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下冊總復習試題?
常識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他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論語》是記載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全書共二十篇,內(nèi)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為語錄體!墩撜Z》是有關儒家思想的經(jīng)典著作,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晚年整理“六經(jīng)”(《詩》《書》《禮》《易》《樂》《春秋》)
2.孟軻,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儒學大師,有“亞圣”之稱。《孟子》是一部記錄孟子言行的書,由孟軻及其弟子編成共七篇,內(nèi)容涉及政治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哲學、教育、倫理,。孟子的主要主張是仁政、民貴、君輕。認為“人性本善”!睹献印废蛞蚤L于譬喻和雄辯著稱。
3.馬丁?路德?金,美國黑人律師,著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他政治主張的核心是非暴力主義。196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4.曹 禺,原名萬家寶,著名劇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5.現(xiàn)代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按照藝術形式和表現(xiàn)手法,可分為話劇、歌劇、舞劇。按照劇情繁簡和結構可分為獨幕劇、多幕劇。按照題材反映的時代可分為歷史劇、現(xiàn)代劇。按照矛盾沖突的性質(zhì)可分為悲劇、喜劇、正劇。
6.雨果: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
7.《辛德勒名單》是根據(jù)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基尼利所著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劇本。影片真實的再現(xiàn)了德國企業(yè)家辛德勒在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保護1000多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歷史故事。
8.現(xiàn)代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按照藝術形式和表現(xiàn)手法,可分為話劇、歌劇、舞劇。按照劇情繁簡和結構可分為獨幕劇、多幕劇。按照題材反映的時代可分為歷史劇、現(xiàn)代劇。按照矛盾沖突的性質(zhì)可分為悲劇、喜劇、正劇
9.唐詩在梁陳詩人對詩律研究和創(chuàng)作實踐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律詩和絕句兩種新詩體,從而擴大詩的表現(xiàn)范圍。
10.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大詩人,后人稱之為“詩仙”,詩歌風格“清新飄逸”。他的詩歌達到了中國古代浪漫主義的高峰。
11.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也稱杜少陵,亦稱杜工部。他的詩顯示了唐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他是唐代現(xiàn)實主義大詩人,也被后人尊稱為“詩圣”。詩歌風格:沉郁頓挫。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2.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詩壇上兩座并列的高峰。李白的詩飄逸豪放,語言流轉(zhuǎn)自然,他的古體詩和七絕尤為后人稱道,如《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將進酒》《越中覽古》,杜甫的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極其精練,尤長于古體詩和律詩,如“三吏”、“三別”,《兵車行》《登高》《客至》《詠懷古跡》《旅夜書懷》《閣夜》《登岳陽樓》等。
13.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代表作《琵琶行》《長恨歌》。行、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體裁。本文選自《白氏長慶集》
14.李商隱:字義山,號玉?生,晚唐詩人,有七律圣手之稱。與“杜牧”合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以《無題》組詩最為著名
15.詞出現(xiàn)于唐、五代時期,稱曲、雜曲或曲子詞,到宋代擴為流行,被稱為詩余,后改稱詞。又稱長短句。宋詞習慣上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婉約派代表詩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還有秦觀(北宋),豪放派代表詩人蘇軾,辛棄疾。
16.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世稱柳七,北宋第一個專業(yè)詞人,婉約派創(chuàng)新者,有《樂章集》。
17.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南宋女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詞》
18.李煜,史稱南唐后主。是五代是最有成就的詞人。后人將與其父的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
19.晏殊,字同叔,北宋詞人。有《珠玉詞》
20.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學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峨蹰w序》是其駢文代表作。
21.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對浮靡文風!读辉娫挕烽_創(chuàng)“詩話”這一新的體裁,對后世詩歌理論的發(fā)展有一定影響
【文學體裁知識】
1.序:有兩種,一是書序,如《后序》《序》;二是古代文人分別各以詩文相贈,是為贈序,如《滕王閣序》。
2.疏:古代大臣向皇帝分條陳述事情、發(fā)表觀點的文體,相當于“表”,如《諫太宗十思疏》。
3.碑記:刻在死者墓碑上介紹、頌揚死者的文字,相當于“墓志銘”,表達方式上敘、議、抒三位一體,而偏重議論,如《五人墓碑記》
4.楚辭體:又稱“騷體”,為戰(zhàn)國屈原首創(chuàng),多用“兮”字,句式可長可短,抒情自由,多用“香草美人”比喻明君、賢臣。
5.賦:古代一種介于韻文(詩)與散文之間的文體,類似于后世的散文詩,如《赤壁賦》(宋?蘇軾)、《阿房宮賦》(唐?杜牧)、《秋聲賦》(宋?歐陽修)
6.駢文,起于漢魏,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以四字與六字相間定句,故又稱“四六文”。
7.中國古代詩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這種分法始于唐代。近體詩格律嚴格,有絕句和律詩兩種,各有五言和七言兩種形式。律詩分四聯(lián):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標題帶有“歌、行、引、吟”等字眼的大多為古體詩,如《琵琶行》《游子吟》。
8.詞,產(chǎn)生于隋唐,又稱曲子詞、詩余、長短句等,盛行于兩宋,分婉約和豪放兩派,婉約派代表: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等,豪放派代表:北宋蘇軾、南宋辛棄疾。詞按結構又可分成:小令(只有一闋,沒有上下闋, 58字以內(nèi)),59—90字為中調(diào),91字以上是長調(diào)。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yi/1199755.html
相關閱讀:高一上語文暑假練習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