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一歷史第二學期期中考試試題及答案[1]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一選擇題:(20*3=60)

1 如果要再現(xiàn)我國古代先民在原始農業(yè)發(fā)展中的突出貢獻,最好選擇

A 使用鐵鋤清除雜草 B 展示耒耜的發(fā)明過程

C 使用青銅器松土 D 用鐵犁翻耕土地

2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是對我國古代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一一井田制的形象描述,下列對其表述正確的是①井田制是奴隸社會實行的土地國有制②井田制實質上是一種私有制 ③井田制是私有制不發(fā)達的產物 ④隨著井田制結束,分封制也隨之消失了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 公元一世紀時,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在其名著《自然史》中說:“雖然鐵的種類很多,但沒有一種能和中國來的鋼相媲美”。中國的煉鋼業(yè)最早可以追溯到

A 夏朝 B 春秋 c 戰(zhàn)國 D 西漢

4 宋代江蘇吳郡“地沃而物移,稼則(收割) 麥種禾,一歲再熟”。這主要表明

A 間作、套作復種技術的出現(xiàn) B 實行輪作和推廣綠肥種植

C 水旱輪作的稻麥復種制出現(xiàn) D 出現(xiàn)比較先進的收割工具

5 蘇軾詩:“吳國晚蠶初斷時,占城(現(xiàn)越南中部)早稻欲移秧”!敖瓥|賈客木棉襲,云散金山月滿樓”。此詩反映出北宋時①南方絲織業(yè)和棉織業(yè)都有所發(fā)展 ②棉布已成為廣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③已出現(xiàn)外來農作物品種 ④政府重視對外來農作物品種的引進和推廣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④

6 假如你是一個文物愛好者,由下圖可以得出的判斷有

青花靈芝阿拉伯文罐

①此罐應該是明清時期的器物 ②此罐為法瑯彩瓷瓶 ③此罐說明中國的瓷器已走向世界 ④明清時期的瓷器已享譽世界⑤體現(xiàn)了明清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7 個體小農經濟是我國古代社會主要的農業(yè)生產方式,對這一經濟形式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 生產力的進步促進了今體小農經濟的產生 B個體小農經濟的基本特點是”男耕女織”

C 個體小農經濟形式下的家庭結構比較穩(wěn)定 D 個體小農經濟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8 梁啟超認為山西商業(yè)“有歷史、有基礎”, 其中的原因不包括

A 從明初開始發(fā)家致富 B 壟斷了當時的食鹽販運

C 與官府的關系密切 D 經營范圍廣泛,資本雄厚

9 有學者認為“從民族的歷史看,鴉片戰(zhàn)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以后還不明了失敗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倘使同治光緒年間的改革移到道光咸豐年間,我們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這里的“改革”指的是

A 洋務運動 B 戊戌變法 C 清末“新政” D 預備仿行立憲

10 17世紀的荷蘭或荷蘭人被稱作“海上馬車夫”, 主要是因為17世紀的荷蘭或荷蘭人有

A眾多商船出人世界各地,販運商品,掌握著世界商業(yè)霸權 B 是歐洲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

C 贏得了國家獨立 D 積極向海外進行殖民擴張,成為世界范圍的殖民帝國

11 在 17--18 世紀殖民爭霸過程中,北美、印度成為英法等爭奪的焦點。原因是這些地方

A 地域十分遼闊,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B 是潛在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前景廣闊

C 都比較落后,便于進行殖民征服 D 都處于東西方交通咽喉位置,交通十分便利

12 下圖是著名漫畫家張樂平于1958年畫的《躍!躍!躍!》。它反映了

A當時漁業(yè)高產豐收 B經濟建設速度驚人

C 經濟建設中的“左”傾錯誤 D 當時經濟發(fā)展全面繁榮

13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的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A 是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重大變革B 適應了中國農村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C 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 是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的表現(xiàn)

14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是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和非農業(yè),其長遠意義不包括

A保持工農業(yè)平衡發(fā)展 B吸收農村的剩余勞動力

C 加速城鎮(zhèn)化進程 D豐富城鄉(xiāng)人民生活

15 江澤民說:“‘引進來' 與‘走出去' 是對外開放的兩個輪子,必須同時轉起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招商引資與走出國門同時并舉 ②招商引資是為了解決我國經濟建設中資金不足的問題

題 ③“走出去”是為了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④ 2003 年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資國家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6 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成績顯著,有學者曾經形象的把東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優(yōu)勢比作”滿弓待發(fā)之箭”。其中”弓箭弦”是指① 14個沿海開放城市如弓 ②長江中下游如箭 ③京九鐵路如弦 ④京廣鐵路如弦 ⑤小浪底工程如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 ①③⑤

17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為解決“三農”問題,推動農業(yè)向專業(yè)化、商品化、社會化方向發(fā)展,所采取的措施有① 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②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③調整農村產業(yè)結構 ④發(fā)展農業(yè)科學技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18 經過 20 多年的努力,我國已經成為世界重要的制造業(yè)大國。加入 WTO 后,我國制造業(yè)的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這主要是為了( )

A促進產業(yè)結構升級,提高競爭力 B擴大對外開放,吸引外資

C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收入 D加速第三產業(yè)發(fā)展,增加就業(yè)

19 美國最大的鞋業(yè)公司 NIKE 公司并不擁有任何生產產品的能力,而是依靠一個遍布全球的網(wǎng)絡,分別負責產品設計開發(fā)、制造、包裝、運輸、銷售等各項專門業(yè)務,把 NIKE 鞋送到全世界的消費者面前。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①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實現(xiàn)生產與銷售的全球資源配置 ②新科技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 ③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日益密切了國際間的分工與合作 ④跨國公司是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強有力的推動者之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 根據(jù)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2007年中國將向外國銀行開放銀行市場。對此看法錯誤的是( )

A 世貿組織是致力于貿易自由化的國際組織 B 這意味著中國與國際市場的接軌最終完成

C 這將給中國銀行業(yè)帶來壓力和嚴峻挑戰(zhàn) D 這有利于提高中國銀行業(yè)自身的競爭能力

二、非選擇題:(20*2=40)

31.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同志與世長辭,他見證了中國20世紀天翻地覆的歷史改革,并親手參與和創(chuàng)造了中國從貧窮落后向現(xiàn)代化邁進的歷史。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tǒng)治,使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獲得解放,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fā)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 1992 年春天鄧小平南巡講話

(1)在改革解放生產力過程中,鄧小平是怎樣引導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深入的?

(1) 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城市進行國有企業(yè)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6分)

材料二 1997 年 2 月 19 日距香港回歸日只剩 131 天,特區(qū)行政長官董建華20日早上悲痛地表示:“一國兩制”概念的創(chuàng)造者無法親眼目睹香港回歸,感到十分難過及悲痛。

(2) “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有何重大歷史意義 ?

(2)“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是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指導方針,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豐富和發(fā)展; 在這一方針指導下成功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 促進了海峽兩岸關系的發(fā)展。(8分)

材料三 鄧小平敏銳地認識到,順利完成新老干部交替是從組織上保證改革開放政策的連續(xù)性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zhàn)略措施,新老交替的關鍵是要解決老同志占著位子的問題,而相當多的老干部又不愿交班。1989 年 11 月 9 日,中國共產黨十三屆五中全會作出了《關于同意鄧小平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決定》。1990 年 3 月,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批準鄧小平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

在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在三老“半退”、四老“全退”帶動下,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區(qū)又有一批老干部退出第一線的領導崗位,增選為中顧委委員和各省、市、自治區(qū)的顧問委員會委員,一批年輕干部走上了一線領導崗位。 ———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的十年途程

(3) 鄧小平辭職對我國政治民主化進程有何重大促進作用 ?

(3) 結束了中國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有利于干部的年輕化;有利于從組織上保證

改革開放政策的連續(xù)性和國家長治久安(4分)

材料四 鄧小平家中掛有一幅《雙貓圖》。一只貓毛色雪白、茸毛輕柔,另一只貓毛色烏黑,黑里透亮。畫的上方,是幾行遒勁蒼老的題詞:“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

(4)“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 生動形象地反映了鄧小平怎樣的思想精髓 ?

(4)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2分)

32.人類進入近代以來,各國的孤立狀態(tài)逐漸被打破,中國與世界日益連為一體,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不斷擴大、日趨頻繁。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1793 年,(英國派遣使臣到中國,提出通商、租地等要求一一引者注) 乾隆皇帝在給英國使臣的敕諭中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天朝尺土,俱為版籍,疆址森然, 即島嶼、沙洲,亦必畫界分疆,各有專屬!姨斐酂o此體制,此事尤不便準行”。 一一摘自《粵海關志》

(1) 簡要分析英國提出通商要求的本質意圖及原因。并談一談你對材料一中乾隆皇帝“敕諭”的看法。

(1) 開辟中國市場,使中國成為英國資本主義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由于英國通過工業(yè)革命,生產力得到迅速發(fā)展,資本家要求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清政府拒絕西方國家的領土要求,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但拒絕通商則表明其妄自尊大,閉目塞聽,落后于世界歷史發(fā)展潮流。(5分)

材料二 1901 年,清政府頒布議和詔書上渝,竟然提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無恥政策。

(2) 從材料一到材料二表明清政府對外政策發(fā)生了徹底的變化。發(fā)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 屢經列強的侵略打擊,清政府完全喪失了對外抵抗的信心和意志。(2分)

材料三 中國近代開放通商口岸示意圖和中國現(xiàn)代對外開放地區(qū)示意圖

中國近代開放通商口岸示意圖 中國現(xiàn)代對外開放地區(qū)示意圖

(3) 上圖表明中國近代和現(xiàn)代兩個時期對外開放格局有何明顯的不同 ? 簡要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

(3) 近代對外開放只是在沿海和沿江的主要城市,而當代的對外開放則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近代中國處在資本主義擴張的時代,國力弱小,對外開放消極被動;當今世界,和平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積極主動。(6分)

材料四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開辟一條與世界交往的通道,換取外匯,購買我國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急需的進口物資,中國政府決定創(chuàng)辦廣交會。 1957 年4 月, 首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中蘇友好大廈成功舉辦。以后每年分春、秋兩屆舉行,至今從未間斷。50 多年來,廣交會一直是我國外貿出口的窗口。

中蘇友好大廈 百屆廣交會標志

2006 年 10 月 15 日 -30 日,第 100 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舉辦。溫家寶總理在開幕式上宣布:從第 101 屆開始,廣交會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一一摘自《第一百屆廣交會專題》

(4) 簡要說明創(chuàng)辦廣交會時國內外形勢的主要特點。并結合材料三、四,簡要說明廣交會所發(fā)生的變化

國際: 美蘇冷戰(zhàn);帝國主義孤立封鎖中國。國內: 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一五計劃完成(4分)

變化: 貿易對象由以社會主義國家為主到面向世界所有國家; 貿易地位由新中國對外貿易的單一窗口到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一條廣闊通道; 貿易方式由單純出口貿易到進口與出口并舉。(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1185401.html

相關閱讀:2018年高一歷史必修一期末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