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試卷結構
試題難度適中,知識覆蓋面大,基本上覆蓋了期中考試前所學的所有知識,突出主干知識、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時也對學生運用知識的要求有一定要求,整套試卷無難題、怪題、偏題,主要目的是考查學生對最基本的知識理解和掌握情況。
二、試題分析
選擇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基礎理論、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識的掌握。涉及化學用語、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離子共存、電解質溶液、氧化還原反應等。學科特色濃郁,知識層次鮮明,既有描述性知識又有遷移性和創(chuàng)新性知識,各層次的考生都有一定發(fā)揮的空間。
第12題和第14題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溶液中的電荷守恒,要求學生能夠熟練的運用物質的量和物質的量濃度來表示溶液中的電荷守恒。
試卷中反映出的主要問題:學生得分情況不是太好,經分析和調查后主要問題在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較差。
第17題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判斷,是氧化還原反應中很基本的要求,也是命題時?嫉念}型之一,要求學生能準確找出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并能熟練比較其氧化性和還原性強弱。
試卷中反映出的主要問題: 大部分學生能準確的找出氧化劑和還原劑,但是不能找出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導致出錯。
相應措施:引導學生從兩條線的變化來理解氧化還原反應,即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發(fā)生還原反應,得到還原產物;還原劑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得到氧化產物。
第20題
命題意圖:本題是一道填空題。共4小題12分。本題以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為載體,涉及具體考點有實驗儀器的使用、實驗誤差的判斷、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判斷、物質的量濃度的相關計算等。
試卷中反映出的主要問題:1、回答言語不夠嚴謹,如在第(3)小題中很多學生都回答出了容量瓶,但沒有指明容量瓶的規(guī)格,導致失分;2、第(2)小題得分情況很不好,表達式表述不準確
相應措施:①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據(jù)調查很多學生在看到本題后的第一反應就是沒見過,肯定很難,有部分學生直接放棄此題去做其他的題,針對這種情況,應讓學生靜下心回過頭來去做這道題,學生一致認為并不是太難,所以提醒學生這一類題的特點就是“起點高,落點低”。②訓練學生嚴謹?shù)慕忸}習慣,化學用語要規(guī)范,不丟三拉四。
第23題
命題意圖:本題為無機推斷題,共3小題14分。重點考察通過物質之間反應時的不同現(xiàn)象來推斷物質,特別突出常見反應的考察。
試卷中反映出的主要問題:1、審題不清,如第(1)小題要求用化學式填空,有的學生卻用文字來完成。2、離子方程式書寫不熟練。3、基本知識的欠缺,有很多學生連一些常見物質的化學式都不會寫。
相應措施: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是高考的必考內容,應進行專題講練,使學生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能夠準確書寫離子方程式。
第24題
命題意圖:本題主要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計算。
試卷中反映出的主要問題:本題得分率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是進入高中以后根據(jù)方程式的計算還沒有專門學習,2、學生對此氧化還原反應的理解不夠透徹,找不出各個量之間的對應關系。
相應措施:1、專題學習物質的量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通過做題多加練習;2、復習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知識,加深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的理解。
三、改進措施
本次測試,暴露出學生存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扎實、知識體系的構建不完整、化學用語使用不規(guī)范、語言表達能力、化學實驗能力、思維的變通性都較差等問題,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要進一步嚴格要求,重視良好的習慣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可采取多提問,多動筆,邊總結邊糾正的方法。
(1)審題是最大的障礙:應學會摳題眼,看清關鍵字詞和符號,防止思維定勢曲解題意,然后仔細琢磨,體會命題意圖,降低過失性失分。
(2)在平時的練習中要求學生降低失誤失分,提高表達能力。做到思維清晰,步驟齊全,減少無謂失分,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講,要力求做到容易題不失分,中檔題盡量多得分,不強求自已在難題上得多少分。
(3)規(guī)范用語,提高答題的準確性。做到簡答完整,要點準確,語言簡練,而今的高考難度已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高考不是比誰難題做得好,而是比誰做得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1079347.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題(無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