分,共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至少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改變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體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速度很大的物體,其加速度可以很小2.人用手豎直地握著啤酒瓶,始終保持靜止,則( 。 A.手握瓶子的力越大,手與瓶子間的摩擦力就越大B.往瓶子加水后,手與瓶子間的摩擦力將增大C.手握瓶子的力大小等于手與瓶子間的摩擦力D.若手握瓶子的力增大,則手與瓶子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增大3.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同一物體在地面附近在向上運動時,受到的重力小,向下運動時受到的重力大B、同一物體,不論靜止還是運動,也不論怎樣運動,在地球的同一位置受到的重力都一樣C、地球上的物體只有靜止時,才受到重力作用D、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4.玩具汽車停在模型橋面上,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橋面受向下的彈力,是因為橋梁發(fā)生了彈性形變 B.汽車沒有發(fā)生形變所以汽車不受彈力 C.汽車受向上的彈力,是因為橋梁發(fā)生了彈性形變 D.汽車受向上的彈力,是因為汽車發(fā)生了形變m被豎直懸掛著的磁性黑板緊緊吸住不動,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鐵塊受到四個力作用,其中有三個力的施力物體是黑板B.鐵塊與黑板間在水平方向有兩對相互作用力——互相吸引的磁力和 互相推斥的彈力C.鐵塊所受磁力和鐵塊所受彈力是互相平衡的力D.磁力大于彈力,黑板才能吸住鐵塊不動[]6、物體靜止于傾角為θ的斜面上,當(dāng)斜面傾角θ變小時,物體所受力的變化情況是A.重力、支持力、靜摩擦力均增大;B重力不變,支持力增大,靜摩擦力減小;C重力不變,支持力,靜摩擦力增大;D重力不變,支持力增大,靜摩擦力不變( )A.A、B間不存在摩擦力作用B.A、B間有靜摩擦力作用C.B與桌面間有靜摩擦力作用D.若撤去外力F后,則A與B、B與桌面間都沒有摩擦力A.合力大小一定大于兩個分力大小之差,小于兩個分力大小之和.B.合力大小一定大于一個分力的大小,小于另一個分力的大。瓹.合力大小可能比兩個分力的大小都大,可能都小,也可能比一個分力大,比另一個分力。甗]D.合力大小一定大于兩個分力大小之和9.(認(rèn)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A.木塊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塊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C.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塊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10、已知長為L的光滑斜面,物體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當(dāng)物體的速度是到達(dá)斜面底端速度的時,它沿斜面已下滑的距離是 ( ) A B C D 11、圖是某質(zhì)點運動的速度圖像,由圖像得到的正確結(jié)果是:( )A.0—1 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2m/sB.0—1s內(nèi)的運動方向與2~4s內(nèi)的運動方向相反C.0—1s內(nèi)的加速度小于2~4s內(nèi)的加速度D.0—2s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3 m12、甲、乙兩小分隊進(jìn)行代號為“獵狐”軍事演習(xí),指揮部通過現(xiàn)代通信設(shè)備,在屏幕上觀察到兩小分隊的具體行軍路線如圖所示,兩小分隊同時同地由O點出發(fā),最后同時捕“狐”于A點,下列關(guān)于小分隊的說法中是( )A行軍路程s甲>s乙 B 平均速度甲>乙 C行軍位移x甲=x乙 D 平均速度甲=乙汽車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剎車后的加速度為5m/s2那么剎車后2s與剎車后6s汽車通過的路程比為( )A1:2 B. 3:1 C3:4 D. 4:3.一物體從一行星表面某高度處自由下落(不計表層大氣阻力).自開始下落計時,得到物體離該行星表面的高度h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則( )A.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為8 m/s2B.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為10 m/s2C.物體落到行星表面時的速度大小為m/sD.物體落到行星表面時的速度大小無法計算 如圖所示,一重為10 N的球固定在支桿AB的上端,今用一段繩子水平拉球,使桿發(fā)生彎曲,已知繩的拉力為7.5 N,則AB桿對球的作用力( )[學(xué)&科&]A.大小為7.5 NB.大小為10 NC.方向與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與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 如圖所示,用繩索將重球掛在墻上,不考慮墻的摩擦。如果把繩的長度增加一些,則球?qū)K的拉力F1和球?qū)Φ膲毫2的變化情況是( )A.F1增大,F(xiàn)2減小B.F1減小,F(xiàn)2增大C.F1和F2都減小D.F1和F2都增大注意事項:1.答卷Ⅱ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填在答卷紙規(guī)定的地方。2.答卷Ⅱ時用蘭黑色鋼筆或圓珠筆直接填寫在試卷規(guī)定的地方。二、填空題(共19分,每空2分)17.某同學(xué)在做“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時打出的紙帶如圖所示,每兩點之間還有四點沒有畫出來,圖中上面的數(shù)字為相鄰兩點間的距離,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1)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流是________(選填“交流”或“直流”)4個計數(shù)點時紙帶的速度v4 = _______ m/s (3)0—6點間的加速度為a=_______ m/s218.在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以下操作中的是( )A.同一實驗過程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B.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測力計刻度線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測力計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D.實驗中,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彈簧測力計之間的夾角應(yīng)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是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鋪一張白紙,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的A點,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細(xì)繩套,如圖所示,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細(xì)繩套,互成角度拉橡皮條使之伸長,到達(dá)某一位置O時需記下________、_____、 ________,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鉤住細(xì)繩套把橡皮條拉長,使結(jié)點到達(dá)位置________,再記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34分)(注意書寫要規(guī)范、整潔)20.如圖所示一重為40 N的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個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塊處于靜止.其中F1=13 NF2=6 N.已知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m/s2),求:(1)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當(dāng)只將F1撤去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又如何?(1)卡車在3s末的速度v(2)卡車在6s內(nèi)的位移x6與平均速度(3)卡車在第6s內(nèi)的位移xⅥ22.(11分) 一輛汽車正以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行駛,駕駛員突然發(fā)現(xiàn)正前方約 處有一個障礙物,立即以大小為的加速度剎車。為了研究汽車經(jīng)過是否撞上障礙物,甲、乙兩位同學(xué)根據(jù)已知條件作出以下判斷:甲同學(xué)認(rèn)為汽車已撞上障礙物,理由是:在時間內(nèi)汽車通過的位移乙同學(xué)也認(rèn)為汽車已撞上障礙物,理由是:在時間內(nèi)汽車通過的位移問:(1)以上兩位同學(xué)的判斷是否正確?(2)如果不正確,請指出錯誤的原因,并作出正確的解答高一物理試卷答題紙二、填空題(共18分,每空2分) 17. 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 ______ m/s _______ m/s2 18.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計算題(共34分)(注意書寫要規(guī)范、整潔)20.(11分)21.(12分)22.(11分)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學(xué)2013-2014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分班考試物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10522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