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冊次月考試題[1]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歷 史

出題人:王微 審題人: 鄭海坤 沈小雯

一、單選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依照周朝禮制的規(guī)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規(guī)格的樂舞禮儀;而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來魯國大夫越級用六十四人在庭院奏樂舞蹈,孔子對此非常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這反映了:

A.西周貴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會的生活禮儀

C.孔子對貴族生活的關注 D.周朝生活禮儀的政治色彩

2.史載“王室之尊,與諸侯無異。”如鄭莊公與周天子的軍隊交戰(zhàn),用箭射傷了周王的肩膀,這種現(xiàn)象準確說至少應發(fā)生在:

A.西周時期 B.春秋時期 C.戰(zhàn)國時期 D.東周時期 3. “元元黎民,得免于戰(zhàn)國!保ā稘h書》)該文表明班固認為秦統(tǒng)一的意義是: A.使人民脫離了諸侯國的統(tǒng)治 B.為我國長期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C.建立了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D.使人民有了從事生產(chǎn)的安定環(huán)境 4. 20世紀90年代,陜西章臺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書時加蓋的泥塊),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鄲等郡名和藍田等縣名,這一發(fā)現(xiàn)可以印證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實 B.出現(xiàn)了造紙業(yè)的事實

C.實行了郡縣制的事實 D.用泥制陶的事實

5.下圖為秦朝時的文物,分別為束頸的鐵鉗、鐵桎,據(jù)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鞏固中央集權的手段之一 ②反映秦朝的法律和刑罰的情況 ③秦朝滅亡原因之一是由于法律嚴酷 ④反映秦朝中央集權制的基本情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6.公元前112年,漢武帝為祭宗廟,要列侯獻酎金助祭,以所獻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為借口,廢列侯106人。這段材料說明了: A.漢武帝貪財暴虐

B.列侯獻酎金的金子有問題

C.漢武帝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D.漢武帝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7.閱讀下面的一幅歷史地圖。此圖所反映的歷史內容是:


A.西漢時期監(jiān)察區(qū)的劃分

B.漢初的郡縣制與封國制并存的形勢

C.西周初年分封諸侯的情況 D.唐朝時在邊境設置軍鎮(zhèn)的情況 8.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

A.地方勢力的削弱 B.三公九卿制的廢除 C.決策中樞的轉移 D.外戚和宦官的專權

9.隋唐時期封建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義是: ①皇帝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②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員 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統(tǒng)一任命

④實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門相互制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唐高宗時,大臣長孫無忌等撰寫《唐律疏議》三十卷解釋律令條文,通行天下,這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部較完整的法典。它頒布前審批時需要通過: ①尚書省 ②中書省 ③門下省 ④皇帝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1.宋朝的“計相”總管國家財政,他是下列哪三個部門的長官: ①度支 ②吏部 ③戶部 ④鹽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 下列各項中,分割宰相軍權的官職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漢朝的刺史 C.唐朝的節(jié)度使 D.宋朝的樞密使

13.“有明之無善治理,自高皇帝罷相始也。”這句話中的“高皇帝應該是指: A.漢高祖 B.唐高祖 C.宋高宗 D.明太祖 14.以下關于內閣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明太祖時設殿閣大學士并開始參與決策 ②內閣制度是明成祖時正式形成的 ③內閣是專制皇權強化的產(chǎn)物

④內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約皇權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 “皇帝從資歷較淺、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從中選拔一些人來承擔政務,逐漸變成正式的輔政機構!狈线@一情況的事例有: ①秦朝御史大夫 ②漢朝尚書令 ③明朝殿閣大學士 ④清朝軍機大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 要展示雍正帝的政治改革內容,選擇的歷史事件是: A.仿明制設內閣 B.創(chuàng)設南書房

C.設置軍機處 D.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

17. 下列古代中央機構設置時間先后的正確排列順序是: ①軍機處→六部 ②三省→六部 ③三公→九卿 ④內閣→六部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18. 清朝君主專制制度推向頂峰的時候,西方國家正在: A.進行反封建的思想革命 B.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C.掀起資產(chǎn)階級革命或改革 D.實行資本主義的工業(yè)

19. 自漢代以來,中央針對地方采取的措施有: ①打擊諸侯勢力 ②削弱大將軍權 ③分割

割地方官權力 ④廢除丞相制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 18世紀中期起,在中英正當貿(mào)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B.自然經(jīng)濟對外來商品的抵制作用

C.中國的手工業(yè)品質地優(yōu)良 D.英國商品不符合中國居民的習慣

21. 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是: A.選拔和考察官吏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權力的高度集中 D.法律細密、嚴苛

22. 以下關于“察舉制”的敘述,正確的應包括: ①漢朝選舉人才的選官制度 ②每年舉孝、廉各一人

③是一種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 ④是一種監(jiān)察檢舉不法官員的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23. 從漢至元,我國地方政治制度的變化趨勢包括:

①不斷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②中央對地方實行多層次、多渠道的管理

③在分權的基礎上,中央牢牢控制著地方官吏的任免、監(jiān)督考核 ④地方雖沒有相應的自主權,但同樣能實施有效的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 北宋前期繼續(xù)設置三省六部,但其職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其中仍與唐代相同的是: A.三省長官均為宰相

B.設置“中書門下”為宰相辦公機構 C.由中書省草擬詔令,門下省審議 D.尚書省統(tǒng)領六部,為全國行政部門 25. 某思想家說:“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為百姓,非為一姓也!彼磳Φ氖牵 A.民主共和制度 B.中央集權制度 C.專制主義制度 D.君主立憲制度

26. 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B.資產(chǎn)階級與無產(chǎn)階級的矛盾 C.地主階級與農(nóng)民階級的矛盾 D.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27. 在歐美列強中,英國之所以能率先發(fā)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主要因為: A.英國急于扭轉對華貿(mào)易逆差 B.中國禁煙對英商損失 C.英國率先確立資本主義制度 D.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頭號強國

28. 在兩次鴉片戰(zhàn)爭中,侵略者都曾到達過的城市有: ①北京 ②天津 ③重慶 ④廣州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9. 兩次鴉片戰(zhàn)爭在本質上的相似之處是: A.開始于侵略者對廣東沿海的進攻

B.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據(jù)中國的市場和掠奪中國的財富 C.推進到清朝的統(tǒng)治中心地區(qū)

D.外國侵略者以武力挫敗了清政府的抵抗

30. 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發(fā)生的變化是: A.社會性質 B.對外貿(mào)易 C.對外政策 D.領土主權

二、非選擇題(共4題,31題7分;32題9分;33題9分;34題15分) 3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家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以血緣關系為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的特殊圖書體裁,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chǎn)。流傳至今的家譜至少仍有三萬多種,其內容之

豐,價值之高,很值得我們今天去了解與認識。隱惡揚善是修纂家譜的一條基本原則。 材料二 在現(xiàn)代僑鄉(xiāng)家譜中,都普遍記錄了不同時代出洋人的姓名?? 出洋時間與原因??同故鄉(xiāng)故國的聯(lián)系與貢獻等內容。有些還辟有專章,專傳介紹,這就為他們的后裔尋根問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也就更增加了他們對故國故鄉(xiāng)的依戀之情。

有人對福建省的家譜資料進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臺灣的最早記載是兩宋之交的蘇姓。??從有關家譜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數(shù)、成分、原因,他們的婚姻狀況、分布特點及與大陸的關系等。 材料三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欲考族制組織法,欲考各時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齡,平均壽數(shù),欲考父母兩系遺傳,欲考男女產(chǎn)生兩性比例,欲考出生率與死亡率比較等無數(shù)問題,恐除了族譜家譜外,更無他途可以得資料!睘榇怂岢鰪V收家譜并對家譜進行研究。

32.閱讀下列材料:

以下是英國歷史學家馬士的一段話:

“當中國人實行一種激烈的禁煙運動而使危機加劇的時候,戰(zhàn)爭果然就來到了;可是它并不是為了維持鴉片貿(mào)易而進行的斗爭,它不過是一個持續(xù)了二十年,并且要決定東方和西方之間應有的國際和商務關系的斗爭的開端! 3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肌肱,所與共承廟宇,統(tǒng)理海內,輔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漢書·孔光傳》引漢哀帝語

材料二 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劃,于事穩(wěn)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

──《貞觀政要》引唐太宗語 材料三 今我朝罷宰相,設五府(五軍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

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wěn)當。以后子孫做皇帝時,并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

──明太祖《皇明祖訓·祖訓首章》

34.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完善、加強,反映出專制統(tǒng)治加強的軌跡。據(jù)此回答問題: (1)實行中央集權的目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矛盾? (2)簡述漢唐時如何處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

(3)明朝是怎樣解決皇權與相權的矛盾?為加強皇權,清朝又有何重大舉措,這些措施的實施說明了什么?

高一歷史次月考答題卡

二、 非選擇題(共40分) 31、請回答:

(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我國民間重視修訂家譜的主要原因。簡述家譜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3分)

(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現(xiàn)實,分析家譜在當今的作;(3)依據(jù)上述材料,說說如何辯證地看待家譜的學術;32、請回答:(1)“危機加劇”是因為“中國人實;(2)馬士認為鴉片戰(zhàn)爭的目的是什么?你認為這一“;33、請回答:;(1)根據(jù)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2)根據(jù)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3)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政治制度;34、

--------------------------------------------------------------------------------


(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現(xiàn)實,分析家譜在當今的作用。(2分)

(3)依據(jù)上述材料,說說如何辯證地看待家譜的學術價值。(2分)

32、請回答: (1)“危機加劇”是因為“中國人實行一種激烈的禁煙運動”而引起的么?(3分)

(2)馬士認為鴉片戰(zhàn)爭的目的是什么?你認為這一“目的”的實質是什么?請結合史實說明理由。(6分)

33、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2分)

(2)根據(jù)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5分)


(3)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發(fā)展趨勢。 (2分)

34、請回答:

(1)實行中央集權的目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矛盾?(5分)

(2)簡述漢唐時如何處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4分)

(3)明朝是怎樣解決皇權與相權的矛盾的?為加強皇權,清朝又有何重大舉措,這些措施的實施說明了什么?(6分)

高一歷史次月考答案

四、 非選擇題 31、(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我國民間重視修訂家譜的主要原因。簡述家譜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

主要原因:受宗法制傳統(tǒng)的影響,中國人重視血緣和家族觀念,小農(nóng)生產(chǎn)方式的影響,彰顯家族聲譽,弘揚傳統(tǒng)美德。

作用:凝聚親族,弘揚正統(tǒng)觀念,規(guī)范人際關系,鞏固統(tǒng)治。 (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現(xiàn)實,分析家譜在當今的作用。

作用: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團結廣大海外僑胞,有利于實現(xiàn)和鞏固國家統(tǒng)一。

(3)依據(jù)上述材料,說說如何辯證地看待家譜的學術價值。

家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chǎn),可以拓展史料來源,家譜隱惡揚善的筆法和孤證會影響其史料價值。 32、(1)“危機加劇”是因為“中國人實行一種激烈的禁煙運動”而引起的么? 不是,危機加劇的原始是英國堅持鴉片貿(mào)易,破壞中國的禁煙運動。

(2)馬士認為鴉片戰(zhàn)爭的目的是什么?你認為這一“目的”的實質是什么?請結合史實說明理由。

①馬士認為鴉片戰(zhàn)爭是要決定東方和西方之間應有的國際和商務關系。②實質是英國要侵略和掠奪中國。理由:中國人民的禁煙斗爭只是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借口。英國侵略中國的野心由來已久,借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在中國開辟商品市場和原料產(chǎn)地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如果沒有中國人民的禁煙運動,英國也會尋找其他借口發(fā)動戰(zhàn)爭 33、(1)根據(jù)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輔佐皇帝吃力全國政務,率領百官籌劃全國政務,減少皇帝的決策失誤。 (2)根據(jù)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廢除丞相,設六部分理全國軍權政權等國事。各部門相互監(jiān)督和牽制,保證全國大權集中唉皇帝手中。

(3)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發(fā)展趨勢。 趨勢:皇帝專制權力越來越大,中央集權制度發(fā)展到絕對君主專制。 34、(1)實行中央集權的目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矛盾? 目的:鞏固統(tǒng)治,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

矛盾:皇權與相權的矛盾,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2)簡述漢唐時如

何處理皇權與相權矛盾的?

漢:為削弱相權加強皇權,漢武帝建立“中朝”決策機構,由皇帝親信擔任中朝主要官吏。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成為外朝,到到東漢,尚書臺取代了三公的權利,皇權進一步加強。 唐:實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權一分為三,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

(3)明朝是怎樣解決皇權與相權的矛盾的?為加強皇權,清朝又有何重大舉措,這些措施的

實施說明了什么?

明:廢除中書省和丞相,權分六部,徹底解決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

清:增設軍機處,全國大事完全有皇帝一人裁決。標志這專制主義高度發(fā)展,反應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日趨衰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yi/1141757.html

相關閱讀:高一歷史下冊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課后習題(帶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