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上冊寒假作業(yè)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摘要:學習不是苦差事,做好學習中的每一件事,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學習,是一塊饃,你能嚼出它的香味來. 分享了高一語文寒假作業(yè)試題,供大家閱讀參考!

一、看天下

請從電視、報紙、廣播等媒體中選擇你感興趣的5條新聞,每條新聞用150字簡單摘抄一下,并作300字的評論。

1、新聞內(nèi)容:

2、我的評論:

1、新聞內(nèi)容:

2、我的評論:

1、新聞內(nèi)容:

2、我的評論:

1、新聞內(nèi)容:

2、我的評論:

1、新聞內(nèi)容:

2、我的評論:

二、讀名著

請從《駱駝祥子》《茶館》《羅密歐與朱麗葉》《巴黎圣母院》《偷書賊》《追風箏的孩子》《朗讀者》《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傾城之戀》《圍城》《聊齋》)《傲慢與偏見》《麥田的守望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等名著中選擇兩部你感興趣的作品,用300字簡要摘錄內(nèi)容,并作不少于500字的點評。

1、內(nèi)容簡介:

2、我的感悟:

1、內(nèi)容簡介:

2、我的感悟:

三、通古今

翻譯下列文言文,并背誦《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最后一段,《指南錄后序(節(jié)選)》。第四段,《五人墓碑記》五、六兩段。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

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 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 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 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 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 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 后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指南錄后序(節(jié)選)

嗚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幾矣!詆大酋當死;罵逆賊當死;與貴 酋處二十日,爭曲直,屢當死;去京口,挾匕首以備不測,幾自剄死; 經(jīng)北艦十余里,為巡船所物色,幾從魚腹死;真州逐之城門外,幾?徨 死;如揚州,過瓜 洲揚子橋,竟使遇哨,無不死;揚州城下,進退不由, 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圍中,騎數(shù)千過其門,幾落賊手死;賈家莊幾為 巡徼所陵迫死;夜趨高郵,迷失道,幾陷死;質(zhì)明,避哨竹林中,邏者 數(shù)十騎,幾無所救死;至高郵,制府檄下,幾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 入亂尸中,舟與哨相后先,幾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無辜死; 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與寇往來其間,無日而非可死;至通州, 幾以不納死;以小舟涉鯨波出,無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嗚呼! 死生,晝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痛 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抄錄。 使北營,留北關(guān)外,為一卷;發(fā)北關(guān)外,歷吳門、毗陵,渡瓜洲, 復(fù)還京口,為一卷;脫京口,趨真州、揚州、高郵、泰州、通州, 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來三山,為一卷。將藏之于家,使來者讀 之,悲予志焉。

《燭之武退秦師》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 軍?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 秦君,師必退。 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 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 君之薄也。若余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 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 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 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鴻門宴(節(jié)選)》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 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得?見將軍于此。今者 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 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 佩玉?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yīng)。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 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 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 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莊不得擊。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 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 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樊噲側(cè)其盾以撞, 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項 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 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 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 王曰:壯士!能?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 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 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 閉官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 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yīng),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 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五人墓碑記》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賢 士大夫請于當前,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 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 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 眾矣;況草野之無聞?wù)邭e?獨五人之??,何也?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 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緹騎按劍而前,問誰為哀者?眾不能 堪,?而撲之。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吳 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中丞匿于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日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楊、周 文元,即今之?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談笑而死。斷頭置 城上,顏色不少變。有賢士大夫發(fā)五十金,買五人之?而函之,卒與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

嗟夫!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 人生于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且 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fù)有株治;大 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 人之力也。

由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 而又有剪發(fā)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視重固何 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于朝廷,贈謚美顯,榮于身后;而五人亦得 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斯 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之下,則盡其天年, 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故予與 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大之大,匹夫之 有重于社稷也。

賢士大夫者,?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

總結(jié):高一語文寒假作業(yè)試題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能幫助同學們在暑假期間復(fù)習學過的知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1301007.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一語文下冊復(fù)習知識及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