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荊、荊、襄、宜四地七校考試聯(lián)盟”高一期中聯(lián)考生 物 試 題
命題學校:宜昌市一中 命題人:張衛(wèi)華 審題人:胡均猜
本試卷共 4 頁,共 35 題。滿分9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6個小題,每小題1.5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要求)
1.下列有關對生命系統(tǒng)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生命系統(tǒng)的每個層次都是“系統(tǒng)”,能完整表現(xiàn)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
B.蛋白質(zhì)和核酸等生命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統(tǒng)”,也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層次
C.“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命系統(tǒng)的一個層次,它代表一定區(qū)域相互間有直接或間接聯(lián)系的所有生物的總和
D.生物個體中由功能相關的“器官”聯(lián)合組成的“系統(tǒng)”層次,是每種生物個體都具備的
2.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化學元素的論述,正確的是( )
A.組成生物體和組成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中,碳元素含量最多
B.動物與植物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很大
C.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種類的生物,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基本相似
3.胰島素是我國科學家首次人工合成的蛋白質(zhì),它含有51個氨基酸,由兩條肽鏈構成。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合成該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來自于細胞內(nèi)的能源物質(zhì)葡萄糖
B.胰島素一般以主動運輸?shù)姆绞竭\出胰島細胞
C.胰島素中游離的氨基和羧基至少各2個,氧原子數(shù)至少53
D.將胰島素用高溫處理,恢復常溫后其功能可以恢復
4.葉肉細胞所含有的核苷酸中,含有A、U、T的核苷酸共有( )
A.8種 B.6種 C.4種 D.3種
5.下圖表示艾滋病毒HIV體內(nèi)兩種重要化合物的基本化學組成,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圖中大分子B由兩條鏈組成
B.a(chǎn)的種類約20種;b的種類為8種
C.b與b之間通過肽鍵相連接
D.HIV的遺傳信息儲存在大分子B中
6.脂質(zhì)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nèi),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功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構成脂質(zhì)的化學元素為C、H、O、N四種
B.磷脂是構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質(zhì),但并不是所有的細胞膜中都含磷脂
C.脂肪是細胞內(nèi)的主要能源物質(zhì)
D.與糖類相比,脂肪中H的含量更高
7.下列有關生物體內(nèi)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絕大多數(shù)無機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山羊的血液中如果Ca2+的含量過低,就會出現(xiàn)抽搐
C.無機鹽離子對維持血漿的正常濃度和酸堿平衡等有重要作用
D.鎂是構成葉綠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鎂時會導致葉片發(fā)黃
8.下面對幾種細胞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真核細胞中都含有圖示的五種細胞器
B.在光學顯微鏡下,④比上圖中其它幾種細胞器更為醒目
C.上述幾種細胞器都含有磷脂
D.①③④⑤上進行的反應都需要②提供能量
9.生物膜將真核細胞分隔成不同的區(qū)室,使得細胞內(nèi)能夠同時進行多種化學反應,而不會相互干擾。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溶酶體能合成和分泌多種酸性水解酶 B.高爾基體是肽鏈合成和加工的場所
C.線粒體將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D.酵母菌的細胞核內(nèi)含有DNA和RNA兩類核酸
10.下列有關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共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能進行無絲分裂
B.都有細胞核,但遺傳物質(zhì)不一定是DNA
C.都能進行細胞呼吸,但不一定在線粒體中
D.都能合成蛋白質(zhì),但合成場所不一定是核糖體
11.將甲種傘形帽傘藻的A部分與乙種菊花形帽傘藻的B部分(如圖)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長出的帽狀體呈中間類型,若切除這一帽狀體,第二次長出的帽狀體為與甲相同的傘形帽。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甲、乙兩種傘藻細胞均含有多種具膜的細胞器
B.中間類型可能同時含甲、乙兩種傘藻的蛋白質(zhì)
C.若再次切除帽狀體,長出的帽狀體仍為傘形帽
D.該實驗證明了帽狀體的形態(tài)建成只受細胞核控制
12.如圖表示細胞核結(jié)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 )
A. ①是由RNA和蛋白質(zhì)組成的結(jié)構
B. ②是遺傳物質(zhì)貯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的控制中心
C. 蛋白質(zhì)、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過胞吞、胞吐進出細胞核
D. 只有在真核細胞中,使用電子顯微鏡才可以看到此圖所示的結(jié)構
13.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附著在內(nèi)質(zhì)上的核糖體主要合成某些專供輸送到細胞外面的分泌物質(zhì),下列哪種物質(zhì)是由這類核糖體合成( )
A.血紅蛋白 B.呼吸氧化酶
C.唾液淀粉酶 D.性激素
14.下列關于植物細胞質(zhì)壁分離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與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紅色花瓣有利于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
B.用黑藻葉片進行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會干擾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
C.在同一個溶液中,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不同部位觀察到的質(zhì)壁分離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在質(zhì)壁分離過程中,細胞內(nèi)紫色變深
15.葉類蔬菜表面常殘留水溶性有機農(nóng)藥,F(xiàn)取同一新鮮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純水中,每隔一段時間,取出一小片菜葉,測定其細胞液濃度,將結(jié)果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曲線,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AB段細胞吸水,細胞體積明顯增大
B.B點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相等
C.BC段細胞質(zhì)壁分離復原,原生質(zhì)層恢復到原來位置
D.此曲線說明有機農(nóng)藥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細胞吸收
16.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細胞膜兩側(cè)的離子濃度差是通過自由擴散實現(xiàn)的
B. 分泌蛋白質(zhì)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結(jié)構特性
C. 細胞膜與線粒體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質(zhì)的功能相同
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膽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組成的
17.如圖是胡蘿卜在不同的含氧情況下,從硝酸鉀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線。影響A、B兩點和B、C兩點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別是( )
A.載體數(shù)量、能量 B.能量、載體數(shù)量
C.載體數(shù)量、離子濃度 D.能量、離子濃度
18.下列有關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酶的功能不僅僅為催化反應 B.細胞產(chǎn)生的酶都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
C.有酶參與的反應能釋放出更多的能量 D.唾液淀粉酶被徹底水解后的產(chǎn)物是氨基酸
19.如圖為不同條件下的同種酶促反應速度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影響AB段反應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濃度
B.影響B(tài)C段反應速度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
C.溫度導致了酶促反應Ⅰ和Ⅱ的速度不同
D.曲線Ⅰ顯示,該酶促反應的最適溫度為37℃
20.為了探究溫度、pH對酶活性的影響,下列實驗設計不合理的是( )
試驗編號 探究課題 選用材料與試劑
① 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過氧化氫溶液 新鮮的肝臟研磨液
② 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③ pH對酶活性的影響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④ pH對酶活性的影響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斐林試劑
A.實驗①②④ B.實驗①③④ C.實驗②③④ D.實驗②④
21.下列關于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ATP分子中的“A”指腺嘌呤
B.雖然生物體內(nèi)ATP含量較低,但能保證生命活動的能量供應
C.植物細胞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ATP,可為多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D.ADP、ATP的相互轉(zhuǎn)化是生物體內(nèi)各種化學反應在常溫常壓下順利進行的原因
22.有氧呼吸產(chǎn)物CO2中的氧來自參加反應的( )
A.C6H12O6 和H2O B.C6H12O6 和O2 C.H2O和O2 D.C6H12O6
23.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酵母菌、乳酸菌屬于兼性厭氧生物
B.人的成熟紅細胞在有氧條件下呼吸產(chǎn)生H2O和CO2,在缺氧條件下則產(chǎn)生乳酸
C.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中,加入氧氣一組為對照組,隔絕空氣一組為實驗組
D.酒精的檢驗可用酸性重鉻酸鉀,其顏色由橙色變?yōu)榛揖G色
24.甲、乙兩圖都表示蘋果組織細胞中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氧濃度為a時的情況對應的是乙圖中的A點
B.甲圖中氧濃度為b時,若CO2釋放量為6mol和O2吸收量為4mol,則此時有氧呼吸占優(yōu)勢
C.甲圖的a、b、c、d四個濃度中,c是適合儲藏蘋果的氧濃度
D.甲圖中氧濃度為d時沒有酒精產(chǎn)生
25.如圖為葉綠體中四種色素的相對含量及在濾紙條上的分離情況。下列有關色素提取和分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沿鉛筆劃線處均勻畫濾液細線,并迅速重復2到3次
B.丁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小
C.乙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該色素顏色為藍綠色
D.色素提取過程中要用到層析液
26.下列①~④曲線圖均表示光合作用與某些影響因素的關系。下列各選項中,不正確的是
A.①圖中的X因素可表示CO2濃度
B.②圖中Y因素有可能代表溫度
C.③圖中,b點是曲線與橫軸的交點,陰生植物的b點值一般比陽生植物的高
D.④圖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濃度,當光照強度小于c值時,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強度
27.如圖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單位時間內(nèi)CO2釋放量和O2產(chǎn)生總量
的相對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光照強度為a時,細胞呼吸強度為單位時間產(chǎn)生6單位CO2
B.光照強度為b時,呼吸作用強度是光合作用強度的2倍
C.光照強度為c時,光合作用強度是呼吸作用強度的2倍
D.光照強度為d時,植物單位時間內(nèi)從環(huán)境中吸收2單位CO2
28.下圖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物質(zhì)轉(zhuǎn)換用實線表示,能量傳遞用虛線表示,圖中a~g為物質(zhì),①~⑥為反應過程)。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a(chǎn)物質(zhì)為色素,綠色植物能利用它將光能轉(zhuǎn)換成活躍的化學能儲存在c中。
B.一個葉肉細胞呼吸產(chǎn)生的CO2到被自身光合利用,至少穿過了8層磷脂分子
C.將b物質(zhì)用18O標記,最終在合成的葡萄糖中能檢測到放射性18O
D.在g物質(zhì)供應充足時,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將迅速下降
29.下圖是按順時針方向表示的4種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從a→b,由于DNA的復制使染色體數(shù)目增加一倍
B.圖中b→a→b表示細胞增殖過程的一個細胞周期
C.甲圖的b→a與丙圖的b→a所用的時間可能一樣長
D.觀察有絲分裂過程圖,最好選擇丙做實驗材料
30.下列關于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在分裂間期,每條染色體都復制,DNA含量加倍
B.在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DNA含量也加倍
C.在分裂中期,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最清晰
D.在分裂末期,細胞內(nèi)復制后的染色體平均分配進入兩個子細胞
31.a(chǎn)、b、c分別表示染色單體數(shù)、染色體數(shù)和DNA分子數(shù)中的某一個對象,則該圖對應的有絲分裂中的時期可以是( )
A.前期、中期、后期 B.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間期、前期、中期、 D.后期、末期
32.下列有關細胞分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真核生物進行有絲分裂,原核生物進行無絲分裂
B.蛙的紅細胞分裂過程中能觀察到紡錘體
C.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時,最好選中期,此時可較為清晰地看見染色體、赤道板等結(jié)構
D.能進行細胞增殖的細胞不都有具有細胞周期
33.進行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鹽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堿性染料吡羅紅可用于染色體染色
C.用顯微鏡觀察可看到分裂末期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
D.細胞內(nèi)染色體的存在狀態(tài)和所處位置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jù)
34.細胞增殖過程中DNA含量會發(fā)生變化。通過測定一定數(shù)量細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細胞周期。根據(jù)細胞DNA含量不同,將某種連續(xù)增殖的細胞分為三組,每組的細胞數(shù)如下圖。從圖中所示結(jié)果分析其細胞周期,不正確的是( )
A.乙組細胞正在進行DNA復制
B.細胞分裂間期的時間比分裂期長
C.丙組中只有部分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D.將細胞周期阻斷在DNA復制前會導致甲組細胞數(shù)減少
35.下列關于細胞生長、分裂、分化和死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生長,體積變大,物質(zhì)運輸效率提高
B.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對于生物體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C.細胞分裂存在于個體發(fā)育整個生命過程中,細胞分化僅發(fā)生在胚胎發(fā)育階段
D.細胞分化過程中細胞內(nèi)的遺傳物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
36.下列關于細胞癌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般的,癌癥患者體內(nèi)的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才表達
B.癌細胞的代謝往往比一般細胞強
C.與癌細胞凋亡關系最緊密的細胞器是線粒體
D.癌細胞只是基因表達出現(xiàn)障礙,遺傳物質(zhì)并沒有改變
二、簡答題
37.下圖甲為人體內(nèi)胰島素合成和分泌的過程,圖乙表示胰島素合成與分泌過程中細胞內(nèi)幾種相關膜結(jié)構表面積的變化。據(jù)圖回答:(每空1分,共8分)
(1)鑒定胰島素所屬的物質(zhì)類別可用的試劑是 。
(2)有人把膜結(jié)構組成的[⑥] 比喻為深海中的潛艇,在細胞中穿梭往來,繁忙地運輸著“貨物”,而 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樞紐作用。
(3)囊泡與細胞膜融合過程,反映出生物膜具有 的特點。當胰島素作用于靶細胞時,會與靶細胞膜上的 結(jié)合,引起靶細胞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此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 的功能。
(4)若圖乙表示的是細胞膜、內(nèi)質(zhì)膜和高爾基體膜的面積變化,則①③分別表示的結(jié)構依次是 、 。
38.下圖為物質(zhì)出入細胞膜的示意圖,其中A、B、D表示細胞膜中的一些結(jié)構,據(jù)圖回答:(每空1分,共8分)
(1)圖中所示的細胞膜模型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細胞膜功能主要是由構成細胞膜的_______________來承擔的。
(3)細胞膜從功能上來說,它是一層____________膜。O2通過細胞膜的方式是圖中的哪一種?_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編號);植物根細胞吸收無機鹽離子是以圖中的哪種方式進行?________(填圖中編號);在此過程中根細胞內(nèi)與之相關的細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寫出兩種即可)。
(4)在細胞膜的外表,有一種物質(zhì)叫做 ,癌細胞中該物質(zhì)減少,從而容易在體內(nèi)分散和轉(zhuǎn)移。
39.對農(nóng)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下面是所做的相關實驗及其結(jié)果,請回答相關問題。(共11分)
(1)由圖甲可推知,與P點相比,Q點限制單株光合強度的外界環(huán)境因素主要是
和 ,圖甲給我們的啟示是:在栽培農(nóng)作物時要注意 。
(2)種植植物的密閉大棚內(nèi)一晝夜中CO2含量變化如圖乙所示。圖中能表示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的點有 。一天中,植物干重最重的時刻是 。一晝夜內(nèi)植株的干重變大還是變小了? 。在C點時,產(chǎn)生ATP的細胞器有 。
(3) 裝置丙(如圖)可用來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根據(jù)該圖的材料及裝置,可以確定該實驗的因變量是 ,自變量是 。
(4)將對稱葉片左側(cè)遮光右側(cè)曝光(圖。⒉捎眠m當?shù)姆椒ㄗ柚箖刹糠种g的物質(zhì)和能量的轉(zhuǎn)移。在實驗之前,對稱葉的總質(zhì)量為c,在適宜光照下照射12小時后(左側(cè)葉片是黑暗狀態(tài)),從兩側(cè)截取同等面積的葉片,烘干稱重,分別記為a和b(單位:g)。則12h內(nèi)有光部分葉片光合作用生產(chǎn)的有機物總量可用 表示。
40.下面是與高中生物實驗有關的內(nèi)容,請回答相關問題:(共9分)
組別 實驗材料 實驗試劑 實驗目的
① 楊樹根的永久裝片 —— 高倍鏡的使用
② 新鮮的菠菜葉片 無水乙醇、SiO2、層析液 觀察葉綠體中的色素
③ 糖尿病人的尿液 斐林試劑 觀察特定顏色
④ 洋蔥根尖 解離液、龍膽紫溶液等 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
(1)①組實驗中用同一個顯微鏡觀察了同一裝片四次,每次僅調(diào)整目鏡或物鏡、細準焦螺旋,結(jié)果如下圖所示。其中視野最暗的是 。
(2)②組實驗中還需要加入的試劑是 ,其作用是 。
(3)C組實驗觀察到特定的顏色是 。
(4)做④實驗時,主要是觀察根尖分生區(qū)細胞,該區(qū)域細胞呈 形;某同學繪制了細胞分裂期的四個時期模式圖,在分裂過程中下列四圖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在圖D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的數(shù)量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參考答案
1-5: ACCCD 6-10:DABDC
11-15: DDCBD 16-20:BBDDB
21-25: BADBC 26-30:CCDCB
31-36: CDDDBB
37.(1)雙縮脲試劑 (2)囊泡; 高爾基體;
(3)流動性; 受體; 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4)內(nèi)質(zhì); 細胞膜
38.(1)流動鑲嵌模型
(2)磷脂雙分子層; 蛋白質(zhì)
(3)選擇透過性 ;b ;a ;核糖體、線粒體
(4)糖蛋白
39. 除標注的內(nèi)容外,其余每空1分,共11分
(1)CO2濃度; 光照強度; 合理密植
(2)B和D; D或18點; 變大; 線粒體和葉綠體
(3)單位時間內(nèi)葉片上浮的數(shù)量(或者全部葉片上浮需要的時間);
光照強度(或者燒杯與燈之間的距離)
(4)b-a(2分)
40. 除標注的內(nèi)容外,其余每空1分,共9分
(1)D
(2)CaCO3 ; 防止研磨中色素(葉綠素)被破壞;
(3)磚紅色
(4)正方; ADBC(2分); 4、8、8(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1336310.html
相關閱讀:張家口市2019-2019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