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一下學期期末生物試卷出題人:王麗艷 審題人:夏秀芬一.選擇題(1—30題每小題1分,31—40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 A. B. C. D. 2. A.AaBB×AABb B.AAbb×aaBb C. Aabb×aaBb D.AABb×AaBb4. A. B. C.2 D. 5. A.7932株 B.3966株 C.1983株 D.1322株6. A.6 B.6 C.6 D.6 7. A.11個 B.11對22個? C.不成對的22 D.44個8. A.性染色體只存在于性細胞中 B.性染色體只存在于性腺細胞中 C.哺乳動物體細胞和性細胞中都含有性染色體 D.昆蟲的性染色體類型都是XY型10. 一個男子把X染色體上的某一突變基因傳給他的孫女的概率是 A. B.0 C. D. 11.噬菌體外殼的合成場所是 A. B.噬菌體的核糖體 C.噬菌體的細胞質基質 D.細菌的擬核12.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質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質乙.若將RNA甲和蛋白質乙組成一種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宿主細胞,則細胞中的病毒具有 RNA甲和蛋白質乙 B.RNA甲和蛋白質甲C.RNA乙和蛋白質甲 D.RNA乙和蛋白質乙13.如果用15N .32P .35S 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細菌,在產生的子代噬菌體的組成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為 A.可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可在外殼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 .32P .35S14.控制合成胰島素(含51個氨基酸)的基因中,含有嘧啶堿基至少有 A.306個 B.153個 C.102個 D.51個15.一個由15N標記的DNA分子,放在沒有標記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復制5次后標記的DNA分子占DNA分子總數(shù)的 A.0 B. C. 6 D.516. 某DNA分子共有a個堿基,其中含胞嘧啶m個,則該DNA分子復制3次,需要游離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數(shù)為 A.7(a-m) B.8(a-m) C.7(a/2 -m) D.8(2a-m)17. 1條染色體含有1個雙鏈的DNA分子,那么,1個四分體中含有: A.4條染色體,4個DNA分子 B.2條染色體,4條脫氧核苷酸鏈 C.2條染色體,8條脫氧核苷酸鏈 D.4條染色體,4條脫氧核苷酸鏈18. 某DNA片段所轉錄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則這個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鳥嘌呤分占 A.46%,54% B.23%,27% C.27%,23% D.46%,27%19.轉運20種氨基酸的轉運RNA共有 A.20種 B.64種 C.61種 D.4種20. 科學家用納米技術制造出一種“生物導彈”,可以攜帶DNA分子.把它注射入組織中,可以通過細胞的內吞作用的方式進入細胞內,DNA被釋放出來,進入到細胞核內,最終整合到細胞染色體中,成為細胞基因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細胞染色體中的過程,屬于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 C.基因互換 D.染色體變異21.從下圖a~h所示的細胞圖中,說明它們各含有幾個染色體組。正確答案為A.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是h圖B.細胞中含有二個染色體組的是g、e圖C.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的是a、b圖D.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的是f、c圖下列關于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與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頻率的改變說明物種在不斷進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群體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體中,A基因的頻率大于a基因的頻率D.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大麥的一個染色體組有7條染色體,在四倍體大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后期能觀察的到染色體多少條A.7 B.C.D.下列情況中屬于染色體變異的是 A.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引起的遺傳病B.21號染色體多一條C.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了對應部分的結構D.花藥培養(yǎng)單倍體植株A. 蛋白質的結構可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資料 B.重組質粒的形成在細胞內完成C.質粒都可以作為運載體 D. 限制性內切酶只在獲得目的基因時才用32. 設控制某含a條肽鏈的蛋白質合成的基因含X個堿基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Y,則該蛋白質的分子量約為 A. B. C. D. 33. 使用某種農藥來防治某種害蟲,開始效果很顯著,但長期使用以后,效果越來越差,其原因是A.害蟲對農藥產生了定向的變異 B.害蟲對農藥進行了定向選擇C.害蟲對農藥產生了隔離 D.農藥對害蟲的抗藥性變異進行了定向選擇34.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的內因是遺傳變異,下列哪個過程為自然選擇提供了這一基礎A.DNA→DNA B.DNA→RNAC.mRNA→蛋白質 D.轉運RNA攜帶氨基酸35..A.自然選擇不起作用 B.生物為生存而進化C.雙方在斗爭中不分勝負 D.雙方相互選擇共同進化39. 某植物種群中,AA個體占16%,aa個體占36%,該種群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和自交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的變化依次為(1)該動物個體發(fā)育的起點是通過甲圖中的[ ]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只進行[ ]_______________過程。(2) 乙圖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屬于甲圖中[ ](填數(shù)字)階段;圖中有_______個染色體組;該生物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最多有__________條。若乙圖中2代表Y染色體,則形成該細胞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在此處主要發(fā)生的可遺傳變異為____________________。 42、(7分) 如圖為人β-珠蛋白基因與其mRNA雜交的示意圖,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區(qū)。據(jù)圖回答:(1)上述分子雜交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細胞中β-珠蛋白基因編碼區(qū)不能翻譯的序列是__________(填寫圖中序號)。(2)細胞中β-珠蛋白基因開始轉錄時,能識別和結合①中調控序列的酶是____________。(3)若一個卵原細胞的一條染色體上,β-珠蛋白基因的編碼區(qū)中一個A替換成T,則由該卵原細胞產生的卵細胞攜帶該突變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4)上述突變基因的兩個攜帶者婚配,其后代中不含該突變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5)用一定劑量的Co-γ射線照射萌發(fā)狀態(tài)的棉花種子,其成活棉株的器官形態(tài)和生理代謝均發(fā)生顯著變異,這種變異屬于____________。處理過的種子有的出苗后不久就死亡,絕大多數(shù)的產量和品質下降,這說明了____________。(1)圖甲所示為遺傳信息的_______________過程,在細胞質的______中進行,氨基酸脫水縮合后形成的多肽為______肽。(2)圖乙為_______的結構示意圖。如果圖乙中的反密碼子為 UAG , 則對應的密碼子是______,轉錄出該密碼子的基因模板鏈上對應的堿基是___。每種氨基酸可對應_______種密碼子()原產某地的某種一年生植物a,分別引種到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qū)種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產地,開花時期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將植物a引種到低緯度和高緯度地區(qū),這樣原屬于同一個物種的種群a、b和c之間形成________,種群b和種群c個體之間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說明已產生了_____________。(2)在對b植物的某一種群進行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基因型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0%和70%(各種基因型個體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對同一種群進行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基因型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和64%,在這一年中,該植物種群是否發(fā)生了進化?_______,理由_______。(3)現(xiàn)代達爾文主義認為:________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________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___________物種形成。假設A、b代表玉米的優(yōu)良基因,這兩種基因是自由組合的,F(xiàn)有AABB、aabb兩個品種,為培育出優(yōu)良品種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問題:(1)由品種AABB、aabb經過①②③過程培育出新品種的育種方式稱為_________,用此育種方式一般從_______才能開始選育AAbb個體。(2) 過程⑤常采用__________得到Ab體_________處理得到AAbb植株。與過程①②③的育種方法相比,過程⑤⑥的優(yōu)勢是______________⑤⑥應用的遺傳學原理為______________。(3)過程⑦的育種方式是____________,與過程⑦比較,過程④的明顯優(yōu)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類遺傳病調查中發(fā)現(xiàn)兩個家系都有甲遺傳病(基因為H、h)和乙遺傳病(基因為T、t)患者,系譜圖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頻率為10-4。請回答下列問題(所有概率用分數(shù)表示)。(1)甲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遺傳方式_________。(2)若Ⅰ-3無乙病致病基因,請繼續(xù)以下分析。①Ⅰ-2的基因型為________;Ⅱ-5的基因型為________。②如果Ⅱ-5與Ⅱ-6結婚,則所生男孩同時患兩種遺傳病黑龍江省鶴崗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16533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