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選擇題 共36分)一、(共18分,每小題3分)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遒勁() 刀俎(zǔ) ()B. 塑料(shuò) 屏息(bǐng) 吐哺(ǔ) 忸怩不安(ní)C. 青荇(xìng) (zhuó) 叱罵(chì) 痛入骨髓(su)D. 創(chuàng)傷(chuāng)() 說服(shuō) 將(qiān?)子無怒A.《紅樓夢》中正值豆蔻年華的寶玉在溫香軟玉的包裹中,雖有著幾分富家公子的任性,但作者著筆更多的還是他對女性的關(guān)注、尊重和更為深廣的生命意識。B.歷來人們都稱頌荊軻“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我認為如果單從這個角度理解“刺秦”的行為是遠遠不夠的。C.小周這次獲得頭獎那是預(yù)料之中的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嘛!組委會的頒獎是早就謀劃好了的。D.大堰河逢人便夸贊自己的兒子,就連做夢也情不自禁地盼望兒子得到幸福。4.下列各句中,的一句是 () A.當今的環(huán)境保護技術(shù)不僅做到了生產(chǎn)過程不浪費資源,不污染環(huán)境,保證產(chǎn)品使用的清潔高效,而且產(chǎn)品使用后廢棄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環(huán)利用B.青少年是上人群中的主力軍,但最近幾年,在發(fā)達國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也紛紛“觸”,老年人“蟲”的人數(shù)激增。C.近年來,在秀麗的南粵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州城、海南瓊苑、風城大廈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連忘返,構(gòu)思奇特,巧奪天工。D.“中國達人秀”這類“零門檻”的選秀節(jié)目,讓擁有才華和夢想的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賦和潛能,也讓我們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關(guān)鍵在于是否相信夢想,相信奇跡。A.“到底去不去?我的小姑奶奶。”爸爸對著眼睛看著電視、嘴里嗑著瓜子、雙手玩著手機的女兒吼道。B.“十?一”旅游黃金周,天氣宜人。南昌繩金塔的廟會、婺源的“古裝穿越”“秋收運動會”等活動都贏得了不少人氣。C.歸隱是舊時文人理想中的一種閑散生活——躬耕、沽酒、題詩、作畫、對弈……等,但說起來 容易做起來難,古往今來很少有人情愿過這種生活。D.目前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考在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一方面很多學生畢業(yè)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營以及西部邊遠地區(qū)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員,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學畢業(yè)生沒有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9分,每小題3分)為漢語的處境憂心不平最近,一則關(guān)于漢語的消息讓人百感交集。上海舉行的一項翻譯大賽爆出冷門:由于缺乏最好的譯文,大賽不僅一等獎空缺,還將二等獎頒給了一位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暢、優(yōu)美的中文表達”。相形之下,國內(nèi)選手提交的相當多的作品言不達意,其中用詞不精當、標點符號誤用等小錯誤“更比比皆是”。這則消息讓人隱約看到漢語的處境。身為一個中國人,讓我們能時時牢記自己身份的,除了身體發(fā)膚之外,就該是我們的母語了。在無數(shù)中國人心里,古老優(yōu)雅的漢語是我們五千年文明最美麗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文化標記。橫平豎直的方塊字將我們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為不盡的紙上煙云。音分四聲,律有平仄,構(gòu)成了漢語詩文一唱三嘆、回環(huán)往復(fù)的音韻之美。千百年來,雋永有致的漢語承載著我們民族獨特的思維,我們依靠它傾訴,運用它思想,通過它記載,憑借它穿越五千年歷史文化隧道。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漢語正面臨著危機。在“全民學英語”的熱潮中,以在校學生為主的龐大“外語族”的中文書面表達能力嚴重退化。托福成績考試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學歷的青年中,也出現(xiàn)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語言單調(diào)的現(xiàn)象。應(yīng)當承認,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語教學十分重要。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棄母語、消解母語;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將漢語視為不學自能的天賦。詩人余光中說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們了解世界的一種工具而已,漢語才是我們真正的根。事實證明,忽視母語修養(yǎng)所導(dǎo)致的結(jié)果是十分嚴重的。它不僅造成了書寫語言的失范,生活用語的平庸乏味,也讓母語中獨特的文化意韻在我們生活中日漸消退。我們的后輩可能不再會用“惻隱之心”,不懂“雖千萬人吾往矣”,不知道“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只會說“我看你可憐”、“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結(jié)婚”。試想,一個將列祖列宗寫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國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一個不懂得“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遠?在我們這個時代,該如何守護那曾經(jīng)被莊子、屈原、李白、杜甫驕傲地向世界展示過的、綿延著幾千年文化命脈、最切近我們心靈的母語?發(fā)人深思的是,當漢語在故鄉(xiāng)受到冷落時,全球“漢語熱”卻在持續(xù)升溫。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的2300余所大學開設(shè)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外國人達3000萬,漢語成為學習人數(shù)增長最快的外語!罢Z詞破碎處,萬物不復(fù)存”?v然“漢語熱”熱遍全球,縱然我們的后代都能說一口標準的英語,在漢語的故鄉(xiāng),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身邊,倘若“漢語危機”的呼聲一直不斷,我們又怎能盡展歡顏?僅僅存于典籍之間的希臘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漢語卻一直活著,在一代代中國人的生活中血脈相延。它引領(lǐng)我們這個五千年古國一路風霜走到如今,它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向何處去?漢語,我為你憂心,為你不平!7.下列說法不能說明“漢語才是我們真正的根”的一項是( )A.漢語能讓我們時時牢記自己的身份,也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文化標記。B.漢語古老而優(yōu)雅,以其獨特的文化意蘊構(gòu)成了我們五千年文明最美麗的組成部分。C.漢語在中國人的生活中血脈相延,并且廣為傳播,“熱”遍全球,令國人無比自豪。D.漢語雋永有致,承載著民族獨特的思維,我們憑借它穿越漫長的歷史文化隧道。8.對“語詞破碎處,萬物不復(fù)存”一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人冷落漢語,高學歷的青年出現(xiàn)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語言單調(diào)的狀況,使國人文化水平降低,國際競爭力減弱。B.如果我們的后輩不知道“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只會說“我要和你結(jié)婚”,那么,東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盡。C.方塊字橫平豎直,獨具韻味。一個將列祖列宗寫成“劣祖劣宗”的人,勢必無法理解中國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D.漢語雋永有致,承載豐富。一個不懂得“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奧妙的人,無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遠。9.根據(jù)原文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漢語才是我們真正的根!币虼,我們書寫語言要規(guī)范,用詞用語要豐富多彩,語言修養(yǎng)要不斷加強,這樣才可能領(lǐng)略到母語獨特的文化意蘊。B.“全民學英語”的熱潮過熱,致使?jié)h語備受冷落,面臨危機。為了保護民族文化,我們應(yīng)高度重視漢語學習,以此來抵制外語。C.全球“漢語熱”持續(xù)升溫,漢語成為學習人數(shù)增長最快的外語。我們可以樂觀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漢語必將取代英語成為國際最通行的語言。D.雖然全球“漢語熱”不斷升溫,我們的后人也都能說一口標準的英語,但“漢語危機”不斷的呼聲卻使我們不能盡展歡顏。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每題3分,共9分)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谑琼椡跄松像R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弊,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庇谑琼椡醮蠛赳Y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楊喜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v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乃自刎而死。 10.下列句子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項王軍壁垓下 壁:營壘B. 騎能屬者百余人耳 屬:跟隨C. 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罪:過錯D. 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 被:遭受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 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B. 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 以其無禮于晉C. 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 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D. 項王?目而叱之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14分)四、古詩文閱讀(共20分)13.翻譯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12分)(3)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14.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8分)春閨思 張仲素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 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1]。[] [1]漁陽:本為秦代郡名,轄境相當于今北京市及以東各縣,治所為今北京市密云縣西南。據(jù)《史記?陳涉世家》,秦二世元年,發(fā)閭左謫戍漁陽。后因以“漁陽”稱代征戍之地。(1)這首詩中兩組疊音詞的運用有何妙處?(4分) 答: 江西省奉新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172323.html
相關(guān)閱讀: